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交叉配血: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要的步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性反应。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与献血员红细胞不相合的抗体。如无则称为“配血相合”或“无配血禁忌”。反之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将配血的重点放在病人血清方面的称“主侧”或称“直接配血”。主能配血绝对不可以有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受血者血清中含有与献血员红细胞不相合的抗体,主侧就会出现凝集,输入献血员的红细胞后.红细胞就会遭到破坏而产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而且输入的红细胞将遭到破坏。将献血员的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的配血称为“次侧”或“间接配血”。献血员的血清中如果含有与受血者不相合的抗体。 相似文献
4.
<正> 我院从1986年7月至今的两年多内,用菠萝酶及抗人球蛋白法(AGT)配血,多次避免了由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事故,其中2例抗体都为抗-c+E,现报道如下。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陈××,女性,50岁,1978年 相似文献
5.
门守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1,9(1):73-74
探讨受血为婴幼儿或老弱患在采取血样困难时取少量抗凝血做交叉配血试验的可行性。应用ABO同型血做交叉配血试验76次;将ABO异型血分为A和B,A和O,A和AB,B和O,B和AB,O和AB6组,每组配血3次,共配血18次。ABO同型配血,结果检出1例不完全抗体,76次配血,没有发生输血反应;ABO异型配血,出现凝集现象。结果提示,取患少量抗凝血做交叉配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方法采用抗球蛋白法、蛋白酶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将1人份效价为1的IgG抗-D、-E、-C分别与若干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将33人份效价均为1的IgG抗-A、-B分别与1人份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将不含ABO以外抗体的血浆60人份、血清36人份分别与1人份O型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抗球蛋白法有3次、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各有1次试验出现假阴性结果;蛋白酶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各有2次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各种交叉配血方法的其它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均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略有差异;采用不同方法同时对1个样本做交叉配血试验,可提高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交叉配血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本站自1998年以来,对4种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法、木瓜酶法、抗球蛋白法、不完全抗体快速促凝剂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完全抗体快速促凝剂法比较适用于交叉配血试验。 相似文献
9.
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某种原因,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这种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游离于血清中。鉴于AIHA的免疫血清学特点,AIHA患的自身抗体能与所有正常红细胞起反应,输血时会遇到配血不合。用二磷酸氯喹处理AIHA患的红细胞后,能消除自发性凝集,使ABO定型更为准确,输血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尽管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凡交叉配血不合时,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需作不规则抗体筛选,甚至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但仍有一些医院血库输血前检测不规范,一些临床医生对此不够重视。现将本院在配血过程中发现的抗E抗体致配血困难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几种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相容性输注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叉配血试验是保障临床输血发全、及时、有效的重要手段,有时会出现同型血配血不合的现象。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分析确定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对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和解决临床输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临床疑难配血产生的原因现状及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区内10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2003年1月~2012年4月疑难配血患者病历资料476 925份,对其中514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及经确认的抗体特异性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交叉配血不合原因中,不规则抗体最常见,占86.38%(444/514),其中又以同种抗体最常见,占52.25%(232/444),其次为自身抗体,占41.22%(183/444);抗体特异性鉴定中以Rh血型单一或联合抗体及多系统抗体混合为主,占86.19%(206/239),其次是MNSs系统单一抗体及多系统抗体,占10.88%(26/239),其中抗-Mur占为4.18%(10/239)。结论不规则抗体是导致本地区临床疑难配血的最主要原因,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及分布有地区特点。 相似文献
19.
输血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在病员救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输血安全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临床输注全血或含红细胞成分血液前需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发现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浆间是否存在抗原体反应,以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生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情况,即主侧和次侧出现红细胞凝结. 相似文献
20.
抗-M抗体引起配血不合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病历摘要患者张×× ,男 ,6 8岁 ,住院号 4 30 2 5 1 ,于 2 0 0 2年 5月 2 2日因发热伴皮疹 ,腹泻入院治疗。由于消化道出血 ,于 5月2 2日和 5月 2 9分别输入MAP红细胞悬液[1 ] 各 1U(2 0 0ml)。6月 1 1日临床医生申请用血 ,交叉配血时发现在盐水介质中患者血清 +供血者红细胞 (0 31 870、0 2 71 5 8)发生凝集 ,反应强度分别为 1 +、4 +;而与供血员O31 90 9无凝集现象。经血型血清学检查 ,患者血型为 :O ,CcDEe,N。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反应格局符合抗 M抗体 ,血清中IgM抗 M效价为 32 ,IgG抗 M效价为 4。为了查明原因我们进行了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