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新型复合增塑剂制备血小板袋取代DEHP增塑剂,复合增塑剂能使PC贮存在透气性和酸碱性都较适宜的环境内。SX-9207血小板袋保存血小板5d后,pH为7.19±0.18,血小板计数为(78.7±9.6)%,低渗休克(HSR)为(63.3±8.7)%,聚集为(45.5±24.8)%,PO2为(19.6±0.3)kPa,PCO2为(1.48±0.24)kPa,亚显微结构显示形态好,与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PL-1240血小板专用袋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2.
用新型复合增塑剂制备血小板袋取代DEHP增塑剂,复合增塑剂能使PC贮存在透气性和酸碱性都较适宜的环境内。SX-9207血小板袋保存血小板5d后,pH为7.19±0.18,血小板计数为(78.7±9.6)%,低渗休克(HSR)为(63.3±8.7)%,聚集为(45.5±24.8)%,PO2为(19.6±0.3)kPa,PCO2为(1.48±0.24)kPa,亚显微结构显示形态好,与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PL-1240血小板专用袋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去白细胞血小板保存袋在血小板制备及保存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案,选择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采用去白细胞血小板保存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使用血细胞分离器。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临床受试者的基本人口学指标中,除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产品的血小板质量指标有效率均为100%,各分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存储期末p H与残留白细胞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次要评价指标、各项适用性及安全性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该新型国产去白血小板保存袋制备和保存的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在临床治疗中达到预期效果,可替代进口器材用于去白细胞浓缩血小板的制备与保存。  相似文献   

4.
两种血小板保存箱保存富血小板血浆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小板体外保存指标 ,验证国产血小板保存箱实际保存效果。方法 取新分离的富血小板血浆 (PRP) 12袋 ,每袋平均分成两袋 ,分别放入国产XHZ IA型血小板保存箱和进口FORMA 36 0 6型血小板保存箱中保存 5天 ,每天取样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低渗休克反应回复功能、CD6 2p表达率等体外保存指标。结果 两种保存箱保存PRP各项体外保存指标无显著差别。结论 XHZ IA血小板保存箱与FORMA血小板保存箱保存PRP的实际保存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5.
<正>机采血小板是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血液制品,具有纯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机采血小板采集的过程中,因献血者精神紧张或采血不畅等诸多因素会导致血小板出现冲红的现象,冲红后的血小板混有大量的红细胞,无法发放临床。由于采集血小板的耗材十分昂贵,同时血小板捐献者的招募又存在困难,如果把冲红的血小板报废掉,这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成分输血推广力度的加大,临床用血已由单纯的全血输注向成分血输注转变,机采血小板的需求量也随之逐年增加。深圳市近年来志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数大幅提升,已率先在全国实现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充分满足了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冰冻保存对机采血小板释放5-HT 的影响.方法 常规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保护剂、-80 ℃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30 d;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比较冰冻保存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ELISA法检测冰冻前后及在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C-PG)、凝血酶(thrombin,THB)、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lagen)等不同PLT诱导剂激活作用下PLT释放5-HT的数量.结果 冰冻复苏后机采血小板计数变化不大(P>0.05),但MPV和PDW 均增加,血小板制品血浆5-HT含量也显著增高(P<0.01).在不同诱导剂作用下,新鲜血小板释放5-HT均高于冰冻保存的血小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1)机采血小板冰冻保存与解冻过程中,会引起血小板膜形态和生物活性改变.(2)冰冻保存后PLT对不同诱导剂的反应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规保存不同时间的机采血小板冰冻前后质量指标变化及输注疗效,探讨血小板冰冻处理前常规保存调控的最佳方案。方法对120袋机采血小板随机分成6组,在(22±2)℃平床振荡条件下,分别保存0、1、2、3、4、5d然后制备冰冻血小板,并对血小板冰冻前与复温后分别计数血小板,检测pH值,跟踪调查输注冰冻血小板的患者,计算回收率。结果有效期内(22±2)℃振荡保存的血小板产品中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H值下降明显;冰冻前后血小板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H值无差异。保存3d内的血小板冰冻后血小板的输注回收率无差异,与保存4d、5d的血小板冰冻后的回收率有显著差异。结论(22±2)℃振荡保存3d内的血小板可以制备冰冻血小板,保存4-5d的血小板可以输注但不宜制备冰冻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10.
