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血是临床上作为治疗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不适当的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将造成各种输血不良反应。交叉配血实验是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但也会经常遇到交叉配合试验不合的问题出现,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现将我院11例患者出现疑难配血的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街头初筛血型错误的发生,通过对街头采血车上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造成ABO血型错误的结果加以分析,找出原因所在,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预防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归纳总结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进行过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并且出现不合的患者50例。总结出交叉配血不合的各种原因,并且归纳出解决办法。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其中有28例患者是有过输血史或者是有过妊娠史,其是由红细胞去除ABO的其他血型系统引起不合现象,即凝集表现在主侧,次侧没有;有14例患者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血液中含有特殊抗体导致配血不合,即凝集在主侧次侧都有;还有8例患者是由于配血前服用的药物影响了相合,即凝集在次侧。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的输血,最好是自身输血,以免交叉配血不合引起受血者出现不良反应,而自身输血也是目前解决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疑难配血的成因,探讨科学简洁的解决办法。方法对近几年遇到的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所采取的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 46例疑难配血病例原因分为5类13种,其中不规则抗体占疑难配血病例总数的39.1%,冷凝集素和自身抗体占32.6%,抗原减弱占8.7%,抗体减少占6.5%,试剂因素占4.3%,其它如类B、亚型、操作错误等各占2.2%。结论将ABO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思路与微柱凝胶卡法新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临床疑难配血简便快速、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为了解疑难配血类型,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来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血。方法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11年里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共发现55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现象,现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病史进行相关讨论,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引起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较多,其中不规则抗体引起占29.1%,冷凝集引起占23.6%,血浆蛋白含量过高引起占14.5%,ABO亚型引起占7.3%,自身抗体引起占7.3%,抗体减弱引起占7.3%,药物引起占1.8%。结论交叉配血不合的影响因素有标本、温度、疾病、输血史、妊娠史、大剂量抗菌药物史等,发现交叉配血不合,要分析原因找到处理办法,以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另外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尽量减少异体输血,是减少配血不合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抗-Jkb是kidd血型系统的抗体之一,常常是通过输血、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近日,我院输血科发现1例老年男性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经谱细胞鉴定为IgG抗-Jkb抗体,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91岁,贫血,有多次输血史。患者Hb 64g/L,需输血治疗,经输血前检查不规则抗体检查阳性,遂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血型血清学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0月在本科室进行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的17例病例资料。结果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与冷凝集反应(5例)、缗钱状假凝集(3)、使用肝素(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7例)有关。结论依据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的具体原因,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 ,可降低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抗-S 抗体是 MNS 血型系统中少见的不规则抗体。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 1 例冠心病患者在行冠脉搭桥术前经不规则抗筛查呈阳性。 经过检测确认患者血清中含有 IgG 型抗-S 抗体, 为本实验室首次发现。 因此在输血前必须进行抗体筛查, 并行不规则抗体鉴定, 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临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检出情况,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收治并拟接受输血治疗的2 8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 408例,女性1 438例.所有患者输血前均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结果阳性者再进行抗体鉴定,统计相关结果并分析.结果 2 846例受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者共22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7.77%(221/2 846);其中女性受检者阳性率为10.78%(155/1 438),男性受检者阳性率为4.69%(66/1 408),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86,P<0.001);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或外伤史受检者阳性率为10.68%(173/1 620),无输血史、妊娠史和外伤史受检者阳性率为3.92%(48/1 226),前者阳性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4.58,P<0.001).不同年龄受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221例抗体筛查阳性受检者经抗体鉴定,同种异型抗体为168例,以Rh血型系统、MNS血型系统和Lewis血型系统为主,分别占比37.6%、22.2%和10.0%;非特异性抗体为53例,以自身抗体为主,占14.0%.结论 患者临床输血前血清中抗体分布存在一定特征,以Rh系统、MNS系统和Lewis系统为主,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有效较少或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对2500例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 2 500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查中,出现有15例患者血清中含有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0%;其中男性0.12% (3/2 500)、女性0.48%(12/2 500),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的高于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x2=7.34,P<0.05);主要表现为抗C、抗D、抗E和抗M类型以及非特异性抗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3%、26.7%、20.0%、33.3%、6.7%.不规则抗体阳性输血者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为100.0%,不规则抗体阴性输血者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为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8,P <0.05).结论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有效的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输血,并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输血超敏反应,确保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
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首道关口,如有不慎,就会造成临床输血事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认真把好血型鉴定这一关口,做到万无一失。笔者在临床鉴定血型时,发现1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患者,经过进一步鉴定,确定了患者的真实血型,避免了一起差错事故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多次反复输血产生免疫抗体的机率为15%~20%犤1犦,且10%~25%患者血清中存在2种或2种以上免疫抗体犤2犦。抗体的存在可导致溶血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的产生。为保证输血安全,建立最佳配合性试验介质系统,笔者对多种介质方法交叉配血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选择1996-01~2002-10住院及门诊接受输血治疗患者5462例新鲜输血血样。输血适应证选择腰椎骨折、脊髓压迫症、腹部外伤、多发性骨折、先天性心脏病、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失血等因素需输血治疗。患者成分血输注为1~16次,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通过微柱凝胶法对浏阳市荷花街道卫生院2007年至今需输血的5600例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5600例患者中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35例,阳性率为0.63%,其中男12例,女23例,女性非孕妇9例,孕妇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主要包括非特异性抗体、抗-M、抗-D、抗-E、抗-C等。结论不规则抗体女性多于男性,孕妇多于非孕妇,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查,能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配血不合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引起,其次是Rh血型不合引起,本例由于反复输血引起的抗c抗体导致配血不合.发生输血困难而影响手术治疗,后经配合型输血成功进行手术治疗,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