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2月-2011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住院期间由同一主诊组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的12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24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低于正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P〈0.05),两组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但并不增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在手术中应注意避免对甲状旁腺腺体的直接损伤,并注意对其血供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切除术式患者手术前后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变化,分析术式对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87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根据实际所行术式不同分组,单纯行一侧腺叶切除43例为A组,行一侧腺叶切除+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两侧甲状腺腺体切除66例为B组,全甲状腺切除+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全甲状腺切除+单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51例为C组,全甲状腺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或全甲状腺切除+单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对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7例为D组,回顾性分析术前、术后3 d时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各组术前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术后3d时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低于术前(P<0.01);术后3d时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B组、C组、D组低于A组,C组、D组低于B组,D组低于C组,组间术后3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手术均可影响术后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下降,手术术式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越大术后发生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28例甲状腺手术的术中显露、定位及保护情况。结果术中5例未找到明确的甲状旁腺;见上甲状旁腺共289枚,其中268枚(92.73%)位置恒定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水平;下甲状旁腺共359枚,位置变异较大,167枚(46.51%)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分,108枚(30.08%)位于甲状腺侧叶最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术后发生低钙血症23例,其中一侧叶全切除1例(为二次手术),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2例,甲状腺全切除5例,甲状腺全切加中央组颈淋巴结清扫4例,甲状腺全切加一侧颈淋巴结清扫5例,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6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4例。结论甲状腺全切或甲状腺手术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易损伤甲状旁腺,引起低钙血症。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是术中精细解剖,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时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cN0PTC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一组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各50例,统计两组标本的癌灶数目、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转移数目、甲状旁腺误切数目。监测术后24,48,72h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记录低钙血症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甲状腺全切除组多发癌灶10例,多于对照组的5例(P<0.05)。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甲状腺全切除组256枚、平均(5.12±1.42)枚/例;对照组240枚,平均(4.8±1.39)枚/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数甲状腺全切除组为128枚(50%),对照组为124枚(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例数甲状腺全切除组23例(46%),对照组21例(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情况、一过性及永久性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随访24-56个月,甲状腺全切除组无复发及转移。对照组4例术后1-2年对侧出现癌灶,补充行对侧腺叶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例术后1.5和3年分别出现患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补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组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死亡发生。结论: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和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能避免术后癌灶残留,与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相比,其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降低,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曾玉剑  钱军  程若川  马云海  刘霜 《重庆医学》2012,41(11):1076+1088
目的研究纳米炭淋巴示踪剂的应用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时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价值。方法 8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纳米炭组,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脂肪组织中误切的甲状旁腺检获情况及术后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改变的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全部由同组手术者施行甲状腺全切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或甲状腺全切和改良式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常规组误切甲状旁腺11枚,纳米炭组没有甲状旁腺误切。两组都没有永久性低钙血症及PTH降低。一过性低钙血症症状发生常规组为14例,纳米炭组为1例。PTH暂时性减低的发生常规组为18例,纳米炭组为3例。结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的淋巴引流无交通现象。纳米炭的应用有助于将甲状旁腺组织与甲状腺组织及淋巴脂肪组织区分开来,极大地降低了甲状腺癌淋巴清扫术中甲状旁腺的损伤概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碳对淋巴结处理及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分析本院7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甲状腺全切术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术中是否应用纳米碳,分为干预组术中应用纳米碳,对照组术中未应用纳米碳,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转移数及手术前后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等差异。结果 干预组平均每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为(10.07±3.15)枚,较对照组的(6.13±1.96)枚明显增多(P<0.05);干预组平均每例患者检出淋巴结转移数[(3.85±1.03)枚]与对照组的转移数[(3.57±1.14)枚]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应用纳米碳,甲状腺均出现黑染,其平均每例患者中央区清扫标本淋巴结黑染数为1~12枚,共322枚,占检出淋巴结总数的91.48%(322/352),平均每例黑染的淋巴结数为(9.20±2.24)枚,较对照组检出的淋巴结数明显增多(P<0.01)。干预组患者中央区清扫组织甲状旁腺检出率(2.86%)与对照组的检出率(14.29%)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相比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术后PTH水平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术后PTH水平与术前水平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术后PTH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比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术后血钙水平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术后血钙水平与术前水平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术后血钙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高钙血症,其中对照组出现低钙症状6例,干预组3例;两组低钙症状发生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内血钙< 2.2 mmol/L无症状患者共32例,其中对照组19例,干预组13例。