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p53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很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常常是以家族形式存在。p53基因作为一个在人类肿瘤中发生变异频率最高的重要抑癌基因,已成为历史上研究最为深入的基因之一。但是,发现该基因近20年来,研究者却始终未发现p53基因其它家族成员的存在。然而,自1997年以来,几个研究组相继发现了2个新的基因———p73和p51[1~5],二者的产物与P53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研究者确信它们与p53基因为同一基因家族的成员。1 p53基因及其产物结构  在短短的10多年里,人们对p53基因的认识经历了癌蛋白抗原、癌基因到抑癌基因3个认识的…  相似文献   

2.
黄玉新  杨彦 《海南医学》2001,12(12):66-67
p16抑癌基因又称MTS1基因 ,是1993年发现的继p5 3抑癌基因之后的一又一引人注目换的新型抑癌基因 ,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走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裂的抑癌基因 ,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广泛而高频率变异。以下对p16基因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肿瘤抑制基因p16的结构和作用机制抑制基因p16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位于人类第 9号染色体短臂(9P2 1 )上 ,由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组成 ,其中 30 7bp组成的外显子 2编码的一个 16KD的蛋白 ,即细胞周期蛋白和抑制蛋白对细胞周期依赖激酶 (CDKs)的正常负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基因5’端CpG岛甲基化在卵巢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分别检测17例卵巢癌样本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M1/U1)以及启动子和第—个外显子5’端部分(M2/U2)的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我们检测的17例卵巢癌样本中,有3例M1阳性,阳性率为17.65%(3/17),这些病例恶性度较低。无1例M2阳性。结论 抑癌基因p16基因5’端CpG岛甲基化参与卵巢癌特别是恶性度低的卵巢癌的癌变过程,它可能与其它抑癌基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许多研究表明 ,人类肿瘤及其细胞系中广泛存在染色体 9p2 1~ 2 2区域的异常 ,如纯合性缺失、杂合性丢失、易位、倒位等。因此认为此区存在着抑癌基因。最初发现 p1 6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9p2 1 ,与许多恶性肿瘤有关 ,但并非此区惟一抑癌基因 ,进一步发现该区域的 p1 5基因毗邻p1 6基因。研究表明 ,p1 5基因 (p1 5)与p1 6基因 (p1 6)组成相似[1 ] ,但p1 5除与p1 6有部分共性外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及转移中尚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就抑癌基因p1 5及其与骨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1 p1 5的一般性质目前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  相似文献   

5.
冯卫华  张锋 《上海医学》2003,26(8):608-609
近年来 ,p5 3抑癌基因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 (P5 3蛋白和P2 1蛋白 )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联合检测胃黏膜良性病变、胃黏膜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标本中的上述 2种蛋白 ,以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一、材料与方法(一 )材料1.标本 :选自我院病理科 1993~ 2 0 0 2年胃镜活检标本。早期胃癌 90例 ,重度不典型增生 75例 ,浅表性胃炎6 0例 ,一般情况见表 1。表 1 胃癌标本的一般情况组织学类型例数男 (例 )女 (例 )年龄 (岁 )平均年龄 (岁 )浅表性胃炎 60 4812 3 2~ 71  5 0 .0± 12 .2重度不典型增生 75 5 718…  相似文献   

6.
肿瘤抑制基因p16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初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克隆出了与癌基因相拮抗的另一类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抑癌基因 ,并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至今所发现的 1 2种抑癌基因中 ,p1 6基因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抑癌功能为人们所重视。 p1 6基因与 p5 3基因相比 ,具有突变率高、分子量小、易于标定等特点 ,因而很快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1 p1 6基因的发现与结构1 992年 ,Beach等注意在第 9号染色体存在一个黑色素瘤的易感基因 ,后来研究发现其他一些恶性肿瘤 (如淋巴细胞白血病、神经胶质瘤、间皮瘤等 )都有 9号染色体短臂 ( 9p)等位基因的缺失 [1-3 ] 。1 993年 ,Serrano等在研究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4( CDK4)相作用的蛋白时 ,分离到了特异性 CDK4抑制蛋白 p1 6蛋白 ,并成功地克隆了其 c DNA[4]。 1 994年 ,Noborl等通过研究认为 p1 6在抑癌方面的作用远超过 p5 3,它的缺失或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 ,故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5] 。p1 6基因定位于人第 9号染色体的 9p2 1区位 ,全长为 8.5 kb,...  相似文献   

