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的常用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ICU常用8种抗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的DDDs/(100床·d),及同期4种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变化。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量与耐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头孢哌酮舒巴坦、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头孢吡肟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左氧氟沙星的用量与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头孢吡肟的鲍曼不动杆菌、耐头孢吡肟的铜绿假单胞菌和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大肠埃希菌都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一些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蒙永 《北方药学》2016,(3):164-165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G-球菌检查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院近三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构成比例前五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2.95%)、肺炎克雷伯菌(13.87%)、铜绿假单胞菌(9.53%)、鲍曼不动杆菌(4.6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8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病原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抗菌药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对喹诺酮类药物相对敏感.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仅对亚胺培南等少数药物敏感.结论:革兰阴性菌仍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因此,应建立细菌耐药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抗菌药物进行调整,以降低耐药菌株产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邓玉琴  霍丹  朱长太  吴婷婷 《中国药房》2012,(42):3974-397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耐药分布,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医院感染中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约定日剂量(DDD)法分析各种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再根据当年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抗菌药物的DDDs在2009—2010年逐年上升,在2011年又呈下降态势。β-内酰胺类药的DDDs在3年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氟喹诺酮类药的DDDs3年中逐年降低,氨基糖苷类药和亚胺培南的DDDs3年中逐年增加。革兰阴性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不断增加,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过多使用有直接关系;应加强对医院感染中病原菌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要控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3代头孢菌素以及亚胺培南在我院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4.
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年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的用量分别进行统计。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量呈正相关(r=0.92、0.998、0.914,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耐药率的增长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增加有关。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院2006-2007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3775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2006年版标准判断,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两年共收集革兰阴性菌3775株,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占36.3%。最常见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2.7%、42.6%。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4%)。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在8.8%以下。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耐药率最低,其次为美罗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10.1%~16.1%)。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产吲哚黄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3%~8%)。结论 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仍保持高活性。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控制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3775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7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3775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2006年版标准判断,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两年共收集革兰阴性菌3775株,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占36.3%。最常见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副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2.7%、42.6%。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4%)。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8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在8.8%以下。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耐药率最低,其次为美罗培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亚胺培南(10.1%~16.1%)。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产吲哚黄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3%~8%)。结论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仍保持高活性。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控制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与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季度统计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DDDs及同期细菌耐药率,并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研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该院近2年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排名前4位的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其DDDs呈显著正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其DDDs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督管理,以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3家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ICU患者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进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对ICU和非ICU患者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碳青霉烯类药物MIC分布进行比对研究,以期获得ICU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特征,为抗感染精准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血培养出现细菌生长后,取培养物接种于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获得病原菌;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MIC法、KB法和E-test方法,参照2018和2019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进行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5.6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7软件。结果 3家医院ICU患者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较大;对3家医院ICU和非ICU患者感染的同种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MIC分布进行比对研究,发现ICU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其碳青霉烯类药物MIC分布均高于非ICU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需要根据ICU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结合感染菌株耐药性和抗菌药物MIC,制定个性化抗感染方案,减少患者的住院日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ICU病房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我院ICU病房2004~2008年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04~2007年革兰阴性菌的菌株数有上升趋势,在2008年全院控制药品比例的前提下,2008年革兰阴性菌的总菌数有所下降。分离数占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除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类、第4代头孢菌素类保持不同程度敏感性外,其余大多数抗菌药物均已耐药。结论:做好细菌敏感性监测,根据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优化抗菌药物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和致病菌耐药性的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9年3月至2004年6月诊断为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所有病例。结果 革兰阴性菌败血症主要分布于感染科、血液科和ICU:前三种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菌出现多重耐药且耐药水平增高。结论 感染科、血液科和ICU是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高发科室;革兰阴性菌出现多重耐药且耐药水平增高,应重视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防治,开展常规产酶菌的检测,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系统及VITEK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及VITEK2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分析细菌的耐药性。结果:2475株革兰阴性细菌主要来源于痰、尿、血液及脓液,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分别占31.1%、13.9%、13.3%、11.4%和5.4%,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1%和33.5%;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9.7%、20.9%和26.