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16年诊治的317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17例新生儿罹患病理性黄疸共63例,发病率为19.87%。回归分析显示宫内感染、早产儿、G-6PD缺陷、缺氧窒息、剖宫产、母乳喂养等因素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原因较多,应预防为主,阻止孕期相关高危因素发生,强化围产期保健与高危妊娠管理工作,降低病理性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本院收住院治疗的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3例黄疸的发生因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8.0%),母乳性黄疸(16.6%),新生儿溶血病(15.0%),新生儿感染因素(14.5%),母孕期胎儿肝脏损伤(11.4%),先天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14.5%)。治疗主要有蓝光照射,输用白蛋白;祛除病因如换血治疗,抗感染,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等以及各种辅助治疗。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治愈和好转184例。 结论 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样,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是最常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其相关因素以及早期合理治疗对防止胆红素脑病的积极意义。方法:对18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49.4%)、围产因素(16.4%)、母乳性因素(15.8%)、不明因素(10.2%)、溶血因素(4.4%)及先天性因素(3.8%)。治疗主要以双面蓝光照射为主,补碱补液,对因治疗等。结论: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承德市新生儿黄疸病例流行特征及病理性黄疸主要病因,为预防及避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新生儿黄疸病例资料来源于2019年1—12月承德市2家三甲医院和1家二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新生儿黄疸病例进行描述,并对病理性黄疸主要病因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新生儿黄疸病例1 606例,男女性别比为1.04∶1,早产儿占6.8%,剖宫产新生儿占32.8%,以纯母乳喂养为主,占51.8%。1 606例新生儿黄疸病例中生理性黄疸1 272例,病理性黄疸334例,分别占79.2%、20.8%。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在性别、是否早产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均大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现黄疸时间、黄疸达峰值时间及黄疸持续时间均小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理性黄疸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41.6%)、溶血因素(24.3%)、围产因素(22.5%)、G-6PD缺陷(5.7%)、母乳喂养(4.5%)。感染因素中以肺炎为主,溶血因素以ABO溶血为主,围产因素以缺氧窒息为主。结论 承德市新生儿黄疸流行病学分布有其自身特点与规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病因为感染、溶血,其次为围产和母乳喂养因素。产科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新生儿顺利度过黄疸期提供有效的护理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9月收住的93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比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7例(占29.03%)、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均23例(各占24.73%)、ABO溶血病11例(占11.83%)、原因不明5例(占5.38%)、肝炎3例(占3.22%)、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占1.08%)。②7天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期因素和ABO溶血病为主,7天后则以母乳性黄疸为主。结论:①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ABO溶血病。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随病程而异。  相似文献   

6.
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好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了解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8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90.12%,出生24 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2 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58.45%;高胆发生率12.55%;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入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占83.61%;新生儿高胆中男性婴儿高于女性婴儿.结论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而且黄疸出现早,因此,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重点分析本地区高胆的病因,宜及早干预黄疸从而避免高胆对患儿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方法 对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来收治的收集年龄3d~28d新生儿黄疸19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高胆的病因依此为感染性因素114例(59%),非感染因素79例(40.9%)结论引起新生儿黄疸感染为主要因素,临床上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预后.方法 将216 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16 例黄疸患儿,占新生儿住院人数27.38%,好转或治愈194 例,转院12 例,死亡10 例.结论 病理性黄疸病因较多,诊断较难,母乳、感染、HIE 及合并症是引起黄疸的重要原因,及时发现,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后遗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特征及临床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2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重度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B、C 3组,其中A组(22例)行双面蓝光治疗,B组(42例)行光疗与白蛋白联合治疗,C组(22例)行光疗、白蛋白与换血疗法联合治疗,对86例患儿病因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主要有溶血性疾病(34.88%)、外源性母乳性黄疸(17.44%)及继发感染(19.77%);A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95.45%;B组治愈42例,治愈率为100.00%;C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95.45%,各组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红素脑病多由继发感染、溶血疾病及围生因素等导致,且在痉挛期的新生儿死亡率较高(13.33%)。结论重度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较多,通过定期检测其黄疸水平,有助于预防与控制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通过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分析病因及干预措施.