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84-86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被临床确诊为重症肝炎患者入院后对其营养状况采用综合性评价,数字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肝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依据患者个体化差异采用肠内、肠外二者相结合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病综合治疗,不给予针对性营养支持治疗。检测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治疗后所有患者营养状况均不同程度改善,重型肝炎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4周后,生化指标(ALT、TBIL、ALB、GLU)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患者肝功能效果更加显著。结论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肝炎有效,营养支持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差异,依据患者自身病情及疾病发展过程制订合理恰当的营养支持计划,配合肝病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方法 46例被临床确诊为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入院后对其营养状况采用综合性评价,对营养不良患者在肝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专业的营养支持治疗,支持治疗方法依据患者个体化差异采用肠内、肠外及二者相结合方式。结果治疗前46例中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者45例(97.83%),治疗后所有患者营养状况均不同程度好转,其中入院时轻至中度营养不良恢复正常者25例,占78.13%(25/32),较治疗前有好转者7例,占21.88%(7/32);重度营养不良转为正常者2例,占15.38%(2/13),转为轻至中度营养不良者11例,占84.62%(11/13),营养支持1月后总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60%(27/45)。结论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有效,营养支持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差异,依据患者自身病情及疾病发展过程制订合理恰当的营养支持计划,配合肝病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76-92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营养状况变化。方法 60例被临床确诊为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后对其营养状况采用综合性评价,数字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两组之间营养状况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在常规肝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依据患者个体化差异采用肠内、肠外二者相结合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病综合治疗,不给予针对性营养支持治疗。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用SGA营养评价表评价营养状况并测量患者的静息能量代谢、体重、体质指数。结果治疗前6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在营养支持治疗4周后,治疗组共23例转为营养良好(A级),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对照组共4例转为营养良好(A级),营养状况好转不明显;治疗组静息能量代谢、体重、体重指数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营养状况的改善更明显。结论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肝炎有效,营养支持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差异,依据患者自身病情及疾病发展过程制订合理恰当的营养支持计划,配合肝病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且无相关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沈强  唐琰  李磊 《安徽医学》2011,32(12):2004-2006
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1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采用血浆置换法,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等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总生存率为63.4%,早期及中晚期慢性肝衰竭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8.9%及43.9%(P〈0.05),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一项有效治疗手段,对早期慢性肝衰竭患者疗效优于中晚期患者,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营养支持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放射性肠炎治疗中。文中观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放射性肠炎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患者制订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提供精确科学的治疗依据。方法入选2011年2-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放射性肠炎患者17例,均在前期肠外营养治疗的基础上逐步过渡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患者入院时、营养支持后第1周末和第3周末的人体测量指标。结果营养支持前后,患者人体测量指标和血生化指标均较入院时显著提高(P<0.05)。结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是放射性肠炎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价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慢性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41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采用血浆置换(PE)法,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及MELD分值变化,观察所有患者3个月内的临床转归,探讨与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 PE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及MELD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可显著降低MELD分值在20~29之间与MELD分值≥30这两个分值段患者的预期病死率(P<0.05),而不能降低MELD分值≤20这部份患者的预期病死率(P>0.05).结论 PE可显著降低慢性肝衰竭患者的TBIL、 Cr、INR和MELD评分,改善肝功能.MELD分值>20的者应积极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MELD≤20的患者可以积极内科保守治疗而不必急于人工肝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MELD评分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近期疗效。方法7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d(拉米夫定耐药者1.0mg/d),对照组37例仅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治疗12周后两组MELD分值和临床转归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MELD分值降至(19.8±4.7),对照组患者MELD分值降至(27.3±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78.9%、对照组总有效率51.4%,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有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接受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肝衰竭患者77例,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转氨酶、胆红素、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不良反应。结果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为64.9%,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疗效与肝衰竭分期相关,以早期有效率最高(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35例次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所有不良反应均可缓解。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之上,血浆置换联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有效治疗肝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肠内与胃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ICU)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 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胃肠道营养组30例和胃肠外营养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对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等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胃肠道营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胃肠外营养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清蛋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胃肠内营养支持能较好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危重患者的理想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包括预后营养指数(PNI)、营养危险指数(NRI)和营养评定指数(NAI)及1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TP、ALB、PA及TNF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NI、NRI与NAI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80%,观察组为8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对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预后的作用较好,安全性好,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肝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DPMAS 组(内科治疗联合DPMAS,39 例)和对照组(内科治疗组,29 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不同病情分期和不同并发症的有效率,记录相关的副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PMAS 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总体有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PMAS 可有效改善早期肝衰竭的预后,但对中晚期肝衰竭,疗效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经DPMAS 治疗的患者,未发生电解质紊乱、出血等不良事件,副作用以轻度血压下降为主要表现。