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在方剂中根据其主治不同需配伍不同炮制品,如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大黄炭或清宁片等。不同炮制品的制法不同其功效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不同酒制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酒制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影响。方法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大黄(生大黄、酒大黄和熟大黄)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用大黄提取液处理斑马鱼胚胎,观察斑马鱼胚胎不同阶段的形态学变化,记录胚胎死亡数并统计心率等。结果生大黄和酒制大黄中主要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也不同,对胚胎致死方面作用强弱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对胚胎形态学影响方面,不同大黄均可引起胚胎心包水肿、卵黄囊(腹部)扩大和腹部出血等,酒大黄组还出现了尾部畸形;此外,不同大黄均有减缓心率的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结论大黄对斑马鱼胚胎都具有致死和致畸作用,但不同酒制品的作用强度不同,其中酒大黄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最强,生大黄次之,熟大黄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同一批大黄药材3种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经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药材,其总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合蒽醌含量:酒大黄>生大黄>熟大黄1>熟大黄2,游离蒽醌含量:熟大黄2>熟大黄1>酒大黄>生大黄。结论: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有差异,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饮片入药。  相似文献   

4.
中药大黄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延缓肾脏病的进展。通过讨论大黄通腑降浊在慢性肾衰竭的运用,探讨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对有效成分及功效的影响,名老中医使用大黄治疗CRF的经验,大黄对CRF肾小球硬化信号通路的影响。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哪一种是治疗CRF的最佳药物;不同炮制方法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影响;煎煮多长时间才能发挥最大疗效;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现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不同煎煮时间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和大黄不同炮制品不同煎煮时间对CRF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P13K/Akt信号旁路的影响,为大黄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黄不同炮制品指纹特征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为大黄炮制品的质量评价和炮制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梯度洗脱HPLC法,建立大黄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 与样品聚类分析方法 ,对其指纹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该方法 重复性良好,大黄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不同炮制品指纹特征存在差异,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生大黄与酒大黄、醋大黄差异较小,与熟大黄、清宁片存在差异,与大黄炭差异明显.结论 建立的大黄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可以识别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归属特征,可有效控制内在质量,探讨炮制机制,并可进一步进行大黄的安全性评价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纯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种质,比较传统型和不同变异类型药用大黄产量和内在品质差异,为药用大黄栽培及种质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药用大黄外观形态制定不同变异类型标准,于采收期测定不同类型药用大黄产量,UPLC法测定游离蒽醌、结合蒽醌、鞣质和二蒽酮等14种功效成分含量.结果 药用大黄分为传统型和3...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不同大黄炮制品蒽醌含量和大黄抑菌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大黄中蒽醌的指纹图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通过大黄不同炮制样品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来评价其抑菌活性,采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黄不同蒽醌与抑菌效力的关系。结果:建立大黄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大黄蒽醌成分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在大黄抑菌中起主要作用,抑菌关联度均达到了90%以上。结论:大黄蒽醌成分与其抑菌效能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书锋 《陕西中医》2009,30(11):1503-1504
《伤寒论》中仲景对大黄的运用,匠心独具。采用不同的配伍、不同的用量和不同的煎煮法,根据不同的主治证发挥各方面的功效。《本草思辨录》说:“夫大黄之为物有定,而用大黄之法无定。不得仲圣之法,则大黄不得尽其才而负大黄实多。否则为大黄所误而大黄被诬亦多”。如得仲景之法,则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能人血分,破一切瘀血……兼入气分,少用亦能调气,  相似文献   

