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新路。方法 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运用不同的教育干预。结果 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摒弃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结论 通过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艾滋病的流行控制和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龙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498-4500
艾滋病流行的危害十分严重,各年龄组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而青少年则是艾滋病的主要易受伤害群体之一。艾滋病在既无疫苗而又无可治愈药物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而开展并加强对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已成为当务之急。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是目前尚不可治愈的传染性疾病,是一个新的社会和卫生问题,该病的防治是现代医学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作为护理工作,及时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交流平台和社会支持,使病人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运用不同的教育干预,使其摒弃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把艾滋病的流行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庞世荣 《广西医学》2006,28(8):1241-1242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比其它任何疾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带来的危害都大.这种高病死率的恶性传染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蔓延,并已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个人、家庭、社会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林明环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1062-1064
性病、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加强对广大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世界各国防治艾滋病的经验表明,在尚无完全有效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免疫疫苗问世的情况下,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该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大范围的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新型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态度及有效方式等。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不同学校的学生共计1 00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侧重点不一样,对问题回答"不清楚"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结论在学校开设新型毒品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免受新型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最根本而有效地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和蔓延。青少年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在青少年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控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策略。我们以临汾铁路地区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本次调查。了解他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内对大学生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得知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不全面、不深入,对很多知识点存在模糊认识;大学生存在恐艾心理,并存在歧视现象,其恐惧和歧视现象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相关;通过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其知识有所提高、态度有所改善;社会媒体是大学新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家庭和社会教育缺失,多数学生渴望获取艾滋病相关系统知识,学校健康教育应纳入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学生家长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在沧州市运河区、新华区、沧县3所中学的初中部对536名家长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方面的现状.结果 家长对家庭参与青少年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子女缺乏沟通及教育的方法技巧.结论 青少年性教育必须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教育体系.青少年家庭生殖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特效方法和有效的预防疫苗。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已成为当前HIV感染的重点人群之一。大学生由于所处年级、专业及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不同,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也不尽相同。针对此种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真华  周眉 《当代医学》2016,(33):194-195
目的 研究并分析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的2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以调查结果 为基础,对本市居民实行自省式健康教育.将教育前后数据进行对比.结果27例艾滋病患者中,性传播人数达到96.3%;艾滋病危害宣传可接受性达到100%;586名成人男性接受教育后均承诺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与接受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危害宣传的自省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公众对艾滋病认识,提高公众安全防护意识,具有重要社会意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为今后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学生匿名自填调查问卷,当场回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已经认识到艾滋病属于性传播疾病,有潜伏期,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教育前后初中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认识模糊不清,应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多项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其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赤 《广西医学》2006,28(4):545-548
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eract infection Rti)是指发生在生殖系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具有种类繁多、流行性高、死亡率低及危害性严重等特点.它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影响女性和男性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生殖健康问题[1].随着社会对生殖健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性病、艾滋病认识的提高,对生殖道感染及其对生殖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尚无有效治愈艾滋病药物和预防型疫苗问世的今天,广泛、深入、持久、科学地进行AIDS/STD健康教育是预防与控制AIDS/STD的有效手段。特别应对吸毒、劳教收容犯罪人员加强AIDS/STD健康教育,提高他(她)们道德水准、摒弃恶习、减少或避免违法活动对社会及个人身体的危害,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在青少年的防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育部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部署和要求也有《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等要求,应该说学校相关健康教育特别是艾滋病与性健康的教育,在各地开展的情况还是颇见成效的。  相似文献   

16.
论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艳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27-28
介绍了艾滋病在全球及中国的流行情况和艾滋病的预防方法,呼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预防艾滋病的发生,探索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方法:分析目前国内外艾滋病发生率的现状,证明对社会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结果:提出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①政府(地方)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②在健康教育中要针对各类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势、教育内容,对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康教育负责制”制度。结论:健康教育对预防艾滋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预防艾滋病的发生,探索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方法:分析目前国内外艾滋病发生率的现状,证明对社会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结果:提出在预防艾滋病工作中:①政府(地方)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②在健康教育中要针对各类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势、教育内容,对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康教育负责制"制度。结论:健康教育对预防艾滋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过学校健康教育,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方法通过分析学校教育的对象、条件、措施,寻求防控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结果只要我们把关注性病、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的目光放在学校的健康教育上,从小学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我国性病、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预期目标一定能实现。结论学校健康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东明县326名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其流行的第四阶段--快速增长期,世界各国的防治经验表明,目前是遏制我国艾滋病快速增长势头的关键时期[1].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将会带来不可估计的可怕后果.在艾滋病疫苗和治疗艾滋病有效方法问世之前,健康教育无疑已成为防治艾滋病感染的最有效手段,青少年正面临艾滋病的严重威胁.为了解我县中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情况,并对一次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在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我们于2002年10月对我县某一中学开展了一次为期两课时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并进行了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