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心房震颤患者120例为本研究观察组,其中阵发性震颤107例、持续性震颤13例;选取同期入该院体检的心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20例为本研究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接受肺静脉隔离(PVI)治疗,并于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及左心耳内血栓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左心房/左心耳超声心动图参数、伴有和不伴有自发性显影的房颤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诊断价值。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左右径和左心耳最大的排空速度(Le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患者左心耳面积变化率以及左心耳最大的充盈速度(Lf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左右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患者(P0.05);持续性房颤组患者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Lev以及左心耳Lf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患者(P0.05);120例房颤患者中有自发性显影41例,无自发性显影79;有自发性显影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左右径均明显大于无自发性显影组患者(P0.05);有自发性显影组患者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Lev以及左心耳Lfv均明显小于无自发性显影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敏感度为90.63%,特异度为92.05%,阳性预测值(PPV)为80.56%,阴性预测值(NPV)为96.43%;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13(0.846,0.980)。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有效评价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的状况,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对评估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围手术期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0例拟行RFCA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前行TEE检查,围手术期予抗凝治疗。以RFCA术后1个月内出现脑卒中的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412例未出现围手术期脑卒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临床资料及TEE检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RFCA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多与既往冠心病史[odds ratio(OR)6.0,P=0.03]或脑卒中史(OR 8.2,P=0.02)相关。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比较,TEE检查参数(包括自发性显影、左心耳面积、左心耳排空峰值速度、卵圆孔未闭、房间隔膨胀瘤)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各变量与RFCA围手术期脑卒中无相关性。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RFCA围手术期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TEE检查参数(除外左房血栓)并未提示与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相关。尽管自发性显影、左心耳面积、左心耳排空峰值速度、卵圆孔未闭、房间隔膨胀瘤等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但未增加心心房颤动动患者RFCA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左心耳充盈排空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组织速度显像(TVI)技术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充盈和排空功能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和31例对照者(对照组),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条件下获取左心耳超声图像,应用TVI技术对左心耳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PDVE)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左心耳壁顶部PSV和PDVs高于其余节段(P〈0.05),房颤组左心耳壁各节段PSV和PDVE较对照组均降低(P〈0.01)。对照组心耳顶部PSV与左心耳面积变化率(LAA—EF)和左心耳充盈速度(LAA—EV)呈正相关(r=0.656、0.712,P〈0.001),房颤组心耳顶部PSV与左房腔内径(LADd)呈线性负相关(r=-0.66,P〈0.001)。结论:TVI技术可定量评价左心耳排空及充盈功能,左心耳顶部PSV是反映左心耳整体排空功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评估及意义.方法: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特发性房颤和对照组左心房/左心耳检查,检测左心房大小和回声、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和最大充盈速度,比较这些参数的改变.结果: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清晰显示所有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及其它相关结构声像图和准确测量有关参数,不良反应轻微.特发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伴有和不伴有左心房自发性显影的特发性房颤患者之间及其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左心房左右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耳面积变化率、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及左心耳血流最大充盈速度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地评价特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左心耳,发现自发性显影、血栓和血流速度异常,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贺勇  王晶  贾锋鹏  王新 《重庆医学》2013,42(14):1585-1588
目的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性,以及对房颤RFCA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根据房颤发作类型不同分为两组:阵发性房颤组(64例)和持续性房颤组(41例)。分别检测两组术前24h、术后3d及术后3个月时NT-proBNP的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等参数。比较两组患者间消融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NT-proBNP是否与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有相关性。结果术前持续性房颤组患者NT-proBNP水平较阵发性房颤组患者高[(842.09±197.31)pg/mL vs.(658.35±202.45)pg/mL,P=0.040]。阵发性房颤组患者术后3dNT-proBNP水平较术前、术后3个月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持续性房颤组患者,术后3dNT-proBNP水平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显著降低(P=0.040),术后3个月与术前基线相比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随访6个月阵发性房颤组有15例(23.44%)出现复发,持续性房颤组有12例(29.27%)出现复发,两组中房颤复发患者基线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房颤复发患者。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T-proBNP水平(P=0.048)以及左心房内径(P=0.049)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dNT-proBNP水平呈下降趋势,以持续性房颤患者最为显著,术前较高的基线NT-proB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可作为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评估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结构及其与血栓形成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应用经食管RT-3DTEE检查的47例房颤患者及52例非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耳开口面积(LAA-O)、左心耳容积(LAA-V)、左心房容积(LA-V)、左心耳长径(LAA-L)、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左心耳血流速度(LAA-v)等指标。将房颤组进一步分为A组(无自发显影组)、B组(自发显影组)和C组(血栓组),比较各组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非房颤组相比,房颤组患者LAA-O、LAA-L、LA-V、LAA-V均较高,而LAA-v及LAA-EF均较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中不同亚组间指标LAAEF和LAA-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LAA-V、LAA-O及LA-V均明显大于A组(P0.05),C组和B组的LAA-v则明显小于A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组患者左心耳开口宽度、左心耳开口面积和左心耳最大容积呈明显正相关(r=0.748、0.641,P0.01),左心耳最大容积与左心耳射血分数及排空血流速度呈明显负相关(r=-0.254、-0.521,P0.05)。结论: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和结构的改变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而采用经食管RT-3DTEE检测能够清楚观察患者左心耳的结构,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结合组织速度成像(TVI)技术对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集的房颤患者29例,根据病史分为阵发性房颤(PAF)组15例、持续性房颤(PeAF)组14例,选择同时期进行食管超声检查的窦性心律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应用三平面TVI技术测世左心房4个壁巾问段的组织速度参数;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TVI技术测量在心耳8个节段的组织速度参数,对各组参数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左心房容积对照组PAF组>PeAF组(P<0.05)。左心房各节段心肌收缩速度、舒张早期速度对照组>PAF组>PeAF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PAF组、PeAF组舒张峰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AF组及PeAF组问舒张峰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耳平均收缩峰值速度与左心房容积呈负相关(r=-0.696,P<0.01),与左心房射血分数、平均收缩峰值速度、平均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均呈正相关(r=0.787、0.805、0.679,P均<0.01)。结论房颤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功能减低,持续性房颤患者更甚,左心房功能的高低对左心耳收缩功能具有预测作用,TVI技术可以较好的评价左心房及左心耳功能。  相似文献   

8.
