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风热感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饮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塞流涕消失时间(3.02±0.32)d、咽痛消失时间(2.38±0.60)d、退热时间(1.59±0.21)d及咳嗽消失时间(3.33±0.79)d均短于对照组的(4.12±0.70)、(3.15±0.74)、(2.37±0.50)、(4.23±0.7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及咳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热感冒患者采取中药饮片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症状消失更快,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的对比差异。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记录的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同时期的120例患者及9例中药房配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药饮片处方数量显著大于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数量;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的出错率及发药出错率均显著低于中药饮片的方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配方颗粒在取药便利、剂量准确性、安全性、服药便捷度及携带方便程度上均优于中药饮片,对比差异显著(P0.01),但中药饮片的性价比却显著优于中药配方颗粒。药物配制人员选择更偏向于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方式。结论: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方式各有优劣,中药配方颗粒的便利性等优势更明显,但仍有不足的地方,应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各个症状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风热感冒患者10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服用相同配方组成的传统中药饮片,服药方法和用药疗程均相同,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在治疗风热感冒引起各种症状时,总有效率与传统中药饮片相似,能显著改善风热感冒所引起的各个症状。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在治疗风热感冒引起各种症状时可以替代传统中药饮片,且服用及携带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风热感冒患者接受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 76例风热感冒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各38例.参照组实施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实验组实施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咳嗽、咽痛、发热、流黄涕消退时间分别为(1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与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药房2017年4月~2018年4月使用中药普通饮片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本院药房2018年5月~2019年5月使用免煮中药配方颗粒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发药出错率、内部调剂出错率、调剂方式评价、工作质量评价、患者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药出错率0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部调剂出错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携带存储方便、食用便捷、安全卫生、取药用时短、药品剂量准确、取药便捷占比分别为98.00%、94.00%、80.00%、96.00%、96.00%、9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6.00%、70.00%、60.00%、64.00%、84.00%、7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价格实惠占比为70.00%,低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规格限制大、药物浪费多、卫生条件好、药品剂量准确、工作强度小、工作效率高占比分别为2.00%、4.00%、98.00%、94.00%、80.00%、86.00%,均优于对照组的14.00%、16.00%、84.00%、80.00%、62.00%、6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应用于临床的价值优于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调剂便捷且出错率少,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对比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750例行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和2600例行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患者中各抽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选取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n=300)采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对照组(n=300)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平均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7%(281/300)、70.67%(212/3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0/30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3.56±2.5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12±3.12)d,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实验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5.52±3.16)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31±3.56)d,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实验组平均治疗费用为(586.78±56.7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6.78±112.56)元,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上见效更快,治疗费用更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药物经济学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效果。方法:在药物经济学原则下,对药师调配、卫生学状况、患者认可度进行对比,结合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成本分别为125.08元、137.57元;有效率分别为80.65%、96.78%;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5、1.42。结论: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改进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配方成本,患者对调配的准确性、卫生程度和知情度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小包装饮片与配方颗粒的使用优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以参加中药房饮片与配方颗粒调剂应用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有关小包装饮片与配方颗粒研究与应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散装中药饮片对比,中药小包装饮片与配方颗粒可提高调剂效率,养护存储便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在临床中产生较好的效果,有利于中药调剂的改革,推进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关节炎和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饮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6.36%(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P<0.05)。结论在临床的患者中药的应用中。中药配方颗粒的吸收效果更佳,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低,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疏肝理气类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肝郁气滞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8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中药配方颗粒方便服用,但价格相对更高,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中药调剂操作是确保患者中药使用饮片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中药调剂是指中药调剂人员根据医生所开中药饮片处方,将中药饮片按照调剂操作规程,及时准确的调配,以及向病患者发放药物并指导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药调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中药治疗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在中药调剂中的工作经验,对中药调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探究中药调剂过程中必须注意的细节问题,确保照方抓药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以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风热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甲组实施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乙组实施炮制前分档、丙组实施水处理前分档。对比各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乙组的75.00%、丙组的7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在不同中药炮制方式下治疗风热感冒患者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炮制中药饮片前需采取炮制前和水处理前分档,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培海 《北方药学》2013,(3):118-118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及改进策略,保障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方法:回顾我院四年来中药房中药饮片调剂的全部中药处方,将审方改进前调剂的处方设为对照组,改进后调剂的处方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差错率。结果:对照组共出现214次各类型调剂差错,差错率为1.17%,观察组共出现2例调剂差错,差错率为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直接影响各道中药饮片调剂程序,决定中药调剂质量,影响患者疗效及用药安全,规范地改进策略可有效减少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风热感冒患者予以中药颗粒剂与饮片汤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为患者收治时间,在我院收治的风热感冒患者中选取48例患者参加本组实验。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均分,各组24例。将服用中药颗粒剂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服用中药饮片汤剂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2组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短,组间差异显著(P <0.05);对两组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P <0.05。结论对于风热感冒患者采取中药颗粒剂治疗的效果相比于采取中药饮片汤剂治疗的效果较低,但中药颗粒剂具有易储存、易携带的优点,针对效果比较还不能代替中药饮片汤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大承气汤中药传统饮片与颗粒治疗痞满证的效果.方法100例痞满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大承气汤中药传统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大承气汤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1.89±0.57)分低于对照组的(2.53±0.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痞满证采用大承气汤中药颗粒剂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促进症状更显著地改善,而且较中药传统饮片更方便服用与携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同等剂量的中药颗粒剂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风热感冒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中药颗粒剂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药饮片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等剂量的中药饮片汤剂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要优于中药颗粒剂,但是颗粒剂使用更加便捷,因此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意愿及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中药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治疗期间,中药师在中药调剂中未实施中药处方分析;观察组58例治疗期间,中药师在中药调剂中实施中药处方分析,比较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2.25±0.62)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4±2.14)次;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14±10.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4±11.1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处方分析有助于中药调剂中的患者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改进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12月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33 501张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开始实施PDCA管理,随机抽取2022年1月~7月中药配方颗粒处方14 234张作为观察组。通过对比PDCA实施前后影响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质量的因素,评估PDCA循环在改进中药配方颗粒剂质量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装量差异、贴错标签、忘放药盒、调剂差错、加药差错及机器故障发生等方面均有所减少,调剂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平均调剂时间低于对照组(P <0.05),盘点差异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中药配方颗粒剂调剂质量管理水平,并且有效降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差错发生率,缩短调剂时间,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盘点差异,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谢玲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21):2664-2668
摘要:目的 探索门诊中药房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化调配质量的影响因素,改进以提高药师的调配质量,提高中药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2018年5月-10月我院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情况作为对照组,将运用了PDCA循环模式管理的2018年11月-2019年3月调剂情况作为观察组,采用Excel表数据管理,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调配质量影响因素利用CMHχ2卡方检验,调配时间均值利用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调配时间明显缩短(P<0.01),从4min 13s缩短至3min 16s。颗粒装量差异减少(P <0.01),药师粘贴标签差错率降低(P <0.01),忘记放置药盒的情况减少(P <0.01),加药差错、机器故障、发药差错的次数也减少。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调配质量提高,差错率减低,患者满意度提高,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用于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化调配的管理,亦可为其他机构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智能化调配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20.
莫望春 《北方药学》2016,(11):83-84
目的:对比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中药治疗,但剂型不同.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中药饮片,观察组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下降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80.00%,与对照组的76.6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并不弱于中药饮片,且具有便于长期服用、服用方便等优势,应用中药饮片不便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中药配方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