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了解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方法对109家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与报告管理相关工作进行调查,并对各指标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传染病报告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9家医疗机构共抽查法定传染病1 486例,报告率94.28%。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报告率分别为94.22%和94.32%。住院报告率(96.25%)高于门诊报告率(92.5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不同(χ~2=25.531,P0.01);不同片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不同(χ~2=28.796,P0.01)。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分别为94.59%、94.46%、89.15%和85.88%。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门诊和住院登记本使用情况、检验科登记情况和地区分布与传染病综合报告质量相关。结论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漏报工作,不断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高县2004-2010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分析漏报原因,提高报告质量,找出科学对策。方法对2004-2010年高县传染病漏报调查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高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0.95%,漏报前3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2.03%)、其他感染性腹泻(1.59%)、痢疾(1.23%)。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5,P>0.05)。2004-2010年各年传染病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相关人员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问卷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03,P<0.01)。结论 2004-2010年高县传染病漏报率较低,有规范的网络报告系统,畅通疫情信息和反馈机制,能降低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的漏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白银市梅毒报告管理现状,评价医疗机构梅毒报告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梅毒报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调查白银市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和景泰县5个县区,2家市级综合医院、4家县级综合医院和2家县级中医院,从检验科、His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梅毒病例个案数据;核查漏报率、报告及时率、一致率、完整率及准确率等,采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调查共有符合梅毒诊断病例399例,其中报告332例,漏报67例,漏报率为16.79%,市级、县级医疗机构漏报率分别为10.74%和19.42%,县级医疗机构漏报率高于市级医疗机构(χ2=4.55,P=0.03);对报告的332例梅毒病例进行质量核查,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告及时率、报卡完整率、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市级高于县级;不同县区报告及时率、一致率、报卡完整率和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白银市医疗机构梅毒病例报告漏报严重;县级综合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泸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报告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48个,参照《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共抽查挂号(处方)签686张,门诊日志符合率为80.76%,抽查门诊日志登记670份,登记完整率为68.66%,抽查出入院登记、传染病登记各440份,登记完整率分别为34.77%、66.82%,抽查检验登记220份,登记完整率为72.73%,抽查放射科登记429份,登记完整率为76.69%,抽查医务人员109名,传染病报告知识不及格率为68.81%;抽查法定传染病426例,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8.36%、99.12%、97.80%、96.48%、92.95%。结论泸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和报告质量不高,特别是住院部、门诊、检验科、放射科、感染管理科等各种登记缺项较多,登记不完整;医务人员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知识欠缺,对诊断标准的掌握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甘肃省定西市不同医疗机构梅毒诊断及报告管理质量,发现梅毒诊断与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有梅毒诊断能力且2019年1—5月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梅毒病例的医疗机构16家,根据《梅毒诊断标准》WS 273-2018核查并分析报告的梅毒病例诊断质量和报告质量,包括核查传染病报告卡、实验室和临床诊断记录等,以EXCEL 2003和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2019年1—5月16家医疗机构符合梅毒诊断标准病例261例,漏报59例,漏报率22.6%(59/261),且市级综合医院漏报率较高,与中医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8,P0.05);报卡及时率68.6%、完整率98.2%、准确率100.0%,卡网一致率94.2%;16家医疗机构梅毒病例的诊断正确率86.5%,其中一期梅毒28.6%、二期梅毒66.7%、隐性梅毒85.0%,市级综合医院诊断正确率最低,与县级综合医院(χ~2=15.863)和中医院(χ~2=29.73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疗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和临床医生梅毒知识知晓率均较低,仅为43.8%。结论定西市各级医疗机构梅毒诊断报告结果较差,存在较严重漏报、迟报、分期/分类诊断正确性较低等问题;应加大各级医疗机构梅毒诊断报告标准的培训力度、规范报告程序,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哈密地区2011年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新疆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2012版)》,对抽查的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调查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传染病个案103例,哈密地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15.53%,发生漏报的病种为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121病,漏报率依次为100.00%、33.33%、25.00%、20.00%和12.50%;地(州)级、县(区)级和乡(镇)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8.33%、13.33%和24.32%;哈密地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85.00%,报卡填写完整率43.75%、准确率为31.43%,报告一致率27.50%;其中地(州)级医疗机构报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为27.27%和55.56%,县(区)级为45.45%和0,乡(镇)级为66.67%和37.50%;报告一致率乡(镇)级32.00%、县(区)级31.82%、地(州)级21.21%。