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理论估算131I放射性药物生产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和内照射剂量,与现场辐射监测结果比较,探讨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估算与评价方法。方法 以某一131I放射性药物生产企业为例,通过估算工作人员在分装、转移、包装以及转运四个环节工作人员全身和手部剂量率以及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对131I核素的摄入量,全面分析工作人员外照射和内照射剂量。结果 理论估算外照射最大受照剂量为3.23 mSv/a;实测推算工作人员外照射最大受照剂量为1.72 mSv/a,理论估算结果比监测结果保守;工作人员手部外照射受照剂量偏高112.3 mSv/a,约占年剂量限值的1/5;内照射剂量为0.23 mSv/a,占总受照剂量7.1%。结论 放射性药物生产131I项目对工作人员辐射影响分析时,工作人员手部受照剂量偏高,应采取必要的辐射防护措施,加强防护和管理;其次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不容忽视,应设计合理的气流组织,定期对气溶胶进行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院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的手部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现场调查核医学科操作人员的操作、防护用品穿戴以及现场防护情况,发放指环热释光剂量计监测核医学科分装、注射放射工作人员的手部剂量.结果 核医学科操作人员个人剂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年有效剂量最大为1.12 mSv,但手部最大年剂量可达41.3 mSv,接近国家标准中手部年剂量不超过50 mSv的要求.结论 该医院核医学操作人员的手部职业受照水平处在比较高的水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对手部剂量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25I粒子装载过程中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方法:选择测量粒子为前列腺癌治疗所用的14.8MBq的125I粒子,测量粒子周围的剂量率,按照平均装载速度及前列腺癌平均的植入粒数86粒,评估125I粒子装载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结果:在无屏蔽防护情况下,操作人员全身有可能受到高于剂量限值的照射。不同的操作方式,操作人员手部的受照剂量不同,分批倒出粒子装载可以降低手部的受照剂量,分批装载次数越多,手部的受照剂量越低。结论:建议在125I粒子装载中,在L型铅防护屏下或防护通风橱中进行,以降低全身剂量;采用分多次装载的方法,以降低手部的剂量。  相似文献   

4.
在核医学诊断中 ,通常使用99mTc放射性同位素药物作为显像剂 ,将其注射到病人体内通过SPECT或γ相机扫描显像达到对人体的骨骼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功能测试和疾病诊断。使用99mTc的放射性活度视患者的病灶不同而异 ,一般为10 7 10 8Bq量级。传统的使用方法为 :医院从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生产单位购买99mTc母液和各种配套的药盒或医用化学试剂 ,再由核医学科内的放射性药房自行淋洗制备分装而成。由于该放射性药物系液态 ,操作人员在制备、分装和注射过程中往往触及到放射性物质本身 ,同时在分装或给药过程中 ,稍有疏忽便会撒漏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99Tcm-MDP骨显像检查期间受检者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优化核医学技师工作中的辐射防护。方法 测量33例全身骨显像受检者注射99Tcm-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后,不同时间、不同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50例受检者注射99Tcm-MDP后身体不同部位(胸腹交界、骨盆、股骨中段和膝部)不同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结果 受检者注射99Tcm-MDP后4 h,距其3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是2 h的(59 ±11)%;距受检者1~7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随距离增加递次显著下降;注射99Tcm-MDP后4 h,距受检者3、5和7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约为1 m处的(18 ±1)%、(7 ±1)%和(2 ±1)%,P值均<0.001。在距受检者体表0.1 m处测量,受检者身体部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从高到底依次为骨盆、胸腹交界、股骨中段和膝部,P值为<0.05。骨盆部位距体表0.1和0.2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较体表处分别下降了(49 ±6)%和(63 ±6)%。结论 骨显像检查技师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进一步优化:适当推迟骨显像检查,以待受检者体内的辐射剂量进一步下降;引导受检者时,在确认受检者得到足够照顾的前提下,技师应尽量拉开与受检者之间的距离;给骨扫描受检者摆体位时尽量远离其辐射剂量最高的躯干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为诊断PHPT而行99Tcm-MIBI SPECT/CT显像检查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高频超声、CT结果对比,分别统计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将三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57例病人经手术及病理检查共确诊76个PHPT病灶。99Tcm-MIBI SPECT/CT显像、高频超声、CT敏感度分别为75%、69.73%、50.94%;特异度分别为93.75%、96.07%、95.08%;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57%、80.31%、74.56%。99Tcm-MIBI SPECT/CT显像敏感度、诊断符合率高于CT (P<0.05),99Tcm-MIBI SPECT/CT显像对异位PHPT病灶诊断的敏感度为100%。