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PM2.5对小鼠泪膜功能和角膜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只.B组采用5 mg·mL-PM2.5混悬液滴眼,A组采用PBS滴眼,每天4次.分别在干预后1d、4d、7d对各组小鼠进行泪膜功能检测,包括泪液分泌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并于干预后7d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情况.结果 干预后4d、7d,A组泪液分泌量、BUT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B组泪液分泌量、BUT较干预前明显分别减少和恶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后7d,A组FL评分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FL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干预后7d,A组上皮细胞层数为(4±1)层,而B组上皮细胞层数为(7±1)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整个角膜FL着染明显增加,角膜表面上皮细胞层损伤,层数增厚.结论 PM2.5会影响小鼠泪膜功能,损伤小鼠角膜上皮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埃罗替尼对小鼠角膜上皮组织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6只不作处理为空白对照.实验组使用20 μmol·L-1埃罗替尼液滴眼,对照组采用PBS滴眼,每天4次.分别在干预后1d、7d、14 d对各组小鼠进行荧光素钠(fluorescent,FL)染色及评分.干预后14 d取小鼠眼球,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及细胞的结构变化.提取角膜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F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1d、7d、14 d,实验组FL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对照组FL评分与干预前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FL评分在干预后1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L评分在干预后7d、14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小鼠角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层数增加;电镜下见角膜上皮表层细胞形态不规则、脱落,微绒毛减少、消失;表层上皮细胞的桥粒、半桥粒连接数目明显减少.实验组角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明显发生变化,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罗替尼会引起小鼠角膜上皮的组织结构及细胞超微结构损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化来影响角膜上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2滴眼液对苯扎溴铵导致的小鼠眼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SPF级BALB/c雄性小鼠30只,均取小鼠右眼作为实验眼。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其余的6只则作为空白对照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采用1 g·L-1苯扎溴铵滴眼液+H2滴眼液滴眼,对照组采用1 g·L-1苯扎溴铵滴眼液+生理盐水滴眼,中间均间隔10 min,每天4次。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 d、7 d、14 d观察各组小鼠的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 Ⅰ 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 test,FL)评分,并于干预14 d后取小鼠眼球,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角膜上皮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干预1 d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 Ⅰ t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的S Ⅰ t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14 d后,对照组S Ⅰ t与干预前相比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S Ⅰ 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S Ⅰ t均大于对照组。干预1 d后,两组BUT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BUT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14 d后,对照组BUT与干预前相比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BU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BUT均长于对照组。实验组干预1~14 d角膜变化不明显,对照组干预1~14 d后FL染色区域增加。干预后 4 d 和 7 d,两组F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角膜上皮细胞表面可见密集排列的微绒毛和微皱襞,而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微皱襞部分平坦或出现融合、缺失。结论 H2滴眼液能通过保持角膜上皮的完整性从而改善干眼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蒙脱石滴眼液对小鼠泪膜功能和角膜上皮厚度的影响。方法 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12只。A组用15 g·L-1蒙脱石混悬液滴眼,B组用等量PBS滴眼,每天3次。分别在滴眼前和滴眼后1 d、4 d、7 d对2组小鼠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检测和角膜荧光素(fluorescein,FL)染色评估,滴眼后7 d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OCTA)进行角膜分区,分别测量2组小鼠不同区域角膜上皮厚度。结果 A组与B组泪液分泌量有差别(F=19.731,P=0.009),A组较B组泪液分泌量低,泪液分泌破坏显著,且2组泪液分泌量的差别有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变大的趋势;滴眼后4 d和7 d,两组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7、5.695,P=0.026、0.009)。A组较B组BUT缩短(F=22.432,P=0.001),泪膜破坏明显,且2组泪膜破坏程度的差别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有变大的趋势,滴眼后4 d和7 d,两组BU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53、5.695,P=0.024、0.009)。A组较B组角膜FL染色评分增加(F=14.753,P=0.003),角膜上皮细胞损伤明显,且2组角膜FL染色的差别有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变大的趋势,滴眼后4 d和7 d,两组F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36、9.864,P=0.031、0.012)。滴眼后7 d,与B组相比,A组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均变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蒙脱石滴眼液会破坏小鼠的泪液分泌功能和泪膜稳定性,并损伤小鼠角膜上皮细胞,使角膜上皮变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裂解液对苯扎溴胺诱导的小鼠干眼的影响与其干眼治疗效果。方法 取健康成年BALB/c小鼠36只,在无菌恒温条件下喂养。用苯扎溴胺滴眼液给小鼠滴眼制作干眼模型,并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B组。A组小鼠用PRP滴眼、B组小鼠用生理盐水滴眼、模型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对3组小鼠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S Ⅰ 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以及泪液蛋白测试,并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3组小鼠角膜上皮基底膜细胞炎症反应情况和基底膜下神经的分布(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2周)。结果 A组SIT及FL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干预1周后和干预后2周,比B组和模型组均有较大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2周后,A组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较干预前升高(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且与B组和模型组相比,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分支数量明显增加,曲率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2周后,A组上皮基底细胞和炎症细胞密度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RP滴眼液可以减少苯扎溴铵滴眼液的眼表副作用,并能通过维持小鼠泪膜的稳定性和保护角膜的完整性而控制炎症,改善干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105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1周后研究组角膜荧光素染色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62%,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MSC-Exo)治疗小鼠干眼的效果。方法 选取32只(64眼)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各8只。除D组不予处理外,其余24只均给予2 g·L-1苯扎氯铵滴双眼,连续14 d,各建立中重度干眼模型。造模结束后,A组用25 g·L-1MSC-Exo滴眼液点眼,B组用磷酸盐缓冲液点眼,C组为阴性对照组,造模后不予处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7天进行小鼠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包括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Ⅰtest,S Ⅰ 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荧光素染色评分(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测定。