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神经端侧缝合与神经转位缝合、带血运神经移植方法疗效的优劣。方法 健康兔24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为腓总神经远断端与胫神经端侧缝合;B组为胫神经近断端转位于腓总神经远断端缝合;C组将腓总神经制成6cm长带血运移植段原位缝合做电生理检查后取材,测肌湿重及组织学检查。结果 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MCV、SCV显示A与B、A与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B与C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神经轴突再生显示A与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B与C、A与c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神经端侧缝合后再生质量同神经转位缝合与长段带血运神经移植相比基本相同,但神经转住缝合优于带血运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2.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神经损伤的修复通常采用两神经断端的端端缝合法 ,直至今日仍然如此。神经端侧缝合是将损伤神经的远断端缝合到相邻健康的神经干上 ,或者取一段神经段以端侧缝合的方式桥接于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之间 ,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神经端侧缝合术在 2 0世纪初就已开展。 190 3年Balance应用神经端侧缝合术治疗面瘫 ,与此同时 ,Ham和Low将臂丛神经上干植入颈7神经根治疗臂丛上干损伤。在此后的90年 ,再没有学者进行过神经端侧缝合术的研究。1992年巴西学者Viterbo进行了一系列神经端侧缝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神经端侧缝合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9,他引:17  
目的:探讨神经端侧缝合术后神经的再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0只大耳白兔,分6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其远断端与胫神经行端侧缝合为实验组,切断远断端后不与胫神经缝合为对照组。术后进行电生理、组织学等观察。结果:可见胫神经侧支发芽长至腓总神经。结论:神经端侧缝合后侧支发芽支配与供神经无关的肌肉、皮肤  相似文献   

4.
大鼠神经端侧缝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神经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方法:用大鼠进行研究,实验分五组:A组,将切断的腓神经远端与正常胫神经干行端侧缝合,保留缝合部胫神经外膜;B组,同A组,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予以去除(“开窗”);C组,将一神经移植段的两端分别与正常胫神经干和切断的腓神经远端神经干行“开窗”的端侧缝合;D组,将胫神经切断,近端与切断的腓神经远端神经干行“开窗”的端侧缝合。E组对照:仅切断腓神经。术后不同时期分别行电生理、组织学、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结果:鼠神经端侧缝合后腓神经远端有不同数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结论:动物鼠类神经端侧缝合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侧支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术式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1903年Ballance等~[1]第一次报告此术式,把面神经远端缝合到副神经侧方治疗面瘫。但直到1992年Viterbo等~[2,3]就端侧缝合发表一系列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献后,它才因其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而被重视,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周围神经端侧缝合术是将损伤神经远断端缝合到相邻神经侧方,或将一段神经用端侧缝合方式桥接于正常神经和失功能神经之间。术后正常的供体神经能够作为动力神经,以侧支发芽(collateralsprouting)的神经再生方式通过…  相似文献   

6.
相邻神经主干端侧缝合治疗周围神经缺损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感觉功能的方法 ,探讨神经端侧缝合法重建皮瓣感觉的效果。 方法 在小腿后侧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逆行转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8例 ,皮瓣切取时 ,保留腓肠神经近端足够长一段 ,与皮瓣受区供体神经呈 3 0°~ 45°端侧缝合 ,于术后 2、4、8、16、2 4周检测皮瓣的感觉及植物神经功能。 结果  8例皮瓣完全成活 ,随访 4~ 18个月 ,术后 4周起皮瓣感觉开始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随时间延长恢复程度和范围增加 ;术后 16周进行感觉功能评定 ,S2 2例 ,S2 3例 ,S3 3例 ;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 神经端侧缝合法可重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的感觉功能 ,操作简便 ,对手足外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尺神经缺损近端移位至正中神经,在神经干上行开窗端侧缝合治疗前臂尺神经缺损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9月,选取12例前臂尺神经离断,缺损长度4.0~8.0cm病例进行端侧缝合.结果 12例有10例得到8个月~2年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良率80%,接近传统治疗方法 83%的优良率.结论 尺神经缺损性损伤,不能行端端缝合或神经移植时,利用邻近正中神经进行端侧缝合,可在保证残存神经纤维正常生长的前提下,给予新的再生神经支配,提高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9.
端侧缝合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是将损伤神经远端缝合到邻近正常神经的侧方.多数研究表明再生神经来源于吻合口部供体神经的侧支发芽,并获得功能恢复;再生机制可能与神经营养因子、许旺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有关;理论上这一方法既不牺牲供体神经,又可使受损神经获得功能恢复.研究还发现端侧缝合后供体神经纤维发生了变性,供体神经对肌肉的双重支配也可能发生.端侧缝合的临床应用结果并不一致,但有望为长段神经缺损、仅存神经远端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示指背皮瓣转移与神经端侧缝合,修复拇指指腹缺损,配合术后感觉训练,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2~30岁。面积最小者1.5cm×2cm,最大2cm×3.5cm,均为有骨质或肌腱裸露的急诊外伤,其中3例伴末节指骨骨折。1.2手术方法1.2.1受区处理:创面常规冲洗消毒,严格清创,解剖出创面近端的拇指尺侧指神经,适当游离,残端以锐刀切割整齐备用。伴骨折者采用克氏针固定。1.2.2皮瓣切取转移:按受区大小、形状于示指近节背侧设计皮瓣。自皮瓣近缘,以第二掌骨桡侧的掌…  相似文献   

