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麻下抑肽酶过敏反应的临床观察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在全麻下手术中使用抑肽酶产生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抢救措施。方法观察和分析56例病人术中使用抑肽酶产生过敏的情况和处理效果。结果在56例使用抑肽酶中出现一例严重的过敏反应,一例轻度反应,无一例并发症和过敏反应造成的死亡。结论使用抑肽酶时要常规做过敏试验,静脉推注5~10min后要严密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发现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3年8~12月在应用抑肽酶时遇2例严重过敏反应,经及时救治后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在牙髓疾患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急慢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麻醉,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显效率85.9%,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显效率32.0%,总有效率6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2.72,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讨论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作为一种口腔科专用局麻剂,临床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由于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症状,因此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我院2000~2002年共收治10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后病理切片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全部康复。现将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非离子型造影剂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对69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出现13例迟发型过敏反应,轻度反应10例,中度反应2例,重度反应1例。结论:护士树立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意识,充分做好造影剂使用前的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及早给予对症处理,做好心理护理。特别是重度过敏反应引起的血压下降等症状易与介入术所致的血管并发症相混淆,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使用TOSHIBA--XVISION螺旋CT,MEDRAD810C自动压力注射器,造影剂用量按1.5ml/kg计算,扫描分区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结果:增强扫描的5587例患者中,轻度反应377例,占6.75%,中度反应45例。占0.81%,重度反应1例,占0.018%,无死亡病例。结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CT增强检查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检查的前提,是CT室护士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43例合并有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312例术前进行Holter检查及心脏二维超声检查,207例术前安置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387例患者因心动过缓应用阿托品或氢溴酸山莨菪碱等得到纠正,无一例发生心律失常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并非手术禁忌证,轻者围手术期可不必处理或用抗胆碱能/拟肾上腺素能药物纠正,严重者需安置心脏起搏器,以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抑肽酶是一种新型止血药,它能减少手术中、手术后的渗血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极少引起过敏反应。我院手术室发生因静脉注射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主因食管中段癌而手术治疗。既往体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及麻醉手术史,无心血管疾病及其它病史。查体:T36.2℃,P72次/min,R19次/min,BP16.5/10.5kPa。术前检查肝肾功能正常。于2006年10月2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中段癌切除术。进入手术室前30min给予安定10mg、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常规检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动脉血压。8:30常规麻醉后右侧卧位,8…  相似文献   

9.
多帕菲致严重迟发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君娥  周志芳 《护理学报》2007,14(11):10-10
多帕菲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很低,多发生于首次用药,多次用药后发生过敏反应鲜见报道,且报道的均为速发反应,通常发生在滴注的最初几分钟,迟发反应尚未见报道。因此,若发生迟发过敏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便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4月2日我科1例肺癌患者出现迟发严重的过敏反应,救治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全麻期间丙泊酚过敏反应及处理过程1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男性患者,35岁,因胆囊多发性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检查无明显异常,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采用咪达唑仑3 mg、维库溴铵8 mg、丙泊酚(迪士宁)100 mg、枸橼酸舒芬太尼25μg麻醉诱导后出现血压、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颈部皮肤潮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考虑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激素、葡萄糖糖酸钙,补液后好转。结果应用丙泊酚麻醉诱导,根据出现的症状、体征及抗过敏治疗有效,在排除其他药物的基础上,证明发生了丙泊酚过敏反应。结论丙泊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良反应少,但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应用于透析用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的2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3例。对照组予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试验组予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心律、自觉症状以及出血量的变化。结果2组均无明显自觉症状,2组局部麻醉前及术后1 h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中止血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麻醉医师在实施麻醉过程中会使用很多种药物,其中许多药物会产生与剂量相关的副作用,而一些药物可导致严重的免疫介导的副作用。过敏反应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免疫反应。一般发生在机体与特定抗原再次接触后。围麻醉期过敏反应常发生于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有关调查表明,循环系统症状(73.6%)、皮肤症状(69.6%)和支气管痉挛(44.2%)是麻醉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变态反应是导致麻醉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防治泰素化疗过敏反应102例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防治泰素过敏反应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泰素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轻度和严重的过敏反应各2例,经及时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其余患者都顺利完成疗程。结论:泰素可以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做好用药前的预处理、用药中的严密观察和熟练掌握过敏反应的抢救程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对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认为需常规作过敏试验的理由大致为:(1) 临床上的确见到有的病人对普鲁卡因呈过敏反应,甚至有呈特异质反应的;(2) 对上述病人如果进行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可以引起很严重的症状及后果,尤其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或特异质反应时;(3) 对普鲁卡因表现过敏的病人,第一次用普鲁卡因作麻醉时可以无异常反应,但以后再用普鲁卡因麻醉时可以出现过敏反应。不赞成常规作过敏试验的理由则是:(1) 真正对普鲁卡因过敏的病人事实上极少见,呈特异质反应的就更罕见了;(2) 有些病人在普鲁卡因麻醉下出现的一些症状,可能是由于普鲁卡因中毒或是对局麻剂中常  相似文献   

