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从自然感染隐孢子虫病豚鼠分离的卵囊,可以实验性传播给成年和幼年豚鼠,建立了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作者做了三个试验:(一)取自然感染隐孢子虫病的豚鼠粪便,将其卵囊按10个/g体重以管饲法分别接种于2~3wk龄(180~220g)的幼鼠和8~10wk龄(360~440g)的成年豚鼠,每组10只,管饲盐水豚鼠作对照。于接种后2,4,6,8,10d,粪检卵囊,观察组织病理变化。(二)为了测定豚鼠对感染的敏感度,按每g体重20,10,5,2.5和1.5个卵囊管饲给5组幼鼠(180~200g),在接种后第8d杀死,按上法进行检查。(三)为了观察感染过程,以10个/g卵囊接种6wk龄(280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低度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免疫的豚鼠作实验性阿米巴感染,以研究宿主对阿米巴感染的反应。以体重150~200g的豚鼠作为实验动物,采用两种免疫方法:一用活的单菌并存的阿米巴经盲肠内接种,每只豚鼠接种1,000~2,000个虫体,7天后用甲硝哒唑治疗;另一用活的无菌的阿米巴经肠系膜静脉  相似文献   

3.
作者将从有症状的阿米巴病患者取得的溶组织内阿米巴经体外纯培养保种已3年以上的虫株,接种于白鼠盲肠或仓鼠肝内后,均未能使鼠发生感染。这个已失去毒力的虫株,经过用伴有菌群和米粉的鸡蛋-林格液培养基培养后,虽能使部分(3/6)白鼠的盲肠发生感染,但不产生溃疡。已失去毒力的虫株经在仓鼠肝内传代后,用伴有菌群和米粉的培养基培养后,接种于仓鼠的腹腔,使6只仓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来源的两株溶组织内阿米巴(E.h)研究经金黄仓鼠肝脏传代对阿米巴毒力的影响。同时用仓鼠肝脏和豚鼠盲肠内接种以及白细胞毒性试验测定虫株的毒力,并比较这三种方法的实用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虫株与实验动物 B株是在1980年从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粪便中分离而得,系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提供。B_0株系指未经肝脏传代者。B_1株系指将B_0株经仓鼠肝脏传代一次者,B_2株系传代二次者。C株是在1984年从带包囊者粪便分离而得,北京  相似文献   

5.
作者将感染或预防接种阿米巴的仓鼠脾细胞或腹腔渗出细胞输给正常仓鼠,以研究抗肝阿米巴病免疫力能否随之转移。实验中采用IP-106-L2株溶组织内阿米巴,经肝内或皮内接种给近亲繁殖的叙利亚仓鼠。实验动物分3组,每组8只。第1组用1×10~5滋养体肝内注射,10天后解剖。第2组用2×10~6滋养体皮内接种后第21天杀死。第3组同2组一样接种,于接种后21天进行肝内攻击,10天后杀死。根据Ghadirian等(1982)描述的方法从以上3组动物收集腹膜渗出细胞和脾脏细胞。并用0.2%台盼蓝排除法进行活性细胞计数,有活力的细胞分别不少于  相似文献   

6.
卡介苗接种对动物实验结核的影响,各家报告的结果不一。我们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问题,进行了豚鼠感染结核菌后不同期接种卡介苗的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实验方法 1.动物编组:选300~500克对旧结素试验反应阴性的豚鼠101只,分为甲、乙、丙3大组。甲组之动物感染人型菌H_(37)Rv之同时接种卡介苗,乙组于感染后2周接种卡介苗,丙组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灰仓鼠对强毒鼠疫菌的易感性和耐受性 ,以常用实验动物 NIH小鼠和豚鼠为对照 ,进行鼠疫菌感染试验 ,结果为 :( 1) 5~ 5 0 0 0 0个鼠疫菌感染 5组 49只灰仓鼠全部 7d内死亡 ;( 2 )每只鼠接种鼠菌活菌 10个 ,2 2只灰仓鼠全部死亡 ,2 6只 NIH小鼠死亡 18只 ,6只豚鼠死亡 4只 ,三种鼠的死亡时间分别为 138.2 4± 34 .88h、15 0 .6 7± 6 2 .2 9h、192±19.6 0 h,肝脾 F1抗原 RIHA滴度 ( 2 n) 11.2 5± 0 .6 0、13.0 8± 0 .6 0、14.2 5± 1.5 0 ;( 3)人工感染鼠疫菌病死小鼠自然腐败10 d后的肝脾悬液接种灰仓鼠、NIH小鼠各 10只 ,从 6只灰仓鼠分离出鼠疫菌 ,NIH小鼠未获阳性结果 ,表明灰仓鼠对强毒鼠疫菌易感且耐受性低 ,可作为分离鼠菌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7株利什曼原虫用电子显微镜作了形态学的比较研究。7株原虫均采自实验感染的动物。墨西哥利什曼、巴西利什曼、热带利什曼和杜氏利什曼系把原虫接种入叙利亚仓鼠的皮下或腹腔后分离而得,豚鼠利什曼原虫则是将原虫接种于豚鼠耳朵的皮下组织后分离出来的。在切片中选作测量的虫体必须具有微管的横切面和核,而且要正染色者,因为正染色的虫体其宽度2倍于负染色的虫体。各株原虫的观测数为31~52个,结果如表。根据虫体的直径、周长和微管数,可将原虫分成4个组,用统计方法处理后可以看出,在同一组内各株测量的值差别不显著(P>0.05),而在各组之间的差别却非常显  相似文献   

