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20d灌服青蒿琥酯300mg/kg,给药后3周解剖小鼠,用灌注法收集成虫,计算减虫率;取肝右叶做石蜡切片,观察虫卵肉芽肿;剩余肝脏溶解后计数虫卵;收集无损虫体进行体外培养,观察虫卵形态,并计数产卵量;取完好的虫体做石蜡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生殖器官的发育。结果给药组小鼠体内雌虫产卵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体外培养结果与体内产卵结果相一致。给药组小鼠体内的雌虫的卵巢发育缓慢,比对照组的小,且卵巢内多为未成熟的卵细胞。结论青蒿琥酯能抑制雌虫卵巢的发育,降低或抑制雌虫的产卵量,具有抗日本血吸虫雌虫生殖的作用,能有效的减轻血吸虫病的病情和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抗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对不同阶段日本血吸虫的损害作用,揭示青蒿琥酯的杀虫机制.方法小鼠感染尾蚴18 d时给予青蒿琥酯300 mg/kg,24 h后灌注法收集童虫,并用紫外吸收法和Bradford标准曲线法测定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18 d童虫DNA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分别将10条虫体在含有3H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用滤膜法和匀浆法测定青蒿琥酯对标记核苷掺入童虫DNA的影响;感染血吸虫尾蚴21 d的小鼠一次性灌服青蒿琥酯300 mg/kg,给药后21 d,灌注法收集成虫,观察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成虫生殖器官大小及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小鼠感染血吸虫33 d时给予同样的青蒿琥酯进行治疗,24 h和48 h后处死小鼠,将肝脏制作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同等剂量青蒿琥酯引起的成虫肝移和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青蒿琥酯体内作用18 d的虫体,24 h后,童虫的DNA和蛋白质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23.0%和33.6%(P<0.01);在含有3H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童虫摄入标记的核苷及核苷掺入童虫DNA的量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61.1%和40.8%(P<0.01);21 d给药组小鼠体内雌虫卵巢的成熟、发育受到了抑制;药物作用于虫体33 d后能明显引起虫体形态的变化,特别是虫体体表.结论 青蒿琥酯能减少日本血吸虫童虫蛋白质和DNA的含量,能明显抑制虫体对标记核苷的摄入以及标记核苷掺入虫体DNA的量,能引起虫体体表明显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且能抑制雌虫卵巢的发育,降低或抑制雌虫的产卵,能有效减轻血吸虫病的病情和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正常SD大鼠血清(NRS)、感染SD大鼠血清 (IRS)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 (AWA)的识别 ;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NRS抗AW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肺期童虫抗原 (SSA)的IgG抗体及亚类 ;并观察了NRS、去补体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童虫的杀伤作用。 结果 NRS可识别AWA中的 75、47、3 4.5和 2 3ku的抗原分子 ,IRS则主要识别分子质量为 62~ 86、5 4.7、47、3 4.5、3 0 .3和 2 3ku的特异性条带 ;NRS抗AWA、SEA、SSA特异性IgG1 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昆明鼠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 ,而IgG2b则无明显增高 ;SD大鼠去补体血清在体外对童虫的杀伤作用低于正常血清 ,培养 48h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 41.0 %和 76.2 %。 结论 SD大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体 ,此抗体在SD大鼠血清的杀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SD大鼠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正常SD大鼠血清(NRS)、感染SD大鼠血清(IRS)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AWA)的识别;并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NRS抗AW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肺期童虫抗原(SSA)的IgG抗体及亚类;并观察了NRS、去补体血清对体外培养的童虫的杀伤作用。结果NRS可识别AWA中的75、47、34.5和23ku的抗原分子.IRS则主要识别分子质量为62~86、54.7、47、34.5、30.3和23ku的特异性条带;NRS抗AWA、SEA、SSA特异性IgG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昆明鼠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而IgG2b则无明显增高;SD大鼠去补体血清在体外对童虫的杀伤作用低于正常血清,培养48h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41.0%和76.2%。