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74例体会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赵仁昌,张聪,周毅民,魏喜贵,程书栋,王波,王建文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很难避免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为此1988年4月至1991年7月间,我们采用邵令方[1]介绍的“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法”共74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74例中,年龄37~71岁,平均56岁;男性51例,女性23例;其中食管癌31例;贲门癌43例;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27例,主动脉弓下吻合47例。手术方法:①74例均经左侧进胸,常规切除肿瘤食管后,距食管近侧断端3cm处完成吻合口后壁之食管一胃浆肌层三针间断缝合。按食管口径之大小切开胃壁,准备行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见图1)。②在吻合口周围作前、后、左、右相对称的四针食管胃全层缝合,除吻合口前壁的一针缝线暂不打结外,其余均打结作为牵引线(见图2)。③经贲门切口或胃小弯侧切口将上述四针牵引线用血管钳拉入胃内,吻合口即随之进入胃腔,部分拉至贲门切口之外(见图3)。④分别向四个不同的方向牵拉牵引线,并结扎吻合口前壁之一针缝线,使吻合口张开呈四方形(见图4)。⑤在四条牵引线之间行食管胃全层间断吻合,间距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选择食管癌根治术中食管—胃的机械吻合最佳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20例食管中下段癌胸腔内机械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 吻合口上下将食管肌层与胃浆膜层水平加强缝合,较吻合口不加强明显减少吻合口瘘发生,但吻合口狭窄无明显变化;较全层间断缝合再水平缝合加强吻合口的吻合口狭窄发生明显减少,但吻合口瘘无明显变化。结论 食管吻合口上下将食管肌层与胃浆膜层水平缝合数针加强吻合口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食管吻合术后的并发症,应用食管粘膜成形两层吻合术治疗贲门癌53例。术中将食管肌层及胃浆肌层分别剥除15mm及5mm,保留其粘膜下层及粘膜层,依次分别行食管胃肌层及粘膜层吻合,最后以左肺下韧带及纵隔壁层胸膜包盖吻合口。本组53例无术后早期死亡及吻合口瘘,随访3~18个月,无继发性吻合口狭窄及返流症状出现。结果表明食管粘膜成形两层吻合术,吻合口置于不同平面,减少了吻合口狭窄的机会,食管粘膜乳头的瓣膜样作用,可有效地防止胃液的返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胃三层套入吻合法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胃黏膜对食管黏膜、胃浆肌层对食管肌层、胃浆肌层对胸膜或颈肌的三层套入吻合法治疗胃贲门癌178例、食管癌120例。以同期采用胃食管全层吻合治疗的胃贲门癌112例、食管癌9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析。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0.38%、0.38%和0.77%,对照组分别为1.42%、4.76%和4.2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吻合法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对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1991年2月至1996年12月,我院采用胃底壁圆形切除、食管胃一层吻合法,行食管中段上段癌手术26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66例中男性204例,女性62例。年龄34~72岁。其中发生吻合口疾4例(1。5%),吻合口狭窄5例(1.88%)。手术方法:采用左胸左颈或有胸左颈(右颈)吻合。食管游离至颈部至少肿瘤上scm,胃底通过食管床拉至颈部,先在食管须切平面上1.scm缝合食管后壁肌层和胃底浆肌层3~4针,切除直径4cm圆形胃底壁浆肌层,暴露粘膜下层缝扎粘膜下血管,同时在其中间剪除直径3cm圆形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切断食管肌层,长出肌层Icm处…  相似文献   

6.
