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记忆、运动及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影响.方法 选取134例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脑梗死治疗及认知改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丁苯酞口服方案,持续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记忆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ERP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0 d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7.2±4.9)分 vs.(25.1±4.1)分]、记忆力与回忆力评分总和[(5.5±0.5)分 vs.(4.9±0.5)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85.6±6.2)分 vs.(74.2±6.1)分]、P3波幅[(9.5±0.9)μV vs.(8.1±0.9)μ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在上述评估结果中,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N1、N2、P2、P3潜伏期检测结果则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P2、P3潜伏期检测结果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脑梗死治疗干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口服用药方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丁苯酞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帕金森病老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以美多芭(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治疗后8周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UPDRS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及ADL评分)、1 H-MRS指标(NAA/Cr与Cho/Cr)、氧化应激指标(SOD、NT-3、CRP、MDA)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6. 7%(χ~2=4.441,P=0. 035);2组的UPDRS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的更为明显(t=11.344、3.955、3.049、6. 865,均=0. 000);2组的NAA/Cr与Cho/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的更为明显(t=3.674/0. 000、2. 346/0. 011);2组的SOD、NT-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RP、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26. 803、7. 207、7. 089、7. 663,P均=0.000)。结论丁苯酞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氧化应激指标,效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87-1088
目的:探讨泰舒达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干预后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老年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按2型糖尿病治疗,按个体情况给予降糖药以及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美多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泰舒达进行干预,治疗12周后,使用蒙特利尔认知(MoCA)量表及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UPDRSⅢ)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各单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PDRSⅢ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泰舒达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帕金森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记录2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同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X~2=6.222,P<0.05);观察组UPDR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20.32±5.26)分vs.(35.12±5.11)分,P<0.05],而MMSE、MoCA、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92±4.78)分、(27.89±4.36)分、(75.39±4.58)分和(26.02±5.02)分、(24.12±2.78)分、(62.58±5.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PARK7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8±0.36)mg/L、(14.32±2.15)μg/L和(6.35±0.48)mg/L、(25.26±4.63)μg/L],而NT-3水平高于对照组[(32.25±3.78)μg/L vs.(24.98±4.2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PDD患者肢体功能运动及脑神经功能,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PARK7水平,提高NT-3水平,对PDD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塞通联合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06~2019.12我院ACI患者60例,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0例)接受丁苯酞治疗,联合组(30例)予以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MoCA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及全血高切黏度(HWBV)]。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PV及HWB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治疗ACI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关节运动疗法联合西酞普兰及多巴丝肼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永城市人民医院93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46例。药物组接受西酞普兰及多巴丝肼治疗,联合组在药物组基础上联合关节运动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认知功能(MMSE、MoCA评分)、抑郁状态(Beck评分)、生活质量(PDQ-39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高于药物组(均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Beck、PDQ-39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在西酞普兰、多巴丝肼基础上加用关节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帕金森病能显著减轻抑郁症状,恢复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依据给药方式不同将94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效果、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主神经量表(SCOPA-AUT)、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UPDRS、SCOPA-AUT、HAMD评分都降低,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MoCA、MMSE评分均升高,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均P<0.05)。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缓解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提高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MoCA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MoCA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BF、CB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CBF和CBV,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治疗的PD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予规范的PD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KD治疗。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3.0进行症状评定,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为(44.36±5.56)分,观察组为(38.38±6.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及满意度分别为(17.41±3.43)分、(19.77±3.26)分和84.6%,观察组分别为(15.31±3.38)分、(16.38±3.48)和9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退出治疗2例,对照组调整治疗方案4例。结论:KD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控制PD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临床运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帕金森病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症状改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血清载脂蛋白-J(Apo-J)水平、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智力[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Apo-J水平低于对照组,MoCA和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艾司西酞...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80-82+87
目的探讨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通过综合早期干预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运动训练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分(PDMS)、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前GMQ评分为(74.69±7.33)分,FMQ评分为(73.68±7.98)分,D区评分为(20.27±5.24)分,E区评分为(10.19±1.39)分,BBS评分为(26.44±4.11)分,干预后GMQ评分为(83.77±7.18)分,FMQ评分为(84.31±7.19)分,D区评分为(70.02±4.26)分,E区评分为(45.14±8.68)分,BBS评分为(35.02±5.02)分。对照组干预前GMQ评分为(75.12±8.09)分,FMQ评分为(74.09±7.11)分,D区评分为(20.56±6.31)分,E区评分为(10.22±1.64)分,BBS评分为(26.51±4.87)分,干预后GMQ评分为(79.44±7.66)分,FMQ评分为(79.01±6.99)分,D区评分为(60.09±5.69)分,E区评分为(38.49±7.44)分,BBS评分为(30.48±4.88)分。观察组干预后PDMS评分、GMFM-88评分、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情景式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运动发育情况,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止颤方加减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肝肾不足型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结合补肾止颤方加减口服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治疗前及治疗12周、24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7例患者脱落或剔除,对照组8例患者脱落或剔除,最终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12周、2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UPDR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对照组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UP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MSS、PDQ-39、F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NMSS、PDQ-39、F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肾止颤方加减可有效改善肝肾不足型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运动症状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眼球运动预测性控制能力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利用视频眼震电图记录24例早中期原发性PD患者(PD组)和24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可预测性眼球扫视运动,比较两组扫视的精确度.将PD患者预见性扫视(扫视潜伏期<80 ms)的精确度与MoCA评分、UPDRS运动部分评分和Hoehn-Yahr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可预测性扫视方案中,PD组和对照组预见性扫视的精确度较非预见性扫视的精确度均显著下降(P<0.01);PD组总体扫视精确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8);PD组预见性扫视精确度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00).PD组患者预见性扫视精确度与MoCA评分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485,P=0.016),与UPDRS运动部分评分和Hoehn-Yahr分级无相关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87和0.007,P=0.686和P=0.974).结论 PD患者预见性扫视功能较正常人明显下降,预见性扫视的精确度是反映PD患者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白质病变(WML)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5月—2020年4月原发性PD患者148例并根据是否伴有WML分为WML组83例、非WML组65例,根据Fazekas评分分为WML0级组65例、1级组25例、2级组30例、3级组28例.比较WML...  相似文献   

15.
