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患儿男,5岁,河南籍。无明显诱因发热入院。经抗生素、抗结核药治疗无效。体检:慢性消耗病容,每天下午及夜间发热,体温38~40℃,肝右肋下3cm,无压痛及腹水征。外周血Hb?g,RBC 220万,WBC10,910/mm~3,其中酸性粒细胞7%,单核细胞9%。GPT242u(金氏法)。血沉97mm/1小时。 B超检查:肝右肋下3.5cm,回声浓密,欠均匀。发热第2.5个月,肝右肋下4.5cm,左内叶及右前叶各有约1.5cm蜂窝状低回声区,壁参差不齐。肝  相似文献   

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引致高血钾死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4岁。因牙龈渗血伴躯干四肢散在皮下出血点10天于1998年9月1日住院。体检:躯干、四肢有散在皮下出血点及少量瘀斑。双侧颈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部分呈串珠状。胸骨下段有叩痛。心率84次/min,律整,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大右肋下约5cm。脾大左肋下约5cm。血钾示K4.22mmol/L。骨髓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化疗:长春新碱2mg/次,第1天;吡喃阿霉素20mg/d;强的松60mg/d,化疗2d。第3天清晨,病者出现胸前瘀闷、头晕、烦躁、大汗淋离,继而全身抽搐、昏迷。即查心电图示缓慢室性自持性心律,心室率32次/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黛矾散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以基础治疗加黛矾散(1.5g/次,3次/d)口服;对照组患者以基础治疗加熊去氧胆酸(150mg/次,3次/d)口服.分别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观察各项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28.57%,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分别为14.29%、5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Bil、DBil、ALT、TBA、ALP、GGT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黛矾散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登革热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9岁。农民。因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5d,于2002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5d 前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伴头痛、眼眶痛及腰痛,当地医院用药(甲硝唑、头孢曲松、地塞米松等)治疗,约3d 后热退,但其他症状未见好转.并出现明显乏力、头晕,高度食欲不振、恶心,时有呕吐。患者发病9d 前曾在菲律宾逗留,当地有登革热流行。体检:体温37℃,急性病容。双腋部皮肤可见散在点状、抓痕状出血点。前胸部、背部、双下肢可见淡红色粟粒样斑丘疹,压之退色。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右肋下约3cm,剑突下约2cm,质中,轻度触痛,脾未触及肿大,剑突下及右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0d婴儿,于出生后第10d发热,体温达39-40℃,呈间歇性,隔天发热一次,伴惊厥、抽搐、呕吐、烦躁及大汗。用青霉素治疗6d无效,于1995年1月1日入院。体检:体温39.5℃,贫血貌,颈有抵抗,肝在剑突下4.5cm,右肋下3cm,脾脏在左肋下4cm。血红蛋白为50g/L,白细胞4.4×109/L,中性细胞61%,淋巴细胞37%,嗜酸性细胞3%。血涂片见大量间日疟环状体,入院诊断:先天性疟疾。入院后即给磷酸氯喹片0.125g/d口服,青蒿琥酯针剂4.3mg·kg-·d-静滴,甘露醇加激素脱水。用药后6h,体温降至正常,1wk后血红蛋白升至100g/L,肝、脾回缩至正常。观察30d,无复发。患…  相似文献   

6.
