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早期、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外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分流同期颅骨修补组(〈2个月)及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各50例,1:1配对。观察比较两组颅脑损伤手术后15个月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早期分流同期颅骨修补术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较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有显著提高。前者的GOS评分为4.40±0.9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2.65±2.83;后者的GOS评分为3.80±0.80、GOS评分为11.22±3.11。早期分流同期颅骨修补组分流过度及术后硬膜下积液/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早期分流后延期颅骨修补组。结论:早期、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手术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预后的改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成形术对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术后1~3个月行颅骨成形术54例(早期组),术后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54例(晚期组)。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KPS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而且早期组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而且早期组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双侧侧脑室体积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而且早期组明显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4%,4/54)明显低于晚期组(33.3%,18/54;P<0.05)。结论 与晚期颅骨成形术相比,早期颅骨成形术可以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去骨板减压术后并发的脑积水,减少颅骨成形术并发症,从而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及脑软化灶形成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及脑软化灶形成的患者40例,其中同期行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同时处理脑软化灶21例(A组);分期手术(先行VPS,后行颅骨修补术),未行脑软化灶切除19例(B组)。结果 A组反应迟钝、语言障碍、大小便障碍、肢体偏瘫在术后2~15 d有明显好转20例(95.2%),无效1例;B组临床症状在术后平均8个月明显好转10例(52.6%),无效9例;两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及脑软化灶形成的患者尽可能同期早期手术治疗,对伴有癫痫的病例有必要行脑软化灶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期和同期分流修补术治疗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解放军第425医院2013-03—2017-03收治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分期组(42例)和同期组(42例),分别采用分期和同期分流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GCS评分和GO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同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分期组(P0.05);同期组术后GCS评分和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分期组、术前(P0.05);同时同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分期组(P0.05)。结论分期分流修补术用于颅脑损伤减压术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治疗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预后;而同期分流修补术应用则能够控制临床症状,降低颅内压,促进脑室缩小,并有助于减轻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3~6周)行颅骨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后行颅骨缺损成形术的患者75例,其中超早期(3~6周)行颅骨成形术60例(超早期组),常规(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15例(常规组)。结果 超早期组和常规组的手术时间[(124.6±57.5)min vs(142.2±45.3)min]、皮瓣游离时间[(38.7±10.4)min vs (56.3±17.4)min]、术中出血量[(183.6±89.4)ml vs (293.0±75.7)ml]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超早期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超早期行颅骨成形术优于常规手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PTH)合并颅骨缺损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PTH合并颅骨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同期手术组)11例,分期行V-P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组)25例。通过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GC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估两种治疗策略的效果。结果同期手术组术后GCS评分提高7例(64%),分期手术组术后GCS评分提高18例(72%)。两组在手术前后GC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出现术后发热7例(63.6%),分期手术组4例(16.0%);分期手术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同期手术组(P〈0.05)。结论 PTH合并颅骨缺损者优先考虑分期手术,且不同损伤类型的病人应采用不同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期颅骨成形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合并脑积水的婴幼儿枕后型脑膜脑膨出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2015年10月至2020 年10月收治的22例(观察组)合并脑积水的婴幼儿枕后型脑膜脑膨出的临床资料,采用一期颅骨成形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另选取2010~2015年收治的23例合并脑积水的婴幼儿枕后型脑膜脑膨出为对照,仅行开颅成形术,未行脑积水脑室外引流术。结果 两组术中及术后拔管时颅内压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癫痫发生率[13.64%(3/22)]与继发脑积水发生率[4.55%(1/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78%(8/23)、39.13%(9/23);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esell 儿童智力发育诊断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神经发育障碍(DQ<40)发生率[9.10%(2/22)]明显低于对照组[39.13%(9/23);P<0.05]。结论 对于婴幼儿合并脑积水的枕后型脑膜脑膨出,与单纯开颅成形术相比,采用一期开颅成形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可明显降低颅内压,减少术后癫痫、继发脑积水,改善患儿认知功能,提高患儿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期实施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S)和颅骨修补术15例(同期组),先行VPS再行颅骨修补术28例(先VPS组),先行颅骨修补术再行VPS16例(后VPS组)。结果同期组、先VPS组和后VPS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85.7%和81.3%,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VPS组术后分流管堵塞和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和7.1%)均明显低于同期组(分别为33.3%和26.7%;P〈0.05)和后VPS组(分别为18.8%和31.3%;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患者建议选择先行VPS再行颅骨修补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10—2014-10收治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入院后3个月内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3个月择期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入院后3个月内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同期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的GCS评分和GOS评分,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90.9%显著优于对照组69.7%,并发症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GCS评分(12.54±2.36)分和GOS评分(4.46±0.52)分均优于对照组(10.23±3.22)分和(3.73±0.7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良好,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颅骨成形术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术后3~6个月行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43例(对照组),术后5~8周行三维钛网颅骨成形术57例(观察组)。术前、术后48 h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检测缺损侧顶叶皮质和缺损处皮质血流量。术后12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术前、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术后48 h,两组顶叶皮质和缺损处皮质血流量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5.96%,49/57)明显高于对照组(65.12%,28/43;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早期颅骨成形术有利于改善脑血流动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继发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9例颅脑损伤继发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资料。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治疗31例(LPS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23例(VPS组),保守治疗15例(保守组)。所有病例均随访3个月以上,对比分析各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头颅CT平扫、CT灌注成像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GO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LPS组和VPS组均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保守组死亡1例。