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性梗阻支架置入术作为外科手术前桥梁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 9月至2017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因结直肠癌性梗阻行结肠支架置入术作为外科手术前桥梁手术的30例患者(支 架组),观察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支架相关并发症,并与同期结直肠癌性梗阻急诊行外科手术的38例患者(急 诊手术组)比较,观察I期肿瘤切除率、造口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支架组30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 100.0%,临床成功率为 90.0%。支架组并发症包括出血2例(6.7%),术中发现微穿孔1例(3.3%),支架移位1例(3.3%), 支架置放后再闭塞3例(10.0%)。支架组I期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90.0%和68.4%,P<0.01)。支架组吻 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3.3%和10.5%,P<0.05);支架组造口率低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13.3%和44.7%, P<0.01);支架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20.0%和47.3%,P<0.01)。支架组平均住院日低于 急诊手术组(分别为20.0 d和24.5 d,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性梗阻外 科手术前置入结肠支架作为桥梁手术在方法上切实可行,且能明显提高I期肿瘤切除率,减少造口率,降低手术相关 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肠支架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短期手术效果和中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沂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7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支架组30例,急症组37例,另随机选取30例未梗阻的左半结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和中长期预后。结果 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TNM分期、肿瘤部位、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肠造口率、预防性小肠造口率、结肠造口率低于急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一期吻合率高于急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0,P<0.05)。支架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急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8,P<0.05)。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电解质紊乱、术后白细胞水平、术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收治的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行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的效果,以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基本组(30例,Ⅰ期切除Ⅱ期吻合手术)和研究组(30例,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血清因子水平、6个月生存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基本组,血清因子水平低于基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基本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两组术后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结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的患者行急诊Ⅰ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手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与住院的时间,并且改善患者炎性因子的水平,减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近期生存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9,(8):990-99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127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63)。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等胃肠功能及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13.527,P=0.000;t=-10.931,P=0.000),而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t=4.624,P=0.000)。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8,P=0.000)。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13.583,P=0.000;t=-7.884,P=0.000;t=-14.325,P=0.000)。术后,两组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t=8.111,P=0.000;t=6.804,P=0.001);观察组SF-36评分(81.32±21.47)显著高于对照组(74.21±17.89)(t=2.029,P=0.04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9%显著低于对照组15.87%(χ~2=4.323,P=0.038)。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翟刚 《右江医学》2012,40(1):4-7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并发症,以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微创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②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可靠,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不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工 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9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 机分为预置组和造口组,每组98例,预置组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造口组实施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保护性末段回肠造口,比较2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吻合口瘘、 肠梗阻、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预置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造口组,预置组患者手术 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造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分别有5例和6例出现 术后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11);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各有10例出现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824);预置组和造口组患者分别有1例和21例出现造口及造口还纳相关并发症,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8)。 结论:末段回肠预置腹壁下,能减少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手术相关并发症, 且不会增加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X线置放金属支架后择期手术与急诊外科手术相比,两者治疗可切除性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2年10月本院94例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经内镜联合X线临时置入金属支架,择期行手术治疗;64例行急诊手术治疗?比较支架组与急诊手术组的一期切除吻合率?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指标并观察支架置入操作成功率?临床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置入后接受剖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情况?结果:①支架组一期切除吻合率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组(96.67% vs 53.13%,P < 0.001)?支架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6.67% vs 25.00%,P < 0.05)?支架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与急诊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支架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分别为(156.13 ± 49.79)min,(3.60 ± 1.40)d,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支架组住院时间与急诊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②支架组中30例放置金属支架,操作成功率100%(30/30),临床缓解率96.67%(29/30),并发症发生率6.67%(2/30),支架置入后平均(8.9 ± 1.0)d行择期手术?支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明显多于急诊手术组(P < 0.01)?支架组中剖腹手术的手术时间短于微创腹腔镜术(P < 0.05),剖腹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微创腹腔镜术(P < 0.05),但剖腹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腹腔镜术的患者(P < 0.05)?结论:内镜联合X线置放金属支架可迅速?有效缓解结直肠恶性梗阻症状?经支架置入后择期手术与急诊手术相比安全性高,且增加一期切除吻合率,并减少并发症,可作为缓解结直肠恶性梗阻的一项有效治疗方法?剖腹手术仍是结直肠恶性梗阻支架置入后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支架置入,可使部分患者获得微创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3年 2月至 2008年 2月行结直肠癌切除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组(n=52)和开腹手术组(n=52), 对比两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性、医疗费用和随访结果 .