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重视受检者X射射线辐射防护、减少X射射线危害。方法 通过不断完善X射射线放射防护硬件建设,采取不同方法,加强综合管理管理;并随机抽查2014-2015年到我科室(放射、CT)检查1780人次,进行问卷回答分析。结果 X射射线胸透、造影检查人次明显下降至4%、3.6%,胸片检查人次最高达到50.5%,CT检查人次较明显最高达到43.5%;调查受检者发现有88.7%人对机房外环境防护满意,90.4%的人满意一人室检查,受检者、陪检者要求使用防护用品仅6.1%。结论 减少受检者X射射线辐射危害,放射工作人员需认真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受检者X射射线辐射危害认识水平、自身防护意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射线装置使用中患者和受检者的防护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德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射线装置使用中患者和受检者的防护现状,旨在减少患者与受检者不必要的照射,把X射线放射性损害程度降至最低。方法对65台射线装置(45台X线机和20台CT机)使用中患者和受检者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5.4%无辐射警示标志,100%无事先告知,95.4%对患者与受检者不使用防护用品,100%患者与受检者无自我防护意识。结论正在使用中的射线装置对患者与受检者的放射防护存在着严重缺位,当务之急是尽快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防护标准落到实处,对患者和受检者要进行X射检查时。一定要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交流放射防护案件执法经验,强调放射检查中为受检者规范应用放射防护用品的重要意义,切实维护公众身体健康。方法 对一起医疗机构未按规定在放射检查时为受检者使用放射防护用品一案进行分析。结果 该案顺利结案,但济南市放射诊疗机构内放射防护用品配备、更新、存放等方面存在多种不规范现象,放射工作人员对受检者的放射防护意识有待提高。结论 应从完善院内管理、优化卫生监督执法模式、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着手,有效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的放射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周刘芳  操基玉 《中国校医》2011,25(10):736-738
目的了解徐州市医用X射线受检者的放射防护意识和认知水平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受检者放射防护知识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至12月间徐州市直管的各级医疗机构中接受医用X射线检查的部分受检者发放调查表进行现况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职业的受检者对医用X射线检查中辐射对人体损害的基本知识及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了解程度不一。300名调查对象中仅35.0%的人对X射线检查的辐射危害知识有所了解,30.0%的人了解相关辐射防护知识,仅20.7%的人了解我国曾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几乎100%的受检者无自我防护意识。结论在日常放射卫生监督工作中,应加大对受检者和广大患者医用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医用X射线检查的放射防护意识,同时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放射诊疗单位负责人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放射诊疗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督促其做好相应的放射防护知识告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型移动式CT辐射危害与防护规律。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移动式CT辐射场周围进行散漏射线检测和CT装置剂量学、影像质量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移动式CT的性能及运行特点对受检者、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防护提出了新的课题。结论 应根据移动式CT应用特点,探索其放射防护规律。  相似文献   

6.
医疗机构放射诊疗中受检者防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上海某区放射诊疗机构受检者放射防护情况的专项调查,以期发现目前放射诊疗中受检者防护的现状,寻找解决方案。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表和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方法,了解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概况和放射工作场所中受检者的防护情况,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74份调查表和现场检查的结果,68家医疗机构制定了受检者防护制度,占91.9%。受检者防护中使用防护设备的医疗机构有11家,配备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医疗机构71家,共占95.9%。结论 放射诊疗机构中的受检者防护职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有的放矢的做好CT诊断的防护工作。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CT诊断场所、CT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结果 全市CT未进行质量控制检测。机房面积合格率、防护检测合格率、受检者防护用品配备率分别为76.0%、80.6%、74.0%。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为89.8%,合格率为96.5%;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0.4%,合格率为91.7%。结论 应加强受检者防护,全面开展质量控制检测和预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基层放射诊疗受检者防护现状,为监管提供依据,引导受检者正确认知放射诊疗自身防护,促进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方法 采用填报调查表、现场核实的方法,对40家放射诊疗单位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情况以及防护设施、管理措施进行调查,采取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126个受检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乳山市放射诊疗单位按照GBZ 130-2020要求配备了受检者防护用品,抽样调查发现一级医院受检者防护品实际使用率为37.5%,二级医院为53.3%,三级医院为62.5%,其中受检者主动要求的仅有10.3%。结论 乳山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设施及用品配备基本齐全,但受检者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情况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应加强宣传及监管,以保护受检者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天津市方舱CT放射防护现状,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方法 以现场调查与检测的方式对天津市8家医疗机构的方舱CT的防护设施、设备及场所的放射防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和检测的8台方舱CT机房有效使用面积绝大多数在15 m2左右,最小单边长度未超过3 m;机房采用3~5 mm铅屏蔽材料;8间机房均为受检者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均设有观察窗和闭门装置,配置率100%;7间机房设置了动力排风装置,配置率87.5%;6间机房设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和门灯联动装置,配置率75%;只有4间机房设置了电离辐射警告标志,配置率50%;放射防护注意事项设置率最低,为37.5%;场所和设备的放射防护检测均满足标准要求。结论 我市新安装的方舱CT整体情况良好,总体基本符合辐射防护安全和放射防护标准,能够在应急状态下为放射诊疗活动提供安全保障,仍应完善各项放射防护设施的配置,并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了解白云区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状况,预防放射事故的发生,我们于1992年至1996年对全区41台射线装置进行放射防护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监测对象白云区所有使用射线装置单位的医用X射线机、医用CT扫描机。2监测项目2.1医用诊断X射线机受检者入射皮肤的空气照射量率;X射线管头组装体漏射线照射量率;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区空气照射量率;机房外环境射照量率。2.2医用CT扫描机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区空气照射量率;外环境照射量率。3监测方法人1机房外环境照射量率的测量对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天津市及其他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认知情况,增强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意识,减少工作中电离辐射对自身及他人损伤。方法 选取全国不同地区共627名放射工作人员,其中天津市随机抽样共321人,河北省158人,其他地区共148人。对天津市接受调查人员采用现场发放及收回方式,其余地区通过网络无记名形式进行填写和收回问卷。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普遍对辐射防护知识关注度较高(98.13%),但是对辐射防护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另外,个别单位存在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在参加工作前未能及时进行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检查等工作。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基础知识相对较欠缺,与学历无关。所在单位需要对放射工作人员在防护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方式有所改进或增加相应的讲座。针对不同的工作分类医学和非医学,进行相应的防护教育培训以提高其辐射防护的水平。对个人剂量计佩戴情况和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检查等工作应引起单位和监督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包天宇  钱斌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95-2096,2099
