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儿童支原体肺炎瘩发症发生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艳  顾卡明 《中国校医》1999,13(4):287-288
  相似文献   

2.
通过我院对2121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认识到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人群,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儿童的严重危害性。结合临床症状,实施早期干预及预防措施,积极配合大夫应用合理治疗方案。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5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其有无合并肝损害分为单纯MPP组及MPP合并肝损害组.比较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对患儿发生肝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气道堵塞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发生气道堵塞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发现,发生气道堵塞42例(31. 11%),无气道堵塞93例(68. 89%)。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气道堵塞组患儿体温(40. 0℃)、热程(≥7 d)、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或实音、呼吸困难、胸腔有积液、累及肺叶(≥2)、肺不张、肺坏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白细胞百分比(70%)、C-反应蛋白(10 mg/L)、乳酸脱氢酶(120 U/L)、D-二聚体值(200μg/L)情况均显著高于气道未堵塞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热程(≥7d)、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或实音、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累及肺叶(≥2)、肺不张、肺坏死、体温(40. 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白细胞百分比(70%)、C-反应蛋白(10 mg/L)、乳酸脱氢酶(120 U/L)及D-二聚体值(200μg/L)均为导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气道堵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 05)。结论体温、热程、呼吸音减弱、叩诊浊音或实音、呼吸困难、胸腔积液等均为导致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气道堵塞的影响因素,临床可通过尽早对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其发生气道堵塞的风险,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种比细菌小、又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它是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但又具有某些细菌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住院MPP患儿523例,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6岁),并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婴幼儿组发热少,热程短,喘息多,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P均0.05)。学龄组肺部湿啰音少见,皮疹发生率高于婴幼儿组和学龄前组(P均0.05)。学龄组和学龄前组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叶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较婴幼儿组低,前降钙素较高(P均0.05);婴幼儿组为支气管肺炎,血红蛋白低于学龄组(P均0.05)。随年龄段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反应蛋白升高,淋巴细胞比例下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比例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婴幼儿MPP具有发热少、热程短、喘息、胸腔积液少、血小板计数升高不明显和胸部影像学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与学龄前和学龄期MPP患儿区别较大,而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及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东 《现代医院》2006,6(9):79-80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段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IgM抗体阳性率。方法对164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果不同年龄段血清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中儿童组为21.4%,成人组5.6%,老年组为0%;儿童组年龄段中2~9岁男性儿童阳性率为25.0%,2~9岁女性儿童阳性率为20.0%,10~16岁男性儿童阳性率为16.2%,10~16岁女性儿童阳性率为21.7%。结论血清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阳性率明显较成人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实变患儿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诊断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实变诊断的患儿308例,均行支气管镜检查。根据镜下表现分为塑型性支气管炎组(28例)和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280例)。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塑型性支气管炎组超高热9例,占比(32.14%)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6.43%),(χ2=21.05,P<0.01)。塑型性支气管炎组符合RMPP诊断的患儿10例,占比35.71%,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的10.00%(28例),(χ2=15.56,P<0.01)。塑型性支气管炎组多项指标均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乳酸脱氢酶(LDH)(IU/L)(579.92±256.90 VS 394.70±171.07,t=3.40,P<0.01)、肌酸激酶(CK)(IU/L)[89(23~543)VS 48(26~137),Z=-3.49,P<0.01]、血沉(mm/h)[32(4~54)VS 26(12~36),Z=-2.89,P<0.05]。塑型性支气管炎组肺部影像学进行性加重发生比例为85.71%,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的26.43% (χ2=41.24,P<0.01),塑型性支气管炎组胸腔积液发生比例为57.14%,高于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的30.00% (χ2=8.55,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实变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患者病程中有超高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血沉明显升高的特征;胸部CT表现有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0.
周杰峰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611-2612
近年来,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MP感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尚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导致心、肾、脑和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我院儿科于2000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50例,其中38例有肺外并发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50例,全部患儿血清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滴度>1∶80),均符合MP感染诊断标准〔1〕。有肺外并发症的38例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5岁组6例,~12岁组32例。1·2肺外器官受累的临床表现1·2·1心血管受累1…  相似文献   

11.
