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应用贝前列素钠联合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12月DN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硫辛酸治疗,研究组给予贝前列素钠联合硫辛酸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应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病变主观感觉症状问卷评分(TSS)、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DNS)评估患者临床状况、主观症状、神经病变,检测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6.00(33/50),高于对照组54.00(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CSS评分、TSS评分、MDNS评分分别为(6.25±0.96)分、(3.23±0.45)分、(17.64±1.82)分,均低于对照组(8.19±1.06)分、(4.15±0.51)分、(22.29±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和SNCV分别为(48.46±3.15)m/s、(46.95±2.68) m/s、(47.24±2.31)m/s和(43.68±2.64)m/s,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3.90±2.73)m/s、(42.72±2.50) m/s、(42.58±2.29)m/s和(37.82±2.3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贝前列素钠联合硫辛酸治疗老年DPN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渴痹足浴方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知识教育及常规降糖治疗,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并给予西洛他唑片,口服2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渴痹足浴方进行足浴,每日1次,10日为一个疗程,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足浴护理。结果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MCV(36.76±2.98)vs(37.07±2.86)m/s、SCV(40.87±3.76)vs(40.52±3.87)m/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个疗程后观察组MCV(48.18±4.67)m/s、SCV(51.96±6.16)m/s均高于对照组的(40.09±4.45)m/s、(46.76±5.7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时,中药熏洗足部护理配合提升患者足部神经传导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韩翠翠 《求医问药》2014,(18):132-133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为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胫后神经的传导速度平均为44.32±2.06 m/s,腓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平均为38.75±1.65m/s。对照组患者胫后神经的传导速度平均为40.12±1.87m/s,腓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平均为35.43±1.34m/s。观察组患者胫后神经和腓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下肢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较对照组86.4%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较前改善,而观察组为MNCV中腓总神经为(55±4.1)m/s,正中神经为(57±4.5)m/s,MNCV中腓总神经为(59±4.3)m/s,正中神经为(63±5.0)m/s,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为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硫辛酸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SNCV和MNCV,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甲钴胺(100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甲钴胺(1000μg)联合α-硫辛酸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运动传导速度(MNCV)、密西根神经病变筛选表(MNS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的SNCV、MNCV高于对照组[(37.4±3.1)m/s比(31.8±1.7)m/s,(39.9±2.2)m/s比(36.0±0.9)m/s],正中神经的SNCV、MNCV高于对照组[(41.0±2.3)m/s比(36.1±1.1)m/s,(42.8±1.4)m/s比(38.8±0.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N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3.8±1.2)分比(2.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60/64)比77.2%(4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格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处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进行下肢布格运动,评价干预后下肢血管的踝肱指数(ABI)、下肢多普勒血流图及周围神经筛查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布格运动后,踝肱指数(ABI)、下肢多普勒血流图及周围神经筛查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布格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神经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腺苷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8例给予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腺苷钴胺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神经传导作用测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分别为(47.9±3.0)m/s、(46.5±2.9)m/s、(41.3±3.5)m/s,均高于对照组的(42.4±2.4)m/s、(43.2±2.6)m/s、(38.7±3.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分别为(44.9±3.1)m/s、(44.0±3.3)m/s、(37.8±3.2)m/s均高于对照组的(40.1±3.0)m/s、(39.0±2.8)m/s、(32.4±3.5)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腺苷钴胺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作用,对神经传导改善优于单用腺苷钴胺。  相似文献   

8.
