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参与CPR培训的急诊科护理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培训,培训组采取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的方式,培训结束后,统计2组护理人员对复苏体位、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等CPR技能各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期间发生护理差错和收到患者表扬信的例数。结果:培训组护理人员在CPR相关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训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收到患者表扬信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可在短期内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培训对门诊护士急救技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组内合作形式对口腔科门诊护士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为急救技能,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能力的变化、医生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培训前,在单项急救护理技能操作、仪器操作、综合急救能力、模拟演练考核成绩方面的得分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护理质量的评分、自我效能感、医生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能够提高口腔科门诊护士的急救能力,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急救技能是灾害医学救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救援手段,一些急救技能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少,从而导致相关医务人员对这些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采用综合模拟人的培训具有接近真实、可操作、可重复等特点和优势。培训方案以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基础生命支持六大基本技能为主,通过模拟真实灾害场景以及模拟病例编写,对受训者进行单个急救技能的针对性培训,以及多个急救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训练。培训效果评估中对受训者单个技能进行考核,以成绩优良为目标;在综合技能运用能力的考核中同时也注重急救小组的团队配合能力。通过这种应用综合模拟人的培训及评估,受训者能在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掌握各种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CPR为临床最重要的护理技能之一,本研究希望通过CPR考核存在的问题透析传统三基技能教学方面的不足.方法利用婴儿模型在示教室对本院护士进行CPR的传统讲解和流程培训,培训合格后一段时间在各病房随机抽取2-3名共计60名护士进行再次考核,并根据考试情况分析问题.结果93.5%护士考核前需复习流程;81.3%护士缺乏危急情况的急迫感;63.4%护士考核前准备时间超过5分钟;48.3%在ABC环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16.3%的护士从操作开始到进入 ABC程序需花费6分钟以上时间.结论传统技能教学效果不理想,存在以下问题:培训缺乏持续性,效果不持久;教学脱离病人缺乏临床真实感,欠缺互动性、变化性;所用模型不能实施所有护理步骤,难以体现操作效果.探索高仿真模拟教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本科生实习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掌握情况,探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CPR培训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操作考核方式对来院实习的85名本科生进行CPR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其进行CPR操作培训。【结果】医学本科生CPR整体训练不足,不合格率达74.12%,无一人成绩达到优秀。培训后,其整体操作技术错误率下降了88.11%。不合格率下降至2.35%,优秀率达57.65%。不合格率和优秀率在培训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无性别和专业方面的差异。【结论】医学本科生实习前心肺复苏技能掌握差,对其进行培训十分必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明显提高其CPR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6.
非临床医学专业CPR急救技能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在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中开展CPR急救技能教学的方法.方法:参加cPR急救技能培训的非临床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6人,先进行培训前调查,再进行理论教学及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初级CPR实践操作,随后再次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非临床专业医学生急救知识缺乏,但通过培训学生CPR和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显著改善,并能掌握一定的CPR急救技能.结论:在非临床专业医学生中开展CPR急救技能教学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思维导图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017年新入职护士58名,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根据培训项目,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设计并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培训,评价两组相关知识、护理技能操作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相关知识、护理技能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护理技能培训可增强培训效果,有助于记忆学习内容和培养护士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于手术室专科护理培训,并分组对比教学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手术室专科护理培训护生共计51人,使用数字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组26例,参照组25例。参照组使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研究组使用PBL并加入PDCA循环管理法。培训后对比两组护生培训理论掌握、技能操作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联合PBL与PDCA循环管理的研究组护理培训理论掌握评分及技能、操作评分较参照组更高,护生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PDCA循环管理加入PBL教学于手术室专科护理培训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护士对护理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授课满意度,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在提高护士危重症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名N2层级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模式培训,观察组实施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均培训1年。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培训后,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得分均高于培训前,且观察组护士上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病例站点式培训可以提高N2层级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掌握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组织培训、提高护士CPR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对100名护士操作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结果 参加过抢救的护士CPR得分明显高于未参加过抢救的护士(P<0.01);参加过培训的护士CPR得分明显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护士(P<0.01);抢救及培训均参加过的护士CPR得分明显高于抢救及培训均未参加过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CPR得分与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方面无关(P>0.05).结论 护士对CPR掌握欠缺;参加培训及实践能提高护士CPR水平.应为在职护士提供形式多样的CPR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与评价心肺复苏视频和问题为基础教学在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吉林大学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84名(七年制42人,八年制42人)学生为研究对象,七年制学生为实验组,八年制学生为对照组.心肺复苏理论课程学习时,实验组在课程开始前发放心肺复苏相关试题,授课过程中播放心肺复苏视频.理论学习结束,实习期间,实验组及对照组学生进行相同的心肺复苏试题考试以及高仿真模拟人心肺复苏术技能操作测试.将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评分分数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技能测试平均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结合播放视频和问题导向教学,能够更好的将理论运用于临床实际,对提高医学生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教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某三甲医院新进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部分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于培训前后进行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培训人员,培训前后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67.44±4.49)分和(88.12±6.17)分(t=30.523,P<0.0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1%的培训者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94%的培训者认为情景模拟教学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结论:实践证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中不仅激发了年轻护士继续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习者沟通、协作能力,提高职业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和比较上海市助理全科医生培训(3+2模式)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5+3模式)学员的职业认知,为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8月至10月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3+2模式培训学员和6家全科培训基地的2012级5+3模式培训学员的职业认知进行研究。