-80℃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在成分输血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输注比例正逐年显著提高 ,血小板的体外保存也因此成为国内外输血医学的研究热点 [1 ,2 ]。笔者用两年多的时间对 -80℃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 (以下简称冰冻血小板 )进行了较深入的实验研究 ,比较了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主要仪器设备  CS-3 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 ;TYXN-91 A智能血液凝集仪 ;F-82 0血细胞计数仪 ;局部 1 0 0级净化间 ;-80℃深低温冰箱。2 冰冻血小板的制备、保存与解冻 选择符合国家规定体检标准的献血者 ,依照 CS-3 0…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保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小板是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凝血过程,发挥正常的止血功能,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因此血小板输注在临床血液输注中也占有很大比例。血小板采集主要有2种方法:从全血中分离制备血小板,机器采集献血者血小板(机采血小板)。2006年8月,卫生部出台《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80℃冰冻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功能及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冰冻保存3个月之内、3~6个月之间、6~9个月之间的冰冻血小板样品于42℃解冻后进行相关实验,比较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分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观察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出血症状的控制及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结果:冻存3个月内、3~6个月的两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聚集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冻存6~9个月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组冰冻血小板的第Ⅲ因子活性测定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回收率为85.2%。两组患者在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能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的比率平均为93.3%;而CCI值≥10000/μL的比率,非血液病组显著高于血液病组。结论:5%二甲基亚砜-80℃冰冻保存半年以内的机采浓缩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种类保存袋对手工浓缩血小板的保存过程中血小板活性及凋亡情况的变化.方法 手工浓缩血小板无菌加入到3种保存袋中22℃保存,于保存0,1,3,5,7 d分别取血样检测血小板pH值、CD62P(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阳性表达率、Annexin (PS阳性表达率).结果 血小板计数三种血袋5 d保存,pH值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62P阳性表达率荷兰保存袋结果最好;Annexin (PS阳性表达率)上海血小板专用袋结果最好.结论 同为聚氯乙稀材质的保存袋因为原料及添加剂不同对血小板活性及凋亡情况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血小板保存介质中血小板保存19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贮存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吴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82-2883
目的:探讨-80℃冰冻保存机采浓缩血小板的功能及止血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冰冻保存3个月之内、3~6个月之间、6~9个月之间的冰冻血小板样品于42℃解冻后进行相关实验,比较不同保存时期冰冻血小板的功能及回收率;分血液病组和非血液病组观察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出血症状的控制及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结果:冻存3个月内、3~6个月的两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聚集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冻存6~9个月的冰冻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与新鲜机采血小板相比则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组冰冻血小板的第Ⅲ因子活性测定与新鲜血小板相比。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回收率为85.2%。两组患者在输注冰冻血小板24h后能有效控制出血症状的比率平均为93、3%;而CCI值≥10000/μL的比率,非血液病组显著高于血液病组。结论:5%二甲基亚砜-80℃冰冻保存半年以内的机采浓缩血小板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17.
M-sol血小板保存液对血小板体外保存期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M-sol血小板添加液对保存期血小板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献血者标本5份,制备浓缩血小板,应用M-sol血小板添加液保存浓缩血小板,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血浆组)作对照,分别在保存1、5、7、10d检测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胶原诱导的聚集反应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结果 M-sol保存组血小板溶液的pH、pCO2比血浆组稳定,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比血浆组小,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幅度低于血浆组。结论 M-sol添加液在血小板的体外保存期维持血小板质量的作用优于血浆。  相似文献   

18.
<正>血小板在临床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活动性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或预防恶性肿瘤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出血。当前我国采供血机构血小板的常规保存条件为(22±2)℃,震荡保存,保存期限为5d。22℃震荡保存期限短且发生细菌污染概率远超低温保存,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输血安全。目前,主要从血小板添加剂溶液替代血浆保存血小板、4℃冷藏保存血小板、-80℃深低温冰冻保存血小板等方面进行研究,缓解储存过程造成的损伤,减少细菌污染,延长血小板保质期,笔者拟就以上几个方面对血小板保存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在止血、炎症、肿瘤转移、伤口愈合及防御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常规保存需要特定温度且保存时间一般为5~7 d,同时,血小板储存损伤和细菌滋生会影响其保存时间及保存质量。此外,常规输注后会产生非溶血性发热、过敏、循环超负荷及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这些都限制了血小板制品在临床中的应用。但是,与血小板保存相关的添加剂可以降低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就近年来血小板保存相关添加剂的研究现状,以及改善血小板储存损伤、提高血小板保存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保存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在常温(22℃±2℃)连续振荡下保存,对细菌生长极有利,从而易使血小板遭受细菌污染,并且因为保存期短,不能适应血小板临床需求量的迅速增加[1].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降低血小板的储存温度,进行血小板冷藏保存 [2].血小板冰冻保存可使血小板的保存期延长,但冻存后的血小板存活率明显降低且冰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对受者具有毒副作用,在洗涤去除DMSO的过程中,血小板易激活、损伤[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