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12岁。发现眼外斜 7年 ,有时伴有上转 3年余。无眼病史 ,无家族史。全身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结果是屈光状态及视力 :右 0 .6 ,矫正 :- 1.5DS - 0 .5DS× 175° =1.0 ,左 0 .8,矫正 :- 0 .5DS =1.2。眼位 :33cm角膜映光 :右眼 - 2 5° ;双眼遮盖去遮盖均有上转及回落现象。眼球转动 :双上斜肌亢进 サ ,双下直肌功能不足。三棱镜中和 ,5m ,右眼注视 - 6 0 △L/T10 △ ,左眼注视 - 6 0 △ ;33cm ,右眼注视 - 5 5 △L/R5 ,左眼注视 - 5 5 △ ;上转 2 5°时 - 5 5 △ 。同视机检查 :它觉斜视角为 - 2 5°L/T5 △ 。Titums检查无…  相似文献   

2.
刘丹岩  张怡红 《河北医学》2002,8(9):863-863
1 临床资料患者 ,李某 ,女性 ,1 5岁。自幼右眼上斜视 ,无家族史。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眼部检查 :视力 :右眼 :0 .1 2 - 3.50s - 1 .0 0c× 50° =1 .0 ;左眼 :0 .2 - 3 .2 5s - 0 .50c× 1 70° =1 .0。眼位 :33cm - 1 5°R/L 2 0°。三棱镜中和 :- 30 △R/L 40 △。眼球运动 :右眼上斜肌功能减弱 ,下斜肌功能亢进 ,右眼下直肌功能弱 ,上直肌功能亢进。双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 :右眼上斜肌麻痹 ;双眼共同性外斜视 ;双眼屈光不正。拟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右眼下斜肌后徙术。1 999年 8月 1 0日在局麻下行双眼外直…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5岁。以右眼自幼视力差,外斜2年,于2005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儿为头胎顺产,人工喂养,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父母非近亲联姻,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1 1.00DS 0.50DC×85°=0.1,左0.5×3.50DS 1.50DC×90°=0.6。眼压右眼18.86 mm Hg(1 mmHg=0.133 kPa),左眼14.50 mm Hg,右眼外斜15°,双眼球运动自如。同视机角膜映光法-10,°双眼前节检查正常。左眼底正常。右眼底散瞳后见视盘面积扩大,呈漏斗状凹陷,可达4~5PD,底部见放射状纤维,纤维中央呈棉絮状物填充,视盘边缘呈环行隆起,为灰白色,隆起内可见色素斑块,外周可见与视盘呈…  相似文献   

4.
正1患者资料先天性双眼黄斑缺损临床罕见,2016年7月我院接诊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0岁。双眼眼前黑影遮挡半年余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幼视力差,家族史无特殊;母亲孕产史不详。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眼位正常,无眼球震颤。视力:右眼0.4,左眼0.15;屈光检查:右眼-1.25.00DS/-0.75DC×20°,左眼-2.00DS/-1.25DC×35°,双眼矫正视力均不提高。非接触  相似文献   

