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在肺癌诊断、疗效评价、转移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对30例健康人、48例肺良性疾病患者、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和1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SCLC)血清中CA125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CA125在NSCLC患者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P<0.05),而在SCLC患者血清中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NSCLS患者治疗前组CA125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组(P<0.05),转移复发患者组CA125水平也显著高于:治疗后组(P<0.05),但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CLC患者治疗前、后CA125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移复发组CA12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后水平P<0.05).结论 CA125的检测在对NSCLC的诊断、NSCLC与SCLC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对肺癌的疗效观察、转移、复发监测及预后有较大的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柯  陈军 《临床荟萃》2021,36(3):225-228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SCLC患者(SCLC组)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组)53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NSE、CEA、CA125水平;SCLC患者检测化疗后1周、2周、4周的血清NSE、CEA、CA125水平。结果SCLC组NSE水平明显高于NSCLC组,CEA、CA125水平明显低于NSCLC组(P<0.05);ROC结果显示,NSE、CEA、CA125诊断SCLC的AUC分别为0.825、0.613、0.53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1%、81.1%,58.3%、66%,89.6%、41.9%;不同TNM分期NSE的水平比较,Ⅳ期>Ⅲ期>Ⅱ期>Ⅰ期(P<0.05),CEA、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SE、CE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1周(P<0.05),CA12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可作为SCLC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一项重要肿瘤标志物,同时NSE、CEA对判断SCLC治疗疗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CA125则在SCLC诊断中特异度低,不适合作为SCLC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25、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2016年就诊的肺癌患者80例为肺癌组,收集同期就诊的肺良性病变患者57例为肺良性病变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比较3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用于肺癌诊断价值,并分析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在肺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肺良性病变组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肺癌TNM分期的增加,CEA、CA125、CA19-9水平逐渐升高,Ⅰ、Ⅱ、Ⅲ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度降低。联合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明显较单独检测高。肺癌组经治疗有效率73.75%(59/80),无效率26.25%(21/80),有效组CEA、CA125、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疗效分级(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患者血清学结果发现,CEA、CA125、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效果越好,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复发组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转移组CEA、CA125、CA19-9水平明显较未转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有55例纳入5年存活率研究,存活率38.18%(21/55),存活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可有效诊断肺癌,且对于临床疗效、复发及转移等评估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SCLC、6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6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并采用ROC曲线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SCLC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明显高于NSCLC组和肺良性疾病组(P<0.05);NSCLC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Pro-GRP诊断SC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NSE(P<0.05);Pro-GRP和NSE联合诊断SCLC的灵敏度显著高于Pro-GRP和NSE的单项检测(P<0.05)。Pro-GRP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NSE的ROC曲线下面积(P<0.05);Pro-GRP和NSE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Pro-GRP和NSE单独检测(P<0.05)。结论 Pro-GRP比NSE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SCLC的早期诊断及SCLC与NSCLC的鉴别诊断,而Pro-GRP和NSE联合检测对SCLC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SCLC)临床诊断和化放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对2015年9月~2018年1月期间,厦门市第二医院就诊的84例SCLC患者、7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8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ProGRP和NSE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 同时监测84例SCLC患者连续3个周期放化疗后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变化,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CLC组患者的血清ProGRP和NSE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血清ProGRP单独检测诊断SCLC,LD-SCLC和ED-SCL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血清NSE,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最高。连续3个周期的放化疗后,在治疗有效组中SCLC患者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 治疗稳定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 治疗无效组患者血清NSE无明显增高(P>0.05),但血清ProGRP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 血清ProGRP和NSE均可用于SCLC患者的诊断和放化疗的疗效监测,其中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SCLC患者的诊断率,血清ProGRP更能反映患者放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ProGRP、NSE、CYFRA21-1和PCT水平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的价值。方法:通过查询本院病案系统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8例SCLC患者和300例同期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及80例肺良性疾病的体检者, SCLC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roGRP、NSE、CYFRA21-1和PCT的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对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 SCLC患者血清ProGRP、NSE、和PCT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对照组和NSCLC组(P < 0.05);SCLC组CYFRA21-1水平低于NSCLC组(P < 0.05);III+IV期SCLC患者血清ProGRP、NSE、CYFRA21-1和PCT水平显著高于I+II期SCLC患者(P < 0.05);CR+PR组SCLC患者化疗后血清ProGRP、NSE、CYFRA21-1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 0.05);SD组SCLC患者化疗后血清ProGRP、NSE、CYFRA21-1和PCT水平与化疗前间无差异(P>0.05)。