结论各级医疗机构仍存在漏报现象,报告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需加强传染病报告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培训等措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导检查,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避免漏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四川省通江县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主管部门制定并落实行之有效的报告管理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漏报率、及时报告率、完整率、准确率和录入信息一致率评价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并分析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10-01/2013-09-30通江县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漏报率和及时报告率分别为100.00%、0和100.00%。纸质卡、网络卡总的完整率分别为75.29%和79.92%,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P0.05);总的准确率分别为70.27%和78.3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纸质卡与网络卡信息一致率为42.47%。纸质卡完整性、准确性主要影响因素均为现住地址不详、病人属于未勾选和病例分类未勾选;网络卡完整性和准确性主要影响因素均为现住地址不详;纸质卡和网络卡信息一致性主要影响因素为现住地址、病例分类、疾病名称和出生日期(或年龄)不一致。结论通江县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无法定传染病漏报和不及时报告情况,其他报告质量指标尚处于较低水平,应当进一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疫情报告队伍,切实加强疫情报告组织领导、规范化管理、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并加大疫情报告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流县2005-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以提高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双流县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卡片,导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流县2005-2012年网络直报率100%,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卡片25484张,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为主要报告单位。报告及时率从63.21%上升到100%,审核及时率从90.44%上升到100%。卡片填写完整率从0.00%上升到99.90%,错误率从26.26%下降到0.00%。结论双流县网络直报工作逐步完善,总体运行良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但仍存在填写质量问题;应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培训与督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水平。方法 2013—2018年应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影响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的各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流程再造和管理优化如建设信息化系统、倡导迎前式预检分诊、加强培训和演练、调整奖惩政策等措施,全面提升传染病的报告和管理水平。结果通过流程再造和管理优化,传染病报告发病数量逐年上升,且增长速度快于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增长速度;传染病就诊科室正确率、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完整率和正确率均已达或接近100%。结论使用鱼骨图分析法可有效改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2年自贡市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情况,为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自贡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总合格率为31.7%。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合格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传染病分类、不同的病例来源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加强传染病诊断标准和传染病报告卡填报的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泸州市传染病“零缺报”和报告病例较少单位的管理现状,为提高泸州市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和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检查报告传染病病例数均少于泸州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平均报告水平的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报告病例较少或“零缺报”的乡镇卫生院29个,参照《2011年四川省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和《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评价调查方案》开展检查和评价.结果 29个单位综合评分为77.52分,其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报告质量得分率分别为62.79%、67.59%、90.82%.不同机构综合评分:中医医院85.40分、乡镇卫生院78.75分、妇幼保健院67.03分.门诊日志登记完整率、准确率为5.36% (30/560),使用符合率为86.30% (334/387);出入院记录、检验记录、放射记录登记完整率分别为3.57% (20/560)、66.54%(173/260)、57.95% (113/195).107名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平均测试成绩为42.7分,及格率为18.69%;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89.58% (129/144),抽查纸质卡246张,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8.37%、94.72%、91.87%、80.08%.结论 泸州市传染病零缺报单位和报告病例较少单位的传染病诊断、报告管理水平和报告质量较低,其中妇幼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应被列为日常监管的重点单位.