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成海婷  左燕玉 《吉林医学》2014,(16):243-24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性、针对性、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24 h SBP和24 h DBP分别为(159.32±17.66)mm Hg,(97.58±16.57)mm Hg;护理后24 h SBP和24 h DBP分别为(145.25±11.67)mm Hg,(87.29±15.48)mm Hg;观察组患者护理前24 h SBP和24 h DBP分别为(158.26±17.15)mm Hg,(98.26±15.47)mm Hg,护理后24 h SBP和24 h DBP分别为(132.15±13.33)mm Hg,(80.57±12.43)mm Hg。两组患者护理前平均24 h SBP和24 h 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平均24 h SBP和24 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予以系统性、针对性、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血压控制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血压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为(128±4)mm Hg、(86±3)mm Hg,对照组SBP、DBP分别为(141±5)mm Hg、(92±3)mm Hg,观察组患者SBP、DB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46例,根据Hcy是否升高分为观察组(Hcy水平≥10 mmol/L)78例和对照组(Hcy水平<10 mmol/L)68例,比较2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血浆Hcy水平与BPV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尿酸(UA)、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Hcy、24小时收缩压(24 h SBP)、24小时舒张压(24 h DBP)、24小时收缩压变异率(24 h SPV)、24小时舒张压变异率(24 h DP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3.379、4.233、2.632、111.075、4.254、9.452、20.989、8.631,均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UA、Hcy、TC分别与24 h SBP、24 h DBP、24 h SPV、24 h DPV呈正相关关系(r=0.349、0.286、0.413、0.351、0.507、0.512、0.518、0.568、0.326、0.198、0.348、0.192,均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校正UA、TC对BPV各指标的影响,Hcy水平与24 h SBP(β=0.023,P=0.029)、24 h DBP(β=0.028,P=0.034)、24 h SPV(β=0.156,P=0.005)、24 h DPV(β=0.035,P=0.039)均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CH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Hcy与BPV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可能在促进CHD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相互作用,临床应密切监测CHD合并高血压患者Hcy与BPV的变化,并积极控制Hcy与BPV水平,进而提高CHD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周府 《重庆医学》2007,36(17):1767-1768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替米沙坦组)33例,替米沙坦40~80mg/d;对照组(卡托普利组)32例,卡托普利12.5~37.5mg/d.治疗期8周.结果 替米沙坦(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78.7%(48/61例),降压幅度25.6/14.6mm Hg(1mm Hg=0.133kPa),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0.88,舒张压(DBP)0.89,卡托普处(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75%(45/60例),降压幅度22.1/12.1mm Hg.T/P比值:SBP 0.86,DBP 0.87,动态血压(ABPM)中的24h SBP和24h DBP治疗后降压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不良反应比卡托普利组轻(3.0%比21.9%,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安全、平稳地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9例子宫肌瘤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50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血压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SBP、DBP指标均较护理前下降,观察组SBP(121.40±6.15)mm Hg、DBP(80.32±4.76)mm Hg较对照组(141.±6.55)mm Hg、(95.67±6.14)mm Hg下降幅度大(P0.05);对照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较观察组低(P0.05)。结论对高血压子宫肌瘤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医疗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于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确诊为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32例,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干预组)和福辛普利组(对照组),每组各66例.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治疗前收缩压(SBP)为(162.2±10.3)mm Hg,舒张压(DBP)为(110.1±11.2)mm Hg,治疗8周后SBP为(125.6±12.2)mm Hg,DBP为(83.4±9.4)mm Hg;对照组在治疗前SBP为(160.8±10.3)mm Hg,DBP为(108.6±11.2)mm Hg,治疗8周后SBP为(128.3±11.5)mm Hg,DBP为(88.4±8.6)mm Hg.两组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值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的含量治疗前为(334.5±12.4)mg/24 h,治疗后为(156.6±14.2)mg/24 h,对照组24 h UPQ的含量治疗前为(336.4±14.8)mg/24 h,治疗后为(313.4±13.6)mg/24 h,干预组治疗后24 h UPQ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优于福辛普利,可将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安全性高,不易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78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进行2年持续性个体化自我护理教育。将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与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年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13.961,P<0.01);血压[收缩压(138.32±11.03)mm Hg,舒张压(85.94±8.24)mm Hg]、血糖[(5.41±0.91)mmol/L]、血脂[总胆固醇(5.04±1.14)mmol/L]等与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47.73±11.19)mm Hg、(91.74±7.65)mm Hg、(6.86±1.78)mmol/L、(5.3l±0.74)mmol/L]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心绞痛和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特点及其与认知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EH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单纯EH患者100例(对照组),均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和白昼平均舒张压(d 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分别为(151. 15±16. 10) mm Hg和(87. 11±6. 12) 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V)、白昼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 SBP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 SBP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V)、白昼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 DBPV)和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 DBPV)分别为(0. 