结果 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 5例中转为开腹手术;术中失血量、术日输血人次、肠鸣音恢复时间、止痛药物用量、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切除标本边缘无癌细胞残留、清扫淋巴结总数和1、3、5年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微创、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费用高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切除术较之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公开发表的腹腔镜下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切除对比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 术应用情况的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采用Review Maneger 5.3软件对所纳入 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共621例患者,其中无辅助切口组(NOSE组)262例,传统腹腔镜组 (LAP组)3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OSE组明显较LAP组少(OR=0.31,95% CI:0.18~0.53, P<0.05)。对并发症进行亚组分析,其中切口并发症NOSE组较LAP组少(OR=0.15,95% CI:0.05~0.40,P=0.0002); 术后出血(OR=1.52,95% CI:0.38~6.18,P=0.55)、肠梗阻(OR=0.30,95% CI:0.09~0.98,P=0.05)、吻合口相关并 发症(OR=0.92,95% CI:0.28~3.07,P=0.89)、其他相关并发症(OR=0.63,95% CI:0.23~1.66,P=0.35)等亚组两组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MD=–0.66,95% CI:–1.33~0.01,P=0.05)、手术持续时间(MD=14.78,95% CI: –1.75~31.31,P=0.08)、术中出血量(MD=–12.81,95% CI:–40.36~14.74,P=0.36)、切除肿瘤大小(SMD=–0.40,95% CI:–0.87~0.08,P=0.10)、淋巴结清扫(MD=–0.49,95% CI:1.80~0.82,P=0.46)、随诊2年肿瘤复发(OR=1.15,95% CI:0.38~3.50,P=0.81)等指标NOSE组与LA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SMD=–0.62,95% CI:–0.82~–0.42,P<0.001)及术后恢复进食时间(SMD=–0.60,95% CI:–1.15~–0.05,P=0.03)NOSE组均较LAP组更早; 术后疼痛指数(MD=–1.49,95% CI:–1.97~–1.01,P<0.001)NOSE组较LAP组明显较低;且NOSE组具有更好的美容效 果(MD=1.37,95% CI:0.59~2.14,P=0.0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腹部无辅助切口结直肠癌切除可显著减少患者切口 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术后恢复,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可行、有效的 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探讨应用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 选取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5月—2016年12月收纳的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常规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常规开腹手术组30例采用常规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30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记录2组患者各自术中情况、术后排气、导尿管留置时间等近期疗效指标,记录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追踪患者5年生存率。 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开腹手术组,早期进行下床活动时间及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进食流质时间均早于开腹手术组,切口长度短,术后疼痛感评分低于开腹手术组,但住院费用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常规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直肠癌手术患者近期疗效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腹腔镜组并发症更低,安全性高(P<0.05)。 结论 腹腔镜治疗直肠癌手术根治疗效显著,手术近期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肿瘤根治率较高,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患者可尽早进行下床活动。腹腔镜治疗直肠癌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的32例结直肠癌患者,设立为LA组,另选择同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32例患者,设立为O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L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少于OA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是能迅速恢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老年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急诊一期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81例老年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切除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术后应用地塞米松10mg/d,2~3d)、对照组40例(术后常规处理),观察吻合口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吻合口瘘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恶心呕吐、肠梗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急诊行一期切除吻合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魏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34-35,38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二者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病理活检确诊的5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但与对照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少,术中需要输血患者少且术后应用吗啡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的肠鸣音恢复快、排气时间快、进食时间快、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手术对胃肠的干扰较开腹手术少,术后肠蠕动恢复快。对两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显示,腹腔镜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2个月的随访显示,腹腔镜组未发现切口种植,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1例;开腹组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2例,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学秀 《四川医学》2012,33(7):1250-1252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共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行腹腔镜手术40例,行开腹手术4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快,住院时间短,P<0.01或P<0.05.且腹腔镜组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腹腔镜组输卵管完全通畅率77.5%(31/40),要求生育者38例,1年内受孕率81.6%(31/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与开腹手术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腹腔镜治疗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72例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老年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n=36)与实验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36),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组织渗出、住院时间、进食时间、VAS评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切口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率、切口疝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随访2年,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较对照组保肛率显著要高(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特点,比较适用于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在根治效果上与开腹手术相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54-5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旨在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推广及应用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0.5±18.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32.4±22.6)m L,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3±0.7)d,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肠梗阻,对照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例、腹腔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2例、吻合口瘘4例、肠梗阻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30.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手术效果确切,较开腹手术具有较多优点,如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3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手术组78例行腹腔镜TME,开腹手术组76例行开腹TME;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 a无瘤生存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切口长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3 a无瘤生存率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