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内服联合温针灸、局部清创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清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内服和温针灸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溃疡总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 (interleukin 6,IL-6)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快,溃疡总面积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溃疡总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结论中药辨证内服联合温针灸、局部清创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可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速度,下调相关炎性细胞因子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优于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局部清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月我院骨病中心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5例,所有患者Wagner分级为Ⅲ级及以上,均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评估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患足创面愈合情况;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验证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足部皮温、疼痛、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足部血流指标、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和创面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失血量分别为(56.78±8.25)min、(35.49±6.13)mL;术后2例患者出现骨搬移切口皮瓣下积血,经血肿清除、加压包扎治疗后愈合良好,均未出现皮肤坏死、感染、骨折、外固定架松动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显示,骨搬移1周后,患足溃疡创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3~4周后溃疡创面面积明显缩小,6~10周后开始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35±2.37)周。1例患者于术后2周行坏死脚趾截除术,保肢率为97%;3例患者术后1年内足部溃疡复发,溃疡复发率为13.04%。术后3个月,患者VAS、TCSS评分、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在治疗糖尿病足中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方便选取该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所有资料,这50例患者包括Wagner分级:0~4级,下肢MRI或CT动脉造影均有腘动脉以下的血管闭塞、血流中断.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术中于患者胫骨中段行2 cm×12 cm的骨窗,术后第5天对骨窗进行横向搬移,促使骨块附近软组织再生,构建全新的微循环,以便于改善患肢血供.结果 对该次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之后微循环重建成功,溃疡得到逐步愈合,未出现经小腿截肢情况,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13.21±1.32)周;患者患足感染、麻木、疼痛等症状均逐步消失,胫骨搬移骨窗中位愈合时间(18.23±2.22)周;术前患者足部皮温(27.23±0.32)℃、疼痛评分(5.10±0.39)分,术后患者足部皮温(31.24±0.54)℃、疼痛评分(0.78±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足等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截肢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一种值得应用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4.
何亮  周洪翔  尹东  金哲  牛杨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74-1377
目的:探究胫骨横向搬移术联合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对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VSD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患肢踝肱指数(AB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足部血流指标(足背动脉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清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59.38%(P<0.05);治疗后,观察组ABI以及VEGF、bFGF、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足背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横向搬移术联合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高于单用VSD,可能与其增加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足部血供相关.  相似文献   

5.
畅秀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462-1463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患者运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均分为2组,观察组34例患者运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实施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运用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85.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腓浅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运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自拟汤剂联合木丹颗粒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汤药浴足联合口服木丹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各临床症状积分、神经传导速度及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汤剂联合木丹颗粒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速度,且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总结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例糖尿病足患者(2017年10月25日至2018年10月25日),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各10例,对比2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低。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患者加服木丹颗粒和甲钴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B1和腺苷钴胺;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究混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9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治的8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处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混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技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及下肢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64%,高于对照组61.36%(P<0.05);治疗前,2组患者创面面积大小、经皮氧分压和创面pH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大小和创面pH都比治疗前有所减小,经皮氧分压有所升高(P<0.05);且研究组创面面积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经皮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pH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糖尿病足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和峰值流速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糖尿病足患者的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量都比治疗前有所增加,峰值流速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峰值流速小于对照组(P<0.05);另外,2组患者治疗前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后2组患者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都有所上升(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快速改善创面愈合情况,纠正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提高下肢功能,两药相互辅助,具有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正颗粒对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后疼痛症状、溃疡愈合、下肢供血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足行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舒正颗粒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2组都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舒正颗粒,观察在疼痛症状积分、溃疡愈合程度、踝肱指数(ABI)、动脉流速、动脉内径方面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舒正颗粒治疗组明显改善疼痛症状积分、溃疡深度、溃疡面积、踝肱指数、动脉血流速度、动脉内径、血液流变学等(P<0.05~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舒正颗粒联合基础治疗对于促进糖尿病足介入术后患者溃疡愈合、疼痛及下肢供血的改善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常辰  李艳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5):792-795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8例2015年6月-2016年2月间武警浙江省消防总队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全血高切粘度(HBV)、全血低切粘度(LBV)]、临床症状积分(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和肢体无力感)、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胫前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并统计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2组TC、TG、HBV及LB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TC、TG、HBV及LB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肢体无力感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肢体麻木和刺痛感、肢端温度感觉障碍、肢端反射灵敏度、肢体无力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均较前明显加快(P<0.05),且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前神经的MNCV和SNCV水平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P<0.05)。 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木丹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 例.治疗组予口服木丹颗粒,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疗程2 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显著(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木丹颗粒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综合性优势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和未发生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肌电图腓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54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和54例住院不伴有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这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和未发生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肌电图腓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足组与对照组相比,双下肢肌电图腓神经传导速度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受教育程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白蛋白、踝肱指数(ABI)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性(P<0.05);与空腹C肽水平、血红蛋白、白蛋白及ABI呈正相关性(P<0.05).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吸烟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性(P<0.05);与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 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控制差、感染、吸烟、胰岛功能差、贫血、低蛋白血症及下肢血供差均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或发展的促进因素.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就应该注重血糖控制、积极抗感染、改善或保护患者胰岛功能、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同时需注重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及足病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疗程为2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周围神经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43.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56.85.2±10.41)m/s;胫神经(63.32±11.46)m/s]较治疗前腓总神经(22.35±12.23)m/s;胫神经(27.83±14.35)m/s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腓总神经(28.07±11.69)m/s;胫神经(24.27±10.95)m/s]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肢体气压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且优于甲钴胺片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2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运动与感觉神经波幅和潜伏期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各神经的异常率.结果 观察组不同损害程度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轻度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H反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损害和重度损害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中度损害和重度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及胫神经H反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具有显著性(P<0.05).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CV、SCV及F波异常率,尺神经MCV、SCV及F波异常率,腓总神经MCV 异常率、SCV 异常率、胫神经MCV异常率、F波异常率、H 反射异常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肌电图是评价神经和肌肉功能的一项重要手段之一,可有效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受损程度,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木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改善作用以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4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选取8周龄SPF级Wistar大鼠9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对照组(CON),其余78只进行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造模.取成模的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钴胺与胞磷胆碱片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均予降糖、降压、降脂治疗,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组联合应用甲钴胺和胞磷胆碱片,疗程共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有效率和周围神经传导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lc,HbA1c)、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改善均明显(P<0.05),而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长(P<0.05),治疗组增长幅度更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及胞磷胆碱片均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和提高周围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且两者联用有协同作用,能发挥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控制血糖、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 scale,VAS)、以及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尺神经的MCV、SCV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配合药物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减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症状,提高下肢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满足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