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勇气”是王丽峰人生词典中形影相随的伴侣。在36年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王丽峰都留下了不少坚定信念、稳扎稳打、睿智顽强的经典故事。事实上,坐在记者面前的王丽峰,和记者原来对她的想象不太一样。专访进行到不长时问,记者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女性。在她的身上,中国女性的坚韧和西方女性的创新融合在一起,很显然,她的成功没有任何偶然的因素。她的身上,有着作为领导者敢“冲”在前面的感染力,有着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韧”劲,更有着将缜密的科学思维与理性的管理方式“融”在一起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2.
宇展 《家庭医生》2011,(6):28-28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少了任何一块,健康都可能远离。 然而,大家对吃动平衡的健康理念,还是“知道者多,相信者少,行动者更难找”“太忙了,没时间”“太累了,没心情”“太……”  相似文献   

3.
“今日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在更多地考虑这种牺牲家庭去工作的做法是否值得。多年前女性的角色主要是在家里,今日女性可以去任何她们想去的地方,因为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媒体总是传递着女性可以家庭与事业兼顾的信息。但是我们自己知道,这是非常难的,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拥有。”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病毒时空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类正处于传染性疾病全球性危机的境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幸免新老传染病的威胁。之所以不断有新病原体产生是因为传染病病原体一直在变异,这种变异来源于对外界环境阻力和免疫压力的反应,通过变异企图突破阻力进一步扩散或逃过宿主的免疫压力继续生存。因此传染病的发生和不断流行都与病原体的变异有关,这种变异就是进化,  相似文献   

5.
《家庭医学》2008,(5):5-5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利用4年时间,对7.7万名常服维生素的烟民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服用维生素E可降低烟民罹患肺癌风险,相反,常服维生素E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对此,天津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王长利教授说,该研究结果虽历时4年,但研究对象是“美国人”,此结论未必适合“中国人”。因为不同人种、身体素质差异以及基因等,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因此烟民也不要过度恐慌,别以为自己得肺癌与维生素E有关。烟民防肺癌没有任何捷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戒烟+体检”。王主任建议,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防癌,该补什么应事先和医生沟通,一般来说,食品比药品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德国,“医”与“药”完全分离。病人拿着医生开具的处方,可以去任何一家药店取药,不受任何约束。所发生的药品费用、住院费等均由保险公司核对后支付。从根本上避免了医生从开具处方中得到“回扣”的可能,制药企业也就无法对医生实施利诱。  相似文献   

7.
几级台阶、一个单元门、严密的防盗窗、儿女的阻拦……现在任何一道“安全防护栏”都可能成为一道屏障,将老年人与外界隔绝开来。这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家人应该多关心老人,让老人多交朋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随着时代的发展,柴可能已逐渐被煤气、天然气等所取代。但其余六样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缺少任何一种,都可能令生活变得乏味。在2008年第1期,我们介绍了关于酱油的知识。现在,让我们继续讲述下一课——盐。  相似文献   

9.
张璘 《健康世界》2012,(1):90-9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能使人产生肾衰、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21世纪的灾难。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目前糖尿病已呈低龄化趋势发展,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都有可能成为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个天生乐观开朗的人,总认为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开心。我常常和丈夫一起出去做钢琴调律,他在左边调琴,我在右边打下手,帮着整理。他做完了换到右边来,我去左边做。有年轻人会在身后说,“你看人家眼睛看不见,还可以这么幸福。”我听到这些话,潮涌般的温暖从心里漾溢到脸颊。“一起工作,默契配合”就是幸福啊。年轻人看到,我们在改变不了的现实中依然幸福,他们下一句话可能是“咱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我们的幸福给他们一个提醒幸福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1.
观念1;第一次进行“性福运动”女孩不可能怀孕 错你以为是在免费尝试吗?任何性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怀孕,这里可没有“免费品尝”的惯例。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降临到了北方交通大学:学校有数名学生感染“非典”。114名确诊和疑似患的相关接触被送隔离。面对这场危机,交大学生的心态如何?在危机发生前、危机中和危机后期,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如何根据  相似文献   

13.
张锋 《长寿》2005,(10):17-17
“度”在哲学范畴上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度内,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变。超过这个限度,事物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从养生保健角度上讲,人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也同样存在着它的数量界限,即“度”。一旦超出了“度”的极限,任何有益之举都可能转变成害人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张虎军 《大众健康》2007,(10):53-55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觉得活得没劲,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什么都失败。这时我们要注意,可能他或者她有抑郁症的前兆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意识多元化,思维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人们都面临选择的多元化,无所适从似乎成了很多人做任何事情的通病。从上小学、中学、大学、工作、结婚、生育,似乎任何事情都在逼迫您做出选择,一次次的选择恐惧和对选择的不满意会使自己失去选择的乐趣。社会竞争的压力,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亚健康”,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亚健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浅析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协,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管理则是要求决策者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和潜在的伤害,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水平。目前,在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和公共卫生防线十分脆弱的情况下,公共卫生危机的隐患比较突出,公共卫生事件随时都有突发的可能。若各级政府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机制和体制,加强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做到提前识别各种公共卫生危机,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和后果进行事先估计,即可做到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任长友 《长寿》2004,(11):12-12
我们常常听到“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以致人们视药补为畏途,不敢食用补益药物。其实,任何话语都有它一定的语言环境.脱离开这种语言环境,真理也可能成为谬误。“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是在可用食补也可用药补的情况下,提倡首选食补.以避免药物可能出现的某种毒性,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这句话才是对的。但如果换一种语境,这句话就值得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数字健康,就是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在生命的任何时期,都非常清楚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以及环境、生活方式等给身体造成的任何微小变化,并且这种状态和变化趋势全部可以用数字来精准描述,并且对身体造成的健康“冲击”也有清清楚楚的“数据信息”。做到了这些,您就实现了健康“数字化生存”。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疯牛病”传入我国,卫生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出通告,禁止销售、进口含有发生疯牛病的国家或地区的“牛羊动物源性原料成分”的化妆品。在全球性的疯牛病危机带来食品安全恐慌的同时.提及化妆品可能含有疯牛病病毒似乎有点危言耸听,其实,其中不无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9.
张姿 《健康必读》2009,(9):38-39
陈先生近几年常会有胸痛、头晕和腹胀等症状。到过许多医院检查心血管、消化系统都没有任何问题,时间一长,陈先生品出了门道,“好像每次发病都与饮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危机管理   总被引:98,自引:9,他引:89  
现代医院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种危机。危机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时间的紧迫性等特性。在危机管理中要制定危机计划,找出可能发生危机的薄弱环节。危机不仅意味着威胁、危险,更意味着机遇。医院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采取快速反应,积极应对;重视与公众和新闻媒体合作;及时对决策做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正;同社会公众进行沟通;诚实;强化管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信誉等对策,就可变危机为机遇,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