杜静  吴小三  邱菊  高宗良 《安徽医学》2013,34(4):382-384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各项发生率及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对71例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进行非运动症状问卷(non-motor symptom quest,NMSQ)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估和相关信息登记,研究各项发生率、总发生数特点及其与病程、年龄、H-Y分期、性别、药物剂量等可能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98.59%的PD患者伴有NMS,以记忆力下降(70.4%)、便秘(67.6%)和注意力下降(66.2%)为最常见。PD患者NMS发生数平均为(11.50±4.95)项;轻度患者NMS发生数为(8.14±3.88)项,中度患者NMS发生数为(12.89±4.08)项,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P<0.001)。重度患者NMS发生为(17.85±3.24)项。PD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数与患者年龄(r=0.301,P=0.01)、病程(r=0.463,P<0.001)、H-Y分期(r=0.664,P<0.001)、UPDRS总分(r=0.545,P<0.001)呈正相关。结论非运动症状普遍发生在PD患者中,认知障碍及便秘、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非运动症状发生数与PD的严重程度相关。应重视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给予积极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病人血清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变化与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PD病人90例作为PD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2名作为健康组。比较2组血清CysC与UA水平,根据帕金森Hoehn-Yahr(H-Y)分期将PD病人分成H-Y≥3期组(n=36)、H-Y < 3期组(n=54)。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PD病人分成认知障碍组(n=49,MoCA < 26分)、非认知障碍组(n=41,MoCA≥26分)。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PD病人运动障碍程度,并分成轻度组(n=26,0~15分)、中度组(n=41,16~40分)、重度组(n=23,41~56分)。比较不同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病人的血清CysC与UA水平,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CysC、UA水平与H-Y分期、MoCA评分、UPDRS-Ⅲ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组血清CysC高于健康组,但血清UA水平低于健康组(P < 0.01)。H-Y≥3期组血清CysC、H-Y分期较H-Y < 3期组增高,血清UA较H-Y < 3期组降低(P < 0.01)。认知障碍组血清CysC较非认知障碍组增高,血清UA、MoCA评分较非认知障碍组降低(P < 0.01)。重度组血清CysC及UPDRS-Ⅲ评分较中、轻度组增高,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但重度组血清UA较中、轻度组降低,且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 < 0.01)。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D病人血清CysC与H-Y分期、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 < 0.05~P < 0.01),而血清UA与H-Y分期、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 < 0.05~P < 0.01)。结论PD病人血清CysC水平增高,而血清UA降低,且二者均与病人的病情分期、认知障碍、运动功能存在相关性,临床可将血清CysC、UA作为评估PD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高未  陈翔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76-2079
目的 分析与比较综合康复治疗对于不同儿童的运动能力与智力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温州育英儿童医院接受综合康复医治的偏瘫型脑瘫患儿共计69名,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仅接受传统手段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35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他们在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前后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患儿动作能发育商为(54.78±27.37)分,明显低于试验组患儿的(67.24±26.34)分,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发育商分别为(54.38±9.23)、(55.08±9.37)、(53.87±26.12)分,明显低于试验组的(65.24±8.34)、(67.24±26.34)、(66.19±25.54)分,P<0.05;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运动能力与智力水平的恢复优于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智力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行动能恢复效果优于智力水平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行动水平轻度缺陷及以下的患儿智力水平恢复效果优于行动能力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的患儿,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下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首次接受治疗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患儿。 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与行动能力的恢复,应当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康复治疗中。越早接受康复治疗越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治疗结果,因此患有偏瘫型脑瘫疾病的患者家长应尽早带孩子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ost-strok depression,PSD)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PSD患者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干预。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16周后(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 (LOTCA)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LOTCA和MoCA各项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周后随访,干预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LOTCA总分、MoCA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支持性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促进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有持续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恩必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予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口服恩必普(丁苯酞软胶囊),14 d为一个疗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比较其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为(5.81±1.94)分和(7.33±2.38)分,血清hs-CRP分别为(6.69±1.54)mg/L和(8.96±1.98)m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2.78±3.51)分、(12.64±4.86)分和(12.69±3.94)mg/L、(12.84±3.5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必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增效安神止颤2号方(ZAZ2)对帕金森病PD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102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ZAZ2组(n=65)与安慰剂组(n=37)。在服药前、服药1周以及服药13周后,分别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积分、帕金森病次要症状量表以及解析加速度记录仪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ZAZ2组UPDRS Part Ⅳ积分、非运动症状量表积分以及夜间的平均活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其体现身体内在活动能力的幂型自相关指数α也有改善。结论:ZAZ2能够改善PD患者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使患者获益;优化混乱碎片分析方法可作为评估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敏感、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