刘玉  郑娜 《当代医学》2016,(15):153-154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糖尿病精神病变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2组均给予一般的糖尿病常规综合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附加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治疗(连续服用依帕司他60d).对比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感觉神经(双侧尺神经、腓浅神经、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四条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分别为(40.79±9.36)m/s、(43.73±8.28)m/s、(38.44±8.15)m/s、(33.60±6.98)m/s和(44.86±9.99)m/s、(45.69±7.63)m/s、(42.78±7.13)m/s、(35.99±8.36)m/s,对照组患者四条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前后分别为(41.23±8.26)m/s、(43.75±9.10)m/s、(35.30±8.72)m/s、(34.12±10.28)m/s和(42.25±7.35)m/s、(44.93±11.09)m/s、(41.65±9.36)m/s、(35.57±9.71)m/s,2组患者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的有效程度上,观察组的有效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69.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7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帕司他能有效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在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方面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且安全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疗程为2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周围神经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43.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56.85.2±10.41)m/s;胫神经(63.32±11.46)m/s]较治疗前腓总神经(22.35±12.23)m/s;胫神经(27.83±14.35)m/s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腓总神经(28.07±11.69)m/s;胫神经(24.27±10.95)m/s]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且优于甲钴胺片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病变主觉症状、血管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依帕司他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神经病变主觉症状TSS评分、血管功能指标、神经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麻木、刺痛、烧灼感、感觉异常、总分分别为(1.02±0.4)分、(1.08±0.45)分、(1.14±0.36)分、(1.32±0.44)分、(4.58±1.16)分,正中神经、腓浅神经运动潜伏期分别为(3.1±0.6)ms、(2.7±0.5)ms,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传导速度为(51.3±8.9)m/s、(53.4±7.4) m/s、感觉传导速度(53.2±6.9)m/s、(51.8±7.7)m/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神经病变主觉症状,改善血管功能和神经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胰岛素+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及不良反应,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8.25±2.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8±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6.57±3.84)m·s~(-1)、(43.02±2.71)m·s~(-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8±2.78)m·s~(-1)、(39.58±4.12)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3.02±2.84)m·s~(-1)、(40.82±3.42)m·s~(-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88±2.21)m·s~(-1)、(35.58±3.38)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肱指数为(0.98±0.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60/64),高于对照组的75.00%(4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疽汤口服联合活血通络汤熏洗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42-145
目的探讨消渴足浴方与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主要针对使用药物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血糖监测的干预,运用饮食干预、情志调节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针对使用消渴足浴方熏洗联合足部穴位按摩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入组前及出院时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干预后两组神经缺陷评分(NDS)变化情况,比较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统计干预前后两组诺丁汉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踝反射、大拇指振动感觉、针刺感觉、温度感觉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腓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诺丁汉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观察组与干预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消渴足浴方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治疗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状况,增强局部神经传导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红光照射联合下肢肌力训练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50例,采用红光照射治疗联合下肢肌力训练,对照组50例,仅行下肢肌力训练。统计分析2组临床疗效、下肢FMA评分、TCSS评分、SOD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数据。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0%,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 = 4.312,P = 0.038);2组干预后 FMA评分及SOD水平明显升高(P < 0.001),TCSS评分明显下降(P < 0.001),2组干预后FMA评分、TCSS评分及SOD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1);观察组干预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 < 0.05)。  结论  红光照射联合下肢肌力训练能够有效改善DPN患者神经病变状态,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进而增强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应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5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常规治疗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的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腓浅神经、腓肠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可恢复患者肢体的感觉,获得满意结果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田探芝  李悦维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12-1414,14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及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4月治疗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依达拉奉组)每组各3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的神经传导功能及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神经传导功能及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佳的效果,同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及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吴超 《医学综述》2014,(8):1505-150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不同上肢神经受累情况及分布。方法将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纳入DPN组,62例无周围神经病的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所有患者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波幅(SN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AMP),比较不同组别、不同神经的传导指标。结果 DPN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SC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5±3.9)m/s vs(54.3±4.3)m/s]、[(44.2±4.8)m/s vs(51.2±5.8)m/s]、[(46.1±4.0)m/s vs(53.3±6.1)m/s](P<0.05);DPN组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MC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6±5.5)m/s vs(54.3±4.2)m/s]、[(48.5±3.9)m/s vs(55.0±5.1)m/s]、[(48.9±4.6)m/s vs(53.1±4.8)m/s](P<0.05)。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异常率、运动神经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尺神经、桡神经(P<0.05),尺神经、桡神经感觉神经异常率、运动神经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运动神经(P<0.05)。结论 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上肢神经以正中神经受累最为严重,而感觉神经受累多于运动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5例DP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无DPN的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NCV、SNCV),从空腹血糖和病程入手,分析神经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和病程的相关性,并就其MNCV和SNCV在各神经的异常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上的MNCV及SNC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NCV以及SNCV上,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上的患者与空腹血糖低于7mmol/L的患者相比并未见明显差异,而病程5年以上者与病程5年以下者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观察组患者SNCV在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上异常率分别为60.00%、56.92%、69.23%,明显高于MNCV(分别为41.54%、38.46%、50.77%).结论:MNCV及SNCV与DPN患者的病程长短呈现正相关.在诊断DPN上,SNCV的敏感性优于MNCV,二者的测定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汪艳茹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85-86,89
目的探讨弥可葆、前列地尔和银杏达莫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血糖控制方法,采用弥可葆(500μg/次,1次/d)肌内注射治疗的患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弥可葆(500μg/次,1次/d)肌内注射、前列地尔(10μg/次,1次/d)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次,1次/d)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46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14 d,疗程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也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6.1%)明显高于对照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弥可葆、前列地尔和银杏达莫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还可以大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