5.
刘江  曾树森 《四川医学》2011,32(12):2021-202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因开车时突然发现双眼复视1周就诊,无眼红眼痛头痛等不适。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VOU0.1,右眼-2.50DS=0.9,左眼-4.25DS/-1.50DC×170=1.0双眼前后节未见异常。33cm角膜映光法:正位,遮盖去遮盖不动,交替遮盖轻度内到正位,复视像为水平位。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9岁,因发现左眼外斜4~5年于2003年11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5年前偶然发现眼斜,后渐出现脸转向右侧,无复视自觉症状.无外伤史及家族史.查体:右眼视力1.0( 0.50 DS→1.0),左眼视力0.6( 1.00DS 0.75 DC×180°→1.0).第一眼位左眼外斜15°,第二眼位,右眼外斜45°,双睑裂等大.左眼内转及外转明显不足,内转时伴上射且睑裂变小.Bielschowsky头位倾斜试验(-),牵拉试验( ).无合并其他眼部及全身异常.CT及视野检查均未见异常.入院各眼位检查见图1~9.初诊为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Ⅲ型(左).行斜视矫正术,术中发现左眼外直肌止端距角膜缘6 mm,并有该肌挛缩纤维化,将该肌后退8 mm.术后2周第一眼位大致正常,左眼内转时仍有睑裂缩小,上射较术前减轻.左眼外转轻受限(图1~12).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工人。主诉自幼右眼上斜视,无头痛、恶心、呕吐;无高热史;无复视。检查:视力为右0.7-1.0D.S.→1.5,左0.4-8.0D.S.→1.5。有代偿头位,头向左侧倾斜,面转向右。左眼固视时,右眼内斜22°,上斜18°。右眼固视时,左眼内斜18°,下斜20°。眼球向各方向转动均不受限。右眼遮盖红玻璃试验无复像。入院诊断:右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于1989年7月27日施行右眼下斜肌后徒术,术后左眼固视时,右眼仍上斜5°,内斜10°。于同年8月10日施行左眼下直肌后徙术,垂直性斜视度为0,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诊断弱视的作用。方法:采用双盲法检查278例儿童视力和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注视类型,并比较结果。结果:①53例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双眼持续注视,其双眼视力相等,46例双眼视力均为1.0,7例视力为1.0^-2-3;②51例用15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轻度弱视的患者中.44例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少于两行,视力为0.6~0.8:7例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视力为0.4~0.5:③122例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明显弱视的患者双眼视力相差两行以上,视力均在0.2~0.5之间。与我国中度弱视视力诊断标准相符合;④31例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重度弱视患者视力均低于0.1:⑤21例用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为双眼持续注视。其双眼视力相等.但双眼视力为0.6~0.8:⑥用检查视力和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两种方法诊断弱视的符合率为92.4%(257/278)。结论:15^Δ三棱镜诱发眼斜检查确定注视类型,提高弱视的诊断率。使早期治疗弱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患者,女,14岁,共同性外斜视9年,于2007年4月入院要求手术。眼部检查:视力:右眼4.6(-11.0DS)5.0,左眼4.6(-9.00DS)5.0,33 cm角膜映光法:-25.三棱镜测斜视度:33 cm:-50△R/L,6 m:-30△R/L,右眼下斜肌亢进(+++),比肖征右眼(+),头位明显,头向右侧倾,面向左转。主眼:右眼。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例 1 ,刘某 ,男 ,2 3岁 ,住院号 985 69。自出生右眼斜、畏光、视物不清 ,于 1 998年 8月 2 1日来我院就诊。查体 :视力右 0 .0 6,左 0 .1 ,均不能矫正 ,双眼睑裂约 6mm、双角膜横径 9.5 mm,角膜透明、光滑 ,前房 ( - ) ,右眼颞下方虹膜部分缺如 ,瞳孔不圆 ,晶状体透明 ,玻璃体清 ,眼底颞下方约 1 .5 PD宽脉络膜缺损 ,左内眼 ( - ) ,眼肌检查 :第 1眼位 ( 33) L/R2 5°,右眼上转不能 ,右外转眼位低 ,左眼各方向运动无受限。 A超眼轴测量右 1 9.35 mm、左 1 9.2 5 mm。患者父母健康 ,非近亲结婚 ,否认产伤及外伤史。入院诊断 :?…  相似文献   

11.
周期性内斜视是一种特殊类型斜视,临床中较为少见,现将工作中遇到的一病例报告如下·张某,男,8岁,患儿3岁时发现“对眼”,给予阿托品散瞳验光,右眼 2·50 DS,左眼 2·00 DS,配镜做弱视治疗·1 a前因发热后斜视呈周期性发作而入院,入院检查:全身检查正常,双眼视力均为1·0,屈光状态右眼 1·25DS,左眼 1·25 DS·眼球运动:双眼内直肌肌力亢进·眼位:经戴镜斜视角无明显改变,斜视日 15°~ 25°,非斜视日 5°·三棱镜中和:斜视日33 cm 60△~ 90△,6 m 60△~ 80△(左右眼斜视角相等),非斜视日 20△~ 25△,2 d斜度大,1 d斜度小,在斜视日的第2…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4 8岁。双眼畏光、异物感、视物模糊 ,时轻时重 10年。无明显发病诱因。曾按结膜炎治疗 ,给予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药膏滴眼治疗无效 ,后给予吗啉双胍眼药水及无环鸟苷眼药水滴眼治疗 ,也无效。既往健康 ,家族中无相同眼病患者。查体 :咽部充血 ,双侧扁桃体Ⅰ°肿大 ,耳前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其他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视力 :右眼0 .5 ,左眼 0 .4。验光 :右眼 - 1.0 0DS  () - 0 .5 0DC× 180 =0 .5 ,左眼 - 1.0 0DS  () - 0 .2 5DC× 180 =0 .4。双眼上睑结膜乳头增生 ,无滤泡及瘢痕 ,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右眼角膜中央部…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眼病。截止1987年,能查到的国外文献中仅见10例,国内12例,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告如下。申某,男,20岁,出生后发现右眼上斜,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1981年6月13日初诊。既往身体健康,无眼病和眼外伤史,亦无眼病家族史。检查:右眼视力,0.6×2.00DC90°;左眼1.5。除右眼斜视外,双眼前节无其他异常发现。原始眼位角膜映光,右眼上斜20~Δ,下转运动受限,上转。功能过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3岁,因双眼视力下降2年,右眼视物不见9个月,于2004年4月21日来诊。该患自2002年6月起感双眼视力下降,2月后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6。在当地医院行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眼电生理等检查。拟诊“中渗”,给予扩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视力继续下降,至2003年7月,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0.4。来本院就诊时艰部检查:右眼无光感,左眼视力0.2,双眼前节无异常,右眼底视盘颜色苍白,边界清楚。动脉血管细,黄斑区硬性渗出呈环行排列;左眼底视盘边界清,颞侧颜色变淡,黄斑区色寨紊乱,  相似文献   