11.
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神经端侧缝合术修复缺乏可利用的近侧神经断端的周围神经损伤的探索。本文就神经端侧缝合后轴索侧支生长、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切开对轴索再生的作用、运动神经再支配的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陈旧性神经损伤行端侧缝合后再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方法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成A、B、C、D4组。A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B组陈旧性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C组新鲜神经损伤行“不开窗”神经端侧缝合;D组新鲜神经损伤行“开窗”神经端侧缝合。结果再生效果A组最差,D组最好,B和C介于二者之间。结论陈旧性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端侧缝合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可直接显示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纤维侧支再生的方法。方法取5只成年Wistar大鼠,将右侧腓总神经切断,远端与外膜开窗的胫神经作端侧缝合。术后3个月切取缝合部位神经和对侧正常胫神经,福尔马林、锇酸和甘油处理后,于手术显微镜下剥离结缔组织,将神经纤维梳理出,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另切取缝合口及其远端的腓总神经作组织学检查。结果神经端侧缝合口分离出的神经纤维,可见在郎飞结附近发出细小侧芽,而正常胫神经则未发现。缝合口纵切片见神经纤维从胫神经进入腓总神经,缝合口远端腓总神经横切片见大量再生纤维。结论采用神经纤维梳理技术可直观地显示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纤维侧支再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神经端侧吻合重建游离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端侧吻合法重建游离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软组织缺损面积为9 cm×5 cm~24 cm× 10cm的病例,根据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大小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18例,应用足背动脉游离皮瓣修复4例.游离皮瓣时,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上的股外侧皮神经及足背动脉皮瓣上的腓浅神经,将皮神经与肢体创面周围的供体神经呈30°~45.角端侧吻合,术后2、4、8、16和24周检测皮瓣的感觉功能,感觉功能的评定按照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标准进行. 结果 22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部分裂开,1例皮瓣皮缘部分坏死,经换敷料或清创缝合后愈合,供区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24个月,供区瘢痕轻,其中足背供区植皮成活后未出现皮肤磨损等;受区功能恢复良好,术后4周起皮瓣痛触及两点辨别觉等感觉有恢复,术后16周起皮瓣的感觉均达S2以上,恢复了保护性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有部分恢复,未影响供体神经功能. 结论 根据创面的部位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游离皮瓣进行修复,利用神经端侧吻合重建皮瓣的感觉功能,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神经端侧缝合后趋化性的神经元逆行示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神经元荧光逆行示踪技术探讨外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 方法 选用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端侧缝合肌皮神经主干标记组、正常肌皮神经主干标记组、端侧缝合肌皮神经肌支标记组和正常肌皮神经肌支标记组,每组10只.端侧缝合的两组切断肌皮神经,尺神经后内侧方外膜开窗,将肌皮神经和开窗的尺神经外膜做端侧缝合,正常对照两组仅显露肌皮神经和尺神经.5个月后采用Fhuoro-Gold荧光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第一、二组肌皮神经主干和第三、四组肌皮神经肌支,精确计数各组大鼠脊髓C4-T1前角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结果 在肌皮神经主干标记两组中,端侧组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30.0%(P<0.01);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28.1%(P<0.01),运动神经元比例为0.36±0.09,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皮神经肌支标记两组中,端侧组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38.1%(P<0.01),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70.2%(P>0.05),运动神经元比例为o.40±0.14.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外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侧方出芽对特定靶器官的趋化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供体神经端-侧缝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效果的差异.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切断右侧颈5、6神经根,模拟臂丛上干损伤,分别以膈神经及同侧颈7神经根作为供体神经,按照端-端和端-侧两种缝合方式修复患侧肌皮神经,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予修复.各组分别于术后1、2、3个月取材,作神经行为学评分、电生理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术后3个月,以不同供体神经行端-侧缝合组均有明显神经再生现象,但效果不及对应的端-端缝合组(P<0.05).同侧颈7神经根端-侧缝合组,其行为学评分、肱二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肌肉和神经组织学检测为各修复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鼠上干损伤模型中,采用不同的供体神经进行端-侧缝合效果存在差异,膈神经与同侧颈7神经相比,是端-侧缝合相对较好的供体神经;利用神经端-侧缝合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效果尚不能达到与端-端缝合相同的效果,临床使用需掌握严格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曾荣  康毅  孙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4):1071-1073
目的 :用神经端侧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长段缺损 13例 ,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和分析。方法 :10例采用供体神经束、膜开窗 ,将受损神经远断端以 45°角端端缝合于供体神经“窗口” ,3例供体神经束、膜开窗 ,受损神经因缺损过长 ,远断端借一段腓肠神经端侧缝合于供体神经“窗口”。结果 :术后随访 13~ 3 6个月 ,优 (M 4S3 ) 7例 ,良 (M 3S4) 3例 ,可 (M 2S2 ) 2例 ,差 (M 1S1) 1例 ,优良率为 76.9%。结论 :神经端侧缝合后通过侧支再生 ,为临床克服难修复的周围神经长段缺损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端侧缝合克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 研究将一有缺损神经的近端和远端与同一正常神经干行端侧缝合后,近端神经纤维沿该神经干克服缺损进行再生的可能性。方法 A组,将兔的左侧尺神经切除3cm,远近端均与正中神经干行端侧缝合,右侧以正常尺神经作为对照,B组,左侧神经处理同A组,右侧尺神经行同样长切除后进行神经移植作为对照,术后6个月通过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了解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及再生质量。结果 在两组左侧,电刺激尺神经近段以及近侧端侧缝  相似文献   