田歌   《中国医学工程》2012,(5):80-81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抑郁状态对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房颤(AF)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73例行RFCA的AF患者,所有患者于纳入研究时和随访12个月后均行12导同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及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根据房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析RFCA后AF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73例患者均完成CPVA,达到消融终点;随访12个月时未复发128例,复发45例。复发与未复发者比较,其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SDS有差异。射频消融术后12个月SDS评分低于术前,左房容积指数和抑郁是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能显著改善抑郁状态。左房容积指数和抑郁状态是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估测左心耳功能及血栓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维军  刘霞  游树荣  郄占军  王琴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8):472-473,F003
目的 评价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估测左心耳功能及诊断左房血栓的价值。方法 采用TEE对33例伴有或不伴有房颤患者检测左心耳容量及收缩功能,探测左房和左心耳内有无明确血栓征象。并与经胸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TTE)比较。结果 33例患者中左房血栓6例,左心耳血栓6例,排除左房血栓3例。根据左心耳面积测定计算出左心耳射血分数(Efv)与左心耳峰值血流排空速度(Per)相关性良好(r=0.84)。结论 TEE不仅可定性诊断左房血栓,还可测量左心耳射血分数,房颤患者左心耳面积扩大,左心耳射血分数减低,评价左心耳功能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60例,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36例、持续性房颤24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血浆TGF-β1水平、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术后随访1年,统计复发情况,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复发18例(阵发性房颤7例,持续性房颤11例);复发组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的TGF-β1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且复发、未复发组持续性房颤的TGF-β1水平均高于阵发性房颤(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TGF-β1水平是阵发性与持续性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浆TGF-β1水平是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根据血浆TGF-β1水平进行术后评估,从而做好预防措施,以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在区分心房颤动( 房颤) 栓塞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6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同时接受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 和TEE 检查,根据TEE 探测到心房血栓的例数分为血栓阳性组和血栓阴性组,分别纪录以下各项指标:左房自发性超声对比现象(LASEC) 、左心耳(LAA) 血流排空速率、LAA 面积、左房内径、左室收缩功能参数、二尖瓣返流( MR) 程度。结果:86 例中经TEE 探测到22 例存在左房和/或左心耳血栓,而TTE 仅探测到5 人存在左房血栓( P< 0 .0001) 。对血栓阳性和阴性组各项测值指标进行对比显示,LASEC 严重程度、LAA 血流速率降低和LAA 面积扩大在两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001 和0001) 。LAA面积扩大与LASEC 严重程度及LAA 速率降低密切相关。结论: TEE 探测心房血栓具有显著优势,并可测定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因素,在区分房颤栓塞高危人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及MDCT对Nonvalvular AF预行消融术患者左房/左心耳(LA/LAA)血栓形成预测价值。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预行射频消融术房颤患者233例,进行CHA2DS2-VASc评分,经食道心脏彩超及左心房MDCT检查以排除左心房血栓。线性趋势χ2检验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与LA/LAA血栓发生率关系。McNemar法χ2检验验证左心房MDCT与传统TEE技术一致性。结果233入选病例中LA/LAA血栓形成13例,CHA2DS2-VASc评分0分组1例,1分组2例,2分组3例,3分组3例,≥4分组4例。0~1分组血栓发生率2.16%,3分以上为16.28%。线性趋势χ2检验分析提示CHA2DS2-VASc评分与LA/LAA血栓形成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 TEE法检出血栓8例,左心房MDCT发现3例,McNemar法χ2检验P=0.062,提示两种方法一致性。结论 CHA2DS2-VASc评分与LA/LAA血栓形相关,评分越高血栓形成风险趋大,伴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血栓形成主要危险因素。 CHA2DS2-VASc 0分、1分低危组预行消融术患者LA/LAA血栓形成发生率极低。左心房MDCT技术与传统TEE检查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TA)评估心房颤动患者手术前左心耳形态功能参数及诊断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98例为心房颤动组,另外选取自同期行CTA检查的窦性心率志愿者45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研究对象的左心耳定量CTA参数、左心耳形态特征,以手术中所见结果诊断患者是否发生左心耳发生血栓,计算CTA诊断左心耳血栓的价值。