15.
真性小眼球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眼部异常,常合并闭角型青光眼[1-4]。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不多。本文将2例患者报告如下:例1:男性,历岁,因双眼自幼视力差,右眼视力明显下降半年来诊。患者3岁始即配戴300°远视镜,逐年加深。父母为表兄妹结婚。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12,分别配戴+9.00DS和8.00DS眼镜视力为0.2,眼压右33mmHg,左15mmHg,双眼角膜水平径10mm,垂直径9.0mm,前房深度右1.70mm;左1.73mm;房角右窄IV(全粘连);左窄IV(开),杯盘比值(C/D)右0.8,右0.2,超声波报告眼轴长右18mm,左18.5mm…  相似文献   

16.
乔芳  王淑香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12):757-758
<正> 例1,女,28岁。自出生后双眼上斜,不能下移,无明显进展。既往无其他病史。第三胎,足月顺产。父母为表亲,本人有二兄一弟,二兄无眼疾,其弟患有同样眼疾。追问上两代无同样病史。体格检查无异常发现。 眼部检查:视力右0.7,左0.8,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体、玻璃体、眼底无异常。眼位:双眼上转位,上睑遮盖角膜上部(4~8点连线以上),瞳孔下1/3暴露于睑裂部。眼球运动:双眼球不能下转及外转,其它方向活动受限,动度极小。代偿头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30岁。因双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视力下降1年于2015年1月14日来我院复诊。病史回顾:2003年6月患者在我院行双眼LASIK手术,术前裸眼视力右眼0.2,左眼0.12,屈光度检查:右眼,-5.50DS/-0.75DC×15°→1.0,左眼,-5.25DS/-1.50DC×165°→1.0;角膜曲率:右眼42.25 D,左眼42.00 D;中央角膜厚度(A超检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4岁,因双眼高度近视来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检查:右眼-6.50DS/-2.00DC×1800-1.0,左眼-7.50DS/-2.00DC×180°-1.0.散瞳三面镜检查:双眼底视网膜高度近视表现,周边视网膜未见变性区及裂孔.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自幼发现左眼上斜视至今,于2010年11月30日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2(-10.00DS:-2.50DC*70=0.2),左眼视力:(-20.25DS:-3.75DC*165=0.02)。外观:左眼正前方睑裂区无眼球,双眼小眼球,角膜直径约7mm,较扁平。眼球水平震颤,L/R〉22,左眼向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同视机检查:无同时视,他觉斜角-4至-6,  相似文献   

20.
静脉滴注病毒唑致双眼视力下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4 8岁。 2 0 0 1年 9月 2日因感冒发热来诊 ,将青霉素 80 0万U、病毒唑 0 .8g加入 5 %葡萄糖生理盐水 2 5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用 1周 ,感冒发热症状好转 ,自感双眼视物模糊不清 ,眼科检查见左眼 0 .4 ,右眼 0 .5 ,近视力双眼均为 0 .3,矫正无明显提高 ,眼前段裂隙灯检查及眼底检查均无异常 ,眼位正 ,视野正常 ,双眼眼压 5 .5 5 .0 =17.30mmHg。患者自述平时视力正常 ,无其他眼疾史 ,无青霉素不良反应史 ,怀疑为病毒唑致双眼视力下降 ,嘱患者停用病毒唑 ,予以维生素B1 、B1 2 治疗 1个月 ,双眼视力恢复至 1.2。 2 0 0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