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光返照是内炼修丹的一个术语 ,也是一种方法 ,为古今修炼家所重视 ,翻开修道古籍 ,阐述回光返照的著作比比皆是 ,如吕纯阳在《金华宗旨》中云 :“回光之名何方乎?方之自文始真人也 ,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 ,所谓精思者此也 ,纯气者此也 ,纯想者此也”。一代仙学宗师陈撄宁先生也云 :“道家工夫 ,视不用目 ,听不用耳 ,久视者 ,非谓眼向外看 ,乃神向内视 ,内视又名返视 ,人能常用返视内照之功 ,自然灾害不侵”。我初练的是中华浑圆功 ,王安平先生的《修真心语》云 :“精力向外者就是消耗 ,精力向内者为补充 ,精力向内的时间的多少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胡孚琛 《气功》2000,21(5):195-198
中国的丹道学,有天元神丹、地元灵丹、人元大丹之分。据陆西星《玄肤论》而言,前两者属外丹学,人元大丹属内丹学。萧天石先生《道家养生学概要》有“谈丹法与丹品”一节,透露出内丹学中之人元大丹略分四种,即清净丹法、彼家丹法、龙虎丹法、虚无丹法。清净丹法是修炼自身阴阳的丹法,世称清净派,全真道北宗之龙门派即传此种丹道。彼家丹法和龙虎丹法是修炼同类阴阳的法门,俗称阴阳派。彼家丹法走男女双修采补的路子,门派甚多,以陆西星之东派为高。龙虎丹法世人少知,乃是“三家相见”的栽接法门,有孙教鸾父子的《金丹真传》传世。虚无丹法乃修…  相似文献   

3.
张章 《气功》1998,(12)
已故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先生,研究道教学说八十余载,内丹造诣甚深。他一生尤其崇敬庄子,其名撄宁源于《庄子·大宗师》内言:“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与”,并著有《庄子听息法》静功。陈撄宁青年时云游过许多名山古寺,拜访过无数名僧高师,留下许多美好神奇的传说……。1899年间,19岁的陈撄宁到黄山脚下的村庄访友,恰巧黄山道长也在朋友家中作客,言谈交往,甚感道长仙学博而精,是位超世脱俗的高人,他诚恳地请教修养法门。道长也坦诚地回答各项问题,并作了示范。在黄山道长演示“打坐”过程中,陈撄宁以手试其脉搏,用指触不到…  相似文献   

4.
李康 《气功》1998,19(7):293-294
清代浙江湖州金盖山闵一得曾将人元丹法与清静功夫融合为一,从而成为卓然独立的一派。对于该派丹法的实质,近代道学大师陈撄宁先生曾有过探讨。他认为该派丹法"虽讲清静,而不是孤修;虽说阴阳,而不是栽接。既非《参同》、《悟真》之法,亦非冲虚、华阳之法,更非悟元子刘一明《道书十二种》之法"。据此有人认为闵一得丹法中的人元丹法内容与传统。的《参同》、《悟真》人元丹法大异。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由沈太虚述注、闵一得订正的《泥丸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第三则》载:"其说曰:'孤修非至道,同类自相须。身外有身者,形忘堪事诸。…  相似文献   

5.
盛克琦 《气功》2000,21(10):444-445
西派清修丹法的总诀是“心息相依 ,大定真空”。道家学者陈撄宁先生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 ,心息相依”八个字 ,确属真知灼见。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中云 :“凝神调息 ,调息凝神 ,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 ,分层次而不断乃可”。西派始祖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说 :“调息之法自调心始 ,凝神之法自调息始。此圣贤仙佛之梯航 ,吾人入德之路也。”西派高杰玄静居士徐海印(颂尧)在《天乐集》中也讲 :“昔以因缘 ,得遇汪师(体真山人汪东亭) ,指示心息相依法门 ,方知玄宗确有真传”。因此 ,西派丹功总诀名曰“心息相依”。心…  相似文献   

6.
西派清修丹法的总诀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道家学者陈撄宁先生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个字。确属真知灼见。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中云:“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西派始祖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说:“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此圣贤  相似文献   

7.
也说仙与道     
也说仙与道陆峥嵘读了1994年第6期黄素同志《亦谈仙道》一文,有些话想说说。一、胡海牙先生对张义尚先生《漫谈修道》的发难,是出于他认为陈撄宁先生没有说过仙与道有什么不一样的话,所以他说“修仙与修道并无二致”。可是事实上,陈先生是说过的,而且白纸黑字,...  相似文献   

8.
曾立言 《国医论坛》1996,11(2):13-13
张介宾在《医易又》中引孙真人的话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确,在医学上许多疑难问题,都可通过易理而得以阐明和解决。如中医方剂学的一些问题.中医学认为:人体之所以无疾,是因为阴阳相对平衡,气机升降得宜的结果.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阴阳失调,或升降失常,就会发生疾病。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几阴阳之要,明密阳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赛,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高决,精气乃绝”.《四气调神大论)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相似文献   