16±0. 04)、(0. 15±0. 03)、(0. 15±0. 04)、(0. 14±0. 04)、(0. 15±0. 03)和(0. 14±0. 0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MMSE评分为(18. 26±2. 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n SBP、n DBP、n SBPV、n DBPV与MMSE评分呈弱正相关关系(r=0. 298、0. 301、0. 281和0. 295,P<0. 05)。结论老年EH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夜间SBP、DBP及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单纯EH患者,且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浆醛固酮(PA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患者513例为研究对象。17例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患者和16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患者均被剔除,剩下的4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AP组(n=240)和对照组(n=240)。CPAP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CPAP和药物治疗和单独药物治疗3个月。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24 h ABPM指标〔日间收缩压(SBP)、日间舒张压(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SBP、24 h DBP〕、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肾素水平。结果 最终有468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CPAP组232例、对照组236例。根据治疗前24 h ABPM结果,以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假性顽固性高血压,≥125/80 mm Hg为真性顽固性高血压。CPAP组中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9例;对照组中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3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CPAP时间与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P组利尿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独药物治疗与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前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SBP,治疗后日间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日间DBP、AH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夜间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独药物治疗与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前夜间SBP、24 h SBP、AHI,治疗后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DBP、AHI、PA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AH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及PA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前PAC为因变量,年龄、BM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CT90%)、治疗前24 h SBP、治疗前24 h DBP、治疗前AH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198×CT90%+0.058(P=0.023,R2=0.026)。以治疗后PAC为因变量,年龄、BMI、CT90%、治疗前24 h SBP、治疗前24 h DBP、治疗前AH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168×24 h DBP+0.113(P=0.015,R2=0.094)。结论 PAC可能参与了OSA和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生过程,CPAP能有效改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患者的PAC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我国人群的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 对313例非高血压者及10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踏车运动负荷试验,运动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峰值收缩压(SBP)≥200 mm Hg和(或)峰值舒张压(DBP)≥95 mm Hg.对运动试验前后和试验中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人群中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与非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峰值SBP及SBP升高幅度较非高血压组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负荷量以及能够达到目标负荷的比率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目标心率和峰值心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恢复正常范围血压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SBP与体质量、BMI、静息SBP、静息DBP、峰值DBP、SBP变化幅度、目标负荷量、最大负荷量相关(P<0.05).峰值DBP与体质量、BMI、静息SBP、静息DBP、峰值SBP、DBP变化幅度、最大负荷量相关(P<0.05).峰值SBP与峰值DB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r=0.371,R2=0.137,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以SBP升高为主,但仍可以完成与非高血压者相似负荷量的有氧运动;运动后的恢复时间较长.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性高血压与体质量、静息血压水平、运动达到的负荷量相关.峰值SBP与峰值DB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异性与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2例,根据MRI的结果分为LA组75例及非LA组27例,并对LA组按照Fazeka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程度评估分为轻度LA组23例,中度LA组27例和重度LA组25例。采用无创性便携式血压监测仪监测病人24 h血压变化,比较2组病人血脂指标、高血压病程、24h、日间及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血压变异性(BPV)。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血清 TC、TG、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病人 24 h SBP 和 DBP、日间SBP 和 DBP、夜间 SBP 和 DBP 均高于非LA组 (P<0.05~P<0.01)。LA组病人24 h SBPV和DBPV、日间SBPV和DBPV、夜间SBPV和DBPV均明显高于非LA组(P<0.01)。不同程度LA组间B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LA组高于轻度LA组(P<0.05~P<0.01),且重度LA组的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高于中度LA组(P<0.05),中度LA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明显高于轻度LA组(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异性与LA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患者5~10年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7例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检测BPV,然后根据患者的BPV对其分组,分为高BPV高血压组(166例)和低BPV高血压组(201例),再检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分析BPV与高血压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以及影响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因素.