19.
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神经多个端侧吻合后远端神经的再生情况,并与一干单一神经端侧吻合进行比较,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成A、B组。A组:于右侧锁骨下将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切断,并在正中神经干侧方的外膜上分别开3个1mm“小窗”。将离断神经的远端依次端侧吻合到正中神经的“开窗”处,B组:于右侧锁骨下将尺神经切断,远端端侧吻合到正中神经侧方的“开窗”处,两组左侧均不予处置,为对照侧,术后行神经电生、组织学、电镜及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结果:神经端侧吻合后,肌皮神经、尺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远端均有不同数量的有髓神经纤维再生,且A、B组的尺神经远端神经再生数量的差异显著性。两组的正中神经主干功能的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鼠类动物神经端侧吻合后,远端神经可再生。  相似文献   

20.
神经端侧缝合术后远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断伤行端侧缝合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2例周围神经断伤作端侧缝合术。其中,前臂尺神经长段缺损3例,远断端与邻近正中神经干作端侧缝合;腓肠神经小腿中下段缺损7例,远断端与邻近腓浅神经干作端侧缝合;腓总神经膝上长段缺损2例,远断端与胫神经干在膝部作端侧缝合。对照组6例,皆为腓肠神经小腿中下段的缺损,远断端未作处理。术后连续随访3~5年。结果 缺损神经支配区感觉功能有所恢复,而运动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 神经端侧缝合后感觉功能有一定的恢复,运动功能恢复差,临床应谨慎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