结果30名3+2模式培训学员[平均年龄(22.6±0.7)岁,男性占16.7%]和76名5+3模式学员[平均年龄(24.6±1.8)岁,男性占35.5%]完成调查。3+2模式学员在“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平均秩69.37比47.24,Z=-3.589,P〈0.001)、“全科医生的职业前景”(平均秩66.13比48.51,Z=-2.953,P=0.003)和“目前社会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平均秩68.17比47.71,Z=-3.261,P=0.001)三方面的总体判断均好于5+3模式学员。93.4%(28/30)的3+2模式学员和47.4%(36/76)的5+3模式学员均认为目前全科医生最急需改善的是工作收入。5+3模式学员的期望工作收入高于3+2模式学员[(8436±2963)形月比(6600±2694)形月,t=-3.087,P=0,003]。仅35.5%(27/76)的5+3模式学员毕业后首选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而39.5%(30/76)首选进入二、三级医院工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户籍、毕业院校、学历、专业、培训前工作经验和预期收人与其首选就业意向无相关性。结论5+3模式学员职业认知有待提高,就业意向尚需调整,全科医生的收入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实践导师制培训方案并探讨培训效果。 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受训的295例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导师制方案进行培训。培训前进行入学摸底考试,培训后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组织同等难度的结业理论考试和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60分为及格。 结果 培训前无论心肺复苏还是临床实践技能,不及格率都接近60%(59.36%、57.24%),培训后不及格率大幅下降(1.41%,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医生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后均优于男性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学员结业时理论考试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专毕业生在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前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本科毕业生,培训后分数增加幅度也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年限分别与培训后心肺复苏和临床实践技能得分呈负相关(心肺复苏r=-0.158,P=0.007;临床实践技能r=-0.121,P=0.004)。学历水平高低与培训后心肺复苏和临床实践技能均无相关性(心肺复苏r=0.101,P=0.083;临床实践技能r=0.062,P=0.293),与理论考试分数呈正相关(r=0.282,P<0.001)。 结论 通过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学员在心肺复苏、临床实践技能两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理论考核成绩合格,提示导师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方案能有效提高全科医生的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外科护理临床带教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改进培训的方法。方法通过实践建立外科临床带教老师有效的培训模式:(1)确立培训目标,(2)规范培训程序,(3)选择培训方法,(4)设置培训课程,(5)制定严密的考核方案。结果用2年时间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30名外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分批培训。95%的培训对象认为培训非常必要,收获很大。82%的培训对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均感满意。结论外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方法,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带教老师有深远意义。科学实用的临床带教培训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2010年入院的60例细菌性感染的新生儿,分为重症感染组32例和局部感染组28例,检测患儿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并与30例非感染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5.3μg/L和24.3mg/L;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5μg/L和15mg/L,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有效的抗菌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儿的PCT、CRP浓度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的敏感性和CRP相似(93.3%),PCT的特异性(83.3%)高于CRP(63.3%)。结论:PCT、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PCT的特异性要优于CRP,动态检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目前医院临床技能培训的效果,为开展高效、实用的培训课程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根据已开展的临床技能培训项目和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随机选择医院36个临床科室不同级别的327名在职医师为调查对象,对其中参训的286人的个人情况、参训率、培训课程内容及培训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参与临床技能培训课程的医师主要是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参训率分别为88.5%(77/87)和90.0%(172/191);参训率较高的培训课程主要是基础/高级生命支持等急救课程,临床应用较多且涉及面较广泛;84.1%(275/324)的参训医师乐于接受“小班课、1主题、1小时”的培训方式;65.5%(214/327)的参训医师认为培训时间安排在16:30至17:30比较合理。结论通过问卷调查甄选出最受欢迎、参训率较高的培训课程,深入了解临床医师对临床技能培训的真实期望和新要求,为下一步有针对性、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学生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方法、意义及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年级的303名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及青少年常见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培训,在培训前后对中学生心肺复苏和常见意外伤害急救知识进行测评.培训结束后每3个月进行1次测评,共随访1年,以确定复训时间.结果 303名中学生普遍缺乏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亦缺乏青少年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知识.通过培训,初中组和高中组考核合格率分别由0.7%和13.2%上升至79.2%和88.1%,两组培训前后得分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中组:t=30.61,P< 0.01;高中组:t=21.10,P<0.01);培训后初中组和高中组CPR操作技能考核的合格率分别为95.8%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培训结束后3、6、9、12个月共4次进行问卷测试,培训后3个月与培训后即刻急救知识测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3个月初中组和高中组测试成绩均较培训后即刻明显降低(均P< 0.05),培训后第12个月测试成绩与培训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学生普遍缺乏CPR等相关知识,初中及高中生经培训后均能掌握CPR操作,建议尽快、尽早将CPR等急救知识纳入中学生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方法:制订规范化培训教程,对2010年新人科的15名护士进行系统的业务素质、专科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新人科护士在培训前,理论考核成绩为(65.64±3.91)分,操作考核成绩为(75.27±3.47)分;经过5个月的新护士培训与考核,有1名护士不能胜任ICU的工作而被淘汰,有3名护士因为个人原因辞职,未完成培训计划,其余11名均顺利通过培训,理论考核成绩为(88.18±2.40)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1.46±2.12)分。培训后的成绩较培训前有了显著提高(P〈0.05)。培训后,进入临床工作的11名护士均掌握了ICU专科护理基本技能(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尽快使新护士适应综合ICU高强度的工作性质,应对ICU的常规工作,但培养成熟型的ICU护士还需要后续较长时间的不断地、规范化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某高校2012级专科护生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内容,以期提高护生的操作水平、提高护理实验教学质量。方法:对2012级护理专科学生讲授《201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心肺复苏术,随机选取本年级护生207人,分为9组,在讲授及逐一回视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反思、总结。结果:在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课后回视中,颈总动脉定位方式、气道的打开、口对口人工呼吸错误率较高,错误包括操作步骤遗漏、时间观念不强、推理理念淡薄。结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注意授课方式、时间的安排,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手法,训练结束后逐一回视,再次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