术后3个月,LPS组和VPS组Evan’s指数、戴帽征高度、CBV、CB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保守组(P<0.05),但是LPS组和VPS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P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90%,4/31)和VPS组(39.13%,9/23)明显高于保守组(0%;P<0.05),但是LPS组明显低于VPS组(P<0.05)。术后3个月,LPS组和VPS组GOS评分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但是LPS组和VP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继发正常压力脑积水,建议积极手术治疗,VPS和LPS均是有效的方法,而LPS并发症相对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术后脑脊液HMGB1、sFas水平变化及其与交通性脑积水的关系。方法 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前瞻性收集符合标准的TBI共237例(观察组),取同期仅有头皮裂伤且无感染40例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HMGB1、sFas水平。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采用临床表现联合影像学表现诊断交通性脑积水。结果 术后1 d,观察组脑脊液HMGB1水平[(17.47±5.7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8.89±4.06)pg/ml;P<0.05],脑脊液sFas水平[(96.71±30.2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2.78±11.63)pg/ml;P<0.05]。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发生交通性脑积水43例(脑积水组),无交通性脑积水194例(无脑积水组)。与无脑积水组相比,脑积水组术后3、7、14 d脑脊液HMGB1水平明显增高(P<0.05),术后1、3、7、14 d脑脊液sFas水平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3、7、14 d脑脊液HMGB1和sFas水平增高是TBI术后发生交通性脑积水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3、7、14 d脑脊液HMGB1、sFas水平增高对TBI术后发生交通性脑积水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5),术后7 d脑脊液HMGB1、sFas水平同时增高预测效果最佳(P<0.05)。结论 脑脊液HMGB1、sFas水平与TBI术后发生交通性脑积水有关,术后7 d两者同时增高对预测发生交通性脑积水具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Hydrocephalus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DC)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However, the strategy of managing TBI patients with a cranial defect and hydrocephalus remains controversial. Placement of a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VPS) in patients with a cranial defect and hydrocephalus may aggravate sinking skin flap overlying the cranial defect and result in syndrome of sinking skin flap (SSSF) that causes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9 TBI patients who developed hydrocephalus after unilateral DC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simultaneous cranioplasty and VPS place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SSSF after VPS placement. Among these patients, 17 patients underwent simultaneous cranioplasty and VPS placement, and 32 patients underwent staged cranioplasty and VPS placement.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was 9.3% (3/32) in staged group and 29.4% (5/17) in simultaneous group,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study groups regarding overall complication (p = 0.11) and reoperation rate (p = 0.47). Two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bulging in staged group developed SSSF after placement of a nonprogrammable VPS. Our study showed that simultaneous cranioplasty and VPS placement may be safe in TBI patients with a cranial defect and hydrocephalus. However, due to the contradictory results about the safety of simultaneous cranioplasty and VPS placement in the literatures, neurosurgeons should carefully consider whether patients are suitable for such treatment. In patients planning to undergo VPS placement first, a programmable shunt may be a better choic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SSSF after shunt placem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3D Slicer软件评估脑积水术后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前瞻性收集符合标准的脑积水共80例。术前和术后1、7 d,采用3D Slicer法测量侧脑室体积,CT测量侧脑室额角宽度(FHW)。结果 术前侧脑室体积为(76.86±25.25)ml,术后1 d为(52.86±17.28)ml,术后7 d为(37.86±16.31)ml;术后1、7 d侧脑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术前FHW为(5.59±1.02)cm,术后1 d为(5.35±0.81)cm,术后7 d为(4.76±0.66)cm;术后1 d的FHW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7 d的FHW明显减小(P<0.05)。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脑积水病人,3D Slicer软件能在早期发现侧脑室体积变化,在判断疗效、准确告知病情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神经内镜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34例(内镜组),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8例(引流组)。结果 与引流组相比,内镜组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P<0.05),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二次置管引流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12周脑积水发生率、术后再出血和颅内感染发生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可迅速有效清除脑室内血肿,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手术治疗的16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91)和针对性护理组(n=74)。结果 165例中,术后2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7.58%。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采用常规护理91例,其中21例发生感染,包括颅内感染10例,切口感染6例,呼吸道感染3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例。2018年9月改进护理方案为针对性护理74例,其中8例发生感染,包括颅内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2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例。针对性护理组感染率(12.16%)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感染率(23.0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5分、手术时间≥4 h、术后ICU住院时间≥2周、术后白蛋白水平<35 g/L、气管切开术、深静脉置管以及术后无针对性护理为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感染相关因素众多,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颅骨成形术时机对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12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去骨瓣减压术后1~3个月颅骨成形术46例(早期组),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以后颅骨成形术66例(常规组)。术前及术后2周,颅脑CT灌注扫描评估脑灌注情况,包括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价认知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价临床预后,4~5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术后2周,两组rCBF、rCBV、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rMTT、rTTP、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早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6个月,早期组预后良好率(86.96%,40/46)明显高于常规组(74.24%,49/66;P<0.05)。早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87%,5/46)与常规组(16.67%,11/6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脑损伤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状态及神经功能,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复合手术治疗的31例SDAVF的临床资料。术中DSA技术定位瘘口,据造影结果调整动脉夹,并验证瘘口闭塞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术后平均随访(28.9±2.7)个月,采用Aminoff-Logue评分(ALS)评价脊髓功能。结果 31例瘘口位置均准确定位,无扩大切口以暴露病灶,术后造影显示瘘口均消失。末次随访ALS[(3.3±0.5)分]较术前[(4.4±0.5)分]明显降低(P<0.05);好转14例,无变化4例,加重2例,好转率为66.7%。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 复合手术SDAVF安全、有效,与血管内栓塞相比,解决了其早期失败率及晚期复发率高的问题;与显微手术相比,实现了术中精准定位及实时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