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闵行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方法 我们对闵行区2012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调查。结果 各类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范围为0.4296~2.1282mSv·a-1,均低于国家规定限值,从事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为2.1282 mSv·a-1结论 各类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均低于国家规定限值,但在个人防护上仍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8—2020年杨浦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分布情况,为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共监测2082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0 mSv·a-1;2020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低于2018年和201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4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超过5 mSv·a-1;诊断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0.20 mSv·a-1,高于牙科放射学、医学应用其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核医学人均年有效剂量0.34 mSv·a-1,高于其他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定级医疗机构人均年有效剂量0.14 mSv·a-1,低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杨浦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总体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应加强核医学及二、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将职业性外照射剂量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石嘴山市放射工作人员2001-2010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了解评价该市放射防护状况及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法对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的个人剂量计,定期回收进行测读,对不同时期放射工作人员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宁夏石嘴山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共951人次,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28mSv· a-1,其中96.64%人均年剂量当量值低于5 mSv· a-1结论 该市2001-2010年人均年剂量当量基本保持平稳,各年人均年剂量当量均值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当量限值的十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2012年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2012年辽宁省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监测区域内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 热释光剂量法监测,分析不同工种间个人剂量监测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监测值符合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要求;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7±0.53)mSv·a-1高于工业应用工作人员(0.71±0.59)mSv·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职业中,核医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010±0.387)mSv·a-1;工业应用中各职业人群个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加强医学应用,特别是从事核医学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的监测防护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及时送检个人剂量计;进一步规范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宜宾市翠屏区2009-2012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评价放射防护状况。方法 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GBZ128-2002),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进行定期监测。结果 宜宾市翠屏区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67 mSv·a-1,其中84.48%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1 mSv·a-1,X、γ射线工业探伤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高于医用X射线诊断,乡镇及个体医院高于区县级医院。结论 宜宾市翠屏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20 mSv·a-1,工作条件和环境是安全的,但仍应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职业人群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07—2017年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医院行政部门的放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采用热释光法测量,评价从事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其他医学类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用SPSS22.0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2007—2017年共监测666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62 mSv·a-1,集体剂量为34.51 man·mSv。2010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1.08 mSv·a-1;2011年大剂量值占比最高,为18.87%。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大剂量占全部工作人员的53.49%。监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最多,共263人次,且人均年有效剂量的平均值最高,为0.82 mSv·a-1,不同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满足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较低且逐年下降。介入放射学仍是高风险辐射岗位,且个人防护意识有待提高。放射技师及护理人员岗位流动性大,需加强此类人群的放射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7.
宝鸡市十年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宝鸡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评价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电离辐射危害程度及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法。结果 共测定2737人次,集体剂量当量为3488.48mSv,人均年剂量为1.27mSv·a-1,为最优化的水平(年剂量当量限值的1/10),其中从事X射线诊断人员的受照剂量最高,达1.50mSv·a-1,最低的为工业探伤人员,受照剂量为0.53 mSv·a-1,其中96.53%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当量低于5 mSv·a-1,集体剂量当量与人均年剂量当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该市放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年受照剂量较低且逐年下降,放射工作场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绵阳市不同种类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提高放射防护水平、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使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结果 2005~2009年绵阳市共有2 124人次接受了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5a间集体有效剂量为4.79 Sv·人,5a间人均年有效剂量为2.25 mSv·a-1,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4.17 mSv·a-1)及年剂量超标率(5.81%)均居各放射工种之首。结论 绵阳市放射工作环境较为良好,放射人员有较强自我防护意识,但应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监测连云港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方法 国家标准规定的监测方法。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剂量当量为0.71 mSv,小于5 mSv者占97.5%。不同放射工种剂量水平以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为最高(0.80mSv·a-1),X射线工业探伤工作人员为最低(0.17 mSv·a-1)。结论 不同类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为:乡级医院人员所受剂量最高,厂矿最低,其大小顺序为:乡级医院(1.17 mSv·a-1) > 县级医院(0.64 mSv·a-1) > 市级医院(0.40 mSv·a-1) > 厂矿医院(0.27 mSv·a-1)。  相似文献   

10.