结论 DPMAS 可改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尤其对早期肝衰竭治疗效果较好,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伍利军  李海华  刘锦华 《医学综述》2011,17(7):1110-1111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开始3 d每日使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以后隔日1次注射地塞米松5 mg,待临床症状好转,总胆红素水平减退至患者最高峰值的一半以下时,改用地塞米松3~5 mg,间隔48~72 h一次,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5例患者比较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好转情况及住院时间和费用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及生化指标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肝衰竭,疗程短、疗效/成本比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钱宇 《吉林医学》2014,(2):389-390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早期肠内与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及单纯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的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P、ALB、PA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两者各有利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结合患者的整体机能状态和经济能力等综合考虑,两者需合理搭配,取长补短,阶段性转换,这样才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支持过程中心理护理、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气道管理等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0例肝衰竭患者经单纯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治疗后临床转归,评价PE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E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PE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比较PE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的疗效、最终治愈好转率、平均住院日等,并观察PE术的不良反应。结果 PE组30例患者治疗2周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TBIL、ALT、AST、INR下降(P<0.05),PTA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PE组治愈好转率(24/30)80%,对照组为(15/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平均住院日34.0 d,对照组44.8 d,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且程度较轻。结论单纯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是抢救肝衰竭患者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陆学安 《吉林医学》2014,(35):7842-7843
目的:观察分析胃癌术后早期经鼻营养管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进行胃癌手术的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康复指标、术后营养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康复指标、术后营养指标改善程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有4例,对照组患者未见类似的并发症。结论:采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胃肠道恢复时间,临床疗效优于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培养猪肝细胞型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以新生实验小型猪肝细胞为基础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对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体外人工肝支持,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经混合人工肝支持后,肝衰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表现为临床症状和肝衰竭相关指标好转,肝性脑病改善。最终2例好转出院,1例经肝移植存活,2例 死亡,死亡原因与不良反应无关。结论 猪肝细胞型混合生物人工肝系统可用作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辅助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由营养师制订饮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为医院常规膳食。分别于营养支持实施前1d、实施后第21天测定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化验指标,监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结果:监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营养状况的有关指标。观察组术后血色素、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P<0.01)。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达到了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制匀浆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制匀浆膳鼻饲,对照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分别在营养支持前、支持后第21天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肝肾功能,具体指标包括Lym、RBC、Hb、TP、ALB、PA、ALT、AST、TB、DB、Cr、BUN。[结果]两组在营养支持后TP、PA、Hb、RBC均较营养支持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T、AST、BUN、Cr、TB、DB等肝肾功能指标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ALT、TB较营养支持前有所升高(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结论]自制匀浆膳可明显改善重型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小剂量血浆置换在肝移植围手术期肝衰竭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该院移植科收治的9例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共接受18次DPMAS联合小剂量的血浆置换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的检验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呈不同程度下降(P0.05),胆碱酯酶(CHE)升高(P0.05)。血氨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有所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3例血压下降,处理后好转,1例出现牙龈出血。结论 DPMAS联合小剂量血浆置换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肝衰竭患者,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血氨降低。治疗后凝血指标有所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因吸入性损伤进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对因吸入性损伤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14例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支持,分别监测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天、7天、14天、21天及1个月时的营养状况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价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在入院后第3天前后,营养相关指标急速下降,与其余各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第7天之后,营养相关指标逐步回升,与入院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期、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营养状况是必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