目的对无锡市职业性接触电离辐射的相关工作人员所受放射电离辐射的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为今后制定最优化辐射防护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的要求,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无锡市389例放射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结果 5年来,无锡市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均20 mSv,但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级别医院间放射科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间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异常症状及体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今后还须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性接触电离辐射的医务人员的剂量监测与健康监护工作,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较低级别医院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X射线辐射危害的控制策略,达到CT检查合理优化应用。方法 结合西门子64层螺旋CT电离辐射特点,CT设备质控管理以及相关放射卫生规范规定,对多层螺旋CT电离辐射的特征、危害性、剂量控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控制多层螺旋CT检查的X射线辐射危害不仅要在技术层面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还要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防护文化水平来降低集体剂量。结论 在保证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利益基础上,提高工作人员CT操作技术水平同时,强化医务人员和公众的辐射安全文化意识,来优化合理的应用CT检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多层螺旋CT检查的X射线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PET/CT使用基本状况,通过对PET/CT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的监测,掌握目前上海市PET/CT场所防护情况。方法 普查上海市PET/CT医疗机构,通过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β表面污染两项检测指标进行现场监测。结果 截止2011年底,上海市共有PET/CT 13台。现场检测表明,候诊室及注射室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相对较高,候诊室门四周最高达19 552 nSv/h,注射室桌面最高达6 136 nSv/h,注射室中央最高达5408 nSv/h。PET/CT工作场所β表面污染无超国家标准限值情况,但注射室内,尤其是传递窗及废物桶四周仍然较高。结论 上海市PET/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较得当,工作场所表面污染水平能控制在标准限值内,但国家标准对PET/CT等核医学场所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并没有限值,防护重点仍是外照射的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十堰市手术室医护人员对X线辐射防护知识的认知、防护意识及自身防护行为的状况,为开展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3所医疗机构249名手术室医护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X线辐射防护认知、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问卷进行调查评估,并对医生组和护士组的问卷结果进行简要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对X线辐射防护基本知识知晓率低,医生组掌握情况均优于护士组,但仅部分知识点存在差异性(P〈0.05)。91.57%的医护人员均担心工作中受到辐射伤害并认为“防护培训”是有必要的。护士组对这方面的担心和需求较医生组更为强烈(P〈0.05)。249名医护人员仅8.84%的人员“行X线检查时曾经向检查技师要求过对不照射部位进行防护”。249名医护人员均一致认可“非必要时妊娠妇女不应该行下腹部X线照射”,略超过半数的医护人员在“胸部X线照射时,选择X线透视还是胸部摄片”和“胸部X线摄片是否可以作为儿童常规体检项目”2项中有正确的认识,但医生组识别能力优于护士组(P〈0.05)。结论该市手术室医护人员对X线辐射防护意识高,对实际工作中的放射防护案例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辐射防护相关知识薄弱,自身采取的防护行为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薄弱环节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大连市2017年医疗机构(除口腔诊所或门诊)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情况、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情况和监测点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对大连市所有医疗机构的调查和对15家监测点医疗机构的监测,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接受X射线诊断的患者或受检者以及监测点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X射线装置质量控制检测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全市277家医疗机构均开展了X射线诊断学,开展率为100%;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有14家,占5.1%;开展核医学的有5家,占1.8%;开展放射治疗的有8家,占2.9%。全市医疗机构使用X射线诊断的人次数为4 140 427,其中常规X射线诊断2 285 306人次,占55.2%;CT诊断1 740 424人次,占42.0%;其它诊断114 697人次,占2.8%。15个监测点医疗机构、141个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水平均合格,X射线装置的性能检测均合格。结论 CT机的使用率非常高,应注意CT机使用的正当性,并加强辐射防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状况和工作场所防护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方案和相关标准要求,对监测点医院的X射线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监测点医院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总合格率为59.69%(77/129),各地市合格率在16.67%~70.59%之间;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总合格率为95.35%(123/129),各地市合格率在55.56%以上。结论 西藏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合格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放射卫生监管与监测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选取拉萨市部分医疗机构,对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设备性能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共计监测24家医疗机构,68台设备和64个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75.00%和92.19%。其中2016年共监测5家医疗机构,共计22台放射治疗设备和20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59.09%和75.0%。2017年共监测19家医疗机构,共计46台放射治疗设备和44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82.61%和100.0%。结论 西藏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及工作场所监测率较低,监测合格率不高,有关方面应引起重视,加强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调查石家庄市临床核医学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对辖区内开展核医学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进行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和科室的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等项目;现场调查内容包括布局流程和放射防护设施。结果 石家庄市现开展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有6家,核医学影像设备12台。核医学工作人员92人,但未配备核医学物理师、放射化学师和工程师等人员。7个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建筑面积均偏小,其中4个在布局流程上存在一些问题。我市核医学诊疗单位对医护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较为到位。结论 提高核医学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优化核医学诊疗工作场所的布局流程对促进核医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布局流程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