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局部血管炎症、内皮功能不良、血管痉挛、血流剪切力等因素造成的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的纤维帽破裂,激活血小板进而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缺血的一组进展性疾病谱,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ACS发病的核心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局部血管炎症、内皮功能不良、血管痉挛、血流剪切力等因素造成的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的纤维帽破裂,激活血小板进而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心肌缺血的一组进展性疾病谱,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ACS发病的核心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随之触发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形成是ACS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未行血运重建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ACS患者根据血小板功能分为四组予相应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并随访1年,比较四组患者血栓/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组及加用西洛他唑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比标准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但四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未获得预期临床获益,其应用价值仍需大规模、前瞻性及更严谨的研究去验证。  相似文献   

5.
马进才 《现代保健》2013,(14):32-3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双重抗血小板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只有1例发生胃肠道事件,占1.3%,明显低于对照组4.0以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3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占4.O%,明显低于对照组9.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在不增加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同时,能够减少胃肠道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周延民  刘春  贺晓晶 《现代保健》2009,(28):186-187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中,目前广泛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倍他乐克、ACEI制剂、硝酸酯类等,笔者对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科学的靶向性护理措施对增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依从性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治疗的ACS患者12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60例(予以靶向性护理措施)和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疗程均为9个月,应用改良Morisky服药依从量表及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问卷评分评估依从性。比较两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药物依从性的比例与评分显著较高(P<0.05),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焦虑程度显著改善(P<0.05)。结论 靶向性护理能够有效地增强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药依从性,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92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26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患者132例为阴性组,阳性患者选择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165例为试验组,未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95例为对照组。392例患者均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在治疗后1年进行电话随访或来院复诊时随访,观察三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表达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转阴性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治疗1年后临床症状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和黑便症状较试验组患者和阴性组患者重(P<0.05);对照组患者的Hb表达水平为(118.51±4.53)g/L,低于试验组患者(131.75±4.96)g/L和阴性组患者(132.06±5.22)g/L(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年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转阴性患者135例,感染消除率达到了81.8%,而对照组未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转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复发心绞痛和消化道不适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多于试验组和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和贫血情况,减少心脏、消化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急性期和长期治疗以及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中恰当应用抗栓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早期和远期预后及介入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7日下午在港澳中心三层8号厅召开了《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新闻发布会。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树铮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陈韵岱博士参加了发布会,并就急性冠脉综合症非血运重建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终末途径-GPⅡb/Ⅲa受体发挥强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均具有显著益处。在新近出版的国内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指南中,均已明确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指征。随着国产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在国内逐渐普及应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认识及肯定。本研究旨在观察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进一步评价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希望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为临床常见危重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进步,使得ACS的生理病例开始不断被人们熟知,其普遍认为易损斑块破裂和继发性血栓是导致ACS发病的主要机制,临床治疗中,大多会采取抗凝治疗与再灌注两个策略,抗凝治疗,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防手段,ACS患者在出院后,都会接受抗凝治疗。在行抗凝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性期、围手术期等时间都会减少风险。但是目前,在ACS患者中使用抗凝治疗的相关资料较少,其使用后是否能够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尚未出现明确定论。本文主要以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理生理开始,对抗凝药物对ACS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的不断普及,我国ACS患者接受血运重建的比例明显增加。但非血运重建仍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常见于缺血低危患者、既往已行血运重建患者、伴并发症或血运重建禁忌证(如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或高龄和身体虚弱)的高危患者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发病后给予辛伐他汀20 mg,1次/d,持续6个月,对照组未用辛伐他汀,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再次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粥样斑块破裂或内皮的损害造成冠脉血栓性闭塞或造成冠脉严重狭窄,引起冠脉血流中断或极度降低导致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坏死的一组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UAP:Unstable angina pectoris)和急性心肌梗塞(AMI:Acute miocardial infarction)是ACS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本文重点探讨ACS的冠脉血管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外周血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以明确其与冠脉综合征(ACS)不稳定斑块的相关关系,探讨GSP在ACS中的可能机制。方法用硝基四氮唑蓝(NBT)显色法分别测定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7L50A;对照组血中GSP的水平。结果GSP水平在ACS患者明显高于sAP及对照组(P〈0.01);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l)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GSP水平升高与Acs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但其水平的升高与心肌坏死无关。  相似文献   

18.
包杰 《药物与人》2014,(6):52-52
急性冠状综合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结合笔者的研究经验,以急性冠状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研宄出发点,分析心电图的表现等内容,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6月~2006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的患者86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置入Firebird支架,随访1~9个月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随访率97.7%,再住院率6.2%.结论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并可有效降低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王守军 《现代保健》2012,(16):124-12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 例.治疗组在发病后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1 次/d,持续6 个月,对照组未用阿托伐他汀钙,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再次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