9.
27只豚鼠分成6组,5组各5只,第6组2只。组Ⅰ动物于盲肠内接种加胆固醇培养的阿米巴滋养  相似文献   

10.
作者使用以脂质体为载体的葡糖胺锑(MA)治疗实验感染的金色仓鼠,并观察了原虫毒力对药物治疗的影响。试验方法是将已感染杜氏利什曼的仓鼠肝内的原虫给体重50~70g的仓鼠心内注射接种,每鼠10~7个原虫,感染后70天,以心脏注射给药法,用脂质体葡糖胺锑进行单剂或分剂治疗,连续给药  相似文献   

11.
作者为了验证关于宿主对血吸虫童虫的白细胞反应及其与自然和获得性免疫关系的推论,对CD/F大鼠,LVG仓鼠,C_(57)BL/6和CBA小鼠皮肤接种或静脉注射童虫后定量和分析肺内童虫的细胞反应。按Smithers和Terry(1965)法以曼氏血吸虫尾蚴(波多黎各株)经腹部皮肤接种动物。取尾蚴穿透过大白鼠皮肤膜后获得的童虫,用含1%胎牛血清的Earle 氏乳白蛋白水解物洗涤后注入小鼠尾静脉及仓鼠和大鼠的阴茎背侧静脉。用作攻击的尾蚴或童虫数每只小鼠为1,000;仓鼠为4,000和大鼠为  相似文献   

12.
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方法]15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大黄1组:大黄2 g/(kg.d)灌服30 d;大黄2组:大黄2 g/(kg.d)灌服60 d;大黄3组:大黄4 g/(kg.d)灌服30 d;大黄4组:大黄4 g/(kg.d)灌服60 d及正常组。处死动物,观察结肠黑变情况,行组织大体评分,取结肠组织行黑色素染色、黑色素腿色实验,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未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各大黄组豚鼠结肠均有不同程度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结肠黑色素染色阴性,黑色素褪色染色阳性。图像分析显示,各大黄组盲肠及近段结肠色素颗粒灰度显著低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61,结肠r=-0.772,P<0.01)及时间(盲肠r=-0.749,结肠r=-0.785,P<0.01)呈负相关;色素颗粒面积比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10,结肠r=0.791,P<0.01)及时间(盲肠r=0.663,结肠r=0.549,P<0.01)呈正相关。[结论]用大黄可致豚鼠实验性结肠黑变病,黑变程度与大黄剂量及时间相关。该模型制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豚鼠感染布氏菌后睾丸病理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实验选用了羊种布氏菌16M(强毒菌)和牛种布氏菌BA19(弱毒)对豚鼠进行了实验性感染。观察豚鼠在感染过程中睾丸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组 选用体重350~450g5~8个月龄健康雄性豚鼠。分为两个实验组(即16M组和BA19组),分别  相似文献   

14.
豚鼠利什曼原虫(L.enriettii)为Medina于1946年在实验豚鼠体内发现,由Muniz和Medina(1948)命名。在睾丸、皮肤内的肿块样组织内查到的无鞭毛体较大,经不同途径接种豚鼠后,即发生转移性扩散,在足、耳和鼻部位出现相似的病损;实验感染恒河猴、狗、大白鼠和野生豚鼠(Cavia aperea)则不发生可查见的病变;接种8只仓鼠,仅1只发生一小皮损,其中只查到极少数原虫。2名志愿  相似文献   

