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后对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的影响,观察其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并总结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选择在该院实施手术后,实施镇痛治疗患者363例次,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标准作为镇痛药物的观察指标,并遵循镇痛药物治疗的原则。对所有在麻醉苏醒室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均用飞利浦多功能监护仪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前VAS疼痛评分与镇痛后15-35 min的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镇痛前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等均与镇痛后15-35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阵痛药物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显著疗效。结论麻醉苏醒室患者在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能够改善由于疼痛导致的高血压、呼吸急促等并发症,对于减轻患者疼痛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疼痛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健康教育,正确评估术后的疼痛程度并给予合理的镇痛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负性心理因素。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后3 d内无痛19例,占32%,轻度疼痛37例,占61%,中度疼痛4例,占7%,无重度疼痛和剧烈疼痛。手术后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3例,发生率为5%。结论只有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准确判断,综合各种治疗护理手段,重视疼痛的健康教育,规范疼痛的管理,采取有效控制疼痛措施,实施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才能用最小量药物取得最佳镇痛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有效地缓解疼痛,减轻术后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FMEA模式评价中晚期居家癌症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效果,为有效提高患者镇痛药物使用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中晚期居家癌症患者实行个体化疼痛方案管理,评价其效果。结果 FMEA模式能提高中晚期居家癌症患者镇痛药物使用依从性,降低疼痛程度(P<0.05)。结论应用FMEA模式在中晚期居家癌症患者镇痛药物使用中效果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我院在2005年以前,手术后均用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来解除病人的疼痛.近两年来由于双氯酚酸钠栓(湖北省潜江市制药厂生产)问世后,我们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作用尚未消失前,立即直肠应用双氯酚酸钠栓,其效果可靠,可替代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陈琴 《青春期健康》2014,(Z1):36-37
目的:探讨对骨科患者在手术会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疼痛护理,将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度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手术后3天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总疼痛度为36.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有效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仅能环境患者手术后的疼痛,也能消除其的负性情绪,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在2005年以前,手术后均用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来解除病人的疼痛。近两年来由于双氯酚酸钠栓(湖北省潜江市制药厂生产)问世后,我们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作用尚未消失前,立即直肠应用双氯酚酸钠栓,其效果可靠,可替代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癌痛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癌痛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慢性癌痛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疼痛缓解率,分析慢性癌痛患者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依从率、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0.83%和8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7%和4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主要因素为担心长期用镇痛药会成瘾、认为不痛时无需用药、担心长期用镇痛药耐受、担心用镇痛药影响病情观察及担心镇痛药的副作用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慢性癌痛患者的依从性,增加疼痛缓解率,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担心长期用镇痛药会成瘾、认为不痛时无需用药、担心长期用镇痛药耐受、担心用镇痛药影响病情观察、担心镇痛药的副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发生的癌症患者约有700多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且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何更好地控制癌痛,早日实现WHO提出的“使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标,对于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当前临床使用的镇痛药主要分为麻醉镇痛药和非麻醉镇痛药2  相似文献   

9.
张慧琴  王敏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37-3138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012年5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3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65例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 6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2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术后72小时内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在疼痛程度上,对照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的总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在镇痛药的应用上,72小时内观察组有8例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比率为12.3%;对照组有17例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比率为2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的使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HAMA评分变化和干预过程中患者额外使用镇痛药剂量。结果两组患者疼痛评分、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过程中患者额外使用镇痛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疼痛护理能够提高LDH患者疼痛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对镇痛药物的依赖,缓解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提升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是较为理想的护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扶他林控制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住院耳鼻喉科急性感染及手术后的患者260例,应用扶他林肠溶片,并记录用药时间、剂量、次数、疼痛缓解时间及程度.结果 本组260病例总有效率为93.46%.结论 扶他林对耳鼻喉科急性感染及手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而且使及方便.患者愿意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由于单组分的止痛栓对于痔瘘手术后止痛的效果不理想,因而实验观察多组分的止痛栓剂在痔瘘手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对单组分、多组分等不同处方组成的止痛栓进行了痔瘘术后止痛效果的临床观察.结果改进后的多组分止痛栓,止痛效果可以维持24小时以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痔瘘术后的止痛效果.结论在改进的多组分止痛栓剂处方设计中,局麻药、非成瘾性镇痛药、抗胆碱能神经药和抗炎镇痛药等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对抗了痔瘘术后产生疼痛的相应机制环节,发挥了协同止痛效应,产生了较好的镇痛效果,从而作者提出了"痔瘘术后多药理机理协同止痛效应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手术后疼痛是机体对手术创伤的一种应激反应,不但会降低患者疼痛阈值而加重病人的疼痛体验,还可使生理功能减退,降低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将手术后镇痛视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术后镇痛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于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选择性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采用美施康定片,即硫酸吗啡控释片经直肠给药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效果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4.
《rrjk》2017,(8)
探讨采用术前预先镇痛方法对下颌低位的阻生齿拔除手术后的疼痛控制疗效。随机挑选二百一十例患有下颌低位阻生齿患者,并将其分为试验组(以下简称A组)和对照组(以下简称B组),A、B两组各分配一百零五例患者。对A组我们将在术前1小时,为其服用镇痛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并依据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分别在术后的几个特定时间点,进行疼痛分值采集,并对A组和B组的病患所服用的药物量进行统计。结果,在术前针对性的服用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的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并减少了总的镇痛药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5.
古兵虹  李九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64-3765
目的:探讨在产科术后静脉镇痛中使用地佐辛的临床效果,寻求效果较好的镇痛药物.方法:选取北京市上地医院产科接受手术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采用地佐辛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疼痛评分情况以及药物不良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镇痛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使用镇痛药后各时间段疼痛评分均低于用药前(P<0.05).实验组患者给予镇痛药物lh、8h、24h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在产科术后静脉镇痛中,镇痛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药物,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疼痛护理干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认知水平、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了解镇痛药物不良反应、了解术后常用镇痛方法、主动要求镇痛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镇痛药物延迟手术部位愈合、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会成瘾、忍无可忍才用药的认知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评估策略下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认知,提高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由于单组分的止痛栓对于痔瘘手术后止痛的效果不理想,因而实验观察多组分的止痛栓剂在痔瘘手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 对单组分、多组分等不同处方组成的止痛栓进行了痔瘘术后止痛效果的临床观察。结果 改进后的多组分止痛栓,止痛效果可以维持24小时以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痔瘘术后的止痛效果。结论 在改进的多组分止痛栓剂处方设计中,局麻药、非成瘾性镇痛药、抗胆碱能神经药和抗炎镇痛药等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对抗了痔瘘术后产生疼痛的相应机制环节,发挥了协同止痛效应,产生了较好的镇痛效果,从而作者提出了“痔瘘术后多药理机理协同止痛效应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胸外科手术后,病人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感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肺不张、血压异常波动、免疫功能异常以及呼吸系统异常改变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最终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以及身体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文 《智慧健康》2023,(6):286-290
目的 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在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56例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采取双盲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炎症应激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使用镇痛药物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情绪、骨折部位疼痛程度、炎症应激状况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使用镇痛药物情况低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控制护理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正镇痛泵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一种治疗辅助设备,它一端盛装着麻醉医师为患者调配好的一定剂量的镇痛药物,另一端直接连接在患者身上。这种设备能够控制药物的输注速度,镇痛泵中的药物会缓缓地输注给患者,持续保持一定小剂量的镇痛药物。也有一些镇痛泵设置有一个手柄,应用过程中如果患者感到有明显疼痛时,可以自行按压手柄上的按钮,镇痛泵就会加量输出镇痛药物,够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