结论 99Tcm-MIBI SPECT/CT显像在PHPT病灶的定位中有较高的价值,是术前定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估算接受18F-FDG(18F-2-deoxy-D-glucose)和18F-FET(O-2-18F-fluoroethyl-L-tyrosine)PET-CT全身检查受检者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方法 使用两种PET-CT扫描协议进行全身显像。PET部分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利用基于医学内照射剂量(Medical Internal Radiation Dose, MIRD)计算模式的计算程序IDAC 2.1进行计算,CT部分的有效剂量和器官剂量利用VirtualDose软件计算,PET和CT剂量之和为受检者总的有效剂量。结果 在常规PET-CT扫描中,男性受检者受18F-FDG辐射所致的有效剂量为(4.81 ±1.04) mSv,女性受检者为(6.09 ±0.73) mSv;男性受检者受18F-FET辐射所致的有效剂量为(2.67 ±0.38) mSv,女性受检者为(3.21 ±0.38) mSv;CT部分男性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5.63 ±0.32) mSv,女性受检者为(5.51 ±0.29) mSv。18F-FDG PET-CT检查男性和女性受检者所受总有效剂量分别为(10.44 ±1.09) mSv和(11.60 ±0.79) mSv。18F-FET PET-CT检查总有效剂量分别为(8.30 ±0.50) mSv和(8.72 ±0.49) mSv。在诊断性CT扫描中,CT扫描致男性受检者的有效剂量为(16.28 ±1.01) mSv,女性受检者为(13.49 ±0.72) mSv;18F-FDG PET-CT检查男性和女性受检者总有效剂量分别为(21.09 ±1.45) mSv和(19.58 ±1.03) mSv。18F-FET PET-CT检查总有效剂量分别为(18.95 ±1.08) mSv和(16.70 ±0.81) mSv。结论 不同的PET-CT扫描参数致受检者受到不同大小的辐射剂量,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受检者的实际情况,优化PET和CT的采集参数,降低受检者剂量,实践辐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99Tcm-MIBI显像的相关性,计算血清钙、磷和PTH的Cut-off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9月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234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和血清PTH、钙、磷等生化检查。结果 原发性(PHPT)和继发性(SHPT)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PTH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10.93(122.60~529.20) pg/mL和1842.501342.502345.00) 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10.83,P = 0.000),SHPT组显著高于PHPT组。PHPT组和SHPT组血清钙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86(2.65~3.15) mmoL/L和2.43(2.32~2.58) 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7.52,P = 0.000),PHPT组显著高于SHPT组。PHPT组和SHPT组血清磷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80(0.64~1.03) mmoL/L和2.26(1.97~2.63) 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10.15,P = 0.000),PHPT组显著低于SHPT组。将年龄、性别、PTH值、钙值、磷值作为自变量,MIBI显像结果作为应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TH值为PHPT组的影响因素(OR: 1.012,95%CI:1.002~1.023),相关性分析得出r = 0.60(P = 0.000);SHPT组无相关因素。绘制PHPT组99Tcm-MIBI影像显像结果ROC曲线,对应最大曲线下面积0.91,计算Cut-off值为113.1 pg/mL。绘制PHPT组和SHPT组钙值、磷值与PTH值散点图,相关性分析得出PHPT组:钙值与PTH值具有中度相关(r = 0.64,P = 0.000),磷值与PTH值具有低度相关(r = -0.28,P = 0.032);SHPT组:钙值与PTH值具有低度相关(r = 0.17,P = 0.03),磷值与PTH值无相关性(P = 0.15)。结论 PHPT组血清PTH水平与MIBI显像结果具有中度相关性,血清PTH水平越高MIBI显像阳性率越高,MIBI显像对应的分界值为113.1 pg/ml。PHPT组血清Ca水平与血清PTH水平具有中度相关性,而SHPT组血清Ca水平与血清PTH水平具有低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剂量重离子辐射(LDR)对小鼠造血系统的适应性反应特征。方法对小鼠给予大剂量(2.0 Gy)12C+6射线照射前预先采用0.050,0.075 Gy 12C+6离子束全身照射,其中一批小鼠24 h处死,测定外周血指标、脏器系数、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DNA含量;第二批小鼠接受大剂量(2.0 Gy)全身辐照后观察其30 d存活情况。结果与大剂量直接照射组相比,0.050Gy低剂量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骨髓DNA含量升高,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降低(均P<0.05~0.01),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0.075 Gy低剂量照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与照射对照组比较有一定下降,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剂量碳离子束照射能拮抗大剂量照射后引起的骨髓细胞损伤,对造血组织产生适应性反应,对重离子治疗肿瘤及放射防护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并对其辐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提出合理化的辐射防护建议。