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致病菌,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肝病患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类型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0~2002年传染病医院肝病患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类型、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从539例患者分离到655株革兰氏阴性菌,分别来源于血液169,腹水174,痰及咽拭子178,尿液134,菌属分布包括大肠埃希氏菌44.89%,克雷伯氏菌属18.17%,气单胞菌属13.13%,不动杆菌属7.02%,假单胞菌属5.95%,肠杆菌属5.34%。气单胞菌属主要在血液、腹水中占94.19%,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在呼吸道占73.91%和74.36%,而尿道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占绝对优势,70.90%。不同菌属对不同种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产ESBLs菌分布于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酶率分别为18.03%及2l.01%。对抗生素的敏感率在ESBL阴性组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阿米卡星较好,产酶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头孢美唑的敏感性较好。结论 肝病患者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感染部位、菌属分布及耐药性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用药应根据感染部位、菌属及药敏结果综合分析,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调查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状。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 WHONET5软件。结果  2 0 0 2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8个省、市、自治区的 5 7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株 2 4 82 6株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最常见菌。主要标本为痰、尿和伤口及分泌物 ,分别占全部标本的 4 7.9% ,16 .8%和 10 .4 %。绝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 ,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及阿米卡星。 15 % (15 .6 %~ 5 1.2 % )的肠杆菌、柠檬酸杆菌、沙雷氏菌和普罗威登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除大肠埃希氏菌外 ,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低于 30 % (6 .0 %~ 2 9.7%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 18.2 %和 2 2 .6 %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 19.1%和 15 .2 %。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敏感 ,但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5 2 .8% ,4 1.6 %和 31.8%。结论 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近2年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菌群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临床送检的5914份痰标本,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386株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的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是铜绿假单胞菌(31.0%),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14.2%)、大肠埃希菌(12.6%)、肺炎克雷伯菌(11.3%)、阴沟肠杆菌(8.4%)、产酸克雷伯菌(7.6%)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6%)。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且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也均敏感。各主要致病革兰阴性菌对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庆大霉素与妥布霉素均耐药。产酸克雷伯菌产ESBLs的菌株高达52.8%,大肠埃希菌为46.0%,肺炎克雷伯菌为38.5%,肠杆菌科中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产ESBLs和非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均对替卡西林、头孢噻吩、复方磺胺甲唑与阿莫西林耐药,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结论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常见非发酵菌(NFB)的检出率、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分离的三种NFB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NFB的检出率依次为:7.0%、7.5%、9.8%、11.3%,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45.4%)、鲍曼不动杆菌(23.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为主。感染主要分布:ICU,呼吸科,外科和骨科。痰和分泌物是检出率较高的标本。三种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且耐药率较高,部分药物耐药性有下降趋势。结论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antimicrobial use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Taiwan. Disk susceptibility data of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Enterobacter cloacae, Serratia marcescens, Proteus spp.,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cinetobacter spp.,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and other non-fermentative Gram-negative bacilli causing nosocomial infections were evaluated. Data on annual patient-days and annual consumption (defined daily dose (DDD) per 1000 patient-days) of extended-spectrum cephalosporins (cefotaxime, ceftriaxone, ceftazidime, flumoxef, cefepime and cefpirome), β-lactam–β-lactamase inhibitor combinations (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 and piperacillin/tazobactam), carbapenems (imipenem and meropenem), aminoglycosides (amikacin, gentamicin and tobramycin), fluoroquinolones (ciprofloxacin (oral and injectable) and oral levofloxacin and moxifloxacin) from 1991 to 2003 were analysed. Increasing trends of incidences of several of these bacteria causing all nosocomial infections or nosocomi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 were noted from 1991 to 2003. The annual patient-days of the hospita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360 210 in 1991 to 672 676 in 2002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P < 0.05), but slightly decreased in 2003 (629 168) owing to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epidemic in Taiwan. The rise in cefotaxime-resistant or ciprofloxacin-resistant E. coli and meropenem-resistant P. aeruginosa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extended-spectrum cephalosporins, β-lactam–β-lactamase inhibitor combinations, carbapenems, fluoroquinolones and aminoglycosides (for ciprofloxacin-resistant E. coli and meropenem-resistant P. aeruginosa only) in the hospital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 0.72 (or <−0.72) and P-value < 0.05). Increased ciprofloxacin-resistant K. pneumoniae and mero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spp.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d usage of extended-spectrum cephalosporins but not with the other four classes of antibiotics. This 13-year study in a hospital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ntimicrobial use, which may have affecte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certain Gram-negative bacteria at the hospital.  相似文献   

17.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常见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协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和耐药性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1354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95株,占80.87%。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占前五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0株(占18.46%),鲍曼不动杆菌182株(占13.44%),肺炎克雷伯菌株158株(占11.67%),大肠埃希菌143株(占10.56%),嗜麦芽黄单孢菌86株(占6.35%)。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均耐药,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高的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结论呼吸道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均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病人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并探讨对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呼吸内科门诊病人116例,男性85例,女性31例,年龄(59±s 8)a,均有使用抗生素史。采集病人的标本包括痰液78份(其中7份来自纤支镜气管吸出物)、血液3份、尿液7份、支气管灌注液26份、胸腔积液2份。采用E试验法测定116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16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筛选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菌11株,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4%、76.3%和69.1%。结论:亚胺培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合制剂可作为治疗产β-内酰胺酶耐药株感染的选用药物,而亚胺培南可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