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胸廓内动脉的解剖结构,为临床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40具,胸廓内动脉保留完好。观察记录胸廓内动脉的起始部位和终末分支,以及胸廓内动脉与胸横肌的关系。测量胸廓内动脉的长度和各肋间隙距胸骨侧缘的距离。结果多数胸廓内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沿胸骨侧缘外侧下行;多数胸廓内动脉在第6肋间隙形成终末分支;多数胸横肌上缘与胸廓内动脉相交在第3肋软骨处。左、右侧胸廓内动脉的长度分别为(19.34±1.69)cm和(18.86±1.73)cm,平均外径为(2.81±0.39)mm和(3.08±0.44)mm。结论胸廓内动脉行冠脉搭桥术是一种可行的搭桥方式,根据解剖学数据,在术中应取用第6肋软骨以上的血管进行吻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检查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281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左、右乳内动脉的各项超声检查指标(乳内动脉直径、血流量、搏动指数),并结合患者乳内动脉的使用及手术中乳内动脉桥的超声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和临床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81例行CABG的患者,男性210例(74.7%),术前乳内动脉超声显示左、右乳内动脉直径分别为(1.95±0.15) mm和(1.97±0.17)mm(P=0.014),血流量分别为(15.4±5.9)ml/min和(18.2±7.2)ml/min(P<0.001),搏动指数分别为4.12±1.40和3.90±1.19(P<0.001)。术前乳内动脉超声发现乳内动脉血流异常3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原位左乳内动脉血流量与直径相关(r=0.319,95%CI:0.205~0.425,P<0.001),原位左乳内动脉直径、血流量与乳内动脉桥血管血流量不相关(r分别为0.049和0....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CABG是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近年来多支动脉或全动脉化旁路移植在冠状动脉外科兴起,但是除了左侧胸廓内动脉作为旁路移植黄金血管材料,第二支动脉桥血管的选择和使用仍存在很多挑战。本文将对临床常用的右侧胸廓内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和旋股外动脉降支应用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4.
据医业网7月3日报道(原载Am HeartJ2007;153:995-1000),由川崎病引起的儿童冠状动脉狭窄胸廓内动脉(ITA)移植物的生活力似乎可以长期存在。日本国立心血管中心的Etsuko Tsuda博士及其同事指出,为了研究使用ITA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的长期结果,他们回顾性地检查了67例中位年龄为11岁的患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TA)观察正常左冠状动脉起点及主干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左冠状动脉CTA结果完全正常的患者,测量左冠状动脉的起源及主干走行的变异.结果 60例左冠状动脉显示清晰,其中4例左冠状动脉走形变异,变异率为5%,其主干及分支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结论 左冠状动脉主干的恶性变异危险度高,冠脉CTA对此种变异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74例全动脉化CABG的患者。74例患者分别在体外循环(CPB)和非CPB下行CABG。应用左乳内动脉(IMA)1例,左IMA加单挠动脉(RA)14例,左IMA加双RA 54例,双IMA加双RA 3例,双RA 2例。人均搭桥4.7(17)支,序贯吻合66例,“Y”和“T”型吻合分别为15和6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本组患者随访518(平均12.2)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心绞痛症状再发。多普勒和16排CT示血管桥无狭窄通畅。结论:全动脉化CABG取得好的早期效果,是一种值得积极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骼肌化胸廓内动脉(ITA)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剪刀和钛夹将骨骼肌化的ITA游离,并将其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共游离ITA 61根,并顺利用于6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平均获取时间为26.8min。骨骼肌化ITA平均血流量吻合前为86.5ml/min,吻合后为26.4ml/min。随访1~31个月,无心脏相关性死亡和事件发生。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骨骼肌化的ITA和带蒂ITA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照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数字化减影肾血管造影术(DSRA)评价亲属供肾血管准确性。方法:28例亲属供肾者,16例采用DSRA,6例采用MRA,6例采用MSCTA评价其肾血管情况。将三种影像的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对比。结果:28例供者共显示肾动脉60支,16例DSRA检查中,13例显示双肾单支动脉血供,2例左肾单支极血管,1例右肾单支极血管;6例MRA检查中,均显示双侧单支肾动脉血供,但手术证实有1例伴左肾上极动脉和1例左肾动脉早期分支;6例MSCTA检查中,1例右肾单支上极动脉,另1例左肾动脉早期分支。结论:本组资料显示术前采用DSRA及MSCTA进行供肾血管评价与手术所见一致,准确性较MRA高;MSCTA可作为亲属供肾术前血管无创评价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双源CT对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4244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TA)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的起源变异情况。结果 4244例冠状动脉CTA中,共检测出冠状动脉起源变异38例,检出率约为0.90%,其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变异28例(73.7%),左冠状动脉起源变异10例(26.3%)(包括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所有图像通过VR、MIP和CPR等重组图像显示变异血管的起源。结论双源CT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正常及变异改变,清晰显示血管分支细节,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部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大咯血出血源动脉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5例多支血管供血的大咯血患者的MS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结果 15例患者MSCTA共显示33条供血动脉,包括支气管动脉18条、肋间动脉12条胸廓内动脉2条、膈动脉1条。DSA检查仅比MSCTA检查多发现1条支气管动脉。结论 MSCTA用于判断大咯血出血源血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We report a case of an embolizing proximal vertebral artery aneurysm repaired successfully with reversed saphenous vein graft in the presence of a hypoplastic contralateral vertebral artery. This case illustrates surgical and anaesthetic issues faced with vertebral artery aneurysm repair in order to exclude the aneurysm while maintaining adequate cerebral perfusion.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Cardiology Clinics》2015,33(1):59-73
  相似文献   

18.
19.
椎动脉夹层分离可能与血管壁结构异常或环境因素有关。症状通常由夹层分离造成管腔狭窄或血凝块形成所致,包括颈后或乳突区疼痛伴随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椎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方法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RI、CT血管造影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治疗以抗凝为主。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钙化(CAC)是导致一般人群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CAC的发病机制和骨形成有共同的途径,目前已经确定了一些导致CAC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用药物治疗控制CAC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而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无事件生存率也较低。虽然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和斑块修饰装置对钙化血管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但不良事件发生率仍然很高。在未来,仍需创新的药物和器械治疗来改善CAC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