沈青  崔茜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3):287-288
目的 分析近五年本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评价放射防护状况。方法 汇总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医用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和科研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45 mSv· a-1、2.619 mSv· a-1、3.074 mSv·a-1、0.653 mSv·a-1和0.527 mSv·a-1,介入放射学和临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高于其他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五年间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五年来,徐汇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和医院放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医院321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18—2020年介入工作类型、岗位、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信息,用SPSS 22.0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每年有效监测率分别为78.82%、81.65%和96.85%,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6.134,P <0.001);人均年剂量当量分别为0.142 mSv、0.142 mSv和0.265 mSv,2020年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2018年(H=24.562,P <0.001)和2019年(H=39.378,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0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介入临床医生组>介入护理人员>技师组(H=10.699、6.562,P <0.01);2020年心内科介入医生个人年剂量监测结果高于综合介入、神经介入、血管外科3个科室(H=35.530、37.614、35.496,P <0.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云浮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监管部门和放射工作单位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收集和分析2013—2018年云浮市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结果 2013—2018年云浮市共有2043人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总体监测率为95.7%,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a。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较高,分别为0.33 mSv/a和0.32 mSv/a,不同工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等级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值不同,其中乡镇级单位最高,为0.35 mSv/a,厂矿企业最低,为0.22 mS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013—2018年云浮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应加强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岗位、乡镇级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监管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防护现状,为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与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监测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利用X、γ散漏射线巡测仪451P检测DSA设备透视防护区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HT5"SS]2016年共监测介入放射工作职业性外照射757人,有效监测536人,有效监测率为70.81%,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29 mSv;2017年共监测1 123人,有效监测309人,有效监测率为27.52%,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47 mSv;2017年不同岗位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2,P<0.01);第二术者位总体空气比释动能率要高于第一术者位,且头部空气比释动能值均高于其他部位。结论 2016—2017年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处于较低剂量照射水平但有效监测率偏低;放射防护工作仍需不断完善,重点应加强对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及其管理人员的辐射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某γ辐照加工装置扩容后的辐射防护效果及运行安全性,保障环境辐射安全。方法 通过测量辐照装置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瞬时γ辐射剂量率、外照射累积剂量、贮源井水放射性核素含量、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等放射性指标,统计分析及核查运行系统故障率及安全保障系统的有效性等运行指标,评价该γ辐照加工装置扩容后运行的辐射防护效果和运行安全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扩容后辐照装置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瞬时γ辐射剂量率为0.042~0.55 μGy·h-1,γ外照射年累积剂量水平在0.07~0.97 mSv之间,贮源井水中60Co活度浓度未检出,工作人员年个人有效剂量在0.079~1.58 mSv·a-1,工艺系统运行故障率保持在0.5%~1.0%的水平,所有安全保障设施正常有效。结论 该设施扩容后辐射屏蔽设施防护水平可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公众人员和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满足低于1mSv·a-1和20 mSv·a-1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管理现状和水平,为加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统一设计调查表,把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培训、体检、持证、建档和个人剂量作为调查内容,统计方法使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 = 0.05,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医院共有放射工作人员1209人,其中男性682人(56.4%),初级职称603人(49.9%),中级职称449人(37.1%),高级职称157人(13.0%),本科及以上学历826人(68.4%),不同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性别、职称和学历分布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趋势性χ2检验结果显示,医院级别越高,放射工作人员职称和学历越高(P < 0.001);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个人剂量监测建档率和职业健康检查建档率均为100%,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率和持证率分别为98.5%和99.6%,不同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率和持证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个人剂量监测率和频次率为100.0%和93.7%;集体年剂量和平均年剂量分别为201.55 mSv·人和0.17 mSv;不同医院的平均年剂量(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级医院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显著高于其他医院(P < 0.05),不同岗位的平均年剂量(P <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和核医学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显著高于其他岗位(P < 0.05)。结论 医疗机构应完善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关系。方法 纳入本研究的放射工作人员921例,按工种分为放射诊断(n=481)、放射治疗(n=153)、核医学(n=83)、介入放射学(n=90)和工业探伤(n=114)5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微核检测。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5组放射工作人员间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09,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核医学组均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和工业探伤组(P<0.05),而且介入放射学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P<0.05),但微核率与个人年有效剂量间未见明显量效关系(P>0.05);不同体检类别间微核率比较,岗前组与岗中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26,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岗中组微核率有增加趋势(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仍存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发的遗传损伤,应进一步加强对介入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降低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RGD-3D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HP(10)监测,职业类别包括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牙科放射学、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等,采用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个人监测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汇总统计。结果 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73 mSv/a,所有监测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年剂量限值20 mSv,集体有效剂量为0.570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以介入放射学(0.375 mSv/a)稍高,其次为核医学(0.316 mSv/a),人数最多的诊断放射学为0.271 mSv/a,其余职业类别年有效剂量值均在较低水平;不同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相差不大,人均年有效剂量海安县(0.418 mSv/a)较其他地区稍高;二甲医院以下医疗单位监测剂量值(0.361 mSv/a)要高于二甲医院及以上医疗单位(0.182 mSv/a)和工业企业(0.143 mSv/a)。结论 2016年南通市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工作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整理2015—2017年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的青岛市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Hp(10)数据结果,对放射工作人员射线暴露和防护情况进行评估,为更好的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预防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类整理数据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对2861人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医疗机构2015—2017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依次为0.52、0.25和0.17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业企业2015—2017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依次为0.17、0.16和0.14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逐年降低,不同年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2017年各职业类别的放射工作人员间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和介入工作人员分别有3人和2人年有效剂量超出20 mSv/a。结论 青岛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人均年有效剂量逐年降低,各职业类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加强诊断和介入工作人员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