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和培训部分是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广东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肺结核患者传染病报告卡(简称“传报卡”)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 方法 利用网络直报系统,每天以报告地区和录入时间为条件下载前一天的肺结核患者传报卡。下载的肺结核患者传报卡录入时间为2012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以报告及时率、信息漏填率和信息错填率为指标,对广东省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200 015张肺结核患者传报卡的报告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广东省各类各级医疗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传报卡的报告及时率、信息漏填率和信息错填率分别为98.59%(197 189/200 015)、77.01%(154 040/200 015)和1.07%(2144/200 015)。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报告及时率(99.49%,24 669/24 795)高于非结防机构(98.46%,172 520/175 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32,P<0.001);结防机构的信息漏填率(68.42%,16 965/24 795)低于非结防机构(78.23%,137 075/175 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65,P<0.001);漏填项包括身份证号[63.01%(126 027/200 015)]、现住详细地址[13.64%(27 283/200 015)]、家长姓名[11.93%(131/1098)]、工作单位[32.73%(15 968/48 792)]和联系电话[25.51%(51 023/200 015)]等;结防机构的信息错填率(0.71%,175/24 795)低于非结防机构(1.12%,1969/175 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8,P<0.001)。 结论 广东省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传报卡报告及时率、信息错填率、信息漏填率等指标均优于非结防机构。提高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传报卡质量是改善传报卡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北、江苏2省国家规划结核病人登记本的信息质量。方法从湖北和江苏2省各随机抽取15个县(区)级结防机构,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评价了2004-2005年结核病人登记本信息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果 2省结核病人登记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和治疗信息、痰检时间和结果、停止治疗时间和治疗转归结果的完整率均在95%以上;新患者的病程,强化期和继续期治疗方案的准确率均在98%以上;2个月末痰检阳性3个月末无痰检结果的占10.7%;初治涂阳患者5、6月无痰检结果,治疗转归结果判断为治愈的占6.3%。结论从结核病人登记本填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看,2省结核病人登记本信息的填写质量较高,但随访查痰信息和新涂阳患者转归中的治愈信息的填写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规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报告血吸虫病的优势、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方法以2005~2007年该系统报告的安徽省血吸虫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全省共报告血吸虫病例457例,其中急性191例。457例血吸虫病例中33.0%由血防专业机构报告,4.6%由疾控中心报告,56.7%由医院报告,5.7%由乡镇卫生院报告。血吸虫病例异地报告较多,457例血吸虫病例中,40.9%由本省非本县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10.7%由其他省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疫情信息报告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在报告的完整性与及时性等方面仍需提高。结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报告系统”有利于急性血吸虫病例的及时发现与调查处理,但不适合晚期血吸虫病病例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血吸虫病的疫情报告从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并加强有关血吸虫病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血吸虫病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云南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性病防治工作的质量控制落实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其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本省性病防治工作质量。方法对2017-2019年省级抽查的医疗卫生机构性病防治工作质量控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7-2019年,省级共抽查124家性病诊疗机构和97家仅开展梅毒筛查的非性病诊疗机构,其中性病诊疗机构质控指标10项,质控合格率为100%,仅开展梅毒筛查的非性病诊疗机构质控指标6项,质控合格率为97.9%,性病诊疗机构和仅开展梅毒筛查的非性病诊疗机构,质控总体得分分别从2017年的87.5分和86.7分,提高到2019年的88.5分和95.2分,但部分机构存在实验室室内质控合格率、人员理论考试合格率、疑似梅毒患者成功转介率及实验室检测项目不达标的情况,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中,疾控/皮防的质控得分最高,其次是综合医院,私立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得分相对较低。结论云南省医疗卫生机构性病防治工作质量总体良好,但仍需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人员培训以及疑似梅毒患者的追踪管理等工作,质量控制工作重心可以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倾斜。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可能途径。方法 收集浙江省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结防机构登记管理两套系统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大疫情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于结防机构新登记率,而涂阳报告发病率却低于结防机构的涂阳新登记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防机构登记管理的病人中63.8%来自非结防机构的转诊和推荐,综合性医院转诊到位率78.8%。结论 利用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大疫情报告系统)信息资源,加速克服结核病归口管理障碍的行动,可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和治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