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过量饮酒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称为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由于一次大量饮酒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所致。现将我院门诊部于2002年1月~200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静海 《右江医学》1998,26(3):176-176
急性酒精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而出现运动及神经异常,严重者出现呼吸中枢麻痹,采用纳洛酮治疗可阻断阿片受体而防止或逆转酒精中毒。我院自1995年3月至1997年12月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  相似文献   

3.
邓修建 《华夏医学》2008,21(1):170-171
急性酒精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往往是由于一次性饮入大量酒精后出现先过度兴奋后抑制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严重者发生死亡。本研究使用纳洛酮联合山莨菪碱(654-2)抢救急性酒精中毒5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3年8月至2006年10月急性酒精中毒患  相似文献   

4.
所谓急性酒精中毒就是因一过性大量摄入乙醇或者酒类饮料引发得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再抑制。酒精自消化吸收后,随血液进入各脏器及组织中,从而使延髓血管运动中枢与呼吸中枢受到抑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甚至可以出现呼吸麻痹现象,最终导致死亡。急性酒精中毒发病急促,进展迅速,但若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是极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的,从而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本院急诊科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23例,通过急诊救治以及合理的细心护理,获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由于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抑制或休克。呼吸中枢麻痹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用纳洛酮治疗3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芳  李岩 《中外健康文摘》2007,4(11):162-163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内科常见病之一,由于一过性大量摄入酒精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继而使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受抑制,严重者可使呼吸衰竭,呼吸麻痹而死亡。纳络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经肌注或静脉滴注后极易透过血脑屏障,能抑制内啡肽分泌,促使患者清醒。近年来,纳络酮在抢救休克、昏迷、呼吸衰竭、脑组织疾病、急性酒精中毒、有机磷中毒、新生儿窒息等急危重症方面临床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院急诊科从2001年7月-2006年7月应用纳络酮治疗酒精中毒病人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先荣 《实用医技杂志》2013,(12):1344-1345
<正>急性酒精中毒指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精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高浓度的乙醇摄入导致呼吸中枢和控制心跳的神经中枢暂时性麻醉,导致了因为无法摄入氧气或养料不能送达全身,从而导致死亡。酒精中毒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抑制,咳嗽反射迟钝引起呕吐物吸入。吸入的强酸;胃液;乙醇;固体食物及感染分泌物阻塞气道,刺激呼吸道,至气道痉挛通气障碍,同时吸入的酒精所致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一次饮入过量的乙醇或酒类饮料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及休克。本病组多是青壮年,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或兴奋或抑制症状的疗效.方法 把28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分为兴奋躁动组(包括共济失调)、昏睡组、浅昏迷组、中度昏迷组、深昏迷组,每组又随机分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促"醒"时间明显缩短30min~3h.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酒精中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找更为有效的抢救急性酒精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0例,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并与单用纳洛酮组20例对照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组较单用纳洛酮的对照组有更短的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应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更为有效的抢救急性酒精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30例,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并与单用纳洛酮组20例对照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联合使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组较单用纳洛酮的对照组有更短的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治疗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治与健康教育。方法对一起食用急性酒精中毒进行调查。结果 6名患者均有一次性大量的饮酒史,并出现中枢神经抑制、呕吐、呼气有大量酒味等症状,经纳洛酮、葡萄糖、氯化钾、维生素C快速静点治疗均痊愈,确定为一起急性酒精中毒。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应快速抢救,效果非常明显,应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减少酒精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治与健康教育。方法对一起食用急性酒精中毒进行调查。结果 6名患者均有一次性大量的饮酒史,并出现中枢神经抑制、呕吐、呼气有大量酒味等症状,经纳洛酮、葡萄糖、氯化钾、维生素C快速静点治疗均痊愈,确定为一起急性酒精中毒。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应快速抢救,效果非常明显,应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减少酒精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许振培 《中国热带医学》2005,5(5):1046-1046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室常见的急症之一,是由于一次饮用过量的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呼吸抑制和休克。现对2002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76例急性酒精中毒意识障碍患者分别使用氯酯醒(又名甲氯芬酯)治疗和常规内科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酒精中毒是乙醇大量快速入血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代谢异常等症状。回顾近3年来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加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宁俊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618-1619
急性酒精中毒指一次性大量饮酒导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从兴奋到抑制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和循环系统,导致意识障碍、呼吸和循环衰竭,甚至可引起死亡[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中毒发生率也相应有所提高。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院急诊科对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给予积极的抢救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一次大量饮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1].轻度中毒者表现为神志清醒、兴奋多语、面色潮红,少数有面色苍白、头晕、头痛、呕吐;中度中毒表现为步履蹒跚、共济失调;重度中毒者表现为昏睡或昏迷、血压降低、口唇青紫、皮肤湿冷、瞳孔散大、呼吸减慢[2].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死亡.现将本科抢救酒精中毒昏迷患者32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纳络酮联合维生素C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冲  李学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25-2925
急性酒精中毒后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小剂量时出现兴奋,随着乙醇浓度的增高,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甚至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糖异生受阻,出现低血糖。极高浓度乙醇抑制延髓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9.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的常见病种之一,过量酒精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循环抑制,血压下降,同时急性酒精中毒可致血乳酸增加,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乳酸增高。  相似文献   

20.
急性酒精中毒 (Acutealcoholicintoxication俗称酒醉 ,系由于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到抑制的状态。临床上除有神经、精神等功能障碍征象外 ,严重者尚有呼吸、循环衰竭等其它症状 ,可能危及生命。应用苏诺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治疗急性酒精中毒80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156例患者诊断均以1997年第十版《实用内科学》关于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断和临床标准为诊断依据[1],中毒的轻、中、重程度以《危重病监护治疗学》的分度为标准[2],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以Glasgow昏迷记分法(GCS)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