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莞实行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社区首诊制,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与医疗卫生服务捆绑运作,以降低医疗卫生费用,保持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定性。本文探讨东莞社区首诊制的运行机制、特点以及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行社区首诊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区卫生服务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总结分析镇江市医保与社区卫生服务融合互动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在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改革方面所需要关注的政策风险应对、社区首诊制推行、基本服务功能发挥、社区平台利用、向健康保险过渡和社会力量参与的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就诊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必要性及接受性的认识。方法 :对上海市闸北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选择600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总的来看,患者对社区首诊有一定接受性,65.5%的居民认为社区首诊制有必要,62.33%的居民能够接受社区首诊制,但不同人群间有一定差异,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社区技术不好及药品不足,分别占67.26%和52.74%。结论 :建议加强居民观念引导,提高对社区首诊制的认识;结合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从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首诊的范围;加强医保及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1社会基本医疗制度下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创建东莞市建立的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性质和目标决定了其缴费比例低,统筹基金盘子小。同时,东莞市的基本医疗保险实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将基本医疗保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门诊医疗;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和提高参保人原有的受益水平,参保人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仍处在较高的水平,门诊报销最高比例达到70.00%。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体现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的优越性同时保持统筹基金的稳定性和可  相似文献   

5.
社区首诊制作为分级诊疗的核心要素,对我国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劳务工社区首诊制的实施,在分流患者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各利益方能够接受该强制性制度。与深圳市相比,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好的城市已基本具备社区首诊的能力,在实施社区首诊制的过程中应重视其强制性,以保证制度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东莞市城乡一体化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评价其对各地发展和完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探讨东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东莞实施医保改革后,东莞政府决定实行门诊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捆绑运作,进一步与卫生服务体制改革联动。文章探讨了东莞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相应的社区首诊制和逐级转诊制度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医疗供给制度包括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供给制度的现状及其对社区医疗就诊的影响.指出严格执行社区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度,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供给制度是发展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医疗就诊率,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施行社区首诊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我国目前实施社区首诊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目前工作重心不是急于推行社区首诊制,而是社区首诊制各项基础条件和配套政策的建设,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利用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覆盖人群。  相似文献   

10.
社区卫生服务开展首诊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医疗保险工作人员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首诊制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4月,对江苏省南京、苏州、镇江、盐城、泰州5个市,1 141名居民、192名社区医务人员和148名医疗保险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自感病轻时,53.1%的居民会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吸引居民去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就近方便(75.6%)、医疗费用低(49.5%)、服务态度好(37.6%)。不愿意去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不放心医疗水平(48.0%)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差(27.5%)。结论:社区卫生服机构开展首诊制需加强自身建设,并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柏雪  张莹  蔡滨  王後华 《卫生软科学》2011,25(10):675-679
东莞市2008年成功建立起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医保体系城乡一体化运行,打破所有制界限(打破用工形式和户籍界限,打破城乡界限和身份障碍),使医疗保险范围覆盖社会所有群体。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东莞市医疗救助制度供给状况和实施现状以及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为医疗救助制度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健康保健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探讨,建议将65岁以上老年人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并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范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老年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客观了解我市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和社会保障情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入户询问调查的方式,调查600户,共调查1937名居民,包括询问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两周患病和住院情况以及社会保险情况。结果我市医疗点覆盖面广,平均距离最近医疗点为2公里,11min便可到达,看病花费的时间在1h内;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广,分别达83.1%和93.7%,卫生服务在距离、时间和经济上可及性好,“看病难”的现象得到缓解。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较高(在78%~80%之间)。存在问题:仅17.3%的调查人口知晓社会保险缴纳金额,商业保险投保率低;33.8%和62.4%的患者认为门诊和住院费用贵,“看病贵”在住院尤为显著。结论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卫生投入、提高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优化诊疗流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让群众满意;从而引导居民建立理性的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收入与社会医疗保险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苏州市三个老城区所属的3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收入进行问卷调查及定性访谈。结果:在2006年度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收入中,基本医疗收入所占的比重最大,在90%左右。而在基本医疗收入中,比例最高的依旧是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80%左右。社会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率是91.7%,对其业务收入的补偿在60%左右。苏州市三个老城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业务总收入和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偿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药品收入是社区卫生服务业务总收入的主要来源,社会医疗保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覆盖面较广、补偿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开放视角下我国多元基本医疗保险体制的辩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经历了从单位保障到社会化保障、从单一制度到多元制度、从残缺窄覆盖到逐步覆盖全民的发展轨迹,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多元基本医疗保险体制。本文基于开放的视角,对多元基本医疗保险体制进行了辩证分析,通过对现有改革思路和地区探索的梳理,提出要适应城乡统筹、劳动力流动、自身可持续性的要求,多元基本医疗保险体制在2011年实现全覆盖之后的改革方向需从封闭走向开放。提出多元基本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路径分为三步,并重点分析了全覆盖后(2012—2020年)多元基本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东莞、珠海和湛江城乡医疗保障整合模式和经济基础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东莞实行的全民医保政策在筹资标准、财政补助、管理机构、医疗待遇等方面都实现了统一;珠海整合了城镇居民医保与农村医保两大医保体系;而湛江则将医保缴费标准分为两个档次,不同的缴费标准享受不同的待遇水平。据此指出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经济水平,选择不同的统筹模式,最终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国家有关卫生政策的现状。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调查中抽取济南、潍坊、聊城三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举办主体呈现多样化局面;医疗保险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加强实施的力度;进一步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覆盖面;国家基本药品政策能够比较积极执行,以药养医的现象相对缓解。结论政府应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行国家相关卫生政策的状况进行评估;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等政策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全面推广收支两条线,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各自的覆盖范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此也引发了重复参保的现象。文章从重复参保现状入手,分析了引起重复参保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而从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实现医保管理转移接续和建立完整的信息平台等角度提出了消除重复参保现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