结论SD大鼠血清中存在天然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抗体,此抗体在SD大鼠血清的杀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方法用定量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2h,1、3、7、12、14、16、25、35d和42d分别一次性灌服500mg/kg青蒿琥酯。给药后4周解剖小鼠,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青蒿琥酯对1、3、7、12、14、16、25、35、42d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31.3%、45.3%、58.0%、26.4%,其中以7~35d龄虫对该药最敏感。结论青蒿琥酯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d龄虫体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方法用定量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2 h,1、3、7、12、14、16、25、35 d和42 d分别一次性灌服500 mg/kg青蒿琥酯.给药后4周解剖小鼠,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青蒿琥酯对1、3、7、12、14、16、25、35、42 d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31.3%、45.3%、58.0%、26.4%,其中以7~35 d龄虫对该药最敏感.结论青蒿琥酯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 d龄虫体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3种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童虫的体内作用效果。方法以经11轮亚治疗剂量吡喹酮筛选的日本血吸虫为吡喹酮抗性株,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作为吡喹酮敏感株,收集2虫株尾蚴感染小鼠,以300mg/kg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感染后7~8 d童虫分别进行2次灌服用药(总剂量600 mg/kg),所有小鼠于感染后45 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并计数,计算减虫率和减雌率。结果 300 mg/kg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2日疗法(总剂量600 mg/kg)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7~8 d童虫的减虫率为69.8%~71.0%,减雌率为75.4%~79.8%;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7~8 d童虫的减虫率为64.6%~66.1%,减雌率为69.3%~7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依然敏感,青蒿素衍生物与吡喹酮在日本血吸虫中不存在交叉抗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s)和巨噬细胞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体外分别负载DCs和巨噬细胞,将负载和未负载的DCs和巨噬细胞分别免疫BALB/c小鼠3次,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42 d后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计数肝脏中的虫卵,比较各组小鼠血吸虫成虫负荷和雌虫生殖能力,以评估DCs和巨噬细胞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 SEA负载的DCs免疫组小鼠减虫率为26.3%,减卵率为37.9%,明显高于SEA负载的巨噬细胞组(22.0%和30.7%)和未负载的DCs及巨噬细胞对照组(16.3%,17.3%和11.7%,12.0%),攻击感染后42 d各组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均升高,以负载的DCs免疫组小鼠最为明显。结论 体外抗原负载后,DCs诱导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高于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被动转移东方田鼠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力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东方田鼠血清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被动转移至小鼠 ,观察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的减虫率、减卵率 ,并采用ELISA分别检测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成虫和虫卵的 8种抗体。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东方田鼠血清受体小鼠获得的减虫率为 3 6.2 % ,减卵率为 5 4.0 % ;血清IgE、IgM、IgG及其亚类抗体均有升高 ,其中抗童虫抗原的IgG1抗体水平增幅最大。各试验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天然抵抗力可通过血清被动转移至小鼠 ,使之获得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该保护力可能是通过同时诱导受体小鼠Th1和Th2型免疫应答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在补体存在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小鼠血清中IgG抗体各亚型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体外杀伤作用。童虫来源:日本株日本血吸虫尾蚴经ICR小鼠腹部游离皮片接种了3小时后收集童虫,并用含有青、链霉素的NCTC109液洗  相似文献   

11.