7.
p16/MTS1抑癌基因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宏  周明 《医学综述》2000,6(8):373-374
<正>当前,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从肿瘤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水平来研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目前已发现100多种癌基因和12种抑癌基因。1994年,两个美国实验室(Kamb和Larson)几乎同时发表了有关p16基因的研究工作,报道一种新型的抑癌基因p16基因,对于分析探讨肿瘤增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也称抗癌基因(antloneogenes),是一类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并能潜在抑制癌变的基因。但由于抑癌基因属于隐性癌基因,所以它的发现与分离难度较大。至今被确认的癌基因只有10多个。近年来,随着肿瘤的发生率日趋增高,人们对于抑癌基因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有关抑癌基因的定位、克隆、突变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正在大量  相似文献   

9.
p53抑癌基因与口腔癌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灭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这类基因称为抑癌基因(tunlor suppressor gene)。任何基因,凡其产物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细胞增生、癌变或转移等都可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53抑癌基因是细胞抑癌基因中研究最广泛和深入的基因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对p53基因的结构已有明确的认识,对p53基因的功能研究也取得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又称成骨肉瘤 ,多发生于青少年 ,恶性程度高。同其他许多恶性肿瘤一样 ,它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是以癌基因的激活和 /或抑癌基因失活为主的多基因异常累加的结果。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的基因包括 RB、p5 3、p16、p15、DCC等抑癌基因及 c- myc、c- fos、c- sis、c- raf- 1、gli、SAS、MDM2等原癌基因 ,其中 p5 3基因是研究得较早、较深入的一个抑癌基因 ,本文对骨肉瘤与 p5 3抑癌基因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骨肉瘤中 p5 3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的异常野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维吾尔族口腔鳞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病理生物学特征间关系及临床意义,为维吾尔族口腔鳞癌有效防治提供实验科学依据.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维吾尔族口腔鳞癌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及变化.(2)用PCR技术检测HPV感染率.结果p53及PCNA在维吾尔族口腔鳞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1.2%、84.8%,而在口腔正常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3%、16.7%,肿瘤与正常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在维吾尔族口腔鳞癌中阳性率为42.4%(28/66),而在口腔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8.3%(1/1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细胞内的过度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状上皮组织良性病变的恶性转化过程起关键性的作用,可对良恶性病变从分子水平进行评估,并可作为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维吾尔族鳞癌的分子生物学指标.(2)HPV16、18型感染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口腔鳞癌发生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两种抑癌基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 receptor,tshr)和p16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寻找PTC的发生机制,并探讨2个抑癌基因在PTC的发生中有无关联性。方法提取50例PTC组织和32例对照组织DNA,进行甲基化修饰,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用测序方法证实甲基化的存在;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两种抑癌基因甲基化之间的关联性及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主要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50例PTC中,有34例(68%)tshr基因、27例(54%)的p16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32例对照组中,2个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分别为7例(21.9%)和5例(15.6%),PTC组2个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61和12.08,P<0.05);2个抑癌基因相关性分析,tshr和p16之间不存在关联性(r=0.23,P>0.05);两种基因启动子在有淋巴结转移的PTC的甲基化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χ2值分别为5.82和5.10,P<0.05)。结论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PTC的发生有关,两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PTC的发生中可能没有相关性,但在恶性进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喉鳞癌中 p5 3基因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应用 PCR- SS-CP银染系统检测 6 0例喉鳞癌新鲜组织中抑癌基因 p5 3基因第 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p5 3基因第 7外显子突变 2 5例 ,突变率为 41.7% .临床 ~ 期突变率为 2 6 .9% (7/ 2 6 ) , ~ 期突变率为 5 2 .9% (18/ 34) ;高、中、低分化程度分布为 2 3.5 % (4 / 17)、37.5 % (9/ 2 4)、6 3.2 % (12 / 19) ;无淋巴结转移者为 2 8.1% (9/ 32 ) ,有淋巴结转移者为5 7.1% (16 / 2 8)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 .0 5 )。结论 :提示 p5 3基因第 7外显子突变与喉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过去20多年来,人们对p53基因的认识经历了癌蛋白抗原,癌基因到抑癌基因的3个认识转变,现已认识到,引起肿瘤形成或细胞转化的突变型p53蛋白是野生型p53基因突变的产物,是一种肿瘤促进因子,它可以抑制正常p53蛋白的功能,而野生型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15.
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内基因组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或缺失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 ,关于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p16基因是人类发现的第 1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节的抑癌基因 ,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广泛且高频率变异。下面主要就 p16基因与人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p16 基因的结构特点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 ,又称为多肿瘤抑制基因 (multipletumorsuppressor1,MTS1)。 1993年Serran…  相似文献   