高华  孙瑞敏 《山东医药》2002,42(9):66-66
患者 30岁 ,妊娠 39周入院。停经 4 0天出现早孕反应 ,孕5个月时经常出现牙龈出因、鼻衄、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 ,近 1个月来感心悸、气短。患者于 1987年因足月妊娠死胎、重度贫血行骨髓穿刺 ,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经中药及强的松治疗后症状缓解 ,但常出现牙龈出血及鼻衄。无家族病史。查体 :中度贫血貌 ,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 ,以躯干部多见 ,左大腿内侧有一 5 cm× 6 cm瘀斑。产科检查 :宫高37cm,腹围 10 2 cm,L OA先露高浮 ,胎心 14 0次 / m in;肛查宫口未开。实验室检查 :Hb81g/ L,WBC3.8× 10 9/ L,PC16×10 9/ L;…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援圣普医疗队工作期间 ,收治 2例恶性疟疾性肝炎与肾病并存的患儿 ,临床少见 ,现报道如下。例 1,男 ,4岁。因发热、咳嗽 3d,伴黄疸浮肿 1d住院。既往无黄疸、浮肿史。体检 :T39.2℃ ,R48次 / min,BP11/ 6 .5k Pa。神志清楚 ,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 ,全身显著浮肿 ,心肺(- )。腹部轻微膨隆 ,移动性浊音 ( ) ,肝右肋下 3cm,剑下5 cm,脾肋下 2 cm。阴囊明显水肿。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小便常规 :蛋白 ( ) ,红细胞 3~ 5个 /高倍 ,透明管型少许 ,血红蛋白尿 (- )。血常规 :Hb72 g/ L,WBC7.5× 10 9/ L,N0 .41,L 0 .5 6 ,M0 .0 3。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男,61岁,农民。因上腹部烧灼样痛10d,柏油样便5d,呕血6h于1994-11-16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10d进食百余枚黑枣后出现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5d后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当天呕鲜血1000ml,血压下降,病情危重。查体:T 38.8℃,P100次/min,R22次/min,BP13/6kPa,重度贫血貌,心肺正常,上腹部可见胃型,震水音阳性,剑下压痛,肝脾不大,肠鸣音6次/min。Hb 37 g/L,WBC11.2×10~9/L,PLT 9.0×10~9/L,BUN 12.7 mmol/L,粪潜血( )。急诊内镜示:胃底大量新鲜血液,漂浮着黑褐色团块,大约5cm×3cm×3cm,表面不光滑;胃角正中可见半月形粘膜缺损约4cm×1cm,有2处明显出血点。内科抢救24h共输血4000ml,出血不止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切开胃壁有大量咖啡色胃液溢出,胃内有2块分别为16cm×10cm×8cm和12cm×10cm×7cm卵园形,中等硬,黑色胃石。翻开胃粘膜可见胃角处有一约5cm×2cm粘膜缺损,中央有一活动性出血灶,与内镜所见一致。经缝扎出血点,缝合缺损粘膜出血停止。治疗2周后痊愈出院。术后诊断:胃枣石致胃粘膜撕裂伤并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9.
急性血吸虫病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 0岁 ,船民。畏寒发热、咳嗽 30 d,经镇卫生院以流行性感冒治疗无效后 ,于 2 0 0 2年 7月 2 0日转市医院住院治疗。体格检查 :T38℃ ,P85次 / min,R2 4次 / m in,Bp14 / 9k Pa。表情淡漠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未见皮疹 ,心肺正常 ,肝右肋下未扪及 ,剑突下 2 cm,质软 ,无压痛 ,脾左肋下 2cm。血常规 :Hb90 g/ L、WBC5 .6× 10 9/ L、E0 .6 5、L 0 .2 0。尿常规正常。B超检查 :肝脾未发现异常。入院给予支持、抗感染治疗 ,体温稍有下降 ,呈弛张热 ,体温高达 39.5℃。入院第 4天 ,血象检查嗜酸性细胞高达 0 .88,欲…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岁。发热3天伴头痛呕吐1天,于1992年12月27日入院。3天前发热39℃左右,经用卡那霉素、板蓝根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检查:T39℃,P120次/分,急性病容,神志清楚,呼吸规则,全身皮肤与眼结膜可见大小不等散在瘀点、瘀斑、巩膜无明显黄染,颈部有抵抗,心肺(—),腹无压痛,肝剑突下3cm,右肋下2cm,质软,触痛(—),脾未触及。膝反射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化验:血WBC25.2×10~9/L.N0.95,L0.05。脑脊液乳白色,浑浊外观,潘氏反应(?),糖  相似文献   

11.
