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卢沙  陈广烈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9):1506-1508
  目的  探索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9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40例)和干预组(药物+网络静观团体治疗,44例)。观察2组8周治疗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变化。  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2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心理弹性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组抑郁评分[(5.84±3.50)分]、焦虑评分[(8.07±2.65)分]、心理弹性评分[(80.68±6.66)分]和睡眠质量评分[(5.93±1.87)分]均优于对照组[(9.38±4.54)分、(11.23±4.88)分、(72.28±5.29)分、(7.73±2.03)分,均P<0.001]。患者基线抑郁评分与心理弹性评分呈负相关(r=-0.747, P<0.001),与睡眠质量评分呈正相关(r=0.892, P<0.001)。  结论  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可缓解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对于酒依赖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招募了于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酒依赖患者共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总干预时间持续4周。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抑郁和焦虑情绪。 结果 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基线PSQI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入睡时间评分[(1.77±0.52)分vs.(2.21±0.67)分,P=0.004]、睡眠时间评分[(1.26±0.83)分vs.(1.72±0.95)分,P=0.040]、睡眠效率评分[(0.76±0.84)分vs.(1.26±0.75)分,P=0.013]及PSQI总分[(9.38±6.29)分vs.(13.54±6.85)分,P=0.013]、SDS评分[(36.81±7.76)分vs.(45.47±8.25)分,P<0.001]、SAS评分[(33.18±6.73)分vs.(42.26±11.48)分,P<0.001]均低于对照组,2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酒依赖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和焦虑情绪,减少其入睡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学研究生拖延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以便有效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方法 随机抽取中南大学医学研究生423名,以拖延行为问卷(GP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医学研究生拖延得分为(54.92±8.40)分,拖延率为60.99%,年级间拖延得分[(53.31±8.21)分,(55.90±8.30)分,(55.75±8.49)分,P=0.013]及拖延率(52.60%,66.09%,65.58%,P=0.02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焦虑、抑郁总粗分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31.24±7.40)分,(29.78±10.07)分.P=0.000;(34.89±8.11)分,(33.46±8.55)分,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拖延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均呈显著正相关(r=0.304,P=0.000;r=0.369,P:0.000),相关性随年级增长而减弱,高拖延组、低拖延组和行为正常组焦虑情绪[(46.6±10.55)分,(44.01±10.12)分,(38.32±7.57)分,P=0.000]、抑郁情绪[(51.45±10.12)分,(47.81±10.78)分,(40.69±8.23)分,P=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学研究生焦虑、抑郁情绪较突出,与拖延行为密切相关,应予高度重视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灸法对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伴有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于14:00~17:30进行艾灸,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灸法于辰时7:00~9:00进行艾灸.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者脾胃气虚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11.15±1.55)分]低于对照组[(13.69±2.74)分];焦虑得分[(42.20±7.72)分]低于对照组[(46.23±7.28)分];观察组抑郁得分[(38.85±7.05)分]低于对照组[(43.64±7.90)分],观察组PSQI总分[(10.15±2.06)分]低于对照组[(11.51±2.20)分],观察组失眠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灸法可改善脾胃气虚型慢性胃炎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  相似文献   

5.
