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基于福建省南靖县土楼地区大家系,探索静息心率和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单表型遗传度和双表型遗传度。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土楼地区塔下村、曲江村、南欧村募集的张姓居民及其亲属,以及草坂村、图美村、背岭村募集的陈姓居民及其亲属。研究共纳入了来自452个大家系的1 563名研究对象。家系关系确定依据为家系信息登记及家谱。采用方差组分模型估计连续性变量的单表型、双表型遗传度,采用易患性-阈值模型估计二分类变量的单表型、双表型遗传度。结果 家系重建纳入了1个七代家系,2个五代家系,23个四代家系,186个三代家系和240个二代家系。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7.2岁,男性占39.4%。研究对象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9.2%、10.0%、45.2%。单表型遗传度估计显示,静息心率遗传度为0.263(95%CI: 0.120~0.407),高血压遗传度为0.404(95%CI: 0.135~0.673), 血脂异常遗传度为0.799(95%CI: 0.590~1)。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遗传度分别为0.379、0.306、0.393、0.452、0.568、0.852、0.387。双表型遗传度分析显示,静息心率与高血压、糖尿病、舒张压、血糖、甘油三酯存在表型相关性。双表型遗传度显示,静息心率与血糖(遗传相关性0.485,95%CI: 0.120~1,P<0.05)和糖尿病(遗传相关性0.795,95%CI: 0.181~0.788,P<0.05)具有较强的遗传相关性。结论 静息心率是一个可遗传性状,其与常见慢性病及其相关指标存在相关性。静息心率与糖尿病和血糖值具有较强的遗传相关性,提示静息心率与糖尿病和血糖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静息心率与高血压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静息心率作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也有学者发现伴有快静息心率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损害程度增加.本文就静息心率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姚素波  彭大庆  叶先平  王雅 《四川医学》2013,(11):1642-1644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与高血压数值及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以研究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 例.按静息心率(RHR)水平分为2 组,RHR1 组〈70bpm,RHR2 组≥80bpm,并检测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心电图心肌缺血、血压.结果①高血压组RHR(80.10±8.02)bpm 显著高于对照组RHR(68.81±9.28)bpm,且高血压组RHR≥80bpm 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②RHR增加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肌缺血明显,RHR与心肌缺血呈正相关性(r=0.234,P 〈0.01).结论 静息心率增加可能是高血压疾病发生及其心肌缺血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队列人群 10年的前瞻性研究 ,分析静息心率与血压的关系 ,评价静息心率是否是影响高血压发病率的危险因素。【方法】用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 1983~ 1984和 1993~ 1994年 2次对年龄 35~ 6 5岁的队列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调查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身高、体质量、疾病史、吸烟、饮酒史、血压、心率等 ,其中男性 2 2 0 8人 ,女性 2 6 86人。【结果】男、女两性静息心率与收缩压、舒张压都有明显相关性 ;且无论男女 ,基线静息心率较快者 ,10年后高血压发生率较高 ,并呈线性关系 ;但是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 ,排除年龄、基线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 (BMI)、饮酒等因素后 ,男性基线心率增快仍然能预测高血压的发生率 ,而女性基线心率不能预测日后高血压的发生 ,似乎基线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更大。【结论】静息心率确实与血压水平有关 ,并且能预测未来高血压的发病率 ,特别表现在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息心率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将213例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组,观察各组静息心率.结果:糖尿病组静息心率为(80.3±11.7)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11.3)次/min(P<0.001).结论:静息心率增加与糖尿病密切相关,静息心率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14-3315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静息心率增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295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8.8岁,男性157例,女性138例,测定其静息心率、血糖、血脂及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分组研究。结果:高血压组静息心率78.41±10.9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3.05±10.99(P<0.05),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组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5),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组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静息心率增加与心血管病危险性的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5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1月份-2011年12月份因高血压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520例,检测患者的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与肾功能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静息心率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RHR3组SBP为(167.8±10.7) mmHg,DBP为(97.6±12.4) mmHg,PP为(77.2±6.3) mmHg,Cr(62.5±4.8)μmol/L,MAU为(180.4±2.5)mg/L,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压以及肾功能损害成正相关,静息心率越快,血压越高越不稳定,肾功能损害进程越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静息心率(RHR)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江苏省代谢综合征研究队列(2期)”中35岁以上符合条件的3 200名参与者。将基线RHR按照三分位数分为3组,即41~70次·min-1组、 71~76次·min-1组和77~120次·min-1组,收集研究对象的身高、体质量等指标数据,采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进行RHR和血压测量,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以及血脂4项等指标。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RHR与T2DM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经过平均5.2年的随访,共发生153例T2DM患者,发病密度为10.59/1 000人年。在校正混杂因素后,与第1组相比,第2、3组T2DM的发生风险比HR(95%CI)分别为1.19(0.78~1.82)、1.41(0.97~2.06)。与RHR最低分位组相比,男性和饮酒者RHR高分位组与T2DM发病风险的HR(95%CI)分别为1.83(1.02~3.26)、2.7...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静息心率(RHR)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选择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其RHR,并与242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RHR(78.1±10.7)次/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0.1±9.5)次/分(P<0.01),且高血压组RHR≥80次/分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者RHR(82.1±6.7)次/分显著高于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NLVH)者RHR(71.5±6.7)次/分(P<0.01),相关分析显示LVH与RHR呈显著正相关(r=0.9946,P<0.01)。提示RHR与高血压病及其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有关。  相似文献   

10.