9.
仙学,就是研究人的卫生、养生、摄生和精神境界的净化提纯,乃至身与意的统一、升华,直至再生、长生的学问。仙学,在我中华已延绵传承了六千余载,由于历史的局限,虽然岁月极其悠久,却一直或委托于巫术,或依附于宗教,或寄身于其他,从而没有真正的地位。直至本世纪二十年代,陈撄宁先生才首次倡导并正式提出,要将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术来研究。先生认为“仙学乃是一种独立的学术,毋需借重他教门面”,“余本不反对儒释道三教之宗旨,但不愿听任神仙学术埋没于彼三教之内,失其独立之资格,终至受彼等教义之束缚而不能自由发展,以故处处将其界限划分…  相似文献   

10.
潘毅 《国医论坛》1996,11(1):12-13
新的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六版),在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增补了阴阳交感这一点.并认为阴阳文感是阴阳的最基本前提,没有阴阳文感,就没有世界,则阴阳的对立制约,王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规律就无从论及了。阴阳交感的概念,导源于《易经》“成卦”,《易经·咸》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而审其内涵,则与八卦布陈密切相关,先天八卦的市陈(尼附图)根于《易经》之文,《说卦》曰:“天地定位,山译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根错。”我们只要据此图,将天地、山泽、雷风、水火之卦两两互…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丹道气功的源头,向上可追溯到黄帝时期,具有五千余年的历史。昔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事载《庄子·在宥》篇中,尽泄修真之底蕴。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评曰:“这段文章,把长生不死的道理和盘托出,玄妙无伦。凡后世丹经所言,炼己筑基、周天火候之说,无不在此。”但是,后世的...  相似文献   

12.
江幼李 《中医杂志》1996,37(9):521-523
《内经》在探索健康与疾病,人与自然的奥秘时提出了因时之序的思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又说:“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赋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相似文献   

13.
“治病必求于本”语出《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对于“本”的含义、历来各家学说论说不一,各抒己见。笔者以为“本”之含义博大精深,诸家论“本”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大多拘泥于某一方面,失之偏颇,未能切中“本”之要义。故略陈管见,以引匮玉。 历代医家依据《内经》条文,对“治病必求于本。”之“本”的含义有诸多论述。为便于陈述,现将诸家论“本”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1以“阴阳”论者 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  相似文献   

14.
从“医者意也”到临床治验的启示张文,张晓阳(丰润县王官营医院064009)西汉医家淳于公有言:“医者意也”、朱丹溪云:“医者意也。以期传授虽的,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于医乎~先贤之所谓“意也”者,非凭...  相似文献   

15.
医学与人类社会的文明息息柏关,水乳交融,医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一个历程,本文拟就中西医学文化的特征和思维方式略作比较。一般认为,中医源于阴阳、五行的宇宙生成论和生命构造说,中医把阴阳之“气”和五行之“材”看成是宇宙创生和万物生成的物质基础,着重探寻这些物质元素的内在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阐明了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人体也不例外。《索问·宝命全形论》说:“…  相似文献   

16.
形和神是统一的,这在《黄帝内经》中已经非常明确,并且进一步将神魂意志归属于心肝肺脾肾五脏。气功家在形神统一、练形与练神并重的前提下有时又主张练神贵于练形,似乎神起到了主导作用。如《庄子·在宥》就说:“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气功是形气神同时修练的活动,其中形体的活动、呼吸的调整都比较容易掌握,但让神进入真正的气功状态则是比较困难的。《内经》中所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气功养生家也就是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真人;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积精气神”的至人;“处天地之  相似文献   

17.
气功传人们总是强调自己所传之功法为性命双修的功法,气功修炼者们也渴望在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解决“性命双修”问题。可见,性命双修乃是修行中需要兼备的。何谓性命双修?性,是佛家用语,指精神意识思维;性功又名神功,指调节精神意识活动为主的功法,重在补脑安神,和...  相似文献   

18.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佛家修为功法之要。“菩提”梵文意为觉悟。菩提心,就是清净心。一心清净,必身心同净。《金刚经》为让人证得这颗心,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看破一切有为法,就会没有牵挂而心地清净。清净之心就是觉心,就是菩提心。从一般认识事理而言,发愿就是立志。从修为角度说,做事前要使自已明了一个目的,一个志向,一个宏愿。当你能树立起志愿也就树立起一种状态,再去讲行其方面快格时.修律公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性进展。这种心态极快。可是你能从心上真的立下大志吗?你那颗心能…  相似文献   

19.
苏文海 《陕西中医》1989,10(5):233-234
<正> 气功,即古之引导,属重要的养生方法。《黄帝内经》中有关气功养生学说在《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等篇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其余散在各篇,特别在《上古天真论》中论述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类型的修养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法于阴阳《内经素向·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什么是阴阳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就是说,阴和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间的  相似文献   

20.
气化学说始于《内经》,《气交变大论》说:“各从其气化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又《五常政大论》亦说:“阳和布化,阴气乃随”。“阴气内化,阳气外荣”。《阴阳应象大论》还说:“阳化气,阴成形。”由此可见,谈气化必谈阴阳。也就是说,谈阴阳,也离不开气化。进而言之,也就是阴阳气化在人体的升降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生理活动全过程中,因此气化活动停止了,人之生命也就随之停止了。故《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散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