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西安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COVID-19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的传播链,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 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发现4例普通型、1例危重症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危重症病例最终死亡。首例病例A于2020年1月31日发病,其他病例在首例病例发病后的1~13 d内发病,病例B、C和D、E分别为二、三、四代病例。 结论 家族聚集性疫情是COVID-19的防控重点,及早发现传染源,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隔离,防止传播扩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惠州市一起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为COVID-19疫情防控积累经验.方法 对该起疫情所有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鼻咽拭子、咽拭子、肛拭子和血液标本,对一般接触者采集咽试子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道广西首次发生的一起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详细收集和分析一家庭10名成员中7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放射影像学。结果 2020年1月18日居住在武汉的6名成员从武汉来到南宁,并与居住在南宁的4名成员一起生活。6名居住在武汉的成员有4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4名近期没有去过武汉居住在南宁的成员有3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7名患者年龄中位数37岁,其中包括一名11岁儿童。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为1~7 d。临床症状包括干咳(42.85%)、肌痛(42.85%)、发热(28.57%)、疲乏(28.57%)、咽痛(14.28%)、头晕(14.28%)、鼻塞(14.28%),没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例(42.85%),CD4+T淋巴细胞降低1例(16.67%)。5名患者肺部出现磨玻璃样病灶。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播。我们需要重视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加强家庭聚集性病例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发病特征,探讨其传播模式和传播指标,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西安市全部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聚集性疫情的发病特点,并估算其潜伏期和代际间距.结果 截至2020年9月6...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典型聚集性疫情的传播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SPSS软件对西安市典型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分析病例的代际传播和潜伏期。结果 西安市截至2020年3月31日累计报告COVID-19典型聚集性疫情8起,涉及确诊病例53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死亡1例;以聚餐聚会引起的疫情为主,占37.50%,总体罹患率为14.21%。疫情累计持续时间中位数 27 d,5个区的24个街道办事处/乡镇有聚集性病例,男性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均略多于女性,无症状感染者平均年龄(54岁)大于确诊病例(46岁)。疫情一代病例与二代病例的代际间隔平均为6.8 d(95%CI: 5.8~7.5),中位数为 5.6 d。由3起疫情推算的潜伏期平均为7.9 d。结论 西安市典型聚集性疫情以聚会聚餐型为主,应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自我防护和隔离,避免密切接触等措施,以减少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天津市某镇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家庭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并对该疫情运用的新型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COVID-19确诊、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对本起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实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溯源,为进一步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方法,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公安局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某健身房为感染来源的聚集性疫情,直接造成13例感染,间接造成38例感染,引起2起聚集性疫情,健身房会员的发病率为2.64%。结论加强对病例的溯源,隔离传染源,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周巾力  黄河秋  胡艳  姚慧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1):1078-108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试行第一版)》,对2020年1月13日—3月2日报告的2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及11例无症状感染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信阳市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共发生51起,首例病例有武汉等地旅行或居住史者31起(60.78%),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7 d,传染人数中位数为2人。包括家庭聚集45起(88.24%),混合聚集4起(7.84%),工作聚集2起(3.92%)。共涉及139例确诊病例及10例无症状感染者,占全市总病例数的52.28%。输入性病例48例(32.21%),本地病例101例(67.79%);一代病例85例(57.05%),二代病例63例(42.28%),三代病例1例(0.67%)。暴露史有共同居住生活的84例(56.38%),共同聚餐的51例(34.23%),工作场所密切接触的12例(8.05%),娱乐场所聚集的2例(1.34%)。结论 51起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为主;病例的暴露史多为有共同居住生活史和共同聚餐史;多数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病例有武汉等地旅行或居住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宁波市海曙区8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83例COVID-19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83例中男23例,女60例;平均年龄(54.8±16.4)岁,无死亡病例;90.36%的病例感染来源为本地传播,共发生20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  相似文献   

10.