姜知任  王雯  胡振华  王娟 《山东医药》2001,41(22):16-16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2月 ,我们对 5 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随访观察。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年龄为 16~ 5 1岁 ,停经 33~ 5 6天。其中 8例无明显停经史而有异常阴道出血史。血 β- HCG均 >3.1ng/ ml。异位妊娠包块直径 3.0~5 .2 cm。 40例可见妊娠囊 ,直径 <2 .0 cm。 15例有子宫直肠窝积液 ,最大液平 3.3cm。 5 8例患者治疗前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 ,经腹观察不理想者改用经阴观察。全部患者生命体症平稳 ,无明显腹腔活动性出血 ,肝肾功能正常 ,血 Hb>90 g/ L。治疗与随访 :均予五虫散胶囊…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资料患者,女,70岁,湖南省桂阳县人,家庭妇女(残疾)。因畏冷、发热、出汗(隔2d发作1次) ,反复发作2 0余d ,于2 0 0 3年5月2 9日经取血镜检确诊为三日疟。体查:T 3 7℃,R 2 0次/min ,Bp13 .3 /10 .7kPa ,双下肢瘫痪,不能行走,消瘦,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 ,腹部平软,肝未扪及,脾肋下1cm。血常规:Hb70g/L ,RBC 2 .5×10 12 /L ,WBC 4.0×10 9/L。经氯喹(总剂量1.5 g ,3d)、伯喹(总剂量180mg ,8d分服)治疗痊愈,1个月后复查,血检未查见疟原虫。2 流行病学调查桂阳县曾属疟疾高发区,流行虫种以间日疟为主,恶性疟和三日疟极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最小维持量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联合用药组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 g,3次/d,同时口服胺碘酮0.2g,3次/d,5~7d后改为0.2g,2次/d,再5~7d后改为0.1g,1次/d维持.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开始1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Janus Kinase(JAK) 1/JAK_2抑制剂芦可替尼(ruxolitinib,捷恪卫)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骨髓纤维化(post-ET MF)患者的疗效,总结治疗3例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MF、1例post-ET MF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芦可替尼治疗的经过及临床疗效。结果:1例32岁男性PMF患者,MF-3级,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治疗4周,血象下降,Hb 48 g/L,WBC 1. 48×10~9/L,PLT 41×10~9/L,芦可替尼以5 mg/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1个月后血象开始改善,PLT 112×10~9/L,10个月Hb 109 g/L,WBC 4. 9×10~9/L,脾脏缩小至正常。1例67岁男性PMF患者,巨脾,芦可替尼10 mg/次,2次/d,2个月后脾脏明显缩小,但患者自行停药2个月,脾脏再肿胀,厚9. 3 cm,Hb 100 g/L,PLT 89×10~9/L,而WBC 42. 6×10~9/L,重新口服芦可替尼,4个月后,血象基本正常,脾脏缩小,厚5. 8 cm。1例55岁女性,ET病史20年,间断羟基脲治疗,但继发了MF-3级(post-ET MF),检测brc/ab L、JAK_2 V617F、CALR、MPL基因均阴性,用芦可替尼10 mg/次,2次/d,3周后血象急剧下降,直到停药13周后WBC、PLT开始恢复。结论:JAK抑制剂芦可替尼治疗JAK_2 V617F、MPL(exon10)基因阳性的PMF,可使肿大的脾脏明显缩小,改善生活质量。但应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特别是极度减少的血细胞。  相似文献   

15.
