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共培养联合序贯成组培养对人早期废弃冷冻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获取人子宫内膜细胞并冷冻保存。共培养前,解冻内膜细胞并培养至30%~50%汇合时解冻人早期废弃胚胎,胚胎冷冻年限为3~10年。2~3个胚胎一起转移至已更换胚胎培养液的内膜细胞上行成组共培养,待胚胎发育至8 细胞期更换为囊胚培养液,观察胚胎复苏存活、桑葚胚及囊胚形成情况。结果 人子宫内膜细胞生长良好。采取内膜细胞联合序贯成组培养废弃胚胎33个,总体桑葚胚形成率45.5%,囊胚形成率27.2%,其中Ⅰ~Ⅱ级胚胎桑葚胚、囊胚形成率皆高于Ⅲ~Ⅳ胚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联合序贯成组培养对人早期冷冻时限较长的胚胎发育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可为充分利用宝贵资源进行胚胎实验室质控、胚胎干细胞研究等领域提供支持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人卵母细胞的形态对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卵母细胞形态对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以及对随后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试图寻找在受精前能预示卵母细胞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的形态标记。方法:ICSI前依据第一极体和卵周隙的形态以及细胞质有无内容物,对卵母细胞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和卵裂率以及移植当天的优质胚胎率。结果:不同极体和卵周隙形态的卵母细胞ICSI后受精率有显著差异;无细胞质内容物的卵母细胞其受精后的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有内容物的卵母细胞。结论:卵母细胞的形态反映了其成熟度;并可以预示ICSI后的受精能力;有无细胞质内容物可能是卵母细胞细胞质成熟度的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第一极体位置对卵母细胞显微注射受精后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了 782个经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的卵母细胞 ,分别分析第一极体位于 12点和 6点时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卵母细胞受精率和卵裂胚胎的发育质量。结果 第一极体位于 6点时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胚胎发育质量均略高于 12点位置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显微注射受精时的第一极体位置对卵母细胞的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序贯胚胎移植方案对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行序贯冻融胚胎移植患者的341个周期为研究对象.按解冻胚胎的移植方案分为卵裂期序贯移植组(A组,n=156)和卵裂加/囊胚序贯移植组(B组,n=185),两组均采用人工周期进行胚胎移植.分析两组临床一般资料、胚...  相似文献   

5.
许梅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69-1970
目的探讨序贯护理模式在中国人群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医院就诊的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对照组22例,给予序贯护理模式护理,并进行随访,比较干预前后MMSE、ADL评分变化及干预后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生活自理能力未见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在序贯护理干预后MMSE、ADL总分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MMSE和ADL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患者序贯护理模式可提高住院AD患者的整体智力水平和生活活动能力,延缓痴呆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MT)对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中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后所获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COH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成熟(IVM)培养及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受精,接着依次用含0、10-11、10-9、10-7及10-5 mol/L MT的培养液进行分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体外培养,收集和冻存优质囊胚,最后通过array-CGH对复苏后优质囊胚进行非整倍体检测。结果 10-9 mol/L组的囊胚率高于10-11、10-7、10-5及0 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01,P<0.01);10-9 mol/L组的优质囊胚率均高于其他组,但仅与10-5 mol/L和0 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T组的非整倍体发生率(17.6...  相似文献   

7.