结果 围生因素 31例(40.79%),感染因素17例(22.4%),母乳性黄疸12例(15.76%) ,颅内出血7例(9.2%), 溶血6例(7.9%) 肝炎综合征3例(3.95%)其中母乳性黄疸预后最好,肝炎综合征引起的黄疸预后最差.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治疗的同时应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该实验拟通过对2009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该地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近年来其病因构成是否发生变迁。方法按照第4版新生儿科学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进行筛选,以2012年1月1日为划分点,将2009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该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实验数据分为前组和后组,各占226例。将前组和后组中的可能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组内统计,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顾模型,比较近6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构成是否发生变迁。结果前组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围生期因素及母乳性黄疸,后组的主要病因为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及感染因素。结论围生期因素为近3年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因此,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年龄、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及其它因素。应用蓝光照射是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光疗前胆红素平均值为(18.65±5.39)mg/dl、平均照射(4.83±2.57)天后降为(11.92±7.63)mg/dl。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产因素为主(32.0%),其次是母乳性黄疸(27.3%)、感染因素(26.0%)。至今为止,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结合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辅以中西药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足月新生儿黄疸延迟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足月晚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发生率、病因及诊断。方法 :总结 2 w后持续黄疸的新生儿及婴儿临床资料 ,并提出治疗要点。结果 :92例中血清胆红素 (SB)均值 1 2 9.82 mol/L ,>1 1 9.7mol/L标准为高胆者仅 5% ,但均有确切病因 ,<1 1 9.7mol/L而无异常症状者多为“生理性黄疸延迟”、“母乳性黄疸”。结论 :诊治中应重在 SB监测和临床观察 ,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影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9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新生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31.2%,对照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45.4%;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的相关发病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运用回顾分析方法,对患有病理性黄疸的6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62例新生儿中,因感染因素引发病理性黄疸的患儿有32例,因围产期因素引发病理性黄疸的患儿有19例,因溶血性因素引发病理性黄疸的患儿有9例,其他因素2例;患儿血清胆红素在256~343 μmol/L时围产期因素和感染因素发生率较高.结论 对新生儿胆红素和相关病因进行及早分析,能够尽早发现病理性黄疸,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治疗和预防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6.
吴衍文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9):1378-1379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黄疸迁延不退的发生率、病因和诊断。方法总结黄疸持续2周以上的新生儿和婴儿临床资料,提出诊治要点。结果 114例中血清总胆红素(TB)均值204.123μmol/L,病因以原因不明、母乳性黄疸为主。结论黄疸迁延至2周以上者,考虑是病理性黄疸,也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威海文登区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构成调查分析。方法 :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威海文登区新出生新生儿2800例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本研究我院2800例新出生新生儿中,发生黄疸新生儿697例(24.89%)。结论: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几方面:感染因素、围产期因素、溶血因素等,因此临床中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需从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温州地区671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盈  陆中权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90-1491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新生儿高未接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71例新生儿高胆进行病因综合分析。结果:高胆患儿占同期新生儿住院例数的9.93%,病因依次为感染(32.3%)、原因不明(23.8%)、围产因素(19.3%)、新生儿溶血病(8.8%)及其他。结论:感染为首要因素,新生儿溶血病为高发因素;苍南县及文成县的G-6-PD酶缺陷症的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迟发性母乳性黄疸中巨细胞感染率占20.51%,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丁卫海 《现代保健》2013,(10):137-138
目的:分析并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致病因素并开展相应对症治疗。方法:回顾性调查近年来在本院治疗的8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致病因素中,按比例依次分别为感染、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窒息、ABO溶血症、难产剖宫产,所占比率分别为24.4%、19.8%、18.6%、10.5%及5.8%。86例患儿经对症治疗1周后,痊愈70例(81.4%),明显好转15例(17.4%),1例因原发病救治无效而死亡。患儿均未发生胆红素脑病;5例发生听力异常,确诊出现听力损害2例。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并重视感染、新生儿窒息、母乳喂养不当等高危因素干预,可有效减低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迁延性黄疸是指新生儿黄疸超过14d尚未消退者,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探讨其治疗与预防的有效措施,现将1994~1996年诊治的新生儿迁延性黄疸192例的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对1994~1996年的846例新生儿进行定期专人随访,其中192例新生儿患有不同程度的迁延性黄疸(肉眼观察),发生率为22.70%.男性402例,黄疸84例,发生率为20.90%;女性444例,黄疸108例,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