16.
肿瘤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累积而逐步发生发展的,基因突变引起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基因转录和翻译功能的改变,导致细胞生长异常,最终形成肿瘤。肝癌亦是如此。目前人们通过对抑癌基因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癌变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的防治打开广阔的空间。本文就现在研究较活跃的抑癌基因p53、p16、nm23的作用以及它们与肝癌的关系,扼要地进行介绍。1 抑癌基因的作用抑癌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又称抗癌基因(antioncogene),它是一类正常细胞中存在的、调节癌基因表达的基因群。现已发…  相似文献   

17.
p53基因与人类肿瘤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爱菊  齐云飞 《医学综述》2002,8(11):630-632
抗癌基因 (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或抑癌基因 )的失活与癌基因的激活参与人类各种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常见的抗癌基因有p53、p2 1、p2 7、Rb、p1 6等。其中p53基因是最受瞩目者 ,这是因为在人类恶性肿瘤中至少有 50 %发生了p53基因的变化。现就p53基因与肿瘤基因治疗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1 p53基因的结构及产物生物学特性p53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 1 7p1 3,基因全长 1 6~ 2 0kb ,由1 1个外显子和 1 0个内含子组成 ,编码 393个氨基酸。p53蛋白质是一种由p53基因编码的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的核磷酸蛋白质 ,分子量为 53ku。p53蛋白…  相似文献   

18.
头颈部鳞癌患者p53基因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头颈部鳞癌患者中抑癌基因p5 3的突变情况及探讨p5 3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 4 3例新鲜头颈部鳞癌标本 ,用酚 -氯仿 -异戊醇法提取基因组DNA ,用PCR -SSCP -银染法检测p5 3基因第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4 3例标本中检测到 14例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 33% ,p5 3基因突变与鳞癌分级、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p5 3基因是头颈部鳞癌中较常发生改变的基因之一 ,提示p5 3基因突变也许在头颈部鳞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p16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发生与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关,p16基因是继p53抑癌基因后新近发现的又一抑癌基因,又称MTS1,INK4,CDK4,CDK2基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位于染色体9p21区[1]。有关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的病理关系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对1998~1999年36例手术切除之胃癌石蜡标本,行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p16蛋白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本文胃癌标本,均以10%福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并行5 μm连续切片。所有标本均病理证实为胃癌。其中,男34例,…  相似文献   

20.
1 抑癌基因p53 基因p53基因是位于人染色体17P13区域,其一级结构是含三个结构区:1个酸性的氨基末端区(1~75个氨基酸)和1个碱基多螺旋的羧基末端区(276~390个氨基酸)。p53最初被认为是一个显性癌基因,因为它能与激活的ras基因共同作用,促进小鼠原始胚胎细胞转化。随后发现野生型p53能抑制ras基因和突变型p53基因引起的细胞转化[1,2]。野生型p53基因的抑癌作用,可能包括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抑制TGFα的表达,而TGFα一旦高表达,则可能不再受野生型p53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