医用OB胶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用OB胶用于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食管癌或贲门癌患者58例,在采用机械缝合器行食管胃吻合过程中应用快速医用OB胶作用于吻合口周围,放弃浆肌层缝合,不附加减张缝合悬吊及包埋。结果术后5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在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机械吻合过程中应用快速医用OB胶的手术方法,便于掌握,省时省力,可提高吻合口质量,明显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此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后模拟贲门的重建。方法:采用肿瘤切除后食管粘膜与胃粘膜吻合和胃浆肌层对吻合口的斜形包套缝合重建贲门。结果:术后吻合口残端瘘的发生率为1.8%(3/168),无明显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发生;死亡率为0.6%(1/168)。结论:模拟贲门的重建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返流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术治疗贲门癌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食管胃吻合术,是目前广泛用以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方法。其吻合多采用食管胃端侧或端端套入式吻合术,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较高。前者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后两者则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1990年3月至1997年3月,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食管胃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术治疗84例贲门癌,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亦无严重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我们认为本术式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建国  常博  刘东海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6):989-990,I0003
目的 研究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用扩大吻合口周径吻合方法预防吻合口狭窄。方法 全组食管癌手术患者586例.分为两组,296例采取扩大吻合口直径吻合方法(简称扩大法组),即在制做食管胃吻合口时,先把胃切开的口径大于食管口径5mm.食管胃的后壁全层等边缝合后.再把食管吻合口的前壁纵行剪开7~8mm,呈缺口状.拉开缺口,正好和胃残缘对齐。间断缝合前壁,吻合口不在一个平面。另外290例采取传统四层包埋吻合法(简称传统法组),不同点是食管口径和胃切开的口径相等,吻合口在一个平面上。结果 扩大法组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1.02%)低于传统法组(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扩大法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1.53%)、胃食管返流率(7.65%)、并发症率(6.76%)与传统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扩大吻合法吻合口的直径大于传统吻合口直径5mm,吻合口不在一个平面上,明显降低手术后吻合口狭窄,又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此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文红 《云南医药》2002,23(5):412-413
自 1992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科行食管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手术 4 6例 ,其中发生吻合口瘘3例 ,吻合口狭窄 3例。分析本组病例 ,结合文献资料 ,对食管胃吻合口瘘、狭窄这两种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常见和严重并发症的防治作探讨。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均为男性 ,年龄 4 5~6 8岁。吻口均为手工缝合。 3例吻合口瘘中 ,颈部吻合 1例 ,胸内吻合 2例 ,均在术手 2~ 5天发生。3例吻合口狭窄中 ,颈部吻合 2例 ,胸内吻合 1例 ;颈部吻合口狭窄术后 2周内发生 ,胸内吻合口狭窄在术后 2月发生。结 果 吻合口瘘病例中胸内吻合口瘘死亡 1例 ,其余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残胰重建方法胰胃吻合(PG),降低胰痿并发症。方法:应用胃后壁与残胰相对合部位,胃后壁浆肌层切开,上唇与残胰腹侧间断缝合,胃粘膜层戳一小孔,胰管内置管放入胃腔,胃粘膜与胰管用无损伤吸收线间断缝合数针,浆肌层下属与残胰背侧间断缝合,胰管引流管从胃前壁戳孔引出腹腔外。结果:胰胃吻合(PG)43例,并发胆痿1例,胰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裂开3例,无手术死亡。1-3月内行胃镜检查24例,发现胰胃吻合口21例,胰管造影显影良好。胃液分析,总酸度偏度,pH值2.83.5之间,淀粉酶测定正常。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操作方便,胰胃吻合血运好,无张力,胰痿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安全性和应用经验。方法使用常州华森“常胜”、常州“新能源”和无锡“神康”三种国产吻合器,对食管胸中段癌施行食管癌切除、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吻合口前后食管胃浆肌层各包埋合口1针,纵隔胸膜覆盖吻合口。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狭窄13例,无吻合口瘘。结论国产吻合器质优、价廉,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完全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食管-胃颈部侧侧全机械吻合术在预防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的作用。方法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2例食管癌患者,患者随机被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研究组:使用直线型缝合器颈部食管胃侧侧全机械性吻合组,暨在食管胃侧侧吻合时,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缝合食管胃形成吻合口后壁之后,仍采用直线型缝合器将食管胃吻合口前壁吻合口前壁一次进行闭合,使吻合口前壁稍呈直线吻合,使吻合口大致呈三角形吻合;对照组:使用圆形吻合器颈部食管胃端侧吻合组。