囊胚培养和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囊胚培养及移植的结局以及囊胚质量对其影响。 方法 :选择 5 7例因输卵管及男性因素受体精 -胚胎移植治疗 ,且以促进性腺激素反应良好者 ,常规取卵、受精后采用G1/G2序贯培养 ,5D或 6D(天 )选择 3期以上胚胎移植。观察囊胚的植入率、临床妊娠以及囊胚分期对其影响。 结果 :( 1)平均取卵 14 84个 ,受精卵 10 3 3个 ,受精率 69 6% ;5D及 6D平均形成囊胚 3 40个 ,每受精卵的囊胚形成率为 3 2 9%。 5 1例有一个或以上可移植囊胚 ,平均移植胚胎 2 3 1个 ,获临床妊娠 2 4例 ,囊胚植入率为 3 1 2 % ,临床妊娠率为 47 1%。 ( 2 )按囊胚质量分期分组 ,移植至少一个扩展期囊胚组 3 0例 ( 5 8 8% ) ,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 40 %及 60 % ;无扩展期囊胚组 2 1例 ,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 18 8%及 2 8 6%。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植入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临床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采用序贯培养法进行囊胚培养移植切实可行 ,囊胚的质量对移植结局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序贯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合并不育症患者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准备行IVF-ET的EM合并不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中药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IVF-ET技术,中药组在IVF-ET基础上加用中药周期序贯疗法(基本方用菟丝子、当归、丹参、香附、三七、鸡内金等,卵泡期用滋阴方,排卵期用补肾方,黄体期用温阳方),比较两组的获卵数、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两组年龄、获卵数、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之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受精率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药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周期序贯疗法能够提高EM合并不育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性成熟小鼠生殖泡期(GV)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同时比较体外成熟(IVM)和体内成熟组卵子的受精、胚胎发育情况,机械法分离性成熟小鼠卵巢中的GV期卵母细胞及刺激后的成熟卵母细胞,直接培养于[α-MEM+1 mg/ml Fetuin+10%FCS+1.5 IU/ml rHCG±5 ng/mlrEGF]中,16 h后移入f-HTF+10%FCS体外受精4 h,再在M16+10%FCS中培养72 h。记录其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并与体内成熟的卵子比较。结果:GV期卵母细胞在含HCG培养液中成熟率为89.68%,培养液中添加EGF后,卵子成熟率无显著上升,但受精率、卵裂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体内成熟卵子的受精率可达62.83%,卵裂率60.18%;IVM组受精率仅48.92%,卵裂率36.69%,明显低于前者(P<0.01)。结论:小鼠GV期卵母细胞可体外培养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培养液中添加促性腺激素和EGF都促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但IVM组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低于体内成熟组,培养系统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0.
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鸣  胡常林  陈阳美 《重庆医学》2004,33(9):1368-1369
目的探讨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出血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出血量为40~70ml,GCS评分<7分的急性脑出血50例随机分为A组( 肠内和肠外贯序营养方法),B组(肠外营养).从起病48h后开始给予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的住院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意识状态(GCS评分)、运动功能(FMA)和运动能力(MBI)的变化.结果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在病死率和意识程度改善、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上明显优于单纯肠外营养.结论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是根据机体代谢变化采用的阶段性合理安全的营养支持方法,对改善急性脑出血的早期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挑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外受精(IVF)培养体系。方法 90例(91个周期)接受IVF/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技术治疗的患者,卵母细胞的IVF及胚胎的体外培养分别采用GⅢ体系(A组, 51周期, )和Quinn体系(B组,40周期)。结果 A组和B组分别获得683枚和652枚卵母细胞,IVF后,受精率分别为63 .25% ( 432 /683 )及66 41%(433 /652),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体外培养24h后,A组414枚受精卵发生卵裂,卵裂率为95. 83% ( 414 /432 );B组397枚受精卵发生卵裂,卵裂率为91 69% (397 /433) ,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继续培养,行第3天胚胎移植,A、B两组分别获得优质胚胎220及140枚(53. 14%和35. 26% )。最终,A组共有26例获得临床妊娠,B组15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为50. 98%和37. 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另外,B组中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IVF周期与ICSI周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而A组中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48. 97%和63 .11%, 45 .71%和56 25%,P<0 05),受精率和卵裂率方面两周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 Quinn系列似乎有助于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而GⅢ体系更有利于胚胎的早期发育及后期的着床方面。