张雪  孙娟  谢长好  李志军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762-176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育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效果、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育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院期间予以内科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依从性、疾病复发率、使用维持激素量和相关实验室指标。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心理干预组的HAMA评分[(12.14±3.68)分 vs. (9.29±3.43)分,P<0.001]、HAMD评分[(11.32±3.86)分 vs. (9.70±3.01)分,P=0.041]、SLEDAI评分[(10.29±4.60)分 vs. (6.85±2.78)分,P<0.001]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QI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评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心理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4.947,P=0.025),病情复发率(χ2=4.433,P=0.032)及SLEDAI评分(t=-3.410,P=0.039)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3、C4、ESR、CEP及使用激素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促进病情缓解,减少复发,对巩固SLE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状况,探讨其与多导睡眠监测图主要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就诊、并经多导睡眠图监测确诊的74例OSAHS患者和39例非OSAHS患者(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其抑郁情绪;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企量表分别测定其认知功能.结果 OSAHS组抑郁评分[(52.6±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9.6±7.0)分,P=0.01],与呼吸紊乱指数(AHI)正相火,与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负相关(P均<0.01);OSAHS组认知功能评分[(24.5±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8±1.2)分,P=0.000],与AHI负相关(P<0.01),与MSaO_2和LSao_2正相关(P<0.01).抑郁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负相关(r=-0.505,P<0.01).结论 OSAHS患者存在着抑郁情绪障碍和认知功能明显减退,夜间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是两者发生的主要冈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短期集体心理治疗对焦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及焦虑症的发生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符合CCMD-3及DSM-IV的焦虑症患者,共43例.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防御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 HAMD评分及HAMA减分值主角组焦虑症患者[(7.82±3.66)分,(14.00±4.52)分]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5.45±3.05)分,(11.09±4.0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5±1.05)分,(1.75±0.98)分](P<0.01).主角组焦虑症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的HAMD、HAMA减分值差异无显著性(t=1.648,P=0.115;t=1.589,P=0.128), 但其治疗后的HAMD分[(8.05±3.43)分]、HAMA分[(9.91±4.58)分]、SCL-90中的抑郁[(2.11±0.737)分]、焦虑[(2.10±0.96)分]和其他分[(1.88±0.62)分]较治疗前[(14.68±1.67)分,(22.45±2.46)分,(2.63±0.75)分,(2.73±0.94)分,(2.33±0.85)分]显著降低(t=8.896,P=0.000;t=13.230,P=0.000;t=2.364,P=0.026;t=2.091,P=0.046; t=2.177,P=0.039),不成熟防御因子与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显著性相关(r= 0.489,r=0.414,r=0.463).结论 心理治疗对焦虑有明显疗效,但主角组焦虑症和非主角组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焦虑症状与防御方式的不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新冠疫情背景下体育干预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探寻推广和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式。方法 选取某校在校学生10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人。对照组不进行有组织的体育锻炼,观察组进行相关体育锻炼。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评分评价学生的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2组学生PARS-3评分、SDS评分、SAS评分、SR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学生在PARS-3评分、SDS评分、SAS评分、SRSS评分分别为(31.74±13.00)分、(34.10±7.285)分、(31.30±6.33)分、(22.12±4.59)分,对照组分别为(3.76±8.30)分、(39.08±5.69)分、(36.98±6.17)分、(23.94±3.95)分,2组学生PARS-3评分、SDS评分、SAS评分、SR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体育锻炼,可促进学生身心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控制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02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肺癌的患者分成二组,一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另一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二组均作了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癌症患者化疗生存质量量表等评估.结果1.心理控制源量表中的内控因子、势力因子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03~0.009),机遇因子评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01);2.化疗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障碍[(2.65±0.50)分vs(2.86±0.37)分,P=0.024]、心理功能障碍[(2.78±0.25)分vs(3.29±0.31)分,P<0.001]、日常活动影响[(2.23±0.61)分vs(2.73±0.69)分,P<0.001]、社会功能障碍[(2.90±0.52)分vs(3.23±0.53)分,P=0.007]等4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3.49±0.30)分vs(3.14±0.32)分,P=0.001]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控制源倾向,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疗效和调查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58例门诊抑郁症患者,以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患者的应对方式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抑郁焦虑症状和自杀意念,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 (1)治疗第3月末HAMD[(9.66±6.95)分]、HAMA[(9.52±7.66)分]、PSQI[(9.52±4.67)分]、SIOSS[(7.31±6.22)分]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非常显著改善;(2)离婚或丧偶(t =2.016,P=0.049)、受教育年限越长(t =3.272,P=0.002)、伴有慢性躯体疾病(t =3.601, P=0.001)、消极应对因子分较高(t =5.151, P=0.000)和积极应对因子分较低(t =2.444, P=0.018)、治疗前睡眠障碍较严重(t =3.861,P=0.000),自杀意念程度明显较严重;(3)女性(t =2.082,P=0.043)、已婚(t =5.486,P=0.000)、无慢性躯体疾病(t =2.067,P=0.044)、首发(t =5.773,P=0.000)、积极应对因子分较低(t =4.533,P=0.000)、治疗前睡眠障碍较严重(t =4.385,P=0.000),以及治疗后抑郁(t =6.650,P=0.000)、焦虑(t =4.506,P=0.000)和睡眠障碍(t =2.798,P=0.007)改善较明显者,治疗后患者的自杀意念改善程度较显著.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积极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综合干预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11.
