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1例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组36例和氟西汀组35例,分别给予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和HAM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以氟伏沙明组在治疗1周起即显著下降(P〈0.01),而氟西汀组在治疗2周起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均安全有效,但氟伏沙明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2.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恶劣心境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恶劣心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总体疗效相当,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恶劣心境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氟西汀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镇痛疗效。方法:80例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安慰剂组,观察8周,采用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氟西汀镇痛疗效。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8周后氟西汀组MOSPM总分降低显著低于安慰剂组。治疗第2周末氟西汀组与安慰剂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氟西汀组患者中,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镇痛疗效较好。结论:氟西汀治疗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有效。  相似文献   

4.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氟西汀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和氟西汀组显效率分别为80.0%和76.7%,两组疗效相仿。但治疗1周后,米氮平组的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结论:米氮平是一种起效较快,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5.
阿立哌唑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5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合并氟西汀(合用组)与单用氟西汀(单用组)治疗1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和相关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HAMD和HAMA的评分均显着降低,以合用组疗效显著较好而快。结论:阿立哌唑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PSD的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起效快,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讨论:西酞普兰治疗PSD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症状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定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9.74%和66.67%,明显高于氟西汀组(分别为71.05%和39.47%);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文拉法辛组总分和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明显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在治疗躯体症状方面,文拉法辛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氟西汀对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患者80例,分为喹硫平组和氟西汀组各40例,疗程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有38例、氟西汀组有37例完成8周的研究。治疗8周2组HAMD和HAMA量表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周末喹硫平组疗效优于氟西汀组。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9.5%(34/38),氟西汀组为89.2%(33/37)。喹硫平组无转躁患者,氟西汀组1例转躁。喹硫平组头晕的发生率明显多于氟西汀组。结论喹硫平单药治疗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喹硫平组头晕者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6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接受养血清脑颗粒+盐酸氟西汀联合治疗(治疗组)和单纯盐酸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显效率(48.7%对47.1%)和总有效率(79.4%对76.5%)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HAMD总评分和各项目评分也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的睡眠障碍项目评分在第2周时有显著差异(P〈0.05),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症状2个项目评分在第2周和第4周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可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某些症状,优于单用盐酸氟西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28例(齐拉西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和单用组32例(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BPRS及CG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两组比较,以合用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或P〈0.01)。合用组TESS评分(2.11±1.20)分和单用组TESS评分(1.9±0.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戈美拉汀组和氟西汀组各38例,分别以阿戈美拉汀25~50 mg/d和氟西汀20~40 mg/d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临床疗效,于治疗6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安全性。结果阿戈美拉汀组有效率为86.84%,氟西汀组有效率为84.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1、2周末,阿戈美拉汀组HAMD-17总评分及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因子评分均低于氟西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末,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2±2.11)分vs.(3.42±2.13)分,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尤其适用于伴有焦虑、失眠的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2.
丁螺环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合并氟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给予氟西汀合并丁螺环酮和氟西汀合并安慰剂,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比较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螺环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可增强总体疗效,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马静  刘忠 《精神医学杂志》2009,22(4):276-278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西汀系统治疗.研究组予针刺治疗,每日治疗一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四个疗程,共八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HAMD总分由治疗前(26.84±3.39)分下降至治疗8周后(8.10±5.07)分,对照组由治疗前(25.71±2.56)分下降至8周后(8.52±6.15)分.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均<0.05).两组间比较HAMD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研究组显效率为66.67%,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率为73.33%,有效率为9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39例,在原用抗精神病药基础上,联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12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联用西酞普兰12周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及情感迟钝、情感退缩、情感交流障碍、被动/淡漠及社交退缩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联用西酞普兰,对改善阴性症状有明显效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唑酮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男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予以氟西汀合并曲唑酮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于入组时及治疗后1、2、4、8周采用HAMD。,项评分、HAMA评分、阿森氏失眠量表(AIS)、亚利桑那性生活问卷(Arizona Sexual Experience Scale,ASEX)、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5)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第八周末两组HAMD总分、体重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迟缓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AIS(P〈0.05)、ASEX(P〈0.01)、IIEF-5(P〈0.01)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第八周末研究组临床痊愈26例(86.7%),对照组20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4,P〉0.05)。性功能改善情况:研究组痊愈8例(26.67%),显效16例(53.33%),有效4例(13.33%),无效2例(6.67%);对照组分别为2例(6.67%),13例(43.33%),6例(20%),9例(3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765,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均为轻度。结论曲唑酮合并氟西汀对男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睡眠及性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5 7例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 (2 9例 )和氟西汀组 (2 8例 )进行为期 6周的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副反应量表 (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 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 72 .4 % ,氟西汀组为 71.4 %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HAMD评分于治疗 1、2周末差异有显著性 ,提示西酞普兰起效较早。治疗后各周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均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西酞普兰具有起效早、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与血浆皮质醇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病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与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以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于治疗前0周、治疗后2周末和4周末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患者发病期和好转期的焦虑抑郁症状,并同步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观察其焦虑抑郁程度与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及分析两者的关系,同时与30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研究组的HAMA和HAMD总分在发病期(0周和2周末)和好转期(第4周末)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在发病期显著升高(P〈0.01),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研究组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0周与2周末,2周末与4周末)与HAMA、HAMD总分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病期均可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发病期伴有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但焦虑抑郁症状与血浆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8.
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后1周末,西酞普兰组评分下降较阿米替林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2~6周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起效较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