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强立法 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注医疗纠纷私力救济途径解决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提出了私力救济途径处理诱导纠纷激增的机制,并分析了美国的医疗纠纷诉讼处理经验与我国关于医疗纠纷处理适用法律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医疗纠纷立法的相关建议,以促使医患双方主动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医疗纠纷相对于其它民事纠纷,具有专业性强、情绪对立面大、易引发群体事件等特点,所以目前国家正力推在各地开展专业化第三方人民调解途径以解决医疗纠纷。该调解不单强调第三方调解的居中地位,更强调以医学、法律知识确保真正的中立地位,通过"情、理、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妥善解决医患纠纷、修复患方创伤心灵、增进医患和谐互信",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安宁。因此,如何在纠纷处置中准确评估把握事件动态?如何对过错与否准确定性定责?如何对医患双方在情感、医学法律专业等方面有的放矢地引导?在医疗纠纷的处置中显得非常重要。以下通过一起医患纠纷的调解经过,探讨医患纠纷调解中医疗法律背景专业的运用技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调解在妥善解决医疗纠纷以及缓和医患双方矛盾等方面具有公信力较高及专业性较强的优势,已逐步成为医疗糾纷处理的主渠道。本文主要通过构建“患方一医调委一医方”动态博弈模型,探究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条件下,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解决途径的博弈策略选择,从而论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主渠道作用,为第三方调解破解医疗纠纷难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第三方介入处理医疗纠纷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种处理医疗纠纷的新途径。方法引入道成(北京)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模式介入处理医疗纠纷。结果第三方有效地转移了医疗风险、化解了医患纠纷,较好地维护了医疗秩序,促进了医患和谐。结论第三方介入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计分析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案例,为在医院、患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方中解决医患纠纷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南京市某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的801份医患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医院、患者、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访谈.结果 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率高达98.63%,影响患者获赔额高低的主要因素为医方态度、患者现状和有无医学鉴定.结论 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工作较为认可,促进了医患和谐,但调解工作仍存在困难,建议法律赋予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一定的调查权和鉴定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理的态度,为有效预防和处理医患纠纷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2月,应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810名医务人员和835名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医患双方公认导致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治疗效果未达到患者的期望、医患对病情和治疗效果认识不一致、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认同率均70.0%;对于预防医患纠纷的措施,医务人员认同率较高的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97.8%)、平衡医疗资源(97.3%)等涉及政府、社会层面的宏观措施,而患者认同率较高的是提升医务人员服务态度(92.7%)、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技巧(92.5%)等医院方面可操控的措施;在第三方调解、法律仲裁、行政调解、双方协商4种纠纷解决途径中,医务人员首选第三方调解和法律仲裁,但患方则首选双方协商和行政调解。结论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等、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积极探索第三方调解模式,规范多元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并完善各种处理途径之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医疗纠纷发生后,面对多种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可供选择时,选择何种途径能兼顾效率与公平,做到避免冲突、化解矛盾,能实现医患双方共赢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2021年已赔付医疗纠纷案例纠纷处理三种途径(院内协商、医调委调解、法院诉讼)的占比变化趋势和赔付情况,比较解决纠纷的各种途径以及效果,并以问题为导向,建议医院积极应用非诉讼纠纷解决途径,通过提升院内协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提高解决医疗纠纷的效率,从而创造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特点和防范途径,认为当前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降低医务人员受害风险的当务之急在于加快医改步伐,增进医患双方沟通,强化医务人员告知义务,减少医疗事故数量,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医疗机构保卫部门建设,提高公安机关对扰乱医疗机构秩序和侵害医务人员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以有效扭转当前医患纠纷及其次生、衍生问题频发和凸显的不利局面,推动医患关系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医疗纠纷处理中第三方调解机构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解决医疗纠纷、缓和医患矛盾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探寻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势在必行.医疗责任保险在我国已推行10余年,但医疗责任保险的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处理医疗纠纷不仅需要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还需要中立与独立的第三方调解机构,以负责对理赔有争议的纠纷进行审核裁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医院管理的难点.目前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司法途径及通过第三方调解机制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方法及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以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为政策法规支撑,在设区市依托卫生、司法行政部门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引入医疗纠纷处理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阐述其组织设定、运行和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优势,其中立、专业、低成本性,尤其是其重在预防,掌握了医疗纠纷化解的主动权,能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南昌模式"表明,以第三方调解为基础和核心,联合鉴定、卫生、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建立沟通衔接、联络配合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各方合力,实行多部门联动调处,对于治理社会"医闹"、推动调解协议的落实,并最终化解医患矛盾、调处医患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调处机制作用,还应该从做好事前监管与纠纷预防,引入保险机制参与纠纷调处,建立医患纠纷调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建立鉴定人参与纠纷调解或出庭作证制度等几个方面出发,进一步优化并完善该机制,使多部门联动调处在化解医患矛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现行的调解解决医疗纠纷新探索的几种代表性模式将有助于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推动整个社会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立凤  苏敬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437-2438
目的了解2010年1月-2012年1月两年来开展主动服务与减少医患纠纷的相关性研究。为防范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1627人进行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信息。结果开展主动服务以来,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达到99.12%;医疗纠纷发生显著减少,发生率为0.24%,显著低于国家统计数字。结论主动服务能提高医患互信,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有力于患者康复,有力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树立医疗行业的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5.
医患关系失谐是转型期社会矛盾在卫生医疗行业的集中表现,本文从经济、制度、医患信息及媒体导向四大方面深刻剖析医患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对进一步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患关系失谐是转型期社会矛盾在卫生医疗行业的集中表现,本文从经济、制度、医患信息及媒体导向四大方面深刻剖析医患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对进一步预防和化解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医疗纠纷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纠纷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不仅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破坏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本文从医护因素、患者因素、社会因素三个角度探讨了医疗纠纷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以期预警及规避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并初步探讨了适合于医疗纠纷影响因素研究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医疗纠纷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存在的问题:缺乏法律依据,对医患双方无强制力、阻碍患者知情权的实现、"被调解"影响医方自主选择权以及存在公正性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医疗纠纷的思路:立法规范医疗侵权案件的处理机制,建立第三方的医疗损害责任鉴定机构以及实施强制医疗保险,实行无责赔付。  相似文献   

19.
医患纠纷的处理意愿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患纠纷是医患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全国各地因医患纠纷而引起的冲突越来越多,医患双方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希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现行的医患纠纷处理方案主要有民事诉讼、医患协商解决和行政处理3种。通过调查医患双方的处理意愿,分析这三种处理方案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提出医院在引入医疗社会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加强医患沟通等途径,建立新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