PD组SCLC患者化疗四周期后ProGRP、NSE显著高于化疗前(P< 0.05),CYFRA21-1和PCT水平与化疗前间无差异(P>0.05);联合检测 ProGRP、NSE、CYFRA21-1和PC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联合检测ProGRP、NSE、CYFRA21-1和PCT水平可提高SCLC患者诊断效能,监测 SCLC患者化疗前后 ProGRP、NSE、CYFRA21-1和PCT水平变化有助于患者化疗后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7月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61例设为转移组、非小细胞肺癌无转移患者61例设为未转移组。入院后第2 d抽取血液样本,测定血清CYFRA-21、CA125、CA199、CEA水平。统计两组血清CYFRA-21、CA125、CA199、CEA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CYFRA-21、CA125、CA199、CEA单独及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能。结果转移组血清CYFRA-21、CA125、CA199、CEA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95.08%)高于CYFRA-21、CA125、CA199、CEA单独诊断(P<0.05),联合诊断准确度、特异度与单独诊断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血清CYFRA-21、CA125、CA199、CEA水平异常增高,联合对其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敏感度,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SE、Cyfra21-1、CEA及CA125四种肿瘤标志物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胸部X线、CT诊断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70例,将术后病理确诊为肺癌的52例作为肺癌组,良性病变18例作为肺部良性疾病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血清中NSE、Cyfra21-1、CEA及CA125水平。结果肺癌组NSE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而2组CEA、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单独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48.1%,特异度为77.8%;Cyfra21-1单独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77.8%;两项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66.7%。结论 NSE和Cyfra21-1水平在孤立性肺结节肺癌患者中显著高于良性病变者,NSE和Cyfra21-1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对患者血清CA125、NSE、SCC-Ag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确诊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并行开胸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患者56例,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年,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未复发转移组(n=38)与复发转移组(n=1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NSE、SCC-Ag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治疗后患者血清上述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前,复发转移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转移组的(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NSE、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NSE、SCC-Ag均明显降低,但复发转移组患者血清CA125、NSE仍高于未复发转移组的(P0.05);ROC曲线显示治疗后患者血清CA125、NSE预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的敏感度为61.11%(11/18),特异度为68.42%(26/38)。结论行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A125、NSE、SCC-Ag水平,但血清CA125、NSE水平预测患者治疗后3年内发生肿瘤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低,建议仅作为临床预估患者预后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EA、CA125、CA211、NSE浓度对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及分期的意义。方法:选择经组织学和细胞学确诊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检测组,23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血清及BALF中CEA、CAl25、CA211、NSE的浓度。结果:肺癌组血清及BALF中CEA、CA125、CA211、NSE浓度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ALF中4种肿瘤标志物浓度与肺癌的病理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Ⅲ-Ⅳ期肺癌BALF中CA211水平明显高于Ⅱ期,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肺癌的诊断CA211的阳性率最高,假阴性率最低。BALF中CEA、CA125、NSE与肺癌的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测定肺癌患者BALF中CEA、CA125、CA211、NSE的浓度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CA211浓度检测有助于肺癌的分期,而CA125、CEA、NSE浓度检测对肺癌的分期意义不大,检测BALF中4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病理分型无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贾成邦  沈丽娟  孙志刚 《临床荟萃》2022,37(11):992-995
目的 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及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NSCLC组)175例,另择同期良性肺部病变者(非NSCLC组)180例,比较两组血清CEA、CA125、NSE水平,分析不同分期NSCLC患者血清CEA、CA125、NSE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指标与分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A、CA125、NSE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NSCLC组血清CEA、CA125、NSE水平高于非NSCLC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NSCLC患者血清CEA、CA125、NSE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EA、CA125、NSE与NSCLC患者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r=0.579、0.437、0.686,P<0.05)。以NSCLC为阳性,良性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对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例SCLC、50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50例健康体检者的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学水平,分析Pro-GRP与SCLC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SCLC患者血清Pro-GRP、NSE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NSC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Pro-GRP和NS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且Pro-GRP在SCLC的诊断中比NSE更具有灵敏性和特异性;在复发、转移的SCLC患者中,Pro-GRP在复发前30d就已升高,且其水平高于参考值范围5倍的患者更易发生复发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GRP是较NSE更为特异、敏感的SCLC肿瘤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检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7月我院53例经病理结果确诊为晚期NSCLC患者为NSCLC组,31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肺部良性病变组,并选取5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联合密度梯度离心法检测上述3组外周血CTC表达情况,并采用放射分析免疫法检测上述3组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观察对比CTC联合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诊断结果、准确性(ACC)、灵敏性(SEN)、特异性(SPE)、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四者联合检测ACC、SEN、阴性预测值高于CTC、CEA、CA199、CA125单独检测(P<0.05);四者联合检测与CTC、CEA、CA199、CA125单独检测阳性预测值、SPE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C联合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检测晚期NSCLC