结果 心房颤动组左心耳主叶长度、左心耳开口面积、左心耳口最长径、左心耳口最短径、左心耳容积、左心房容积测定值大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组患者的左心耳排空速度、左心耳充盈速度测定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组左心耳呈菜花形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心房颤动组左心耳形态呈鸡翅形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血栓形成组患者的左心耳主叶长度、左心耳口最长径、左心耳开口面积、左心耳容积测定值均大于无血栓组(P<0.05);血栓形成组左心耳排空速度、左心耳充盈速度测定值均小于无血栓组(P<0.05);血栓组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和测定血浆凝血标志物用于评估非风湿性房颤 (NRAF)栓塞危险性价值。方法 :对 12 4例的研究对象全部测定血浆中凝血标志物 ,对风湿性房颤 (RAF)组 3 2例和NRAF组 3 4例实施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TEE检查。结果 :①TEE的心房血栓和左房自发性超声对比 (LASEC)现象检出率显著高于TTE(P <0 0 1) ;左心耳 (LAA)血流排空速率降低 ( <2 5cm/s)与心房血栓和LASEC形成密切相关。②四种血浆中凝血标志物水平在NRAF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其中D 2聚体水平在LAA功能减退患者中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①TEE较TTE在评估NRAF栓塞危险性方面具更高的应用价值 ;心房内存在血栓、LASEC阳性 ,LAA血流排空速率下降是三项重要的TEE评估指标。②心房颤动可导致某些特异性凝血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③D 2聚体浓度升高与TEE评估指标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前,应用64层螺旋CT检测患者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需行房扑、房速、房颤射频消融术或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患者204例,术前常规行左房及肺静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有左房血栓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未提示左房血栓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行经食道超声检查(TEE).结果 204例患者中,64层螺旋CT检查显示左心耳血栓形成者32例,未见血栓征象者172例,TEE检查显示左心耳血栓形成者26例,无血栓征象者178例,CT显示的32例血栓中,22例经TEE证实,10例TEE显示为自发超声显影(SEC).CT显示的未见血栓征象者172例中,168例经TEE证实,另4例TEE显示为血栓形成.64层螺旋CT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84.6%,特异性94.4%,阳性预测值68.8%,阴性预测值97.7%,准确度93.1%.结论 64层螺旋CT检测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患者左心耳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未来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检测左心耳血栓的一种无创、可靠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用于诊断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血栓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350例A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三维经胸超声(RT-3DTTE)和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以TEE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RT-3DTTE和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效能;并比较心耳血栓患者与非心耳血栓患者左心房结构指标差异情况。  结果  经TEE检查,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检出率为12.29%(43/350)。CT双期增强扫描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97.67%、98.70%、98.57%、91.30%、99.67%,RT-3DTTE分别为79.08%、87.30%、86.28%、46.57%、96.75%,CT双期增强扫描对AF患者左心耳血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RT-3DTTE(χ2=7.242,P=0.007;χ2=30.634,P<0.001;χ2=37.745,P<0.001;χ2=24.464,P<0.001;χ2=5.682,P=0.017)。CT双期增强扫描对AF患者左心耳血栓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0.955)高于RT-3DTTE(0.717);经CT双期增强扫描确诊左心耳血栓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横径和左心房上下径检测数值均显著高于非左心耳血栓患者(均P<0.05)。  结论  CT双期增强扫描对于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能力可媲美TEE检查,操作更为简便,无创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频谱类型与除颤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 6 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血流频谱进行了检测 ,并与除颤成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左心耳血流频谱显示 3种类型。第 1种类型为在整个心动周期内表现持续而明确的不规则充盈波及排空波 ,其除颤成功率为 10 0 % ;第 2种类型为在整个心动周期内出现不连续的低小充盈波及排空波 ,其除颤成功率为 80 % ;第 3种类型为整个心动周期内显示持续的低流速波 ,除颤均未转复窦性心律。结论 房颤患者通过TEE对左心耳血流频谱的检测 ,可预测除颤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的TE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M-TEE),对30例健康人和30例非瓣病房颤患者(NVAF)心底短轴切面测量了左心耳最大直径,同一心动周期内左心耳最大及最小面积及左心耳最大空速度,产将NVAF患者按照自发显影及血栓的有无分为2组。发现NVAF组左心耳增大,收缩力及血流速度均减低,且这种变化在有血栓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