陶春香 《山东医药》2000,40(10):59-60
近几年来 ,我院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TP) 5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0~ 65岁。诊断符合 1986年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标准。 5例难治性 ITP患者均经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效果不好 ,血小板持续 <30× 10 9/L。其中 1例为 Evans综合征患者 ,血小板为 1.2× 10 9/L ,血红蛋白为 2 9g/ L。治疗方法 :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 0 .4 g/ ( kg.d)静滴 ,运用 5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改为口服强的松1mg/ ( kg.d)维持治疗 ,第 10天加用免疫抑制剂环…  相似文献   

16.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Li L  Wang H  Lin S  Et Al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7):476-479
目的 多中心、前瞻性观察吗替麦考酚酯 (MMF)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全国 9家医院共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75例 (男 1 3例 ,女 62例 ) ,均经肾活检确定为活动性弥漫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LN IV) ,年龄 (31 0± 1 0 1 )岁 ,病程 (38 9± 52 5)个月 ;其中经正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无效者 2 6例 ,复发者 2 1例 ,初治患者 2 8例。治疗方案采用激素联合MMF。MMF起始剂量为 0 5~ 2 0g/d ,随访时间≥ 6个月。 38例治疗后行重复肾活检 ,并进行急性指数 (AI)、慢性指数 (CI)、免疫球蛋白 (Ig)及补体沉积半定量评分。结果 MMF平均起始剂量 (1 2 6±0 30 )g/d ,治疗 3、6个月时MMF平均剂量分别为 (1 2 1± 0 30 )g/d、(0 95± 0 33)g/d。治疗 3个月狼疮活动分数 (SLE DAI)由 1 6 9± 6 7降为 8 1± 4 8(P <0 0 1 ) ,血红蛋白由 (92± 2 1 )g/L升至 (1 1 2± 2 8)g/L(P <0 0 5) ,尿蛋白由 (4 2 4± 2 66)g/d降至 (2 1 8± 3 75)g/d(P <0 0 5) ,血清白蛋白升至 (35 3±6 9)g/L(P <0 0 1 ) ,肾功能明显改善 ,无活动性尿沉渣 ;治疗 6个月尿蛋白继续下降至 (1 54± 1 60 )g/d ,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继续升高。血清A dsDNA抗体阳性及低补体血症患者比例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5岁,农民,因乏力、反复双下肢浮肿3年,于1992年3月5日来本院就诊。曾在多家医院诊为“慢性肾炎”应用中西药物治疗近3年而效果不显。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6/10kPa。慢性病容,眼睑无浮肿,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及蜘蛛痣,心肺正常,腹软,肝剑下2cm,右肋下1cm,质韧,脾未触及,腹水征(-),肝区及肾区轻度叩痛,双下肢浮肿Ⅰ°。实验室检查:血Hb127g/L,WBC7.2×10~9/L,NO.70,L0.30,PC150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7岁,“闭经35周,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4℃)伴咳嗽15d,阴道出血1d”入院。患者孕28^+周考虑“先兆早产”住院进行保胎治疗。入院后血培养显示“甲型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11(7-11.9)×10^9/L;中性细胞比例83%-91%,淋巴细胞比例12.6%-5.4%,血红蛋白8.4—10.1g/L。心脏B超显示;房间隔中央有2cm×2cm的缺损,室间隔膜部有1.5cm×1.7cm缺损,三尖瓣及右心室流出道散在有5处赘生物,最大赘生物2.8cm×1.5cm。心包腔内少量积液。胸片显示心影增大,右下肺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儿曾某 ,男 ,9岁 ,学生。居住血吸虫病重疫区 ,有血吸虫病治疗史 2次。因低热、盗汗、干咳 2个月 ,于 2 0 0 1年 9月12日入院。3个月前曾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其父 1995年患肺结核 ,经短程化疗治愈。体格检查 :T37.9℃ P84次 / m in R2 4次 / min。神清 ,消瘦 ,轻度贫血貌 ,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咽部轻度充血 ,扁桃体不大 ,双肺呼吸音粗糙 ,可闻及散在干性罗音 ,心脏听诊正常 ,肝肋下 3cm ,剑突下 5 cm ,脾肋下 2 cm,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 ,四肢无浮肿 ,体重 2 5 kg。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Hb90 g/ L,WBC11.2…  相似文献   

20.
吴坚炯 《肝脏》2003,8(3):22-22
患者女 ,16岁 ,因腹胀 ,腹围进行性增大 1年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 ,家族中无肝病史。体检 :发育差 ,第二性征未发育 ,轻度贫血貌 ,皮肤巩膜无黄染 ,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隆起 ,腹壁静脉曲张 ,全腹无压痛 ,肝右肋下 3cm ,剑突下 5cm ,质硬 ,无触痛 ,脾左肋下 4cm ,质硬 ,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血红蛋白 10 0g/L ,白细胞 7.4× 10 9/L ,血小板 73× 10 9/L ,总胆红素 15 .4μmol/L ,直接胆红素 6μmol/L ,总蛋白 87g/L ,白蛋白3 2 g/L ,丙氨酸转氨酶 12U/L ,天门冬氨酸转氨酸 2 2U /L ,谷氨酰转肽酶 15 6U/L ,胆汁酸 11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