方法 本次用于场所防护检测采用100粒单粒活度为0.8 mCi的125I粒籽源;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研究采用的单粒粒籽源出厂活度为0.85 mCi;采用点源模型对不同分工的医务人员受照剂量进行理论计算;同时使用TLD对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测量,使用AT1121型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对场所进行布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医务人员的受照剂量。结果 术前分装人员,在佩戴0.025 mmPb铅防护手套的情况下手部剂量将降低为5.02 mGy/a;术中手术人员手部剂量将降低为3.01 mGy/a;对于术后护理人员而言,100粒粒籽源在植入深度为2 cm,穿戴0.25 mmPb铅衣的情况下,年受照剂量将降低为0.013 mGy/a。单粒125I粒籽源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结果表明距离源30 cm以外基本为本底水平。针对单粒粒子源周围剂量率分布,使用点源模型以及TLD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点源模型计算结果较TLD实验测量结果较大,距离越近,相差越大;距离越远两者结果越接近。对于治疗场所而言,使用点源模型以及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点源模型较实测结果较大。结论 针对单粒125I粒籽源,距离较近时需看作线源,而非点源,因此在距离较近时,点源计算模型较实测结果较大;随着距离的增加,点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越来越接近。建议分装、手术人员、护理病患的护士穿戴防护用品;放射性粒籽植入的患者在手术后穿戴铅围裙或在手术部位覆盖铅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进行全面评估,为规范约束患者出院后的行为活动及建立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从输注药物开始,按时间顺序列出患者在治疗及其后的日常活动中的各事件时间节点,对应列出事件中可能的受照人员、接触距离和接触时长;用177Lu-Dotatate说明书中的体内动力学数据估算各时间点患者体内177Lu活度;使用GBZ 120—2020中的照射剂量公式估算患者对周围人员的照射剂量。结果 对患者177Lu-Dotatate门诊或住院治疗每次用药7400 MBq,并重复4次的情况估算累积照射剂量:给出了医护人员、公众、同事、陪护人、成人家属、3~10岁儿童家属的累积照射剂量,并给出了满足国标中相关人员剂量约束值时应采取的规范约束行为。对国标要求孕妇及3岁以下家属应避免接触的情况,提出了实现此要求的条件。结论 从放射防护角度,在对177Lu-Dotatate治疗患者出院后的行为加以规范约束的前提下,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治疗都是安全可行的;若不限制约束患者出院后的活动,则对家属、公众及同事造成的照射剂量都可能会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剂量限值或约束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模拟测量125I粒籽植入治疗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工作人员的防护提供辐射剂量学数据。方法 根据现场调查中接触粒籽源环节,模拟125I粒籽植入手术过程,植入前及植入后,分别测量距离其0.05 m及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植入时,分别将10粒、50粒、100粒、150粒125I粒籽源置于治疗床上,分别测量0 mm、1 mm、10 mm、20 mm固体水以及0.25 mmPb的铅方巾覆盖粒籽源的条件下,距离床边10 cm处头部、胸部、腹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头部、胸部、腹部分别代表距地高度155 cm、125 cm和105 cm。手部代表距离辐射源0.05 m。结果 粒籽源活度测定时,井型电离室0.05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46~0.64 μSv/h。粒籽源装入植入枪后,其表面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5.7~16.3 μSv/h,所检测的其余各阶段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为本底辐射水平。粒籽植入过程中,随着所植入的粒籽数量的增加,工作人员操作位置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均随头部、腹部、胸部、手部顺序递增。但随着固体水厚度的增加,各操作位置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顺序递减。当粒籽源覆盖铅方巾后,其表面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均为本底辐射水平。结论 操作125I的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虽未超过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但处于较高的水平,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较大或高剂量辐射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对低剂量辐射所引起生物学效应的认识还很局限。研究表明适应性反应是低剂量辐射诱导细胞产生的效应之一,并涉及DNA损伤反应、免疫/炎症反应和抗氧化反应等多种机制。本文就低剂量辐射适应性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钇[90Y]树脂微球介入治疗项目的辐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相关文献和90Y-树脂微球药品说明书中的数据,估算患者90Y-树脂微球3 GBq药量介入治疗时,排泄物中的90Y含量和患者对周围人员的照射剂量,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评估90Y-树脂微球介入治疗项目的辐射安全性。结果 给出了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和同室病友的受照剂量,均在职业人员及公众的约束值内;评估了患者排泄物直接排入普通下水道的安全性,满足我国现行的排放控制值;给出了患者出院后对家属、公众同事的照射剂量,在允许的约束值内;并对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接触的情况列出了避免接触的时间和距离要求。结论 90Y虽只发射β射线,但在人体内会因韧致辐射而发出连续X射线;在普通病房开展钇[90Y]树脂微球住院治疗项目就辐射安全性而言是可行的,对非放射性工作医护人员需注意控制病人数量;患者出院后的活动除要避免接触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