ACC及SEN较高,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与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1例小细胞肺癌,99例非小细胞肺癌,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0例表面健康个体血清ProGRP、CYFRA21-1、CA125含量并数据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ProGRP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其敏感性在小细胞肺癌组中最高,达92%;CYFRA21-1水平肺鳞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CA125水平肺腺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临床TNM分期越晚,三个指标水平均越高;肿瘤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三个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ProGRP、CYFRA21-1、CA125有助于肺癌的辅助诊断、病例类型及临床分期预测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SCLC)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SCLC患者120例(SCLC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30例、良性肺部疾病者8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pro-GRP、NSE水平,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各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和阳性率。Graph-Pad Prism 5进行ROC曲线绘制。结果 SCLC组患者血pro-GRP、NSE水平明显高于NSCLC组、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C组患者血清pro-GRP阳性率(80.00%)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C组和NSCLC组NSE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GRP、NSE单独及联合诊断SCL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0.810和0.915。结论 NSE只能鉴定良恶性肺部疾病,不能鉴定SCLC和NSCLC;pro-GRP既可鉴定良恶性肺部疾病,还可鉴定肺癌的SCLC和NSCLC病理分型;pro-GRP、NSE联合检测对SCL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CT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邢台冶金医院收治的98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另选取肺部良性病组82例作为良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测,采用ELISA法对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水平进行检测,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患者CT、血清CEA、CA125、CYFRA21-1单项检测以及四者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 CT检测显示NSCLC组患者增强扫描后30、75、180sCT强化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判定NSCLC的准确度为87.78%,灵敏度为82.65%,特异度为93.90%。NSCLC组、腺癌组、鳞癌组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高于良性组,腺癌组CEA、CA125水平均高于鳞癌组,CYFRA21-1水平低于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25在诊断腺癌患者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鳞癌,CYFRA21-1在诊断鳞癌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鳞癌、腺癌中,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NSCLC检测中诊断效能较好,联合血清CEA、CA125、CYFRA21-1后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为临床NSCLC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讨肿瘤标记物CY211、NSE、CEA及CA125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肺癌诊断、判断病理类型中的意义。方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95例肺癌患者和147例肺良性疾病及15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Y211、NSE、CEA及CA125水平,并用ROC曲线评价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效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Y211、NSE、CEA及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均0.05),其中CY211的敏感度优于其余3项指标,差异显著(P0.01);NSE在SCLC中敏感度最高,而腺癌组血清CEA水平高于鳞癌及小细胞癌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CY211、NSE、CEA及CA125均可作为肺癌筛查的指标,取特异性90%时,CY211(3.1 ng/mL)的敏感度最高(51.9%);NSE及CEA升高分别有助于小细胞癌及腺癌诊断;CA125对肿瘤病理类型的判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8.
蒙飞  王恒  梁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9):2638-2639,2643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和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2例NSCLC患者(NSCLC组),3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部良性疾病组)及4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NSE、CYFRA21-1、CEA、CA125、CA19-9和SF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SCLC组血清中NSE、CYFRA21-1、CEA、CA125、CA19-9和SF的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癌患者CEA水平明显高于鳞癌患者,鳞癌患者CYFRA21-1的水平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NSCLC的灵敏度为96.2%,特异性为87.3%,准确性为90.8%,均优于任何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NSCLC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明显提高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骨桥蛋白(OPN)不同组合动态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和监控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乳腺癌患者、5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为乳腺癌组、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人群血清CA153、CA125,酶联免疫法检测OPN水平,分析血清肿瘤标记物CA153、CA125、OPN水平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①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 0. 01),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②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 0. 05),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转移、复发及治疗后显著相关;乳腺癌高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显著高于低分期(Ⅰ、Ⅱ期)患者(P 0. 01);转移与无转移患者、复发与无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血清CA153、CA125、OP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 0. 01);③血清CA153、CA125、OPN 3项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与各单项及部分组合检测比较显著提高。结论血清CA153、CA125、OPN 3项联合检测的乳腺癌诊断检出率显著较高,误漏诊减少,有利于临床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同时,联合动态检测能够监控肿瘤转移、复发,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微小RNA-21(miRNA-2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初次确诊的118例NSCLC患者(恶性肿瘤组)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医院就诊的5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为良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人群血清miRNA-21、CEA、SCCAg水平,回顾性统计分析血清miRNA-21、CEA、SCCAg联合检测在NSCLC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miRNA-21、CEA、SCCAg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CLC血清miRNA-21、CEA、SCCAg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NSCLC患者肿瘤直径>3 cm、临床高分期、低分化、复发、转移及治疗前血清miRNA-21、CEA、SCCAg水平明显高于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