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人参和西洋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四性(寒、热、温、凉)的客观真实性。方法: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Ⅰ),半抑制率(IC50)、热焓(△H)。根据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值,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了人参和西洋参药性在。结果;人参和西洋参抑制细菌生长的热谱曲线,其形状基本相同,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代谢过程的停滞期延长,生长代谢峰后移;其热力学参数热焓(△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人参和西洋参均降低了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但相同浓度下,人参降低的幅度大于西洋参。结论:微量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一个新的有效手段,亦可作为中草药活性筛选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Ⅱ) 参叶和参花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从生物物时化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四性(寒、热、温、凉)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和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I)、半抑制率(IC50)、热焓(△H)。根据生物热动力学通用数值,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了参叶和参花药性的差异所在。结果 参叶和参花抑制细菌生长的热谱曲线,其形状基本相同,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代谢过程的停滞期延长,生长代谢峰后移;其移力学参数势焓(△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参叶降低了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而参花增加了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结论 微量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一个新的有效手段,亦可作为中药活性筛选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中药药性(寒、热、温、凉)的客观真实性. 方法: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大肠杆菌分别在生晒参和红参提取物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I)、半抑制率(IC50)、热焓(ΔH).结合本草文献报道,综合分析了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差异所在. 结果:生晒参和红参均能抑制大肠杆菌的正常的生长代谢,二者的热谱曲线峰形基本相同,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代谢过程的停滞期相应延长,即生长代谢峰后移;二者的热力学参数热焓(Δ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生晒参能减少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而红参能增加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结论: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生晒参和红参的生物热效应,其结果与"红参偏热、生晒参偏凉"的中医传统认识是基本吻合的;微量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四性的生物热动力学研究 Ⅰ.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微量量热学比较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 ,探讨中药药性 (寒、热、温、凉 )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量热法 ,测定大肠杆菌分别在生晒参和红参提取物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k)、抑制率 (I)、半抑制率 (IC50)、热焓 (ΔH)。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生晒参和红参药性的差异所在。结果 :生晒参和红参均能抑制大肠杆菌的正常的生长代谢 ,二者的热谱曲线峰形基本相同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代谢过程的停滞期相应延长 ,即生长代谢峰后移 ;二者的热力学参数热焓 (ΔH)存在较稳定的差异 ,生晒参能减少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 ,而红参能增加细菌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的释放。结论 :利用微量量热法测定生晒参和红参的生物热效应 ,其结果与“红参偏热、生晒参偏凉”的中医传统认识是基本吻合的 ;微量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盛良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2):2943-2945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电子得失能量的 ,即量化其阴阳和大小的。四气反映阳—受电体—酸的能量 ,五味反映阴—给电体—碱的能量 ,四气、五味均可量化。 相似文献
6.
中药四性现代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现有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分析,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VIP)相关文献,系统了解现有四性研究成果,针对药性研究的目标和要求,开展全面深入分析和论述。结果:四性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多层次作用有关,寒性以抑制为主,热性以兴奋为主。绝大多数疾病均可出现寒热证候,阐述机体寒热证候的现代医学本质则是要将数百种疾病归纳为二种(类)病理生理机制;阐述四性的现代医学本质则是要将数百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化学组成的中药归纳为二种(类)作用及相应机制。在四性层面分别研究四性的现代科学本质,要取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突破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四性研究应建立在对现代医药学和中医经典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揭示机体寒热的现代科学本质才有意义和可能。面对现实、明确目标、把准方向、选准突破口,选择合适的现代科学方法、内容和指标,分步进行。通过与味、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其他内容结合研究,进一步阐述四性本质,将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药性研究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8.