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联合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碳可有效清扫淋巴结,对淋巴结处理及甲状旁腺保护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行Ⅵ区淋巴结清扫时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72例行甲状腺全切/近全切和甲状腺腺叶及峡部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采用精细化梯次解剖甲状腺被膜的方法,以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结果术后有18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精细化梯次解剖被膜、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必要的甲状旁腺移植是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 24 h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浓度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 pHPP) 的关系及其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 200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行甲状腺全切除的共 622 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 24 h iPTH 与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预测效力。结果 622 例患者中,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共 25 例,发生率为 4.02%(25/62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1天测定的 iPTH(OR=2.815, 95% CI:1.169~6.781,P=0.021)是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AUC为0.974(95%CI:0.958~0.985,P< 0.001),iPTH 浓度 5.45 pg/mL 为临界值。预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 88.6%,Kappa=0.385。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第1天测定的 iPTH浓度和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密切相关临床预测的灵敏度高,但总一致性较差,临床应用误差较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全切手术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全甲状腺切除及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纳米碳组(试验组)为甲状腺肿瘤周围注射纳米碳后完成手术;常规组(对照组)直接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的误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血清钙降低的患者数,并分析。结果试验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0%(未发生误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9例发生误切);试验组清扫中央淋巴结数为平均每例清扫7.6枚明显多于对照组平均每例3.2枚;术后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的患者试验组为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6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纳米碳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能有效分辨、保护甲状旁腺,提高中央区淋巴结清出的数目,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保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双侧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全部行甲状腺切除+颈淋巴清扫术,术后8例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顽固性低钙血症,2例饮水呛咳,无声音嘶哑病例.68例均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等替代治疗,平均随访时间7年2个月,无死亡及声音嘶哑病例.结论 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强调双侧喉返神经显露保护,并有效识别保留甲状旁腺及即刻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方法是减少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中甲状旁腺及其血供保护对其功能影响。方法对98例行甲状腺全切、次全切除术在术中显露保护甲状旁腺,避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情况。结果术后38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60例甲状旁腺功能正常。术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组血钙浓度与未结扎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误切甲状旁腺组与保留组相比术前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甲状腺全切及近全切术中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可有效防止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接治的26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纳米碳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后淋巴结检获数目、转移的淋巴结数目、误切的甲状旁腺情况以及手术时间、一过性低血钙发生率。结果两组淋巴结检获数目、转移的淋巴结数目、发现甲状旁腺例数相比差异均具显著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一过性低血钙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表明纳米碳在腔镜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中可取得良好应用效果,能有效清除淋巴结并减少甲状旁腺的误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中精细解剖对甲状腺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方便选取2007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行甲状腺全切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中不解剖甲状旁腺;实验组术中精细解剖甲状旁腺。观察两组术后PTH和血清Ca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末次检测PTH (43.14±12.50),血清Ca2+(2.20±0.05),对照组末次检测PTH (37.09±8.40),血清Ca2+(2.07±0.06);实验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率(14.29%)和低血钙症发生率(5.36%)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解剖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应用能很好的保护甲状旁腺,对维持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ultifoc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M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M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是否侵犯背膜、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癌灶总直径、癌灶数目等,探讨MPTC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规律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07例MPTC患者中,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者56例(52.3 %)。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22个,平均(5.61±3.83)个,其中转移个数为0~10个,平均(1.36±1.95)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背膜侵犯、性别、年龄(<45岁)、癌灶数、癌灶总直径>1 cm是M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灶数、癌灶总直径、背膜侵犯、年龄、男性均是MPTC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于MPTC患者,尤其是肿瘤总直径>1 cm、背膜侵犯、年龄<45岁的男性MPTC患者,建议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加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5.
孙志强 《中外医疗》2013,32(3):10+12-10,1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患者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对侧部分切除+一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全甲状腺切除+一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但出现手术并发症者6例(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呛咳、误咽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3例)。随访1~4年后,5例复发。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症较少,4年复发率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