采用ELISA方法, 平行检测东方田鼠、 BALB/c小鼠和昆明小鼠在攻击感染前、 后的血清抗血吸虫童虫(SSA)、 成虫 (SAWA) 和虫卵(SEA) IgG3抗体水平, 并进行体内、 外试验, 观察IgG3抗体抗血吸虫效应。结果攻击感染后第4周, 东方田鼠抗SSA和SAWA的IgG3抗体水平增幅较大, 分别较感染前增加79.6%和49.6%, BALB/c小鼠IgG3抗体在攻击感染后无明显增加。野生和室内繁殖的东方田鼠的IgG3抗体所致童虫死亡率分别为昆明小鼠的5.88和2.35倍, 前者还诱生出较高的减虫率 (39.8%)。提示东方田鼠IgG3抗体可能是其抗血吸虫感染的主要免疫物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现场应用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1997 年7 ~9 月, 分别在望江县杨河试区及贵池市沙山试区选择易感人群562 例与218 例, 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 按双盲法分服青蒿琥酯和安慰剂, 剂量均为6 mg/kg 顿服, 受试者在接触疫水后2 wk 开始服药, 每2 wk 1 次, 连服4 次, 接受全程试验者末次服药后4 wk , 用尼龙绢集卵法加改良加藤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杨河试区服药组273 例中2 例孵化阳性,阳性率为07 % ; 对照组289 例粪检阳性11 例, 阳性率为38 % , E P G 为2640 ±149 个。沙山试区服药组107例粪检均为阴性, 对照组111 例粪检阳性7 例, 感染率为63 % , E P G 为1423 ±214 个。两试区青蒿琥酯预防血吸虫感染的保护率分别为809 % 与100 % 。结论: 口服青蒿琥酯能有效地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大陆株)硫氧还蛋白重组抗原在小鼠诱导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reSjcTrx免疫组:reSjcTrx(15mg/鼠)和ISA720佐剂乳化后采用小鼠相背部多点皮下注射,共免疫3次,间隔2周;ISA720佐剂对照组:小鼠仅注射ISA720佐剂和生理盐水;感染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于末次免疫后3周,各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3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6周剖杀,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计成虫数和每克肝组织虫卵数。在免疫前、攻击感染前和小鼠剖杀前分别采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检测重组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并对reSjcTrx 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 结果 ELISA检测表明,reSjcTrx免疫组小鼠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应答,并诱导小鼠产生对攻击感染的减虫率和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22.8%和29.5%,与ISA720佐剂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表明,该重组抗原相对分子质量(Mr)约14 000(含载体的6个氨基酸),可被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和reSjcTrx免疫小鼠血清所识别。 结论 reSjcTrx免疫小鼠可产生一定的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亮氨酸氨肽酶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的抗体应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亮氨酸氨肽酶(LAP)作为检测抗原,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后不同时期动物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应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鉴定日本血吸虫LAP(SjLAP)重组蛋白的表达,并利用His镍柱纯化目的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感染前、后不同时期小鼠及猪血清中LAP诱导抗体产生的变化特征。结果重组蛋白SjLAP可与anti-His单克隆抗体反应,并可被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血清所识别。获得高浓度重组蛋白SjLAP,以该蛋白为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发现感染后4周猪血清和感染后6周小鼠血清抗体水平达到高峰;且随着虫卵大量出现,抗体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 SjLAP在感染早期的高表达可能对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与正常人血清体外诱导小鼠白细胞杀童虫的作用,了解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在血吸虫感染宿主的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体外诱导小鼠白细胞杀童虫作用,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血清,无论是成人组还是儿童组,初次感染组还是重复感染组,均明显地强于正常人血清,表明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可以诱导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证明日本血吸虫感染宿主体内存在着ADCC机制,该机制对于抵抗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作用,是日本血吸虫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rSjGST)可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对小鼠的免疫效应。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ET28a(+)-sjGST,在E.coliBL21内表达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纯化后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75/25)为包裹材料,制备rSjGST可生物降解性微球。按一定剂量皮下注射免疫微球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6、9、12、15、18、21周眼眶采血并取出脾脏,检测血清IgG及脾T淋巴细胞A值,比较各组免疫效果。实验另设FCA佐剂组、铝佐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FCA组、铝佐剂组血清总IgG水平在第9周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均在免疫9周时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微球组在21周时仍呈上升趋势(P%0.01);与FCA组、铝佐剂组比较,微球组12周后血清总IgG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免疫后6~15周,三免疫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免疫18周后微球组脾T淋巴细胞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免疫小鼠,具有长效和高效作用。这为血吸虫病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