于相应时间点收集其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A、B、C三组S Ⅰ T、BUT及FL(FL仅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时间点S Ⅰ T、BUT A、B、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第7天,A组S Ⅰ T较B组、C组明显增加,A组BUT较B组、C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第7天,A组S Ⅰ T较B组,C组明显增加,A组BUT较B组、C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A组S Ⅰ T、BU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为P<0.05),F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B组S Ⅰ T、BUT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造模后未行治疗;D组未行任何处理,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均为P>0.05)。电镜观察可见:A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呈指状突起,微绒毛数量多,排列整齐;B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紊乱;C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可见明显减少、脱落、缺失,排列紊乱;D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形态呈指状突起,排列整齐,数量多;C组与A组和D组有很大差异。结论 MSC-Exo滴眼液对小鼠干眼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望为临床干眼的治疗带来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48眼),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只(16眼)。除C组正常对照的8只不予处理外,其余16只均用1 g·L-1苯扎氯铵滴双眼,连续2周,建立中重度兔干眼模型。A组为实验组,于造模结束后予以置入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B组为模型组,造模后不予治疗。分别在干预后0周、2周、4周、6周观察实验兔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包括Schirmer泪液分泌试验(S Ⅰ 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根据分组于相应时间点收集其角膜及泪道组织,行HE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情况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A、B两组造模结束后泪液分泌量分别为(9.88±1.54)mm、(9.66±1.64)mm,BUT分别为(3.25±0.50)s、(3.50±0.58)s,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植入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后2周,其泪液分泌量增加为(13.75±1.61)mm,BUT增加为(6.50±1.29)s,角膜FL评分由(4.424±1.178)分减少为(2.132±1.175)分,3种干眼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植入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后4周,A组和C组泪液分泌量、BUT、角膜F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电镜观察可见A组、C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呈指状突起,微绒毛数量多,排列整齐,细胞连接排列规则;而B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紊乱,可见微绒毛脱落,细胞连接破坏。结论 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对兔干眼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望为临床干眼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Visi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诊断为干眼并使用人工泪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4周后仍有症状并再次评分为中度以上干眼的患者32例(64眼),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32眼,治疗组使用泪小管塞栓联合人工泪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继续使用人工泪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随访6~12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干眼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得分、眼表综合分析仪中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指数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 a,主观症状问卷调查评分治疗组由术前(16.95±5.12)分降至(4.36±0.16)分,对照组由术前(17.22±5.20)分降至(5.50±0.29)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指数、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在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泪河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眼红指数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泪膜破裂时间更长,泪河高度改善更为明显,眼红指数评分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更低。结论 Visi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Visi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的临床疗效更加客观、简便。  相似文献   

10.
10 g?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聚维酮碘对大鼠眼表结构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左眼使用生理盐水滴眼为A组,右眼使用10 g?L-1聚维酮碘滴眼为B组,均为每天2次,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 d、4 d、6 d、8 d、10 d、12 d、14 d用裂隙灯观察角膜形态,并计算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炎症指数以评估干眼的临床指标改变,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组角膜组织结构,干预后14 d完成临床指标记录后,取眼球组织行病理学检查,HE染色观察角膜各层结构,PAS染色观察结膜杯状细胞情况,PMN/ED1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在角膜组织层间的浸润情况。结果 裂隙灯检查结果显示,干预后14 d B组大鼠角膜上皮粗糙,荧光素染色阳性,呈点片状着染。干预后6 d、8 d、10 d、12 d、14 d,与A组相比,B组BUT均明显缩短、泪液分泌量均明显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炎症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B组角膜上皮层及基质层可见炎症细胞浸润。HE染色结果显示,B组角膜上皮细胞层数增多,上皮厚度增加,基底细胞呈现“空泡样”结构。PAS染色结果显示,B组结膜PAS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降低,结膜上皮增厚,细胞层次增加。PMN/ED1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B组角膜上皮层及基质层可见炎症细胞聚集。结论 10 g?L-1聚维酮碘局部滴眼可引起实验大鼠眼表结构损伤和泪膜稳定性下降,聚维酮碘的眼表毒性有必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早期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对眼表和泪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到10月来我院近视防控门诊就诊并接受角膜塑形镜验配的近视患者59例(118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9例58眼(戴镜后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对照组30例60眼(不使用任何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药物)。分别于戴镜前及戴镜后1周、1个月进行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泪膜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检查以及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结果 对照组戴镜后1周和1个月时角膜上皮着染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6.7%,试验组分别为10.3%和8.6%;两组间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在戴镜后1周和1个月的LLT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周,两组角膜曲率、BUT均下降,SRI、OSI、OSDI评分均增加(均为P<0.05);戴镜后1周与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的角膜曲率、SRI、BUT、LLT、OSI、OSDI评分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早期对角膜上皮起到一定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术前干预对小梁切除术后眼表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住院拟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2例63眼,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从术前1周开始给予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从术后1 d开始给予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均于术后1个月停药。术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匹配,比较两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干眼症状和体征。术后1周两组患者干眼症状均较术前加重,且以对照组症状加重更为显著,表现为OSDI评分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较术前增加,BUT较术前缩短(均为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和BUT分别为(14.43±5.33)分、(0.71±0.56)分、(8.65±3.01)s,均优于对照组的(22.08±6.71)分、(1.38±0.88)分、(7.12±2.9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前应用3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术后眼表损伤,缩短眼表恢复时间,改善患者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