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海波  李晓娜  刘春华 《吉林医学》2011,32(26):5466-546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36例)和预混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38例)。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采用三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采用早、晚餐前30 m 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中餐前口服瑞格列奈。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剂量,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74例均完成16周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瑞合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预混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治疗方案。持续治疗12周监测血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血糖达标比较:观察组全达标21例(52.5%),部分达标14例(35.0%),未达标5例(13.4%)。对照组:全达标15例(40.5%),部分达标15例(40.5%),未达标7例(18.9%),组间达标人数比较P<0.05。(2)低血糖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血糖发生18例(45.0%),147次;对照组低血糖发生29例(78.4%),238次,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的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1例使用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未达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指标,同时观察治疗前后HbA1 c、体重、肝肾功能的变化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3个月后血糖水平明显改善,HbA1 c由7.6±2.1%降至6.7±2.3%(P<0.05),HbA1 c达标率为61.9%。治疗后共有3例次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动态血糖监测发现夜间低血糖1例次,治疗前后体重的变化不显著,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经多种血糖监测证实,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应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8例观察组患者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注射,给予52例对照组患者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注射,两组同时均口服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6.59±1.12)周、(8.92±1.07)周(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6.2%和76.9%,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对于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作为老年人胰岛素基础治疗,更具有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组(治疗组,45例)和口服药+预混胰岛索组(对照组45例).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采用三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加口服药组采用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中餐前口服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两组患者治疗时间至少16周,期间均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量,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空腹C肽、餐后2h C肽治疗后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余晓霞  朱丹平 《重庆医学》2008,37(10):1102-1103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欠佳(HbA1c>7.5%空腹血糖8~13mmol/L)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23例)和对照组(诺和灵30R组,22例),疗程16周,以两组空腹血糖小于6.5mmol/L为治疗目标,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易出现低血糖,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柘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为26.53%,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水平、餐后血糖(PBG)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使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叶菊  刘红丽 《河北医学》2011,(11):1460-146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4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49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期间49例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无1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结论:对口服降糖...  相似文献   

11.
唐平  李红辉  覃国珍 《实用全科医学》2009,7(3):257-257,312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阿卡波糖及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治疗方案,随机分为A组(阿卡波糖组)、B组(瑞格列奈组),两组每天早上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A组口服阿卡波糖150—300mg/a,B组口服瑞格列奈3~6mg/d,并根据空腹血糖情况调整药物用量,共治疗12周。对比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PG、P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或瑞格列奈能较好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2.
刘洁  王尧  邓月珍  叶飞  王峰  朱亭 《现代医学》2011,39(5):516-519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价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联合长效胰岛素来得时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试验设计,选取新诊断的T2DM患者20例,在给予每晚睡前皮下注射基础胰岛素来得时将空腹血糖降至6~8 mmol.L-1基础上,维持剂量不变,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3餐前15 min给予那格列奈(120 mg,3次.d-1)或瑞格列奈(1 mg,3次.d-1)治疗3 d,后3 d两药交叉,共计6 d,同时应用CGMS持续进行(154±6)h的血糖监测。结果:(1)那格列奈在控制餐前、餐后平均血糖水平与瑞格列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使用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的24 h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极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使用那格列奈与瑞格列奈的日内血糖漂移最大幅度及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使用那格列奈发生低血糖1次,瑞格列奈发生低血糖3次。结论:(1)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加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及三餐前口服瑞格列奈加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两种治疗方案在控制血糖波动方面无明显差异;(2)那格列奈发生低血糖风险小,较瑞格列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06-2007-12对山东省生建八三医院所处社区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治疗前后测量空腹血糖(FHG),餐后2h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及体重指数(BMI),观察低血糖发生率。结果58例入选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观察。治疗24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分别下降了2.17mmol/L、3.26mmol/L和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和体重指数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进行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检索,采用RevMan5.1统计软件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纳入29篇文献,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8、12 w后空腹、餐后2 h血糖明显改善并且可以减少糖化血红蛋白量,前后对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24 w前后空腹、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治疗24 w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与诺和灵30R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可以有效控制空腹、餐后2 h的血糖,并且可以减少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较控制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优于诺和灵30R.  相似文献   

15.
陈林江 《河北医学》2012,18(3):285-288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瑞格列奈片及甘精胰岛素,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片及甘精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应用胰岛素第1时相分泌和稳态模型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FINS、空腹C肽、AIR 和HOMA-βF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保持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林仿  姚亚强  褚建平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8):849-850,873
目的观察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方案(两预混一长)与三餐前速效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方案(三速一长)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初诊伴有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I、Ⅱ两组,每组30例。I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Ⅱ组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比较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人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每日胰岛素用量Ⅱ组较I组明显减少(<0.05)。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与三速一长方案治疗治疗效果、安全性相当,胰岛素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65-66,68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Det)、甘精胰岛素联合亚莫利治疗24周对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诊断2型糖尿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肥胖30例,非肥胖30例,分别应用地特胰岛素(n=30)、甘精胰岛素(n=30)联合亚莫利治疗,肥胖30例随机分在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各1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计算BMI、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血糖均下降,但地特胰岛素组降糖效果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对BMI的控制优于甘精胰岛素组。结论与甘精胰岛素组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控制优于甘精胰岛素。  相似文献   

18.
肖霞  杨国林  陆茵 《四川医学》2011,32(4):565-566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血糖控制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30例)与诺和锐30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各监测点血糖及HbA1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诺和锐30都能有效控制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且相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谷赖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在治疗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2 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5 年12 月-2016 年6 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2 型糖尿病患者68 例。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糖尿病宣传教育、饮食及运动控制,监测每日空腹、餐前、三餐后2 h及睡前血糖。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谷赖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空腹、餐前、三餐后2 h 睡前血糖变化、日需胰岛素剂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①经过3 个月的治疗随访观察,两组在空腹、餐前、三餐后2 h、睡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上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 <0.05);②两组在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日胰岛素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0.05);③对照组在餐前及夜间血糖控制上优于实验组(P <0.05);④实验组在控制餐后2 h血糖上优于对照组(P <0.05);⑤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上差异无统计学(P >0.05);⑥实验组的低血糖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谷赖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较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能更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2 型糖尿病的血糖,耐受好、低血糖发生次数少及降低血糖波动,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