15.
儿童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致命的全身超敏反应。多种过敏原可引起过敏反应,它累及多个靶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化。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识别。肾上腺素是治疗儿童过敏反应的一线用药。它能立刻缓解过敏反应,挽救儿童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门冬胰岛素30过敏反应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继续用药加用抗过敏药物、停药改口服降糖药物、局部热敷及脱敏疗法。结果:13例局部过敏者,4例继续用药,9例停药,2~5 d后局部症状消退。2例周身过敏者,1例继续用药,3 d后症状消退,另1例停药。结论:对较轻过敏患者局部热敷、口服抗过敏药物有显著效果,可继续用药,经典脱敏治疗通常能起一定效果,严重过敏反应或以上方法无效时,需停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在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诊断为SAA并接受ALG/ATG为主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组间有效率比较应用χ2检验。结果 59例使用ALG,发生过敏反应19例(32.2%),其中出现发热6例(10.17%),因严重过敏反应而停止治疗者4例(6.78%);发生血清病反应36例(61.01%),其中发热14例(23.73%);19例(32.20%)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16.95%)。73例使用ATG,过敏反应37例(50.68%),22例(30.14%)出现发热,2例(2.74%)因严重过敏反应而停用;血清病反应45例(61.64%),其中发热21例(28.77%);出现感染23例(31.50%),同样呼吸道感染多见(21.91%)。经统计分析,ATG较ALG发生过敏反应更高,其中以发热反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导致停药,ALG组较ATG更多见,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血清病反应及感染两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过敏反应、血清病及感染为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ATG较ALG更容易引起SAA患儿发生过敏反应,其中以发热反应发生率更高,而血清病反应及感染发生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利多卡因反应一例报告(430060)湖北省人民医院胡汉珍局麻药在口腔科应用极为广泛,为避免普鲁卡因过敏反应及用普鲁卡因前需做皮试的烦锁,我科采用利多卡因作浸润麻醉与传导阻滞麻醉,最近我们在应用麻醉药时,发生一例利多卡因反应,现报道如下。患儿王××,女...  相似文献   

19.
李羽  孙麟  魏蔚  苏兰 《华西医学》2002,17(3):343-343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下抑肽酶不同用法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1=10),负荷剂量使用抑肽酶组(n2=10),单次剂量使用抑肽酶组(n3=10),分别观察各时点TNF-α的活性。分别于术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后30分,主动脉开放15分,60分分别从桡动脉采用5ml,测血浆中各时点TNF-α。结果:对照组TNF-α各时点与术前相比,在主动脉开放15分钟,60分钟明显升高(P<0.05),而负荷剂量使用,单次剂量使用抑肽酶组各时点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同一时点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使用、单次剂量使用抑肽酶用于体外循环时,不能明显换制CPB诱发促炎因子TNF-α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6对于严重过敏反应,不要首选抗组胺药物。Don't肾 rely on antihistamines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severe allergic reactions.上腺素是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药物。过敏造成的死亡常常是由于没有及时使用肾上腺素。一旦怀疑有严重过敏反应,应尽快使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