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期产后出血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晚期产后出血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艳萍  刘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64-3964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6例晚期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因素依次为宫内妊娠物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宫腔感染等,病因不同治疗与转归不尽相同。结论晚期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如能及早诊断及早处理,绝大部分经积极保守治疗可治愈,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11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院2002—06~2005—08抢救的产后出血1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两院2005-01/2007-01分娩总数2846例,发生产后出血74例,发生率2.6%。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孕周32~41周;其中初产妇61例(8.2%),经产妇13例(18%);产后出血最少550ml,最多3500m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选2003-01~2007-01发生的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87例,其发生率为5.46%(187/3428)。宫缩乏力占52.41%,胎盘因素占35.29%,产道损伤占5.35%,凝血功能障碍占1.07%。不同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有无妊娠合并症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占所有产妇死因的 4 0 .5% [1] 。及时预防和正确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产妇死亡率至关重要。本文对 30例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5月本院分娩总数为 2 4 80例 ,产后出血病例共 30例 ,平均年龄2 6.6( 2 0~ 34 )岁 ,孕产次 1~ 7次 ,平均 2 .59次 ,失血量 50 0~ 150 0ml,平均 72 2ml。另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分娩 30例作为对照 ,年龄平均 2 7.2岁 ,孕产次 1~ 3次 ,平均 1.5次。1.2 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 2 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 50 0ml者。失血性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抢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在产前、产时、产后各个环节如何预防产后出血及产后出血发生后如何进行抢救护理。结果:1例因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无效死亡,47例康复出院。结论:认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才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并积极抢救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63例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妇休克、产后感染,重者可致席汉氏综合症、肾衰、DIC等、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现对我院6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引发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掌握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提高了产后出血的治愈率,达100%。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急救护理,是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67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明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13-7213,726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39例,胎盘因素21例,软产道裂伤7例。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产史中有多次人工流产、剖宫产、产程延长、巨大儿、羊水过多、接产时未保护好会阴等。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认真仔细临床观察及时发现与处理。  相似文献   

11.
晚期产后出血2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980-2000年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产后出血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护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病例无死亡、无并发症及后遗症,治愈率100%。结论及时发现并正确查找产后出血的原因,协助医师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救治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11/2005-11我院共收治孕产妇2 213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32例。现将产后出血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年龄19~35(平均27)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1例;孕1次18例,孕2次12例,孕3次2例;孕龄28~41周,平均38周;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12例(有3例行B-Lynch改良术),合并妊高征1例,有人流史者12例。本组均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出血量计算采用称重法或容积法[1]。出血量500~3 200 m l,其中3例发生失血性休克。出血原因:宫缩乏力20例,其中1例合并重度贫血;1例为瘢痕子宫;1例巨大儿;宫颈裂伤3例;前置胎盘3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胎盘植入2例。1.2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因予以止血抗感染、应用缩宫素、填塞宫腔、缝合裂伤、输血补液等处理。2结果30例出血停止,2例治疗无效行子宫全切及次全切术后恢复良好。3讨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本组发生率1.42%;与上述亦相符[2]。究其原因不外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近年来资料分析发现: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引起的难以控制出血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近年来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H)患者的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分娩未发生PH产妇进行对照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 将154例产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的产妇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154例产后出血量小于300 ml的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产妇在孕产史、剖宫产、巨大儿、双胎、疤痕子宫、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实施护理干预,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我院2004-01/2008-12产后出血179例,行出血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原因依发生率排序,前四位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和胎盘剥离不全。根据产后出血原因不同分别予以不同处理方式,所有患者预后均良好。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前预防、产时及产后积极防治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 l者,约80%发生在产后2 h内,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率,减轻产后出血对产妇带来的危险。现将本院诊治和护理产后出血的体会报道如下。1出血原因1.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由于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或因难产,产妇体力过度消耗、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多胎、子宫膨胀过大;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或子宫壁有肌瘤的产妇,产后子宫轮廓宽大松软、轮廓不清,或按摩时子宫收缩变硬,停止按摩后变软。出血多为间歇性,血色暗红,有血凝块,有时出血量不多,按压宫底时有大量血液或血块流出,若出血量多则迅速出现休克表现。  相似文献   

18.
于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754-4754
我院2007-07—2008-12开展了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为临床治疗大出血提供了一种具有创伤小、止血快、可保留子宫等优点的方法,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莉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30-293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本溪市红十字会医院近4 a资料完整的72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和治疗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治疗依具体情况而定。结论:产后出血应针对出血原因选择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同时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319-8319
对2007-07/2007-12在我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161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中剖宫产113例,生理产48例;产妇年龄27~39岁,孕周33~42周;初产妇150例,经产妇11例,无一例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