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2012—2014年龙口市各级医院及工业企业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5 m Sv,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工种职业外照射监测结果以介入放射学最高(0.73 m Sv);医院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工业企业,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对丹东市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进行定期检测。2012—2014年丹东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共监测1 857人次,其中99.8%的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在5m Sv以下,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27m Sv,远低于国家剂量限值。介入放射学和非医用辐射是放射防护工作的薄弱环节,今后工作中应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RGD-3D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牙科放射学、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等,采用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个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汇总统计。结果 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3 mSv/a,所有监测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限值20 mSv,集体有效剂量为0.570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以介入放射学(0.375 mSv/a)稍高,其次为核医学(0.316 mSv/a),人数最多的诊断放射学为0.271 mSv/a,其余职业类别年有效剂量值均在较低水平;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相差不大,人均年有效剂量海安县(0.418 mSv/a)较其他地区稍高;二甲医院以下医疗单位监测剂量值(0.361 mSv/a)要高于二甲医院及以上医疗单位(0.182 mSv/a)和工业企业(0.143 mSv/a)。结论 2016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工作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的个人剂量水平,为加强放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的要求,采用热释光剂量计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监测。结果 2013-2014年,黄浦区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462人,两年的总体集体剂量为0.602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12 mSv/a,无人超标;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在0.252~2.371 mSv/a之间,核医学最高,最低是牙科诊断学;对不同等级医院的监测显示,三级医院的集体剂量占总剂量大部分,近四分之三,是集体剂量的主要贡献者。结论 近两年来,黄浦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总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波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状况及估算突发放射事故物理剂量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定方法对宁波市接触职业放射的医疗单位及工厂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监测. [结果]共监测宁波市放射工作人员1563人,2011年的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2980 mSv,其中,1528人的人均年剂量当量低于2 mSv,28人在2~5 mSv之间,5人在5~20mSv之间,2人超过20mSv;不同单位中,以乡镇卫生院及个体诊所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其次为县级医院工作人员,工厂企业、市级医院工作人员最低;不同工种中,放射治疗学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人均年剂量当量较高,加速器运行工作人员最低. [结论]宁波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处于较低水平,放射防护工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8.
洛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外照射剂量。方法 用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个人外照射剂量测定。结果 共测定2 026人次,集体剂量当量为5.858Sv/人,人均年剂量当量为2.891mSv。其中从事密封源其他应用(密温度计、核子秤、料位计、液位计等)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最高达3.920 mSv/a,最低为核医学放免工作人员。结论 洛阳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量较低,工作场所防护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评价放射防护效果和评估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为放射防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FJ-427A1型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深部剂量当量HP(10)监测。结果 南通市城区放射工种作业人员的人均外照射年有效剂量为0.40 mSv/a,集体有效剂量为229.82人·mSv,以临床介入较高(0.66 mSv/a);医学辐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0.41 mSv/a)高于工业应用(0.29mSv/a);私营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0.53 mSv/a。结论 2015年南通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我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工作环境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2012年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监测区域内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 热释光剂量法监测,分析不同工种间个人剂量监测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监测值符合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要求;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7±0.53)mSv·a-1高于工业应用工作人员(0.71±0.59)mSv·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职业中,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010±0.387)mSv·a-1;工业应用中各职业人群个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加强医学应用,特别是从事核医学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的监测防护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及时送检个人剂量计;进一步规范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南通市某三甲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2009-2017年个人剂量以及现场辐射状况,为保障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介入放射工作现场辐射剂量率检测采用辐射检测仪(AT1123),个人剂量检测系统采用热释光剂量仪(RGD-3D、FJ-427A)。结果 该三甲医院2台介入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空气比释动能率为39.74~492.48 μGy/h、17.28~198.72 μGy/h,2009-2017年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值均高于普放科室工作人员(2015年除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放射科机房内的辐射剂量率要明显高于机房外,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要明显高于其他放射工作人员。因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应当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科学操作介入放射设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松江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评价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状况,进一步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提供指导。方法 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剂量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7—2018年松江区共监测620人,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448 mSv·a−1,两年集体剂量当量为277.514人·mSv,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在0.259~1.276 mSv·a-1,核医学人均年剂量当量高于其他四类(P < 0.05),介入放射学高于放射诊断学、牙科诊断学和放射治疗(P < 0.05)。结论 松江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20 mSv·a−1,工作环境是相对安全的,但仍需提高放射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加强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1年天津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受到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为提高放射防护管理工作质量提供建议。方法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监测的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结果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0.355mSv,医学应用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0.370mSv,工业应用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0.278mSv。98.2%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5mSv。结论所调查的2011年天津市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的放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辐射水平。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年有效剂量超过5mSv的工作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某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8年外照射个人剂量以及职业健康状况,为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个人剂量采用热释光剂量计LiF(Mg,Cu,P),体检资料采用省级行政部门认可的机构。结果 8年间该医院核医学科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92人次(普放科515人次)。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值均高于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核医学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3~0.94 mSv,普放科室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0~0.51 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8年间该医院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人均值均低于管理目标值(5 mSv/年),明显高于普放科室人均剂量,放射人员健康状况良好,核医学科仍是医院需重点加强放射防护的部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杨浦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分布情况,为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共监测2082 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0 mSv·a-1;2020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低于2018年和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4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超过5 mSv·a-1;诊断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0.20 mSv·a-1,高于牙科放射学、医学应用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核医学人均年有效剂量0.34 mSv·a-1,高于其他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定级医疗机构人均年有效剂量0.14 mSv·a-1,低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杨浦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总体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应加强核医学及二、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将职业性外照射剂量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某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采用热释光剂量测读系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将每年监测4次及以上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共收集3 010人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11 mSv·a-1。98.84%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1.0 mSv;5人年有效剂量>5.0 m Sv。2019年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10 mSv·a-1,低于2017年的0.11 mSv·a-1、2018年的0.12 m Sv·a-1和2020年的0.12 mSv·a-1(P均<0.05);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08 mSv·a-1,低于诊断放射学的0.11 m Sv·a-1、牙科放射学的0.14 mSv·a-1...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掌握金山区2010—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金山区2010—2013年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结果金山区2010—2013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 159人次,4年总体剂量当量为0.882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761m Sv/a,年剂量低于2m Sv者占总监测人次数的95.43%,4年内无一人年剂量超过20m Sv。在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中,从事X射线工业探伤和X射线诊断的人员的集体剂量当量和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538人/Sv、0.290人/Sv和0.813m Sv/a、0.751m Sv/a,二者是集体剂量的主要贡献者。结论近4年来,金山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总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探伤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宝坻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宝坻区2007—2011年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宝坻区5年内监测放射工作人员626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均数为0.57 mSv/a,每年低于5 mSv的人员占当年总监测人数的98.7%以上;不同工种之间,以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较高,分别为1.74和1.00 mSv/a。结论该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人均剂量水平较低,但应将从事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做为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并分析2015-2017年云南省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本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的方法,应用热释光个人剂量仪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的受照剂量,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监测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8 776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3 mSv/a,其中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职业类别是核医学(2C),为0.346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年份是2017年,为0.388 mSv/a。利用SPSS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云南省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在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内。建议将核医学(2C)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作为重点,保护其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