夏宇  熊宇  李勤  杨琳  宿昆  赵寒  李柏松  陈熙  漆莉 《重庆医学》2021,50(7):1148-1151
目的 了解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20年1月1日至3月14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调查报告和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OVID-19聚集性疫情调查报告,分析重庆市COV...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河南省NCP的防控决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收集河南省及省内各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疫情信息、省内官方媒体及新媒体报道,整理、汇总省内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我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病例特点。结果截止至2020年2月7日,河南省累计确诊病例981例,累计密切接触者20 928例,累计医学观察者10187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于19~60岁,约占81.75%;男性患者比例略高于女性(54.09%vs. 44.58%);发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近一半的患者在3天之内得到确诊;56.31%的患者有武汉旅居史,24.23%和8.63%的患者有接触确诊病例史和接触疑似病例史,仅14.93%的患者在发病前接受隔离观察;39.38%的患者在确诊前进行过0~1次的就诊,57.74%的患者居住地位于城区。结论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大多数为输入性病例,春运期间人员流动是影响疫情发展的主要因素。实施严格的隔离政策可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家庭聚集性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与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特点、外周血细胞及胸部CT。方法:通过对家庭聚集性MP肺炎、家庭聚集性COVID-19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CT结果比较,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MP肺炎好发于低年龄段,干咳、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咽痛;胸部CT从肺门向外延伸肺野、累及多个肺叶并易实变。COVID-19好发于高年龄段,有基础疾病者并发症较多,发热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干咳、精神萎靡、胸痛、胸闷,胸部CT主要累及肺的外周,毛玻璃影多见。两者外周血细胞对比,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及C反应性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消化道症状比较少见;均可伴乏力。结论:家庭聚集性MP肺炎与家庭聚集性COVID-19在临床、外...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荆州市13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3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发病444例,死亡13例。单起疫情病例数范围为2~26例,平均3.36例。疫情起数居前三的是沙市区(32起)、公安县(20起)、洪湖市(20起)。疫情起数、病例数在1月26—28日达到高峰。男女性别比为1.02∶1;年龄中位数为51岁;职业以农民为主。71.96%的聚集性疫情有明确武汉市暴露史,61.71%的病例为本地感染病例。疫情暴露场所多样,86.36%为家庭暴露。疫情发生至发现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8.05 d,间隔时长中位数随周次逐步变短。结论 荆州市聚集性疫情规模较小,以家庭为主。疫情流行期,应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餐,生活起居尽量独立。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继续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对淄博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聚集性疫情中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2020年1月10日,为杭州务工返乡人员,最后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20年2月14日。共波及244人,发现14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男11例,女5例,23~84岁,年龄中位数为50岁,罹患率为6.56%(16/244)。疫情波及2个区县,4个乡镇,4个村居,8个家庭。潜伏期最长为10 d,最短为3 d,中位数4 d。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前发病11例,其中9例在小诊所就诊或自行服药。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数15 d,最长31 d,本次疫情共发生3~4代传播。 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输入病例,未及时就诊,通过家族成员春节期间相互拜年,多次暴露引起的家族性聚集性疫情,提示应加强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村居对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疫情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3月8日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隔离病区收治的93例COVID?19确诊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京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中累计本地COVID?19确诊病例最多的城市,确诊病例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男性占比55%,年龄以18~45岁居多,职业以企业职员、离退休人员、工商服务从业者为主,临床分型以轻型、普通型占绝大多数,占总确诊病例的97.5%。疫情初期以境内输入性为主,其中湖北疫区输入37例,占境内输入性确诊病例的82%,疫情中期以输入性病例基础上续发本地聚集性病例为主,2月19日—3月8日为本地疫情初步控制期。南京市本地COVID?19治愈率100%,未出现死亡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结论:南京市COVID?19疫情主要集中在主城区,人群普遍易感,疫情传播特点由境内输入性向本地续发聚集过渡,治愈率高,未出现死亡及医护人员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伊犁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伊犁地区防控COVID-19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在伊犁州定点医院确诊住院的2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男11例(40.7%),女16例(59.3%);年龄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描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74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74例确诊为COVID-19的连续住院患者,入组时间为2020年1月21日至2月11日,最终随访日期为2020年2月17日。收集并分析流行病学、人口学、临床、实验室、放射学、治疗和转归的数据。结果 74名COVID-19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2.7±19.1)岁,男性35例,女性39例。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时间为(5.1±2.8) d。有湖北疫区旅居史者39例(47.3%)、聚集性发病患者48例(64.9%)。常见症状包括发热67例(90.5%)、干咳20例(27%)。42例(56.8%)患者观察到淋巴细胞减少,35例(47.3%)患者观察到白细胞减少。放射学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斑片状阴影或磨玻璃样阴影。在所有74例患者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7例(9.5%),并发休克患者5例(6.8%),入住重症监护室11例(14.9%),治愈出院患者55例(74.3%),平均住院时间为(12.3±4.4)d。结论 COVID-19呈聚集性发病,少数患者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龄和基础病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