均采用经左颈、右胸、腹部正中三切口,二次体位食管次全切除,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胃颈部侧侧机械吻合术,两组在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以SPSS11.0软件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缝合食管胃形成吻合口后壁之后,再以直线型缝合器将食管胃吻合口前壁一次进行闭合扩大了吻合口直径,切吻合口未处于同一平面,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降低,该吻合方法发生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很低,因此可作为食管-胃颈部吻合的一种备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重度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少重度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切除直肠前壁异位病灶时出血多、肠吻合口狭窄及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的新术式。方法:新术式组82例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采用直肠前壁病灶切除,直肠后壁剔除黏膜层,保留完整直肠后壁肌层,将直肠后壁肌层行1~2个折叠缝合,使肠管两断端拉近,最后将直肠端一端吻合。传统术式组54例采用直肠切除及直肠套式吻合术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新术式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保留肠系膜、直肠上动脉及直肠后壁肌层,保证了肠吻合口血运;保留的直肠后壁肌层折叠缝合,加固了肠吻合口后壁,防止肠吻合口瘘的发生。术后随访两组均无肠吻合口瘘发生,新术式组无直肠狭窄发生,传统术式有3例发生轻度直肠狭窄。结论:新术式切除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病变,操作简单,病灶清除广泛、彻底,降低了复发率。杜绝了肠管狭窄及肠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49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并发吻合口瘘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苏秦虎,董文忠,赵九恩我科从1983年6月至1992年12月共行食管、贲门癌手术1498例,在预防吻合口瘘方面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98例中,男1024例,女474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80岁;平均55岁。肿瘤部位:食管上段癌64例,食管中下段癌478例,贲门癌956例;采用手工吻合法603例,采用消化道吻合法895例。1983年6月至1987年6月共做食管、贲门癌手术443例,均为传统手工吻合法(包套式),发生吻合口瘘16例,占3.6%;1987年6月至1992年12月改用机械吻合法与改良手工吻合法,发生吻合口瘘14例,占1.3%。其中机械吻合法895例,发生吻合口瘘12例;改用手工吻合法160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30例吻合口屡中死亡14例,致死率为46.6%。讨论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国内文献报告发生率为2.1~11.6%。其致死率为31.6~71%[1]。本组1983年6月至1987年6月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为3.6%;1987年6月之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较前明显降低。降低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单层连续吻合法彭荣宗,王惠华自1992年4月至1994年12月作者施行食管癌切除10例,食管胃吻合口采用可吸收缝线单层连续缝合法,未发生吻合口瘘,现予报告。临床资料本组食管癌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45-68岁,45-49岁4例...  相似文献   

17.
GF-Ⅰ型吻合器深埋防止返流性食管炎60例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王春利,张荣生,韩之瑜随着吻合器的日益广泛应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明显减少,但返流性食管炎无明显改善。针对这一并发症,我们从1991年2月至1992年2月,在6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吻合器吻合后行食管、胃深埋套入式方法,预防返流性食管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0例中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42岁,平均年龄60岁;病变部位:食管中段癌26例;下段癌16例;贲门癌18例:癌切除后行胸膜顶吻合4例,主动脉弓上吻合38例,弓下吻合18例;使用26#吻合器42例,28#吻合器17例,31#吻合器1例;随机抽取60例做对照手术方法为非套入法。手术方法:开胸后常规游离食管、胃,切除肿瘤,使用吻合器吻合后,距吻合口下方3cm用胃壁组织与吻合口上方3cm的食管肌层作间断缝合6~8针,把吻合口深埋套入胃内约3cm左右即可。疗效标准及结果:①自觉症状:病人开始进食后,取倒斜坡位(下同),询问有无胸骨后烧灼感及返流现象,套入法无,非套入法有25例。②胃与食管pH值测定:术后第四天,拔除胃管前。先抽取胃液标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观察食管癌、贲门癌术中应用一层垂直褥式食管胃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食管、胃断端粘膜比肌层长0.3cm,用细丝线一层垂直褥式缝合食管胃吻合口.结果89例病人无吻合口瘘,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结论一层垂直褥式食管胃吻合术是食管癌、贲门癌术中较为理想的吻合口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黏膜吻合术用于预防食管贲门癌的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30例患者均采取舌状浆肌瓣覆盖-食管胃黏膜吻合术,观察患者在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疗效。结果:本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新的吻合术和常规吻合术比较,前者在预防吻合口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手术治疗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任国良,阎汝川自1978~1991年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病人1450例,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再手术者13例,占0.89%。本文重点讨论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2~68岁;首次手术贲门癌7例,食管中上段癌6例。首次手术行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4例,弓下吻合7例。临床症状:13例术后均进食困难较重,其中9例能进少量流食,10例进食后呕吐,4例用静脉补液维持生命。狭窄症状距首次手术时间最短15天者2例,最长半年者2例,30~60天者9例,占69%。首次食管胃吻合方法,手工缝合7例,GF-Ⅰ型管状吻合器吻合6例。本组13例中早期6例未经扩张器扩张,7例经1~3次扩张器扩张效果不显著。13例病人全部经造影排除复发肿瘤。再手术前x线钡剂造影证实吻合口直径均<0.3cm,术后均>lcm。二次手术经颈部食管切开扩张及成形2例,弓上吻合改颈部吻合1例,弓下改弓上吻合2例,原位吻合口扩张成形8例。二次手术后随访12例进普食,1例进半流食。手术方法手术全部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