静息心率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帅 《当代医学》2009,15(2):45-46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8例,男121例,女97例,平均年龄(46.89±10.92)岁,测定其RHR,并进行分组观察研究。结果高血压组RHR(80.98±9.97)次/m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RHR(70.85±6.91)次/min(P〈0.05);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组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5)。结论RHR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张美齐  张松 《浙江医学》2006,28(7):543-54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与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的关系。方法对2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24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不同危险层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不同,危险层次越高患者其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越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及静息心率与其危险层次有关,平均动脉压和静息心率对高血压患者危险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老年CHD患者(CHD组)进行RHR测定,以70例同期体检无异常发现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HD组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组,观察RHR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干预。结果 CHD组RHR[(80.1±7.8)次/min]显著快于正常对照组[(70.6±7.2)次/min](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RHR[(87.1±6.9)次/min]快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81.2±9.2)次/min]及稳定型心绞痛组[(72.9±7.8)次/min](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RHR快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CHD组中RHR≥80次/min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与RHR 74~79次/min及RHR〈74次/min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中RHR≥80次/min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不同RHR水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β-受体阻滞剂干预后,RHR控制在50~60次/min时,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低。结论 RHR与冠心病的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通过β-受体阻滞剂干预RHR可控制症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伴有正常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685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检查。按入院时静息心率分为4组,A组心率<60次/min,B组心率60~70次/min,C组心率71~90次/min,D组心率>90次/min。分析各组患者在1年内的死亡率。【结果】1年内A组全因死亡率为10%,B组为18%,C组为20%,D组为35%(P<0.0001)。【结论】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伴有正常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率增加,因此静息心率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胰岛素抵抗(IR)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96例MS患者的RHR、血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全部MS患者按RHR频率不同分为3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S患者随着RHR的增加IR程度也增加;相关分析显示,RHR与IR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MS患者RHR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静息心率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耀铭  黄丽敏  吴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624-1625,1631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水平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12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RHR水平分为:A组(50~70次/min),35例;B组(70~90次/min),48例;C组(≥90次/min),38例。对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B超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随着RHR的增高,患者胸闷、心悸不适的发生率及心肌缺血检出率增加,C组明显高于B组及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EF明显低于B组及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静息心率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心率增快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和先兆,对冠心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心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静息心率(RHR)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0月西安市自愿参与此项健康研究的1535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RHR分为四组:<70次/min组(对照组)、70~79次/min组、80~89次/min组、≥90次/min组。电话随访1年后,对进入最终分析的1021例女性,应用CS2000全息同步12导动态心电分析CAC水平,并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比率、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FA)水平。结果数据分析显示,CAC面积随着RHR加快而增大,RHR≥90次/min组CAC>0患者比率约为76.5%,显著高于<70次/min组(39.9%)、70~79次/min组(38.5%)、80~89次/min组(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钙化患者统计显示,随着RHR加快,血管钙化数逐渐增多,且≥90次/min组钙化血管支数为2和3的患者所占比率(29.0%、32.1%)约为钙化血管支数为1(15.4%)的患者的2倍;绝经后女性RHR≥90次/min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比率(41.9%、72.2%)和TG[(4.82±1.03)mmol/L]、TC[(2.97±0.64)mmol/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结果证实,血浆Hcy水平为随着RHR加快而升高,同时FA逐渐降低,分析显示Hcy和FA同为CAC的危险因素(RR=2.05、0.95,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绝经后女性RHR越快,CAC的危险性越高,并可能通过调节Hcy和FA的水平来实现的,因此本文将为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提供新的靶向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脑梗死患者静息心率的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Essen卒中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内科的脑梗死患者101例,其中初次或已经发生脑梗死患者再次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有新的梗死灶的急性期组58例,发生过脑梗死患者再次因头昏、肢体乏力及定期"保健"输液,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无新发脑梗死病灶的后遗症期组43例。进行血浆hs-CRP、静息心率水平和Essen卒中危险评分的测定,比较两组的静息心率水平与hs-CRP水平及Essen卒中危险评分的关系。结果 1急性期组脑梗死患者静息心率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284,P〈0.05);静息心率水平与Essen评分无相关性(P〉0.05)。2后遗症期组脑梗死患者的静息心率水平与hs-CRP及Essen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静息心率、hs-CRP、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Esse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ESSEN卒中危险评分与hs-CRP水平均能反映患者的危险程度,但静息心率水平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静息心率(RHR)与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相关组分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体检科参与体检的862例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测量其静息心率(RHR)、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并将研究对象按照RHR四分位数法分4组:≤70次/min、71~75次/min、76~80次/min、≥81次/min。比较不同RHR组中老年女性MetS及其各组分的患病差异;以≤70次/min组作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余3组MetS的患病风险。结果 MetS患病率随着RHR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trend=5.23,Pt rend=0.02),≥81次/min组MetS患病率为48.5%,显著高于≤70次/min (32.4%)、71~75次/min组(37.3%)和76~80次/min组(3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S组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Ftrend=12.38,Ptrend=0.002)、FPG (Ftrend=8.56, Pt rend=0.004)和TG (Ftrend=8.53,Ptrend=0.004)随RHR加快而升高,HDL随RHR加快而降低(Ftrend=18.56,Pt rend<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1次/min组中老年女性患MetS的风险较≤70次/min组增加了57%(OR=1.57,95%CI=1.08~2.29)。结论 RHR与MetS及其组分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MetS发病的一个预测指标,为诊断和防控MetS患者进展为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结局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