结果 与正常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和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PV较低的高血压患者相比,BPV较高的患者中,饮酒比例、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和冠心病史比例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上述指标相似,其中尿素氮、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尿蛋白/肌酐比值和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的更加明显,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BPV较低的高血压患者相比,BPV较高的高血压患者的5年、10年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饮酒、糖尿病、冠心病史、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BPV与患者的长期复合心血管事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高BPV的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复合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BPV)在脑白质疏松(L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高血压患者209例,每月随诊测血压1次,随访12个月,根据头颅MRI结果采用ARWMC评分法,比较LA组与非LA组以及LA组内不同程度白质疏松患者之间的长时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 LA组长时平均收缩压(135.8±20.1)mm Hg、平均舒张压(79.1±15.4)mm Hg、收缩压标准差(13.0±2.7)mm Hg、舒张压标准差(9.7±2.0)、收缩压变异系数(9.1±2.1)和舒张压变异系数(11.9±1.5),均高于非LA组的长时平均收缩压(125.4±17.1)mm Hg、平均舒张压(74.5±7.9)mm Hg、收缩压标准差(9.7±2.2)mm Hg、舒张压标准差(7.8±1.0)mm Hg、收缩压变异系数(7.0±1.9)和舒张压变异系数(10.5±1.3)(P0.05)。不同LA程度患者之间比较,长时平均血压、血压标准差及血压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血压变异性增大可影响L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压变异(BPV)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125例伴CAS的EH患者(CAS组)与99例非颈动脉粥样硬化(NCAS)的EH患者(NCAS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 结果 不同性别之间CAS的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 <0.05);CAS患病率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相关(P <0.05);CAS与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24h收缩压标准差(SSD)、24h舒张压标准差(DSD)等动态血压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SBP、24 h SSD均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219,1.587,均P<0.05). 结论 EH患者CAS的发生与BPV具有相关性,尤其是与24 h SSD独立相关,加强动态血压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与心脏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 :对 1 0 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结果 :“非杓型”患者各时段的收缩压 /舒张压 (SBP/DBP)、平均动脉压 (MAP)均明显高于“杓型”血压者 (P <0 .0 1 )。“非杓型”血压患者的左房内径 (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质量 (LVM)以及左室肥厚指数 (LVHI)均高于“杓型”血压者 (P <0 .0 5 )。除DBP未显示与LVIDD的相关性外 ,2 4h、日间和夜间的SBP和MAP与左室结构的各项参数 (LVIDD、LVPWT、LVM、LVHI)均显著相关 (P <0 .0 1 )。 2 4h、日间和夜间的SBP与左房大小的相关性不显著 (γ =0 .2 2 85~ 0 .1 91 3 ,P =0 .0 2 4~ 0 .0 60 )。偏相关分析显示 ,LVIDD与SBP、DBP和MAP的夜间下降幅度及降低百分率均呈负相关 ,LVM、LVHI与DBP和MAP的降幅及降低百分率呈负相关 (P <0 .0 1 ,P <0 .0 5 )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2 4h和日间DBP、MAP夜间降幅与LVIDD存在线性关系 (P <0 .0 1 )。MAP降低百分率与LVM和LVHI存在线性关系 (γ=-6.89,-0 .1 0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其波动幅度与LVM、LVHI相关 ,尤其以SBP和MAP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及其与年龄、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3例SAE患者和57例健康老年人,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空腹血浆抵抗素、瘦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及测量血压,并进行2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E组抵抗素、瘦素、总胆固醇(TC)、胰岛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01),血糖、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AE组抵抗素与SBP、TC、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年龄、DBP、血糖、TG、LDL、HDL均无相关性;瘦素与SBP、DBP、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与HDL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年龄、血糖、TC、TG、LDL均无相关性;抵抗素和瘦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抵抗素、瘦素水平升高,它们可能通过联合影响机体能量代谢和平衡参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男性初诊高血压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心室重构与血压变异进行分析,了解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36例男性初诊高血压并OSAS患者为研究组,60例男性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行动态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舒张压(24hDBP),血压变异性(BPV)及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的差异及二者联系。结果 (1)OSAS组的24hDBP、收缩压变异性(SBPV)、舒张压变异性(DBPV)、收缩压变异系数(SCV)、舒张压变异系数(DCV)均高于对照组(P<0.05)。(2)OSAS组的LVIDd、LVISd、IVST及LVPWT均高于对照组(P<0.05)。(3)OSAS组患者IVST与24hSPB、24hDBP、DBPV、SBPV及DCV呈正相关(r=0.596、0.654、0.631、0.627、0.405,P均<0.05)。结论男性高血压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原发性高血压增加,心室重构较原发性高血压明显,心室重构与血压变异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胰岛素抗性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服用同剂量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降血压,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对照组不服氧化镁。观察3个月。实验前1d及实验结束之次日分别测血压、抽空腹血查血清葡萄糖(SG)、血浆胰岛素(INS)、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实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实验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TG及TC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SI及HDL升高,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G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②对照组实验后SBP,DBP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NS,SG,TG,TC,HDL及ISI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实验后SBP及DBP降低明显(P<0.05);INS,TG,及TC降低(P<0.01,0.05);ISI及HDL升高(P<0.01);结论 氧化镁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清T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肾上腺素(E),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P及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48/48),高于对照组的85.4%(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