凌丽娟  刘平  张杏  吴娟 《实用全科医学》2014,(3):477-478,48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2011年6月—2012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收治的226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每组1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情绪状态、疼痛程度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SDS和HAMA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为(31.2±10.8)分,SDS为(30.3±11.2)分,HAMA评分为(7.7±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睡眠、情绪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3.0±0.4VS.3.7±0.2,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满意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3.5%,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疼痛,改善睡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接受人工流产术妇女的术前焦虑情况,评估护理干预对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服务站120例施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术前30 min和护理干预后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孕妇的焦虑程度,分析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的变化和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1 4,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为(36.5±8.7)分,明显比对照组低(t=3.907 1,P〈0.01);干预前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差值为(7.8±3.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7)分(t=8.235 9,P〈0.05);观察组术中轻度疼痛占81.67%,远高于对照组的61.67%(χ2=5.909 7,P〈0.05)。结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人工流产术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需要采用护理干预,缓解焦虑,帮助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受术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天保宁治疗患者的焦虑及睡眠质量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8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天保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体检证实为正常的成年人18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焦虑程度,应用睡眠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关注观察组患者血脂的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8.39±4.87)vs(32.40±1.97)],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30±1.05)vs(3.10±0.93)],观察组的血脂水平改善明显(P<0.05).结论 相对于正常人比较,冠心病介入术后应用天保宁治疗的患者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睡眠质量降低,但应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调节血脂.临床应积极进行患者术后针对焦虑情绪的干预,以改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以更好地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探究中医护理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护理组、一般护理组各75例,对一般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评价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状况,对比2组患者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护理后中医护理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14.21±3.22)分、(13.24±3.16)分,一般护理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18.62±3.67)分、(17.36±3.72)分,中医护理组HAMD、HAMA评分低于一般护理组(tHAMD=7.822,tHAMA=7.310;均P<0.001)。护理后中医护理组SF-36评分为(71.32±5.86)分,一般护理组为(66.78±5.55)分,中医护理组SF-36评分高于一般护理组(t=4.871,P<0.001)。中医护理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一般护理组(均P<0.001)。中医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一般护理组14.67%的并发症发生率(χ2=5.042,P=0.025)。 结论 使用中医护理技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明显舒缓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由专职腹透护士定期进行家庭随访的50例年龄≥63岁、透龄≥4个月的老年患者设为干预组,将未进行家庭随访的42例年龄≥65岁、透龄≥4个月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自患者出院后至6个月时的焦虑、抑郁、情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兴趣、生存欲望、睡眠质量的评分。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的焦虑评分为(49.7±3.8)分,抑郁评分为(45.6±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P=0.001)。干预组的情感指数为(9.3±1.8),生活满意度评分为(9.8±1.6)分,较对照组高(P=0.001、P=0.005)。就兴趣及生存欲望而言,干预组的兴趣评分为(60.5±3.8)分,生存欲望评分为(78.9±5.8)分,高于对照组(P=0.04、P=0.02)。干预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为(30.6±4.8)分,也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家庭随访对老年腹透患者的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作用,能促使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保证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透骨草-侧柏叶煎剂联合西医药物治疗雄激素性秃发(AGA)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缓解作用。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嘉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GA患者12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2组均给予非那雄胺片口服及米诺地尔酊外用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透骨草-侧柏叶煎剂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个固定观察区(额角、头顶)毛发镜下的客观指标(总毛干数、毛干直径变异数量)、中医证候积分(脱发、瘙痒、油腻、鳞屑)及临床疗效,分析AGA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比较治疗后透骨草-侧柏叶煎剂对AGA患者情绪的影响。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头顶毛干直径变异数低于对照组[(17.31±3.16)根vs.(23.67±3.78)根,t=10.164, P < 0.001],毛干总数高于对照组[(55.18±4.32)根vs.(53.09±4.95)根,t=2.505, P=0.014],额角毛干总数高于对照组[(48.83±3.24)根vs.(46.66±3.37)根,t=3.681, P < 0.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脱发、瘙痒、油腻、鳞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对照组的74.19%(χ2=4.324, P=0.038)。治疗后,治疗组患者GAD-7评分、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 < 0.05),治疗组患者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环境等领域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 0.001)。  结论  透骨草-侧柏叶煎剂联合西医药物可有效抑制湿热型AGA患者脱发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疗效,缓解焦虑及抑郁心理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因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手术的102例65岁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医院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情绪、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为(6.20±1.60)分,对照组得分为(13.35±2.2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2,P < 0.001);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38.42±8.99)分,对照组得分为(44.63±8.9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9.61%,χ2=4.320,P=0.038);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8%,对照组为80.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9,P < 0.001)。  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疾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及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