9.
大黄的不同处理对兔离体十二指肠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水煎液和不同时间浸泡处理的大黄浸液对兔离体十二指肠张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器官实验法、向麦氏浴皿中逐次加入经不同处理的大黄水煎液和浸液。记录十二指肠平滑肌张力的变化。结果:生大黄、酒大黄、熟(蒸)大黄、醋大黄水煎液对兔的离体十二指肠张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1),且其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大黄炭水煎液对离体十二指肠张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其中大剂量组作用较强(P<0.05);而大黄37.5℃恒温浸液对十二指肠张力有明显的增强作用(P<0.01)。结论:大黄的不同炮制和浸泡处理对大黄的药性有本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致泻效价,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生物品质差异。方法采用标定的大黄道地参照物作为对照,按照"量反应平行线法(2,2’,2’’法)"法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致泻效价的测定。结果生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572.29~2 038.90 U.g-1,酒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553.42~871.97 U.g-1,熟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417.03~508.47 U.g-1,大黄炭的致泻效价无法测得。结论大黄不同炮制品间存在明显的泻下活性重叠区间,需要从生物效价角度建立大黄炮制规范。  相似文献   

11.
《渤寒论》中所论述的祛邪途径有3种,邪自上窍而出,邪自下窍而解,邪自表汗而散。自上窍而出者有衄与呕两道;自下窍出者,则有邪自前阴小便而去及随月水而去,又有邪自后阴大便而去和下血而去;而自表出者,无非汗孔而已。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滤除在临床输血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输血治疗的患者在滤除白细胞与未滤除白细胞输血反应率进行比较,观察滤除白细胞输注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032例输血患者的输血反应率进行统计,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来分析自细胞去除和红细胞回收情况,并且比较去除白细胞组与未去除白细胞组发生的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结果:滤除白细胞前的输血反应率为0.6%,滤除白细胞后的输血反应率为0.1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过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制品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反应率,运用去除白细胞输血疗法,可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使白细胞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专家对传统血瘀证的诊断经验,筛选血瘀证诊断指标,评价其重要性,为血瘀证量化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特尔菲法”筛选出专家一致认为重要的血瘀证诊断指标,并对10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双盲法以国内血瘀证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评价这些指标的特异度、敏感度等。结果 从50项传统血瘀证观察项目中筛选出10项专家一致认为的重要诊断指标,10项指标用于综合判断血瘀证符合率为91.4%。结论 特尔菲法筛选出的血瘀证诊断指标可以用于血瘀证量化指标的积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吴有性治疗瘟疫的方法进行了简要归纳,即温疫初起,邪在膜原,治宜疏利透达;若表里分传而致,既见三阳经证又见里证,则需表里分消;疫邪溃出膜原,向表传变,宜用汗法;疫邪溃出膜原,内传入胃,则宜用吐下法;而温病后期则需扶正养阴。  相似文献   

15.
中药固体制剂及其溶出度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中药固体制剂及其质量控制指标之一的溶出度的研究现状,阐明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的意义,通过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主要因素,概括了改善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常用方法及其测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药固体制剂及其溶出度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中药固体制剂及其质量控制指标之一的溶出度的研究现状,阐明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的意义,通过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主要因素,概括了改善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常用方法及其测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槟榔中筛选出能与烯丙基焦儿茶酚具有协同抗疟疾的化合物。方法:运用生物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把从槟榔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的各组分进行体外抗疟疾试验,找出活性单体。结果:筛选出能与烯丙基焦儿茶酚具有协同抗疟疾作用的两个化合物,他们与烯丙基焦儿茶酚在一定浓度下单独给药体外抗疟疾效果很差,但是联合给药具有较好的体外协同抗疟疾作用。  相似文献   

18.
炮制对山药磷脂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山药及其7种炮制品作了磷脂成分的薄层定性比较和总磷脂含量测定。结果以蜜麸制山药中含磷脂量为最高(180.31mg/100g)。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甘草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研究甘草颜色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对推动传统学科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颜色数字化方法对甘草断面颜色进行定量分析,利用HPLC开展甘草指纹图谱分析,并对二者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甘草断面颜色与HPLC指纹图谱信息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颜色数字化指标值在一定程度内可以反映指纹图谱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5种袋装中药汤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用常规法测定各品种对5个规定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并对必检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果珍珠汤、利咽止咳汤、骨伤一号无抑菌作用;补血汤、通络一号对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珍珠汤、利咽止咳汤、骨伤一号可用常规法检查微生物限度;补血汤、通络一号可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各品种控制菌检查均用常规法即可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