对于GⅢ系列采取ICSI授精方式似乎更能提高试管婴儿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速度与卵母细胞质量间的相关性。方法154名患者共159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按卵泡发育速度(v,mm/d)的分布分为A组(v〈1)、B组(1≤v≤1.59)、C组(v〉1.59),比较各组卵母细胞成熟度指标。结果A、B、C3组卵细胞成熟率分别为89.56%、92.45%和94.76%,优质胚胎率分别为40.85%、36.37%和37.11%,妊娠率分别为42.1%、43.1%和35.3%,卵母细胞成熟率C组高于A、B组。优质胚胎率A组高于B、C两组,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妊娠率A、B两组明显高于C组,且B、C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促排卵过程中卵泡的生长速度应控制在一个最佳的范围内,因其与卵子质量和后期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且卵泡发育速度又可作为衡量卵泡发育潜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低氧浓度(5%O2)与常规氧浓度(20%O2)胚胎培养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中对胚胎早期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中心195例IVF/ICSI周期接受常规促排卵,取卵后随机分为低氧浓度组与常规氧浓度组分别培养,观察其受精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冷冻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低氧组共纳入周期101例,常氧组94例。两组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D1卵裂率、D2D3优胚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鲜移植率、胚胎冷冻率、解冻移植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率,低氧组高于常氧组(χ2=3.963,P〈0.05),两组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氧浓度胚胎培养可一定程度提高IVF/ICSI妊娠结局,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技术治疗不孕症 ,探讨胚胎培养系统和不孕妇女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 0 8对不育夫妇 ,女方采用控制性超排卵 ,阴道B超引导穿刺取卵 ,丈夫精液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精子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比较不同培养系统和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2 2 0个治疗周期共获卵 2 0 97个 ,周期获卵数为 9.5 3± 5 .61个 ,受精率 72 .2 1% ,卵裂率 94.40 % ,优良胚胎率为 67.43 % ,96周期临床妊娠 ,临床妊娠率为 43 .64 % ,双胎率为 3 6.46% ,流产率为 13 .5 4%。结论 :IVF -ET技术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通过改进培养系统 ,能够改善胚胎质量 ,提高IVF治疗的成功率 ;妇女年龄超过 3 5岁IVF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妇女的妊娠结局.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产科就诊的IVF-ET后妊娠妇女135例(观察组)与同期200例自然妊娠妇女(对照组)的产科结局及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流产率为24.4%,异位妊娠发生率为8.9%,多胎发生率为37.8%,早产发生率为26.7%,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26.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17.8%,剖宫产率为87.8%,围产儿死亡率为2.4%.对照组分别为11%,1.5%,0.0%,2.8%,2.24%,6.74%,38.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后妊娠妇女的产科并发症明显增多,围产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对1999年8月-2001年8月期间的38例不孕症患者(分为两批)进行药物超排卵、阴道B超下取卵、体外受精及培养、胚胎移植和保胎治疗。结果:⑴第一批(28例):有3例获妊娠,其中1例足月分娩,2例生化妊娠;⑵第二批(10例):有6例获妊娠,其中2例单胎妊娠,2例双胎妊娠,1例四胎妊娠行减胎术至双胎妊娠(目前以上5例均妊娠4-5个月),1例生化妊娠。结论: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是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的重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序贯培养技术对小白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 2 -细胞期的小鼠胚胎随机分为序贯培养组与传统培养组进行培养 ,观察分析两组的 8-细胞期胚胎形成率、桑椹期胚胎形成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序贯培养组 8-细胞期胚胎形成率、桑椹期胚胎形成率及囊胚形成率分别为 70 .5 %、6 8.2 %、6 5 .9% ,传统培养组分别为 4 5 .7%、4 5 .7%、34.3%。两组比较 ,序贯培养组高于传统培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采用适当的培养液进行序贯培养 ,更适合小白鼠胚胎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18.
孕16~21周人羊水上清液用于小鼠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结果体外受精率、8细胞期胚胎发育率和胚泡发育率与Ham’s F-10培养液的培养结果,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胚泡孵出率.活胎率及产仔率都非常显著地高于Ham’s F-10培养液的培养结果.存放14天的羊水仍有良好的培养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李俐琳  李穗萍  林雯青  方丛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9):1106-1107,1133
目的分析胚胎体外培养细菌污染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10年来胚胎体外培养中发生的12例细菌污染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胚胎体外培养污染中,所有培养液滴有污染5例,部分液滴有污染3例,接触配子及胚胎的液滴污染有4例,培养液滴最常见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污染的来源可能为患者生殖道、手术操作、培养环境及培养操作等。结论严格操作规程,改善培养环境,可能有效减少人类胚胎体外培养中的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腹部超声引导下定位胚胎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生殖中心接受首次IVF-ET,包括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