15.
选用20~200天龄的雄性长爪沙鼠为实验动物,溶组织内阿米巴用1982年从阿米巴痢疾病人粪便中分离的IP:0682:1株,分离后以纯培养保种,作盲肠内接种和肝脏接种。动物在接种后5~30天处死。肝脓肿判定指标:1.脓肿重量;2.肝的总重量;3.脓肿重量/肝的总重量。盲肠阿米巴病按Neal的评分标准。数据分别以肠壁和肠内容物的分数及它们两者的合并分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的LD50。方法将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的仓鼠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w/v)脑组织匀浆,梯度稀释后感染仓鼠,观察仓鼠的发病情况。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LD50,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观察期结束后发病及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脾组织中抵抗蛋白酶K的PrPSc。结果当颅内接种稀释度由低到高变化时,仓鼠发病的潜伏期及病程同时也由短到长发生变化。发病仓鼠脑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rPSc,但是PrPSc的量在不同的组之间无太大差别。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中未检测到具有PK抗性的PrP信号。结论本实验室保存的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的LD50为9.2-log10LD50i.c.units/0.001g brain,即当对仓鼠颅内接种10μl羊瘙痒因子263K的10-9.2稀释液时,50%的仓鼠会死亡。  相似文献   

17.
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黑变及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六味安消胶囊及其组分对豚鼠结肠黑变及动力学影响。方法 2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大黄组、诃子组和六味安消胶囊组,后三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灌服30 d。处死动物,检测炭末推进率,观察结肠黑变情况,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末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大黄组豚鼠结肠有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大黄组(87.71%±25.87%)、诃子组(67.63%±19.05%)及六味安消胶囊组(91.14%±16.13%)炭末推进率较正常组(40.38%±6.99%)明显增快(P<0.05)。图像分析显示,诃子组、六味安消胶囊组盲肠、近段结肠固有层色素颗粒灰度及阳性面积比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组盲肠、近段结肠固有层色素颗粒灰度(盲肠133.18±1.72,结肠137.40±1.39)及阳性面积比(盲肠4.65%±0.76%,结肠2.36%±0.42%)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可致豚鼠实验性结肠黑变病,六味安消胶囊致结肠黑变作用不明显,诃子有预防结肠黑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有关豚鼠实验性布病氏病(简称布病)的病理学研究国内已有报道,其所用菌株大都是具有较强毒力的标准菌株和菌苗菌株,使用分离的自然弱毒布氏菌进行病理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选用了不同种型的从绵羊中分离到的弱毒菌株,对豚鼠进行了实验性感染,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 选用体重255~300g健康豚鼠39只,性别不限,系本站实验动物室饲养。  相似文献   

19.
将24只2个月龄的金色仓鼠分成5个组,其中有4个组每组5鼠,每组分别腹腔接种10~7、10~6、10~5和10~4的以色列株热带利什曼原虫的鞭毛体,第5组有4只鼠,每鼠接种鞭毛体10a。9周后,接种鞭毛体1了的一组动物,都出现了四肢肿大,其中4只在接种后12~22周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人副流感病毒3型(PIV3)感染对豚鼠咳嗽敏感性(CRS)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PF级豚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感染6 d组、感染12 d组、感染28 d组、感染42 d组和哮喘组,每组10只.病毒株为PIV3,经体外细胞培养扩增后,通过滴鼻方法接种于感染组豚鼠呼吸道;对照组接种细胞培养基;哮喘组给予卵清白蛋白致敏及诱发哮喘.辣椒素刺激后用BUXCO肺功能仪测定各组豚鼠CRS,同时测定气道高反应性(AHR),并行BALF细胞学检测及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感染后6、12、28和42 d组豚鼠CRS[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7.50(5.25)、7.30(7.25)、8.40(9.75)和8.20(5.50)CCnt(咳嗽总次数),均高于对照组的2.50(3.00)CCnt(均P<0.05),感染后42 d组升高最明显;哮喘组CRS为3.90(1.75)CCn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感染后6 d组豚鼠AHR明显;感染组豚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感染6 d和12 d组淋巴细胞明显升高.病理学检查显示感染组豚鼠急性期气道炎症表现为主,未见明显的肺实质炎症.结论 PIV3感染导致豚鼠CRS在急性和亚急性咳嗽期动态增高,CRS升高可能是豚鼠病毒感染引起咳嗽的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