中药四性理论是指导中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然而,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发现大量药性未明的中药有效物质,亟待构筑以中药四性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新药研发体系。本文从“中药药性必有其物质基
础”的认识出发,在已知的中药四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标准平性中药模型”的中药偏性组分的克隆与新药研究策略:选择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平性中药进行系统分离,以各分离组分的含量与比例关系为参照,建立“标准平性中药模型”;以此为准,凡是中药分离组分的含量与比例关系偏离“标准模型”者,即为该中药偏寒或偏热的偏性组分;并从克隆寒热药之偏性组分出发,研究中药偏性组分的质量标准,探讨其纠偏作用与机制,期望形成以中药四性理论指导的以药效组分为主要组成的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现有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分析,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VIP)相关文献,系统了解现有四性研究成果,针对药性研究的目标和要求,开展全面深入分析和论述。结果:四性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多层次作用有关,寒性以抑制为主,热性以兴奋为主。绝大多数疾病均可出现寒热证候,阐述机体寒热证候的现代医学本质则是要将数百种疾病归纳为二种(类)病理生理机制;阐述四性的现代医学本质则是要将数百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化学组成的中药归纳为二种(类)作用及相应机制。在四性层面分别研究四性的现代科学本质,要取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突破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四性研究应建立在对现代医药学和中医经典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揭示机体寒热的现代科学本质才有意义和可能。面对现实、明确目标、把准方向、选准突破口,选择合适的现代科学方法、内容和指标,分步进行。通过与味、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其他内容结合研究,进一步阐述四性本质,将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药性研究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张沁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6):4-5
中药四性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的性质.本文探索了通过发生学方法的介入还原完成对中药四性发生学的认识架构的可能性.基于古人对寒热的感受,服食反应是中药四性说的原始发端,从发生学观点而言,依据服食后的自然反应可作为药性最初判定形成的最朴素最直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中成药使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中成药的使用呈不断增多的趋势;中成药使用的人群以西医医生为主;中成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是以针对西医疾病为主、缺乏中医辨证支持。针对中成药使用的现状,为确保其正确使用,我们提出:中成药的使用应重视中医证候分类理论基础,这是因为中医证候分类理论不仅是中成药取得疗效的关键,也是中成药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现代中医药理论发展的创新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中医药理论的来源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论证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建立在中药的临床新用上;以"反治调平衡"学说和中药外治新用为切入点,阐述了现代中医药理论创新。结果:中药临床新用广泛,但缺乏归纳和系统研究;中药新用系统性分析,是发展中医药理论的突破口。结论:归纳、分析中药临床新用,是中医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不明,西医治疗效果多不理想,采用中药内服,中药联合西药灌肠等多学科,内外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但临床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代谢综合征的研究概况,深化对该病的认识,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从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科学转化医学》杂志首次发表了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关于中药古方黄芩汤来源的实验室配方PHY906用于减轻化疗药物伊立替康胃肠道副作用的论文.该研究对于中药尤其是方剂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和经验借鉴.笔者试图就该研究对未来中药(方剂)研究的意义与启示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西医三联疗法(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9例采用中药(甘草、白芍、半夏、黄连、桂枝、当归、丹参、延胡索、海螵蛸、三七等)配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89例单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及14碳一尿素呼气试验(14 CUBT),观察溃疡愈合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8.9%、88.8%和96.7%、85.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鲜药应用的悠久历史进行回顾,总结了近几年来鲜药制剂的研究近况,分别结合国内与国外实例,说明各现代鲜药制剂的工艺及剂型等方面的特点,同时针对现代鲜药及鲜药制剂的开发,提出了所面临的问题及合理可行的解决建议,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现代鲜药制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朝代方剂中药剂量单位及其用量的历史演变规律,为中药临床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九万余首方剂信息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处理,构建方剂数据库,并参考文献,对不同年代的用量单位按照现代单位进行了换算,采用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用量的演变规律。结果:筛选有中药组成的方剂8万4千余首,涉及用量单位375个,体积单位包括升、合等149种;数量单位86种;重量单位有两、钱等63种;长度单位包括寸、尺等7种,面积单位3种;历代使用频数最多的用量单位是“两”,达一半以上,其次是钱,以清代和民国时期使用频率最高。为了探究中药每日内服用量的规律,我们筛选了13,834首能代表每日服用剂量的内服方剂,有确切用量记载的药物频次81 830次,其中以长度为单位的中药平均长度为10.19 cm;以体积为单位的中药平均体积为753.24 mL;以重量为单位的中药频次是80 135次,平均重量为21.46 g。不同朝代内服方剂单味药一日平均用量唐朝最大,达到82.53 g,其后用量减少,至明以后用量与现代相差不大,多为10 g左右。结论:本研究首次基于大样本量的方剂数据,采用剂量换算和断代史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药用量的概貌和演变规律,发现了历代中药用量差异很大,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临床的中药用量,不应局限于古代文献记载,而应根据当前药物的特点,药材性效毒性的变化以及病人的病情、体质等灵活运用,方能达到药到病除,发挥中药的原创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