徐锦 《现代保健》2010,(21):81-8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方法。月-2009年1月收治的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心肌炎等其他损害,但预后转归好,未发现后遗症。结论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结果支原体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可引起脑炎、关节炎、儿童支原体的诊治要把握其l临床表现,采用阿奇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赵兰才 《家庭医学》2010,(11):17-17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多发病、常见病,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约占所有肺炎的10%。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两者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可寄生在人的口腔、腮腺等处。潜伏期约8~35天,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多发,有传染性,可在学校、家庭等集体发病。本病病程长,并发症多,疗程长、易复发,对儿童健康危害大,中医药辨证调治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减少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咽拭子肺炎支原体(MP)-DNA检测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1日-2015年10月31日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儿科住院的疑为MPP,并经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有效的患儿229例(研究组)及同期住院的非呼吸道疾病患儿36例(对照组)。所有入选患儿均于入院当天采集咽拭子标本,应用荧光探针PCR检测MP-DNA。研究组患儿于入院24 h内留取血清标本检测MP-IgM,阴性者5~10 d后再次检测,仍为阴性者出院1周后复测。结果研究组患儿中,发现MP-DNA阳性98例(42.79%),MP-IgM阳性78例(34.06%),其中第1次血清检测阳性29例(12.66%),第2次血清检测阳性49例(21.40%),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9,P=0.021),两者一致性较差(Kappa=0.378,P<0.05)。151例MP-IgM阴性患儿出院后1周MP-IgM阳转23例,故MP-IgM总阳性例数为101例(44.10%),与MP-DNA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775),两者一致性中等(Kappa=0.565,P<0.05)。对照组患儿鼻咽分泌物MP-DNA仅3例(8.33%)阳性,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荧光探针PCR检测MP-DNA可早期诊断MPP,但应注意假阴性及假阳性的存在,需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近年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好发年龄提前,并可引起多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2003~2005年收治肺炎支原体(MP)肺炎142例,其中42例有肺外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3~2005年我科收治的42例有肺外并发症的支原体肺炎,年龄4月~15岁,其中男22例,女20例,其中3岁以下16例,~6岁21例,~15岁5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P诊断标准[1]。42例除有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MP)是导致儿童发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对该病患儿的临床诊断需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随着儿童重症MPP(SMPP)与耐大环内酯类药物MPP发生率逐年升高,此类患儿临床症状重,多合并全身症状及脏器损伤,导致治疗难度加大。笔者拟就MPP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特征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9,(6):863-864
目的分析梅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410例住院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和年长儿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外损伤发生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10例MP肺炎中婴幼儿(<3岁)组252例,占61.5%,年长儿组(≥3岁) 158例,占38.5%。临床表现上婴幼儿组喘息、呼吸急促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年长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肺外损伤发生率、 WBC异常率、 CRP上升率及合并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MP肺炎临床表现上各有特点,需结合患儿病情发展程度和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合适治疗方案,以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黎念  何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44-3746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胸片改变、治疗及转归。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以咳嗽、发热为首诊症状,常合并食欲下降、腹泻、乏力、心音低钝、心悸、烦躁、高热惊厥、贫血及皮疹等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系统症状。肺部体征阳性率(37.5%)较胸片异常率(100.0%)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效价大于1∶80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大部分升高,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所有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使用阿奇霉素,疗效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有小龄化趋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需注意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2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爱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80-108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0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40例MP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滴治疗5 d后停7 d,改用阿奇霉素口服,服3 d停4 d总疗程3周;对照组给予红霉素40 mg/kg.d静滴7 d后改口服红霉素,总疗程3周。结果本组患儿以学龄儿童为主。发热203例(84.58%),持续性咳嗽192例(80.00%)。多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肺外并发症主要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治疗7 d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61.7%。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学龄儿童,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明显优于红霉素,疗效显著,且消化道反应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